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導師世尊所傳遞的法教是在實際的情況下來去做應取應捨的。也就是說
我們必須瞭解到實際的情況是如何,在這種實際情況下,因為我們要離苦得樂,所以那些
應取、那些應捨,也就是我們必須先瞭解實際的情況是如何,才能成辦離苦得樂,而且是
究竟的離苦得樂。
從上面衍生了一個問題,那麼實際的情況是如何?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事實?緣
起,諸法之間互相依賴、互相觀待,那麼在諸法處在一種互相依賴、互相觀待的情況,為
了離苦得樂我們要如何行應取應捨?如果這時候直接把應取的樂因說明定義為愛護有情、
利益有情,會不會讓你感到太訝異?
我們先從法教上看,佈施、持戒、安忍這是六度波羅蜜多的前三度,他的對象是什麼?有
情,成佛是依賴有情的。為什麼要依賴有情?因為實際的情況就是互相依賴、互相觀待。
遠離了有情,並沒有誰能成佛。成佛依賴有情,有情賜予佛陀圓滿的福德,所以我們會說
所有的樂因來自有情,所希求的圓滿福德來自有情。這時候你就必須有一項認知,當你發
起傷害任一有情的意樂及加行時,因為互相依賴的關係,其實你是在傷害自身的福德因緣
。你所希求的安樂決定不會從傷害、損及任一有情利益而來,相反地,你所不要的痛苦隨
之而來。
那麼如果你希求圓滿的福德、究竟的樂果,菩提心是你唯一的選擇,因為只有從成辦他利
的方式、利益有情的方式,才能成辦所希求的究竟的離苦得樂,講了這些,並非說者具菩
提心,僅是希求你看看最近佛版上有關菩提心的教授,當你看到菩提心的利益、菩提心的
的功德時,對於那些珍貴的法教你會真心的覺得那些是從大悲世尊所傳達來的清淨的修習
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