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是誰在觀察心?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8-04-12 23:11:40
→ ilanese: 「能知」還是第六意識,「所知」也一樣是第六意識。04/04 23:09
根據上座部阿毗達摩,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能認知所緣,
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無法修四念處只有意識能修四念處,
意識有潛力認知所有所緣包括色法、心所法、心法、概念法、涅槃。
→ ilanese: 對一般人來說,「能知」與「所知」是併存的。04/04 23:11
→ ilanese: 當入定時把「心一境性」也捨掉的話,就只剩「能知」而已04/04 23:12
→ ilanese: 。04/04 23:12
根據上座部阿毗達摩,
識稱為心,受、想、行合稱心所。
受和想各只有一個心所行可細分為五十個心所,
總共有五十二心所。
心和附屬的心所一定同時同時生、同時滅、
認知同一所緣、依賴同一心所依處色(無色界心不會依賴所依處色)。
所有心至少都會有七遍一切心心所其中的一個心所就是一境性,
不可能有捨一境性這種事。
→ ilanese: 「能所俱滅」是許多經典上認為是更高的境界,只是也很難04/04 23:14
那些經典全都是假佛法。
→ ilanese: 想像就是了。04/04 23:14
有些人可能禪修時昏沉睡著所以自以為「能所俱滅」,
修四念處越修越進步之後心和心所的覺知力會越來越強,
不管是在清淨道論十六觀智的那個階段都不會有「能所俱滅」這種事。
※ 引述《s3714443 (metalheads)》之銘言:
: 最近在修馬哈希禪法
: 主要是觀身心與腹部起伏
: 都會捕捉 且如實觀察每個念頭
: 以了解心的流轉與無常
: 但是我好奇 那是誰在觀察心呢?
所有禪修方法可以分成兩大類,這兩大類就是奢摩他和四念處。
奢摩他的禪修所緣是固定不變的概念法,
四念處的禪修所緣是當下不斷剎那生滅的五蘊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
根據南傳阿毗達摩修四念處的活在當下就是當下的受、想、行、識
覺知過去前幾剎那的五蘊。
舉例來說,當一個男人幻想美女時,
美女的外型、身材曲線、三圍、胸部的罩杯是概念法,
這些概念法沒有剎那生滅、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所以不是修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幻想美女的貪心剎那間生起又滅去,具有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是修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根據南傳阿毗達摩心無法覺知自己,但心可以覺知過去前幾剎那的心,
因此所謂的修四念處覺知貪心其實是修四念處的智相應善心覺知過去前幾剎那的貪心,
也就是當下智相應的受、想、行、識覺知前幾剎那和貪相應的受、想、行、識,
不是五蘊之外還有個心在覺知五蘊。
當覺知到貪瞋癡時不需要煩惱,
和貪瞋癡相應的受、想、行、識無法修四念處,
所以只有當下和智慧相應的受、想、行、識能夠覺知
過去前幾剎那和貪瞋癡相應的受、想、行、識,
必須趁貪瞋癡剛壞滅沒多久還很新鮮的時候把貪瞋癡覺知清楚,
這樣才能逐漸消除貪瞋癡。
有一種常見的奢摩他是入出息念,
修入出息念覺知氣息的入和出這是覺知人為定義的概念法,
自己必須定義入和出兩個方向,
然後不斷注意氣息的方向是入還是出。
在氣息入的期間氣息入的方向連續不變,
在氣息出的期間氣息出的方向連續不變。
氣息的入和出是人為定義的概念法,
沒有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的特性,
所以不是四念處的禪修所緣。
修入出息念是藉著專注氣息的入和出然後發展出穩定的禪相,
禪相穩定後就專注禪相進入初禪(安止定)。
在修入出息念證初禪後可以捨棄初禪出安止定,
修四念處覺知當下五蘊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或是在證得更高的安止定後出安止定,
然後修四念處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如果不出安止定
然後修四念處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這樣最多只能證得四禪八定無法證得內觀智慧和道、果、涅槃。
只有修四念處覺知當下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
才能證得內觀智慧和道、果、涅槃。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7-04-04 23:09:00
「能知」還是第六意識,「所知」也一樣是第六意識。對一般人來說,「能知」與「所知」是併存的。當入定時把「心一境性」也捨掉的話,就只剩「能知」而已。「能所俱滅」是許多經典上認為是更高的境界,只是也很難想像就是了。
作者: smallkelp (小海帶)   2018-04-13 00:14:00
Sadhu Sadhu Sadhu?
作者: Katarn ( )   2018-04-13 00:28:00
? <--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18-04-13 20:26:00
隨喜讚嘆
作者: ilanese (坐聽無弦曲)   2018-04-13 20:27:00
這是佛教的分類,事實上我大道家還有個類似不止不觀的法門,是希望行者保持在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混沌心理狀態。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8-04-14 20:23:00
瑜珈師地論說,要由七種作意,才能在欲界定,進入初禪.不是專注在所緣就會自己跑到初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