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修習軌理〉 pg55L3~pg58L13
丙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丁一、正明修法
戊一、正修時應如何 己一、…… 己二、…… 己三、……
戊二、未修中間應如何
丁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
【如是修道有思擇修及不思擇止修二種。然如何者思擇修耶?及如何者止住修耶?謹當解
釋。如於知識修習淨信,及修暇滿義大難得、死沒無常、業果、生死過患及菩提心,須
思擇修,謂於此等須能令心猛利恆常變改其意。此若無者,則不能滅此之違品,不敬等
故。起如是心唯須依賴數數觀察思擇修故。如於貪境,若多增益可愛之相則能生起猛利
之貪,及於怨敵,若多思惟不悅意相,則能生起猛利瞋恚,是故修習此諸道者,境相明
顯不明皆可,然須心力猛利恆常,故應觀修。若心不能住一所緣,於一所緣為令如欲堪
能住故,修止等時,若數觀察,住心不生,故於爾時則須止修。於止觀時,此當廣說。
又有未解此理者,說凡智者唯應觀修,凡孤薩黎唯應止修。此說亦非,以此一一皆須二
故。雖諸智者,亦須修習奢摩他等;諸孤薩黎,於善知識,亦須修習猛信等故。又此二
種修行道理,於諸經藏及續藏中,俱說多種。須由觀察而修習者,若無觀修或是微少,
則不能生無垢淨慧、道勝命根;慧縱略生,亦不增長,故於修道全無進步。道所修證最
究竟者,如敬母阿闍黎云:「慧中如徧智。」謂能無雜簡擇一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
即是慧故。
是故於道幾許修習,反有爾許重大忘念,念力鈍劣,簡擇取捨意漸遲鈍,當知即是走入
錯道正因之相。
又於三寶等功德差別,若能多知,依此之信亦多增長。若多了知生死過患,故生眾多厭
患出離。若由多門能見解脫所有勝利,故亦於此猛利希求。若多了解大菩提心及六度等
希有諸行,則於此等諸不退信,欲樂精進,漸能增廣。如是一切皆依觀慧觀察經義修習
而起,故諸智者應於此理引起定解,他不能轉。
諸於修理見解極狹者,作如是言,若以觀慧極多思擇而修習者,則能障礙專注一緣勝三
摩地,故不能成堅固等持。此當宣說。若謂其心於一所緣,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
地,先未成辦,現新修時,若數觀擇眾多所緣,定則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來,於引定
修,唯應止修,亦是我許。若謂引發如是定前,觀修眾多即許是此定障礙者,是全未解
大車釋論宣說引發三摩地軌。
謂如黠慧鍛師,將諸金銀數數火燒,數數水洗,淨除所有一切垢穢,成極柔軟,堪能隨
順,次作耳環等諸莊嚴具,如欲而轉,堪能成辦。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在修
習諸黑業果、生死患等時中所說,應以觀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熱惱,或起厭離,
以是作意如火燒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此諸垢。如在修習知識功德、暇滿義大、三
寶功德、白淨業果及菩提心諸勝利等時中所說,以觀察慧數數修習此等功德,令心潤澤
,或令淨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諸白淨品,愛樂歡喜,以白善法澤潤其心。
如是成已,隨所欲修若止若觀,於彼屬意無大劬勞即能成辦。如是觀修即是成辦無分別
定勝方便故。如是亦如聖無著云:「譬如黠慧鍛師或彼弟子,若時為欲淨除金銀一切垢
穢,於時時中火燒水洗,柔軟隨順,現前堪能成辦彼彼妙莊嚴具,黠慧鍛師若彼弟子,
隨所了知,順彼工巧,以諸工具,隨所欲樂妙莊嚴相,皆能成辦。如是諸瑜伽師,若時
令心,由不趣向貪等垢穢而生厭離,即能不趣染污憂惱,若時令心,由於善品愛樂趣向
,即生歡喜。次瑜伽師,為令其心於奢摩他品,或毗缽舍那品,加行修習,即於彼彼極
能隨順,極能安住,無動無轉,如為成辦所思義故,皆能成辦。」
又能令心堅固安住一所緣境勝三摩地,所有違緣要有二種,謂沉及掉。是中若有猛利無
間見三寶等功德之心,則其沉沒極易斷除,以彼對治即是由見功德門中策舉其心,定量
諸師多宣說故。若有無間猛利能見無常苦等過患之心,則其掉舉極易斷除,以掉舉者,
是貪分攝散亂之心,能對治彼,諸經論中讚厭離故。是故從於知識修信,乃至淨修行心
以來,若有幾許眾多熏修,即有爾許速易成辦智者所喜妙三摩地。
又非但止修,即諸觀修亦須遠離掉沉二過,將護修習。此教授中諸大善巧先覺尊長,隨
授何等應時所緣,為令於其所緣法類起定解故,由師教授引諸經論應時之義,更以先覺
語錄莊嚴環繞其心,圓滿講說。又如說云:「若善說者為善聽者宣講演說,如法會中所
變心力,暗中獨思難得生起。」善哉,誠然。故不應謂此是修時方略策勵,以此所說聞
思之時、修行時者,即是計執說眾多法與正修持二時相違邪分別故。
然能了解一切講說皆為修持者,實屬少際,故能略攝所應修事,亦可別書。能不能現一
切至言皆教授者,唯是於此修習道理,獲與未獲決定知解隨逐而成。況於法藏諸未學者
,縱於經咒廣大教典,諸久習者,至修道時,現見多成自所學習經論對方。此亦雖應廣
為抉擇,然恐文繁,故不多說。破於修理諸邪分別,已廣釋訖。
───────────────────────────────────────
.摘自達賴喇嘛《覺燈日光》道次第講授:
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觀修?什麼樣的情況應該止修?宗喀巴大師回答:如果我們修學
親近善知識,培養對善知識的淨信心,以及暇滿義大,或念死無常、業果、生死過患、菩
提心等,思惟這些法義時,應該以觀修為主。因為透過觀修,可以使信心、菩提心增強,
變得非常猛利;如果沒有反覆地思惟觀修,這種感受就無法生起。以親近善知識為例,要
透過思惟依止的功德、不依止的過患,才能消滅不依止的過患。對於貪境,如果我們反覆
地思惟它的好處,就會增益它悅意的一面,貪心就會更加地強烈;對於仇敵或不悅意的境
,如果我們反覆地負面思惟,就會添增不悅意相,而生起猛烈的瞋恚。修道也是如此,境
相明不明顯沒有關係,最主要是反覆地、恆常地觀修。
還有一種情況,當我們的心無法安住在一個境上,容易散亂,在一個境上無法隨心所
欲地想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這時就必須透過止修。這在《廣論》止觀篇會有詳細的解說
。
又有人說:具有智慧的人以觀修為主;「孤薩黎」,就是行善者,是以止修為主。這
也是錯誤的說法,無論是智者還是修善者,都需要止修和觀修兩種方式。智者要修習奢摩
他,行善者也需要對善知識修信心等。所有道地功德的增長,都是靠智慧;智慧不增長,
道就無法增長。要增長智慧,思惟的力量必須強大。
有一些人打坐時,因為心往內收攝、不再散亂,感覺心很靜、很平穩、很舒服,又分
不清楚細微的沉沒和粗分的沉沒,只是覺得反覆地觀察會影響到內心本來寧靜的狀態,因
此覺得不應該思惟。原本是很聰明的一個人,可是因為修法上的錯誤,慢慢放棄了對正知
及智慧的訓練。智慧這個心所很奇妙,你不去用它,它的作用就會慢慢地減弱,變得越來
越遲鈍,反應越來越慢。這個修行者一直沉浸在禪定的安樂之中,慢慢地沒有了正念,也
沒有了正知,變得反應遲鈍,這是很危險的。
對三寶的功德思惟越多、了解越多,信心就會越強;同樣地,對於生死過患思惟越多
,出離心就越增長;透過多種角度看解脫的勝利,我們才有辦法生起猛烈的希求解脫之心
;了解到菩提心及六度萬行等殊勝功德,我們才能對大乘道生起不退失的信心,以上這些
都要透過智慧才能生起。對於觀慧的殊勝功德,上面引用了許多大論師的聖言來做決定,
智者應該要生起如是的定解,不要隨意地被他人所轉。
有人說:反覆思惟,內心一直向外緣取,對內心收攝會產生障礙,如此專注一境的定
力就不能堅固。為了成辦三摩地,我們不應該思惟,而應該以專注一境的禪定為主。宗喀
巴大師回覆說:為了成辦奢摩他,在正行奢摩他之時,唯有透過止修緣自己的所緣境,我
也是如此主張的。可是,在正行奢摩他之前,要有眾多的因緣促成奢摩他。譬如你至少要
知道為何要修奢摩他,要對奢摩他生起歡喜心才會去修它;如此一來,就必須先知道奢摩
他的殊勝功德;要知道這一點,必須要有數數觀察的智慧。如果認為在正行奢摩他之前,
多多思惟法義會障礙三摩地,那就是完全不了解大論典的內容。因此,所謂「反覆思惟會
障礙一切的禪定」,這個問題要把它解剖得更仔細一點。如果是在正行奢摩他時,那當然
不能思惟觀察,那時候應以止修為主。可是,如果在正行奢摩他之前,或在正行之後,在
未修的這個時段,當然可以思惟觀察。如果認為在未修的時段,反覆地思惟會障礙三摩地
,那就跟大論典所說的法義相違,是不了解大論典所說的法義。
一個真正具有智慧的鍛師,他會反覆地用火來燒金銀、用水去洗金銀,以淨除金銀上
的一切污垢,並讓金銀變得非常柔軟,能按自己的設計而成耳環、項鍊等莊嚴具。所以質
料好的金銀要能成為好看的耳環、項鍊,是需要經過種種過程,而不是只用火去燒它。雖
然在火燒時不能用水洗,水洗時不能用火燒,它們兩個是完全相違的,可是這不代表在整
個過程中都是相違的。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非常頑固,有很多污垢。要讓這個心改變,
有時要靠思惟惡業的過患,讓內心產生厭惡,讓內心收攝,有時也要思惟三寶的功德及白
業的殊勝,讓心產生歡喜,是以這種方式調伏內心。
修禪定時,若心力過高,容易產生散亂,若心力過低,容易產生沉沒。當心力過低時
,就要想能令心歡喜的法義,如三寶的功德、菩提心的殊勝等,緣內心歡喜的內容來提升
心力、去除沉沒。同樣地,當心力過高時,應該多多思惟讓心往內收攝的內容,如輪迴的
過患、惡業的過患、不依止善知識的過患等,透過這些思惟讓內心往內收攝,去除散亂。
這些法義也是透過平常的聞思才能明白。其實,整體上來說,更多的觀慧對於禪定的修持
是有幫助的,而不是違緣,當然,在正行禪定時,是以止修為主,但是在入定前或出禪後
,都要有聞思的基礎。如果懂得什麼時候應該修止、什麼時候應該修觀,我們就不需要花
太大的力氣,自然能夠成辦奢摩他。
心能堅固安住在所緣的善所緣上的障礙有兩者:沉沒及掉舉。如果沉沒非常強烈且無
間斷,我們可以藉由觀三寶功德門去對治,許多有成就的大師都如此宣說。如果內心有強
烈的掉舉障礙,對治的方式是如經論所讚的厭離觀。掉舉,是由貪心攝持的一種散亂之心
。厭離觀就是觀修無常、觀修苦等,這對於內心的收攝很有幫助。所以,從修依止善知識
,一直到發菩提心願心、行心等的修行,若有眾多薰習,就能快速成辦智者所歡喜的妙三
摩地。又,不只止修要遠離沉掉,連觀修也須遠離沉掉。
以上最主要是破斥正修時不需要思惟,思惟歸思惟、正修歸正修的這種邪執。
能真正了解一切講說都是配合著修持的人,畢竟是少數。在此也只能簡略地解說修持
和聞思絕對不能分開。如果要更詳細地了解,可以閱讀宗喀巴大師著作的其他論典。
至於能不能把一切聖言現為教授,那就要看個人對教授內容了解的程度能否生起定解
。如果對法義完全不了解,當然無法現一切聖言為教授。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雖然有學習
廣大的經論,可是所修的還是自己相應的法為主。「至修道時,現見多成自所學習經論對
方」,修的是平常自己所修的法,一講到經論,卻好像是對方—跟自己毫無相關似的。針
對這種錯誤,應該要再多講些,但是因為宗喀巴大師在其他地方已經寫過了,這裡就不再
重複說。總之,破除所修與所聞別別分離的邪執,已經簡略地為大眾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