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阿賴耶識是否與無常的觀念相悖

作者: WEINUO (行人)   2017-11-07 11:49:55
題外話~~
主要是看到宏印法師的文章,有點疑問
只看部分文章,不容易看出宏印法師是以什麼角度去評論中觀及唯識
特別去找了一下全文,非常精彩
對漢傳大乘的起源及年代演化、大小乘的差異及
中觀與唯識的論述
法師以自身修學的角度去解說他所認知的唯識與中觀
全文很長,有空我再分段整理貼上來
有興趣的可以直接去看全文
全文網址https://www.lama.com.tw/content/edu/data.aspx?id=6644
以下恕刪~
: 宏印法師
: ..............
: 但是五蘊的每一個蘊能不能空?唯識學認為不能空,如果把這個空掉就破壞緣起法了,所以
: 每一個蘊叫做“法”——法有我空,我空法不空。我們說斷我執而沒有斷法執就是這樣的意
: 思。
:   小乘果只斷我空而沒有證法空,嚴格來說,唯識也是如此,但唯識人不承認,唯識人自
: 以為也是斷我空、斷法空。但是部派佛教對於五蘊的個個法、十二處的個個法或十八界的個
: 個法,傾向空的主張是慢慢發展出來的,像犢子部、說一切有部、經量部這些,有的人就首
: 先把法當做過去法與末來法是沒有的,而現在法是有的,即所謂“過未無體,現在法有”。
:   部派佛教之所以會那麼複雜,就是由於對“法”的認定,五蘊的法、十二處的法、十八
: 界的法,到底通通是空或不應該是空?或者說過去已經過去了是空,未來未生也是空,現在
: 法因為還在所以不能說空;就在這些爭執的見解上產生不一樣的修行觀念。諸如此類,可以
: 看印順導師寫的“性空學探源”、“唯識學探源”這些書就是在探討這類問題;事實上這些
: 在知見上和我們的修行有很密切的關係。
:   那麼,中觀對於世俗諦沒有另外再分假、實,凡世俗諦都是無自性、都是假名,沒有將
: 世俗諦又分成一個可空的假和一個自相有。唯識學主張“假必依實”,好比說叢林、樹林,
: 它是依一棵樹、一棵樹聚集而形成的,叢林、樹林只是一個名相,是假的,但是一棵棵的樹
: 卻不能說它是假的,如果沒有一棵棵的樹就不可能出現一大片樹林,所以一一法的種子性,
: 唯識學是主張有的。
:   不過,唯識學雖然說“法有”,然而對於“色法”和“心法”又有一點差別。部派佛教
: 對色法是執看有“極微”——物質分析到最後的那個極微;類似現代科學家說的分子、電子
: 、原子那一類。唯識學說物質的、色蘊、色法極微不可得,極微就是將色法一直分析到最小
: ,請問它還有沒有方分【力位】?唯識學說如果物質的最微粒點還有六方分【即東西南北上
: 下六個空間概念】就還可以再分,所以應該沒有極微,如果有極微就可以再分。唯識學就用
: 這個“方分不可得”來破斥部派對極微的執著,所以色法畢竟空。
:   可是唯識執看“心法”不能空,說有“刹那分”——心的刹那、刹那,最微細的那個刹
: 那還是有;阿賴耶識如瀑流,一刹那、一刹那連續起來就成了相續的心法。但是中觀卻破斥
: 這個心法,在月稱論師的“入中論”裡對這方面做了破斥。為什麼龍樹菩薩沒有去破斥它?
: 因為龍樹菩薩在世時,阿賴耶識的思想不太明顯流行,唯識學是在龍樹之後發展組織形成的
: ,前人怎麼去破斥後人的觀念?好比現代的太空梭,你說明朝的人曾評論太空梭如何、如何
: ,這不是笑話嗎?
:   唯識學講空,只是空掉偏計所執性,又在依他起性建立清淨心和雜染心的和合,叫做真
: 、妄的和合。那麼,如果修唯識觀,把依他起性的雜染心轉過來,就成了清淨的“大圓鏡智
: ”也就是“圓成實性”。大圓鏡智一轉,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前五
: 識就轉為成所作智,這就叫做“轉識成智”——轉分別的識而成為清淨的智。
: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