[法語] 動中禪修法參照

作者: kodi (赤司征十郎)   2017-08-17 22:31:18
動中禪修法參照
在佛陀時期,佛陀弟子中的舍利弗被稱為「智慧第一」,目揵連被稱為「神通第一」,而
在今日的泰國,隆波田被稱為「正念第一」。這是由於在佛滅二千五百年後,隆波田具體
找出培養正念或覺性的有效方法,弘揚於國內外,成為泰國的一個重要禪修法門,一般稱
之為「動中禪」。
以前,我學習許多種的「業處」,練習「入出息念」,知道短的入息、短的出息,以及知
道長的入息、長的出息。練習這些方法,並沒有擁有內觀的智慧。這些方法導致寧靜,但
它是不同於我所要尋找的寧靜。
8月10日是禪修的第三天,早上五點,隆波田作手部動作時,體會到了「名色」,並知道
功德與過失之後,生起了一種智慧,卻將覺性推到外邊,並未覺知身體。到了黃昏,隆波
田晚上洗過澡後,在兩棵樹之間來回經行。走了一會兒後,「念頭」第一次生起,並沒有
覺知它;念頭第二次生起時,隆波田覺知到了它;第三次的時候,他
已經能夠看見、知道、明瞭念頭。此後每當念頭生起,就放下它,一次又一次,隆波田在
來回經行一陣子後,生起了真正的內觀智慧而有第一次的大證悟,如實看清了事物(
Vatthu)、真實存在(Paramatta)和變易(akan)。
到了晚上,隆波田繼續看念頭,又有第二次的大證悟,他看見、知道、明瞭了貪、瞋、癡
,因而「受、想、行、識」不再是苦,他忽然領悟了這條聖道,感覺到體重似乎消失了百
分之六十。
1957年8月11日是禪修的第四天,早上隆波田經行時,有第三次的大證悟,不久就體證到
「生盡」,此後內心不再有苦和煩惱了。
三、隆波田禪法的特色
(一)動中禪的要點
1如同佛陀所教導的,練習規律動作,持續若環。行、住、坐、臥或曲或伸,時時刻刻覺
知每一個動作。練習規律動作,翻覆手掌、提放手臂,要覺知;低頭、抬頭要覺知;左傾
、右傾、眨眼、張口、氣息入出,要覺知。當念頭生起時,要覺知。時時刻刻覺知所有動
作。不要靜坐不動。這就是培養自己的覺性的方法。
2在完全領悟「名色(身心)目標」之後,應該繼續觀察念頭。將規律的手部動作或走動
的速度加快。不要壓抑念頭,輕輕鬆鬆練習。輕鬆地觀察念頭。念頭生起時,不管是快樂
或悲傷,只要察知身體的動作,念頭便會立刻停止。
3當念頭生起時,我們要立刻覺知,一而再,再而三。心在這一點會轉變。「正道」從此
開始,這就是涅槃的起點。從前,心在黑暗中,不認識「正道」。當它能快過念頭時,心
將會變光明。這光並不是肉眼可見的外界之光。心本身就是自在光明的。它稱之為「慧眼
」,也就是「內觀智」的生起。
4「觀障」和「喜障」要以調整方法來解決,可是要稍微複習所緣(目標),另外,名色
要明顯。至於「顛倒障」,我們一定要複習「內觀目標」。輕鬆地練,目標明顯時,壓力
會馬上減少。任由念頭生起,不要阻止它們,但是它知道、它看到、它瞭解,它成為「是
」,它成為「有」。當你練習時,必須自己照顧自己,不要期待別人來照顧你。任何不正
常的情形發生時,你一定要立刻停止練習。那反常的境界就會自行漸漸消失。
5隆波田說:
我們必須自我學習。我們必須自我教導。
我們必須看自己。我們必須知道自己。
我們必須瞭解自己。我們必須自己做。
所以,您不應對其他感興趣。 只要多做移動的練習。做它好像沒什麼特別的。
做它,不要倉促,不要懷疑,不要猜想。
做它,不要期望結果。
要簡單,只要移動。一次一個移動,並且要知道。
當您不知道時,讓它通過。當您知道時,讓它通過。
有時您知道,有時您不知道,如此讓它通過,但要知道。
當身體動時,知道它。當內心動時,知道它。
這是一個一天24小時的實踐。
下決心真正地實踐,并且舒適地實踐。
6隆波田說:
如果您正確地開發正念,最長實踐時間是不超過三年、中等時間是一年和最快時間是一天
到九十天。
(二)總結修習次第
整個動中禪的修道次第可以歸結如下:
0培養正念正知。
(身念住為基礎)
1體驗名色:
初見心性,明白身心相關而性質截然不同。 (接著訓練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2破除觀障 (以法念住為主)
3體驗勝義: 破除粗品我見、疑、戒禁取見→證得初果。
4貪瞋癡薄→證得二果。
5滅除欲貪(屬喜障)、瞋→證得三果。
6體證「生盡」:
滅除色貪、無色貪(屬喜障)、掉舉、慢,滅除根本無明(細品我見,屬顛倒障)
→證得四果。
安嘉利老師的禪修簡歷
阿姜安嘉利‧泰雅儂(1945-)是隆波田晚年時最突出的在家女弟子,畢業於法國
Universite de
Grenoble。她先依據書本資料研習動中禪,1985年10月在南來寺第一次接受隆波田的指導
,練習一小時就直接體證名色,這是動中禪第一個重要的階段。接著,隆波田向她指導達
到滅苦的整個路徑,要她回家在日常生活中自修。安嘉利老師在自修時,記下體驗向隆波
田請教,隆波田只是點頭,要她繼續修下去。她在曼谷的日常繁忙的生活中,經過四個月
的實踐後,體會了「生盡」的自然現象。安嘉利老師的第一次法談,是在1986年。隆波田
告訴她,從她自己的經驗講起。從那時起,她開始在Mahidol大學、世界佛教徒友誼會,
對一群群的外國人和泰國人教導隆波田的動態禪修(動中禪),也在她的家裡作個別指導
。隆波田入滅後,安嘉利老師傳承了隆波田的教法,在曼谷專心傳授動中禪。外國人有來
自新加坡、澳洲、美國、英國和台灣。美國佛教會於1995年重印她的小冊子《逆流而上》
,作為禪修的課本。2004年,安嘉利老師獲得聯合國所頒贈的佛教傑出女性獎(當年共十
五人)。
安嘉利老師說:
「動中禪修時,要張開眼睛,眼睛看著遠方,整個對象好似模糊,眼睛不要抓住所觸到的
對象,不要聚焦,不要釘住對象。放輕鬆。不要『用』心(Don't use your mind.)。
腦中要清除一切,放下一切,不要想什麼。手部慢慢移動;不要擔心手部動作的對或錯。
不要移動太快,太快時覺知會跟不上。感覺到手部的『動和停』。手部移動時,要即刻覺
知手部的移動,手部停止時要即刻覺知手部的停止。不要默唸。不要想:『我在動、在停
』,放下這一切。覺知手動,而不要『用』心,否則會變成專注。你將覺察到覺性是輕而
不是重的。」
隆波田曾對安嘉利老師說:「覺性是輕盈的,專注則是沈重的。知道名色後才看念頭。」
大家接著請問
安嘉利老師的禪修經驗,安嘉利老師說:
「我不太想提我的經驗,因為我是一個例外,我只練了一小時就看到名色。之前我沒有其
他經驗,像一張白紙,在面見隆波田的一年半前,我看到隆波田的書,對他所說的句子,
我用筆畫線,完全同意他的說法,同意隆波田所說的『念頭使我苦』。後來覺得要練得正
確,應找隆波田指導。我找到隆波田後,對隆波田的教導沒有懷疑,練了半小時就覺得內
心穩定(已經進入三摩地),身動而心不動,一小時後隆波田檢驗我的狀況。他認可我的
回答。接著隆波田叫我停止,為我解說『觀障』,所以我免除了『觀障』這一障礙。隆波
田要我回去繼續練習,開始看念頭,第二天在家練習就身心改變,再做兩次手部動作就不
用再做了,此後行住坐臥的動作都一直結合著覺性。睡時念頭出現,我(以覺性)看夢就
像看電影一樣清楚。」
大家接著請安嘉利老師作動中禪的移動手部和經行的示範。她注重每一個「動和停」,都
要輕鬆並有覺性的伴隨,並強調不要「用」心。
告別安嘉利老師前,她給了一本《WFB評論》(2003),此中有她的動中禪文章,並交代
其中有幾個錯字要改正。她非常注重細節和正確的教導,這是她的特色。
安嘉利老師非常強調一開始就要技巧正確,認為如果這技巧沒有拿捏得正確,反而會偏離
了隆波田的教導。她在《WFB評論》有二篇重要的文章,一是〈逆念頭之流而上〉,一是
〈何處是涅槃?〉,另外一篇是翻譯隆波田的教導:〈寂止和內觀〉。在〈逆念頭之流而
上〉中,安嘉利老師說:
(a)請瞭解:覺性意指「覺得或知道」,不要多過這個,不要增加其他。你不要覺察到
「你正在走、在入息、在出息」。這是錯誤的練習。只要覺知它。這就夠了。這是一切。
覺知身和心的動。當念頭生起,知道它;當身體移動,覺知它。
(b)請瞭解:當任何東西生起,覺知它,知道它。讓它通過。你不用知道「它是貪心或
是生氣」。這是不需要的。你只需覺知它,並讓它走。例如,當風吹過,就覺知這感覺。
你不用知道它的名字。知道「它是風」是過多的了。只要覺知「從沒有風(到有風)的改
變」。這就夠了。你不用給名字,否則你將混淆。
安嘉利老師又說:
(1)你必須自己發展覺性,一直到知道它、看到它、瞭解它,並且在你的身和心中發現
它。
(2)必須是正確的技巧和正確的瞭解。
(3)不要靜止不動,你必須時時動。
(4)用這技巧密集地練習而不要有任何的要求和期待。「結果」自然會來。
大威瓦老師的禪修簡歷
大威瓦老師的全名稱是:阿姜大威瓦‧彭大理威瓦(Tavivat Puntarigvivat),1950年
生,於1970年代曾向山田禪師(Yamada Koun Zenshin ,簡稱Yamada Roshi;1907-1989
)學習日本禪。山田禪師在美國長期傳授臨濟禪的「無門關」,並有相關的著作,是國際
有名的禪師。大威瓦也學習過泰國的不同禪修方法。1980年時,短期出家的大威瓦和尼羅
多(Nirodho)法師二人於泰國東北部孔敬府(Khonkaen)的解脫森林寺(Mokkhavanaram
)向隆波田(1911-1988)學習動中禪,此後就以動中禪作為修行的方法。尼羅多法師是
澳大利亞人。後來,大威瓦老師和尼羅多法師共同翻譯出隆波田的重要開示:《給感覺者
》。隆波田入滅後,大威瓦老師常和安嘉利老師共同在曼谷指導動中禪,他也曾受邀到美
國密蘇里州的大聖路易斯佛寺教導動中禪。
三、參訪大威瓦老師
大威瓦老師說:
我曾參訪泰國的其他禪修中心,發現幾乎都是專注式的寂止禪修法,只有隆波田的方法是
純粹的內觀禪修法,二者有顯著的不同。他的方法只教導以培養覺性為主的內觀法門而不
相同於寂止的方式。他不強調形式上的戒律。隆波田告述我:『禪修的整個過程,開始是
覺性,中間是覺性,最後也是覺性。』他只強調覺性,而不是專注。
隆波田通過「禪修目標」,一步步地引導他的學生,不提到任何經典或歷史紀錄。他堅持
,人們應該努力地開發「覺性」,直到他們在這一世體會「生盡」狀態,這是最後的頓悟

隆波田所重視的是正法的即時性、現世的效果和當下的親自體證,這也就是《雜阿含215
經》中所說的:
「世尊說現(見)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
隆波田禪法的特色是,一方面透過「覺知動作」使禪修者培養出強而穩定的覺性,一方面
透過「禪式指點」使禪修者不受束於思維。覺性或正念正知是一種必須培養出的能力,這
種能力不同於一般的思考能力,二者不應混淆。透過禪的方式來指點,也意味著覺性是一
種直感,在禪修的密集訓練時,禪修者不要捲入習性的思考中。培養出強而穩定的覺性後
,在覺性的觀照下,禪修者也將擁有「正思維」,而不再有「妄想」的存在了。
康懇長老的禪修經歷
1966年,康懇長老30歲,練習將近一個月,在經行時體會到了名色,得到初步的效果,知
道了佛法的核心。經過三年的用功,有一天在午餐時間,生起最後的證悟,內心不再有苦
和煩惱了。
康懇長老說:
現在我沒有什麼東西招待大家,只有「法」來招待大家。法是什麼?法就是正念正知(覺
性)。任何一個人,當下沒有「覺」,就是「迷」。身心在一起就是覺。
作動中禪的手部動作,共有十四個手部動作,約十四秒,一次一個自覺,共有十四個自覺

這是一段一段的自覺,不是沒有分段,共有十四個自覺。是心「看」著動作,而不是心「
黏」在動作上。是由「見」而悟,不是由「想」而悟。我們由「見」而悟,就可以解答自
己的問題。
只有迷和悟二種。悟就是自覺。迷就是打妄想。一旦有妄想,就把心拉回到動作上,回到
自覺。悟時不迷,迷時不悟。我們只管努力地去悟、去自覺,這才是修行。
要檢查自己一天下來,迷和悟有多少,這是自知的。當我們有自覺,妄想就不見。我們不
斷把妄想轉成自覺、轉成悟。這個法門,使我們不斷自覺。
有人問:「如何面對緊張、生氣?」康懇長老回答:
當緊張生起,就要(以覺性)去看「緊張」,看清緊張不是我。當苦生起,就要去看「苦
」,看不清就會成為「受苦者」。當生氣生起,就要(以覺性)去看「生氣」,看清生氣
不是我,如果沒有看清,自己就會變成「生氣者」。就像一條蛇出現,你只要看著牠,牠
就經過而後消失,但是你若黏住牠,也就是你若去抓牠,牠就會咬你。同樣的,如果念頭
生起,只要看著它,它就消失,但是你若黏住它,也就是你捲在念頭裡,你就會受苦。「
看著生氣」和「成為生氣者」二者是不同的,不要成為生氣者。自覺又像房間的主人,煩
惱只是暫時的過客。當然,不是手動時才有自覺,念頭一起也要有自覺。生氣變成不再生
氣,這不是用「想」而是要用「修」得到的,經由「修」就會知道不同。
要如何培養覺性?要用「業處」,手部的移動就是「業處」,一個動作一個自覺,這樣不
斷地培養出覺性。
最後康懇長老結論說:
雖有生氣我不生氣,雖有苦我不苦,這就是修行。
修行不是只祈求佛陀的加持和保佑。
迷一百次就悟一百次。(經過訓練,迷就不斷減少)
迷使我們覺悟。
不是迷了就傷心,悟了就快樂。
迷也知道它,悟也知道它。
苦也知道它,樂也知道它,
苦樂是世間,我們要超越苦樂。用覺性來超越。
自己的覺性就是道,就是去看。
道不是記住,道是去做。
正道是中道。不把生命放在苦,不把生命放在樂,這是中道,就能離苦。
不是別人使我苦,不是別人使我樂,苦是來自念頭。
有二種念頭,一種自己冒出來,一種能作主。
我們看到無常,不是把無常變成苦;
我們看到無常,是把無常變成悟。
我們不是把苦變成苦,是把苦變成悟。
凡夫把苦變成更苦,聖人把苦變成悟。
沒有苦,就不需要法。有苦,就需要法。
法使苦變成不苦,法使生氣變成不生氣。
只要好好的覺知動作──「唯作」──當下就不是苦。
四、康懇長老的一些觀點
在《觀看:不要成為》一書中,康懇長老說:
(1)〔純淨的覺知〕
除了開發「覺性」之外,不要被其他任何東西綁住:
要覺知--純淨的覺知。
用直截和直接的方式覺知,用直截和直接的「正念」。
直接感覺身體,用一個直截的方式。
充分地覺知:不要讓任何東西遮在前面或後邊。
這叫真正的自我教導。
讓覺性各處移動:
讓它與「身體」同在,與「色」同在。
並且讓覺性看到心。
當有念頭時,不防止也不去阻礙什麼,授予覺性充分的機會去[看]。
關於身體:直接地和直截地去知道,純粹地知道。
使用並且搜尋任何方式使您對您的身體之內有覺知。
讓它直接地和直截地知道,立刻知道。
(2)〔實修時不要推理、想和專注〕
當你下手去實修時,就不要推理和想「什麼是對或錯」,不要如此。
要直接去知,用所有的方法使你覺知「身或心」。
不要專注。
在你體會「對或錯」之前,不要想「對或錯」;
在你實際體會「如是或看見」之前,不要想「如是或看見」。
(3)〔擇法的生起〕
當你經過長長的一段時間覺知你的「身和心」,自動就會生起「看見」;
這不叫做「想」,這叫做「擇法」,這叫做「如理作意」,會產生辨別,
智慧會自動生起。
這稱作「直截的實修」,例如,我們抬手或翻掌:只是直接知道,感覺到手臂正在動、手
掌正在動,感覺到移動。
(4)〔自動增長〕
直截地、直接地覺知和接觸到「身體」,是一種藝術。
用不到推理,只用單純的方式去知道!
用清醒、明白的方式去知道。
當你真正地以感覺接觸到,這是藝術,你將熟練於此並且透徹地知道。
真正地接觸和感覺到身體,這不是一般的知道,它會自動增長。
五、結語
康懇長老強調手部的每一個動作(一動一停)都要有正念正知,這是修行的關鍵所在。一
開始能掌握正確的覺知後,剩下的是耐心的練習和累積。就像磚塊蓋建的樓房,每一磚塊
疊得正確,自然穩固而美觀。推而廣之,每人整天的動作也不外是動、停的組合;我們若
能踏實地覺知一動一停,那麼時時就是在禪修。能夠清楚於覺知當下的
一動一停,便是培養一個正念正知;將這覺知一個個延續,便是培養定和慧。所以,這一
動一停中含著很深的道理。最重要的是,這一方法確實能達成滅苦的目標,隆波田和康懇
長老都能給我們作保證。
甘澎老師說:
當我開始修時,過份認真,將心黏在手部的動作上,想要滅苦。其實這也是貪。後來,放
下這些期待來修,像玩遊戲一樣開心地做動作,心很放鬆,但要常常地做,結果就出現了
效果。
有人問甘澎老師為何選擇康懇長老作老師,甘澎老師說:
(1)康懇長老的體驗不是從記憶而來,他的體驗對我有吸引力。
(2)他叫我去「作」,而不是叫我去「想」。
(3)他作我的榜樣。
(4)他從不生氣,有些事情讓我覺得生氣,但是他不生氣;靠近長老時我內心感覺很清
涼。
四、甘澎老師的禪修心得分享
在《殘障身中明亮心》中,甘澎老師說:
(1)活在苦中,沒有看到苦,
將自己浸泡在其內,就會變成「苦的人」。
將自己脫出,成為「看苦的人」,
苦將立刻止息。
(89)活在當下,使我能夠看清痛苦,以及妄念或不請自來的念頭的危險。
我們對這些不請自來的念頭不用做什麼,只要觀察它們並放下它們,
因為它們是痛苦的因。
我已經學到這課程。
現在我知道我所要做的,就是持續保持正念和看念頭。
(94)過去我聽到老師們說:「無苦是在痛苦之處」;
我對此感到困惑,懷疑一個人如何能夠此時此地止息痛苦,卻又在它的中間。
我懷疑它如何可能。
但我練習到這一階段,我自己找到了答案。
這答案是,我們受苦是因為我們把自己放置在「受苦者」的位置上。
當我們固定在純粹的觀察,看著「苦」而不將自己認同為「受苦者」,
這苦將立刻止息。
我自己能對此給出回答。
所以,要想免於痛苦,必須作純粹的觀察。
(109)修心時,禪修者常抱怨念頭的干擾。
對此仔細地反省,提出一個問題:誰是真正的干擾者?
事實上,是我們去干擾念頭。
念頭自然地生起,因為那是它們運作的方式, 我們不能阻止它們。
我們不能只有自己喜歡的快樂念頭,也不能只免於不快樂的。
我們不能告訴自己不要有念頭,因為念頭不是在我們的指揮下。
死人才是完全沒有念頭的。
我們所要作的是,覺知自己身體的移動而不去瞪視念頭,
就像我們開車,開在和念頭不相同的路上,相互不交叉。
如果我們想止住念頭或者捲入念頭,實際上就像是干擾了雙方的交通。
這就是我們為何受苦的原因。
(113)培養覺性是真實可靠的,
它是一個人內心歸依的創生處,
是使人回到原本平等心的法藥。
何時生活有問題或痛苦,我就轉向研究並訓練這一顆心,
使它成為我的整個存在。 經由順著自然的法則來生活,生活可以由壞變好。
(123)殘障只是不方便,而不是疾病, 它只是身體的不方便,對此我們無從選擇;
但是,對心我們可以選擇,
甚至在痛苦的環境,我們可以選擇快樂,經由內觀發掘出快樂。
(124)培養覺性可以轉變自己,從「受苦者」變成觀看「苦」的狀態。
這是因為覺性的純粹狀態不是一般的存在:
它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它不是對、不是錯; 也不是快樂、不是不快樂;
它不是二元對立, 它超越一切事物, 它是無分別智的純粹單一狀態,
任何世俗所要作的事,用這顆平衡無苦的心去作。
(136)我不尋求任何外在的快樂。 我只放下心中的苦,而快樂自然來臨。
這是內在的快樂,寧靜、安詳而實在。
一旦你經歷到這種快樂,你將不會再尋找其他外在的樂趣。
事實上,我不想稱它做「快樂」,因為一般人習慣於執著它,使用這一術語並不安全。讓
我們稱它是「從無苦的心所生起的快樂」。這樣安全些。
(141)(培養覺性時,)最重要的是如何準備好你的心,
如果不正確,將會浪費你的時間和拖延。
但是如果你內心的態度正確,並且有足夠的練習,你將發現一容易的捷徑。
例如,注意於手部的覺知必須正確,心要無分別而簡單地覺知,
不要想其他,必須平衡而中性。
內心要維持沒有期待,不希望和想要從練習中獲得什麼。
又如,你勤於作手部動作,這是很好,
但是你還要勤於覺知這些手部動作,使覺性增長。
如果你經常作手部動作,但是你的心卻散亂、跑掉,不是處在當下,
那麼你算是偷懶,保護不夠。
重要的是如何準備好你的心。
經常覺知當下的身和心,使覺知持續如鍊子。 這就夠了。
帕巴冉法師簡要地開示如何修行:
「禪修者平時要多多聽聞佛法和思考佛法的義理。
有了這基礎後,個人修行時,內心將有五個階段的生起。
第一個階段是對法義的了知生起「歡欣」;
第二個階段是進一步的生起「喜悅」;
第三個階段是身心的粗重消失而生起「身輕安」;
第四個階段是身上生起「快樂的感受」;
第五個階段是遠離勞倦而生起「定」。
心定以後才能體證真理,如實知見四聖諦。
所以,禪修者獲得這五階段後,安住於正念和正定,進而滅除煩惱,證得涅槃。」
此處帕巴冉法師所開示的,便是依據南傳的巴利佛經,這一段落相當
於北傳《集異門足論》中所說的「五解脫處」中的第四解脫處:
「五解脫處者,云何為五?
(1)具壽當知!若諸苾芻、苾芻尼等,或有大師為說法要,或有隨一尊重有智同梵行者
為說法要。……
(2)……能以大音聲讀誦隨曾所聞究竟法要。……
(3)復……能為他廣說開示隨曾所聞究竟法要。……
(4)……能獨處寂靜,思惟、籌量、觀察隨曾所聞究竟法要所有義趣。……由正了知,
若法、若義,便發起「欣」,欣故生「喜」,心喜故「身輕安」,身輕安故「受樂」,受
樂故「心定」,心定故「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生「厭」,厭故能「離」,離故得「解
脫」。是諸苾芻、苾芻尼等安住此處,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
漏未盡者「能盡諸漏」……
(5)……能善取隨一定相,於彼定相能善思惟,又善了知,復善通達。……」
依據此論的解說,禪修者為了獲得解脫,要先了知「法」和「義」,因而內心發起「欣」
,達到上品的欣時,轉稱為「喜」。心喜之後,斷除身心的粗重,身心有堪能,身心細滑
,身心輕軟,身心離蓋,身心無疲倦,得到「身輕安」;進而身樂、心受妙喜,稱做「受
樂」。由於受樂而遠離勞倦,因而心住、等住、近住、一趣,得三摩地,稱做「心定」。
心定之後,如實知見苦、集、滅、道,稱做「如實知見」。如實知見後,於身心五蘊便生
厭毀、違逆而住,稱做「厭」。而後於貪瞋癡三不善根,令漸缺減,稱做「離」。最後便
於貪瞋癡等,心得解脫,稱做「解脫」。
可以看出,整個修行是由了知「法」和「義」開始,經過中間「欣」、「喜」、「身輕安
」、「受樂」、「心定」的五個階段,而後才能達成「厭」、「離」、「解脫」的結果。
整個修行次第,條理分明,依此次第,念未住者能住「正念」,心未定者能住「正定」,
漏未盡者「能盡諸漏」。這是帕巴冉法師所要闡述的。於禪修中注重「正念」,這也是傳
承自巴宇陀大師的教導,在《正念》一書中,巴宇陀大師指出「正念」在「寂止」和「內
觀」分別執行重要的任務,他說:
在「寂止」時,正念使心緊固在心的對象,或者使心抓著對象,簡單地為了使心集中於對
象,堅定不移,並牢固地抓著它,完全不動地平靜,避免分心和浮動。一旦心能夠在某種
程度上牢固地、堅定在對象,變成不間斷地和對象成為一個,這個狀態稱為「三摩地」,
并且顯示達成「寂止」。
在「內觀」時,正念以相似的方式,注意於對象並把它握在心中,或者將心維持在對象上
。然而,在這情況下,其目的是把對象放在心上,以慧根來檢驗和審查。你握住對象是為
了讓智慧調查和分析它,是使用穩固和穩定的心作為實驗室。
「寂止」的實踐,是像用繩索栓一頭年青的野公牛到一根柱子。牠所能做的是繞著所綁的
柱子旋轉,最終牠的野性消退了,牠溫順地躺在柱腳下。這裡,心可以比作「年青的野公
牛」,禪修的對象比作「柱子」,正念比作「繩索」。
「內觀」的實踐,可以比作將一個標本固定在一平面上,為了使隨後的檢驗順利地精確進
行。這裡,將標本固定的手段可以比作「正念」,標本可以比作「禪修的對象」,平面可
以比作「穩定的心」,檢驗可以比作「智慧」。
上面的論述,詳細分出「正念」在寂止和內觀中的功用和區別,釐清這些差異便是正規寺
院教學的特色。
問一:我是一個很忙碌的老師,我沒有辦法決定,應該在一般忙碌的生活裡面修行呢?還
是早日退休以比較完整的時間來修行?
答:人在那裡就在那裡修行,環境不是修行的障礙。不管我們在什麼樣的環境,如果我們
的心不排斥,我們的心就不會苦。現在苦,是因為心不接受現在的狀況、不接受當自己的
身分。比方說,現在不接受,離開之後到那邊去修行,假設遇到那邊的狀況,還是不接受
,苦又會再來。要活在當下,不要想未來的事。任何事情不要執著,要活在當下。
問二:面對生活時,有些事該管,有些事不該管,這個應該怎麼決定?
答: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責任首先是要滅苦,然後才能幫助別人。比方說,我們先會游泳
,才可以幫助落水的人。如果有機會幫忙就幫忙;沒有機會的話,我們先要自利。
問三:請問師父,如何突破「自我」,不被外境迷惑?
答:其實「自我」不曾存在過。要覺知自己的身和心,身體動時,要覺知;心動時,要一
直覺知。我們可以發現身心都沒有「自我」。「自我」是從妄念而來。如果有自覺,沒有
迷惑,就沒有「自我」。如果打妄想,就離開了覺知自己的身和心。
問四:為何我靜坐觀呼吸可坐久些,作動中禪的手部移動只有十分鐘,就覺得過很久了?
答: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念正知。我們不要斷了心的覺知,比方說,心有妄想就要及時知
道,心無妄想也要及時知道,都要以正念來覺知。覺知手的移動和覺知呼吸二者並沒有差
別。重要的是要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問五:我在靜坐時觀察身上感受的無常變化,那要如何體驗是苦呢?
答:首先心要定下來,看到身是一邊,心是一邊;也看到心是在一邊,感受是在一邊。然
後就可以看出身、心、受(都是苦),都不是我的。
巴拉摩禪師對止觀的看法
巴拉摩禪師的《解脫之道》一書中,扼要地分析如何修習戒學、定學、慧學等三學;此中
有許多修行的重要心得,他說:
我認為在寂止實踐和內觀實踐中,正念、定心和智慧執行不同的作用。定心在寂止實踐中
,導致細看「對象」;在內觀實踐中,導致洞察「對象的特徵」(註:特徵是無常、苦、
無我)。
1、正念
(1)在寂止禪修中,正念必須連續集中在一個「心識的對象」上,藉由熟視、標記或者注
視,使心舒適地移到黏在心識的對象上;其條件是這心識的對象要適合禪修者的氣質。心
要輕鬆。如果心緊迫,它表示這心識的對象不適合禪修者的氣質。因此,心不會平靜。一
旦心連續地和舒適地熟視單一個對象,心本身將靜止下來。
(2)在內觀發展的實踐上,心一定是平靜地正念於當前的「身和心」。禪修者應該像一個
局外人正念於「身和心」,就像一個人從足球場的外邊觀看足球賽,或於劇場前觀看表演
一樣;且這正念一定是無為的、不刻意或者不出力的。正念能自然地出現,因為它對「身
和心」具有強的知覺作用。它不是像寂止禪修的實踐那樣,從專心注視或心理標記而出現

2、定心
(1)寂止禪修的定,是使心牢固地集中在一個心識的對象的一種狀態,它凝聚、投入到一
個心識的對象而不偏離。例如,當正念於呼吸,心將集中在呼吸。當正念於腹部的運動,
將緊緊黏住腹部。當正念於一隻手或腳,它將緊緊黏住手或腳。當正念於感覺,它將緊緊
黏住感覺。當正念於心識,它將緊緊黏住心識的空虛;且在修定的準備階段,重複字詞時
,它緊緊黏住重覆字詞。
(2)內觀實踐的定,是使心牢固地集中在正念於「身和心」的一種狀態。心和「心識的對
象」是獨立的,並且分離,好像在他們之間有一空間。心類似於一個人在劇場前觀看表演
一樣,或從足球場的外邊觀看足球賽,或一個人在河邊觀看一個東西順流而下。心平靜地
正念於「身和心」,並且對當前「身和心」的特徵獲得內觀的洞見。也就是說,當看一個
色法的對象(色身),它只是看見「色身」,此時心看見它,並且從它分離。當正念於「
感受」,它只簡單地「感受」,此時心感覺它,並且從它分離。當正念於「心識」,它簡
單地只是「心識」,並且「另一心識」回憶前面剛消失片刻的「心識」。當正念於一「情
況」(念頭、法處),心識簡單地領會它是一情況,並且正念於情況的這心識是分離於該
「情況」。
3、智慧
(1)起因於寂止實踐的智慧,有以下重要的特徵:
(a)它(寂止的智慧)的出現是從思維、涉及思維或思所成慧。雖然所思維的是一種真理
,但它只是世俗的真理。例如,「佛陀是真正地慈善」,但這知識浮現在腦海是通過沉思
和反省。在反省以後,心是平靜的。「身體是不淨的」,這是真實的,但是我們獲取這知
識,是經由時時沉思和反省。反省以後,心是平靜的。「死亡是一真相」,但我們經由時
時沉思和反省知道它。「這生活、這個身體和這個心確實有三個特徵」,但我們的理解是
經由思維,並比較過去的「身、心」和現在的「身、心」,注意到它們是不同的。反省以
後,心是平靜的;
(b)它是經由明智、善巧心識的智慧,運用一些戰略去除五蓋,五蓋是使心寧靜的敵人。
例如,當感官快樂的貪愛出現時,心要明智地審察身體的不淨,暫時地抑制貪愛。當惡意
浮現在腦海時,心要明智地審察善意或慈愛,暫時地抑制惡意。當心識散亂,它要明智地
練習正念於呼吸,暫時地抑制散亂心。
(2) 內觀智慧心理發展有以下重要的特徵:
(a)它(內觀的智慧)的開發是經由正念或修所成慧,而不介入思維。內觀洞察的出現是
一而再地以正定(平靜地正念於心識的對象:身和心),正念於當前「身和心」的情況;
(b)它洞察身和心的真相:它們具有存在的三個特徵,這樣心對「身和心」變得中立,放
棄它們,和最後體會涅槃:苦的滅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