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Confucianism 看板 #1SAWOizJ ]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看板: Confucianism
標題: [原創]【修訂】《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達德
時間: Mon Dec 31 20:05:52 2018
【修訂】《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達德
關於【試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論述「止定靜安慮得」六意,
推展到三達德。其中引用梁乃崇《理性、感性與願性》觀念有所失誤差錯
之處,必須於此訂正說明,並也說明「智仁勇」三達德與「仁義禮智信」
五常的關係。
『意志止定,乃可致勇而以不懼,有關人格願性(AQ)之善。意氣靜安,乃可致
仁而以不憂,有關人格感性(EQ)之美。意念慮得,乃可致智而以不惑,有關
人格理性(IQ)之真。「止定靜安慮得」六意至善之行,即通《中庸》所謂『
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也』,並也相關人格修養之心意性向
,而相應於真善美之生命體驗[10]。』
摘錄【試稿】《大中至正‧大中神明第二》
上述試稿內容,AQ、EQ、IQ僅是用以對照的量度標準,並不足以完全對應願
性、感性、理性,更不足以相當勇、仁、智的德性,只是可能有所相關而已。
《大學》「止定靜安慮得」六意之對應於「智仁勇」三達德─止定應勇、靜安應仁
、慮得應智─之次序,可以相關於孔子《大戴禮記‧四代》回答魯哀公問『圖德何尚』
之謂『聖,智之華也;智,仁之實也;仁,信之器也;信,義之重也;義,利之本也,
委利生孽』。其中「華、實、器」為末,「重、本」為本,故而孔子所言乃尚於誠信之
「信」。於己修身,信而成仁,仁而成智,智而成聖;於世應化,信以行義,義以行利
,徒利肇禍。於世應化,既是信以行義;於己修身,勇以知恥重信,信而成仁,仁而成
智,即應《大學》「止定靜安慮得」六意之德性由勇而仁而智。
↗於己修身: 信↗仁↗智↗聖
圖德何尚?孔子 三達德: 勇→仁→智 止定→靜安→慮得《大學》六意
↘於世應化: 信↘義↘利~禍
「道德仁義禮」乃實踐層次,道於理念心性,德於身心修為。孔子《孔子家語‧王
言解》向曾子講說明王之道,乃謂『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修道
成德,故謂『道者,所以明德』;德成道立,故謂『德者,所以尊道』。「仁義禮」乃
是「道德」之外顯於人事至社會,董仲舒《漢書‧董仲舒傳》對策有謂『夫仁、誼(義)
、禮、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修飭也』,後世乃以其述「仁義禮智信」之王
者修為,立為五常道德之說。《孫子‧始計》有謂『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勇以軍義,嚴以軍禮,而應五常道德。
道化之序 道德仁義禮
王道之德 智信仁義禮
將道之德 智信仁勇嚴
「仁義禮智信」乃實踐面向,為仁由己,為義待人,為禮和群;而智信相應於誠,
誠者應智,誠之者應信,《中庸》有謂『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誠者,天
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
,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
智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大學》「止於至善」即是以「誠
之」而擇善固執以信,從而六意「止定靜安慮得」之由勇而仁而智,乃致誠者之德,勇
達信願勵志,仁達慈悲喜捨,智達止觀定慧,而終成聖。
信(誠之者)→勇(止於至善)(止定)→仁(靜安)→智(慮得)(誠者)→聖人
誠者之智,明智通於出世,善智擅於入世。明智以達「格物致知」,善智以教「止
於至善」,明善以親民而明明德,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