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原po的問題: 佛教的因果,是你什麼都不做,不可能結果都一樣,佛陀說的"定業"是指已經碩果累累準備收成的那種情況,才叫做定業。佛陀還有說一種叫做[不定業],就是種下去種子,但過程的陽光空氣水肥料你自己去決定,不一定會有成果。這種其實占了業果的大多數,也是佛陀說因果論的重點這就和命定完全相反。舉例: 你可以去看<地藏經>,裡面說道,光目女的孩子投生奴婢之子,本來13歲夭折之後,還要再投生惡道光目女以大悲心發願: 立誓救拔未來一切罪苦眾生並且把這個善業迴向母親,希望母親不入惡道,確實也成功讓母親這一生投生的小孩13夭折之後,沒有再入惡道所以,很明顯佛陀說因果論,不是命定論,也不是宿命論之前也舉了農夫種蘋果的例子種子種下去會不會感果不一定 還有確定明天會收成這兩種都是[因果論]的情況 請不要單只看一邊
https://reurl.cc/QenbA5再舉一例,佛陀當年起初並沒有開放女性出家,若開放會減損正法500年,但是,只要持八敬法,能令正法增長1000年。這都是佛陀對阿難尊者親口說的。很顯然,正法損減這也不是定業,因為可以透過其他緣起而改變結果。這些例子都足以證明,佛說因果不是宿命論,也非命定另外,佛也說,你造了業,在他成熟之前,做懺悔,能夠透過[四力俱足]的懺悔,推遲、削弱、甚至完全消除果報這很顯然也不是命定論。在阿含經裡面就記載,阿奢世王痛切懺悔弒父的惡行,並且聽聞佛陀說空性法,對空性正見生起正確的見解,結果死後他也沒有受[殺父]五逆重罪的大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