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關於「空性」的界線

作者: milkboy (牛奶小子)   2017-10-19 10:51:33
※ 引述《tangchin (tangchin)》之銘言:
: 諸法是無自性,但並非無;
: 諸法是有,但並非有自性。
: 也就是說:
: 以無遮的方式破除諸法有自性,是佛陀二轉法輪的究竟密意,是般若經的究竟密意,三轉
: 善辯法輪是佛陀因應唯識、接續密咒乘所說,而初轉四諦法輪為毘婆沙宗、經部宗所說。
: 請立自宗,破他宗時僅引經教破或從正理破,並請調整破他宗意樂!
t大您好,我也來發表一下我的看法好了。
不同的佛法是因應眾生不同的煩惱而生的。
煩惱不同、人不同,自然應對的解法也不一定相同。
打個比方:飲食。
適合老年人的飲食建議,會適合成長中的少年嗎?
減肥餐能給營養不足的人吃嗎?
健身運動者吃的高蛋白餐可以給所有人吃嗎?
我們一般吃的飲食適合給某些特殊疾病的人吃嗎?
很多飲食建議,對某些族群來說是正確的,但對其他族群來說,卻有有可能是有問題的。
世尊演說的經典,就像飲食建議一般,針對個案狀況,而給予最適合他的建議。例如:世尊對弟子說修行要精進不懈,但是對過度精進、緊繃的二十億耳卻說要他稍微放鬆,果然,二十億耳依世尊建議而行,不久之後就證得阿羅漢果。
對執著【有】的人,佛法談【非有】、【空(性)】;但對執著【空】的人,就不能再繼續對他談【空】,反而要談的是【非空】。譬如一位體重過度超標的人,我們不能鼓勵他再多進食,而是要勸他適度節食;對一位過度節食的人,我們也不能再鼓勵繼續他節食,這時反而是要勸他適度進食。進食、節食都是對、也都不對,對與不對,主要還是要看對方問題出在哪裡。
同理,世尊說法,每一部經典的當機者,他們的思惟和遭遇的問題都不盡相同,世尊依照這些區別而給予當機者適當建議。但我們執著於這些所謂的【佛經、經典】這個詞彙,認為每一部的經典都能適用到所有眾生與狀況、認為每一部經典都能解決所有煩惱,反而忽略了世尊說這些方便法是在什麼因緣下這個大前提。如同:某甲、某乙都依照規範提出了飲食建議,二人看了對方的設計後,都認為自己提出的設計才是對的、而跟自己建議落差頗大的對方提案則是錯的,但卻沒發現一個參考的是針對年長者的飲食規範而做設計、另一位參考的是針對成長期的青少年給建議。
藥,用對了就是藥,用錯了就是毒;佛法如藥一般,了解了就是藥,誤解了即是毒。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angchin (tangchin)   2017-10-19 10:57:00
隨喜,如你所說,承許!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7-10-19 12:04:00
借用比喻,我覺得佛法比較像營養學,飲食建議只是結善緣而已,普通人都不用瞭解特殊狀況就能活,特殊的飲食建議才會害到人,一般的經典大多都無害。佛經講五根的慧與信、精進與定是互補的,有慧無信則心會變得狡猾想控制一切甚至在真理方面欺騙自己,有信無慧則是迷信容易受騙,有精進無定則心會興奮散亂無法觀察所緣造成許多挫折,有定無精進則容易昏沉打瞌睡。佛經都有寫,只是需要善知識教導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0-19 12:50:00
說的真好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0-19 17:39:00
般若的空是菩薩才學的了,空在定中要怎麼觀,慧學程度不到根本不知道要觀什麼東西,所以佛教我們從四念處觀起,最簡單,而像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那是大菩薩才有辦法.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0-19 19:04:00
讚嘆
作者: johnyuko (...)   2017-10-19 21:50:00
隨喜,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entingeric (yenting)   2017-10-24 22:22:00
比喻真好!讚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