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平時有在進行馬哈希的內觀法門
最近也接觸了「刻意練習」、「快思慢想」兩本書
於是統整了三者的想法,做出了一些歸納與整理,共各位大德一起討論
快思慢想的核心概念:人腦的思考運作分為系統1與系統2
系統1(捷思)的特點:直覺式思考,依據過去的經驗,
由大腦在短時間內對一件事情做出反應
* 自動化、直覺
* 毫不費力
* 長期練習變得自動化
* 專家具備的能力
系統2(思維)的特點:邏輯式思考,通常就是需要推測事情的前因與後果
* 刻意運用注意力
* 費力
* 遇到與平常不一樣的狀況,活化注意力
刻意練習
一萬個小時理論:為什麼有些人平常下課打打球,累積起來也快一萬小時,他還是業餘的?
差別在於有沒有「刻意練習」。
先談刻意練習的核心:
* 訂定具體目標
* 講求專注
* 需要高手意見回饋
業餘者:用捷思去做事,沒有目標要讓自己提升某些能力,只想打著打著就會進步,
一切用最原始、最直覺的判斷去做事,
直白的來講是沒有思維成分的練習。就算是注重反應能力的運動,
也該讓自己的「捷思圈」擴展,而非單純只用最原始的捷思集合
刻意練習者:捷思與思維並進,思維可以停下腳步思考自己哪裡不足,
並想有效率的提升自己。而且刻意練習會讓自己的「捷思集合」擴展,
只靠捷思無法讓其集合的廣度擴展,需要捷思與思維的互相協同才能慢慢拓展捷思的廣度
正念
何謂正念?活在當下,覺知內心
馬哈希的內觀法
* 觀察腹部的起伏
* 若有心猿意馬的念頭出現,辨認它並標記它
* 若想法出現,心裡標記「想法、想法」
* 若痛覺得出現,心裡標記「痛、痛」
* 標記回到觀察腹部起伏
* 不判斷、不期待
與快思慢想的關係
我們平常生活會被許多外在因素牽著走,
這些外在因素通常會先以捷思的形式,快速形成直覺概念,
也像一顆種子,如果放任它,念頭會像個藤蔓般生長。假設在路上突然看一個人不順眼,
如果這個捷思不加以阻止,會形成更多念頭來強化這個捷思,
例如:「這個人到底為什麼可以長怎樣」、
「他的笑容好猥褻」、「看了好想打他」等等。
正念剛好是一個可以覺知捷思、分類捷思、截斷捷思的一種捷思,
馬哈希的內觀法精準的訓練這個過程。
察覺到「餓、餓」,就標注「餓、餓」
察覺到「想看、想看」,就標注「想看、想看」
久而久之這樣樣就形成了一種察覺捷思並分類的模式,一但某個捷思持續的被覺知,
它也不會不會被放任生長成更強大的念頭。
正因日常生活都是以捷思先行,
如果能有一套更強力的捷思可以管理其他捷思,那對於自我控制的能力會更好
好像也可以跟刻意練習結合
* 訂定具體目標:打坐時間進步、維持正念的時間要更長、情緒起伏要更緩和
* 講求專注:打坐初學者不可能時時刻刻專注,但是如果不努力讓自己專注,絕對不成
* 需要高手意見回饋:每次禪修完都要找禪師小參,去回想、去思維這段時間禪修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