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解脫正道〉 pg193L9~pg195L8
科判:{修何等道而為滅除}
(節錄)
───────────────────────────────────────
【第二、修何等道而為滅除者。如《親友書》云:「或頭或衣忽然火,尚應棄捨滅火行,
而當勵求無後有,因無餘事勝於此。應以戒慧靜慮證,寂調無垢涅槃位,不老不死無窮
盡,離地水火風日月。」應學寶貴三學之道。
其中三學,數定有三:初觀待調心次第,數決定者,謂散亂心者令不散亂,是須戒學;
心未定者為令得定,謂三摩地,或名心學;心未解脫為令解脫,是謂慧學。由此三學,
諸瑜伽師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觀待得果,數決定者,謂不毀戒果,是為欲界二種善趣;毀犯之果,是諸惡趣;心學之
果,謂得上界二種善趣;慧學之果,即是解脫。總其所生,謂增上生及決定勝。初有上
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種,此二即是《本地分》說。
又諸先覺,待所斷惑亦許三種,謂破壞煩惱,伏其現行,盡斷種子,故有三學。
次第決定者,《本地分》中引《梵問經》顯此義云:「初善住根本,次樂心寂靜,後聖
見惡見,相應不相應。」此中尸羅是為根本,餘二學處從此生故;次依尸羅能得第二心
樂靜定;心得定者見如實故,能得第三成就聖見,遠離惡見。
三學自性者,如《梵問經》云:……(略)……
當略宣說學戒之理。此中最初當數思惟尸羅勝利,令其至心增長歡喜。如《大涅槃經》
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導,如大商
主是為一切商人前導;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釋幢;戒畢竟斷一切罪惡及惡趣道;戒如藥
樹,治療一切罪惡病故;戒是險惡三有道糧;戒是甲劍,能摧煩惱諸怨敵故;戒是明咒
,能除煩惱諸毒蛇故;戒是橋梁,度罪河故。」
龍猛菩薩亦云:「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
《妙臂請問經》云:「一切稼穡依於地,無諸災患而生長,如是依戒勝白法,悲水灌澆
而生長。」應如思惟。
若受不護,過患極重,如《苾芻珍愛經》云:「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
,毀戒則成苦。」此說受學通於勝利、過患二品。是故亦應善思過患,敬重學處。】
───────────────────────────────────────
.摘自:達賴喇嘛《覺燈日光》
依修何道而滅除生死?透過戒、定、慧三學來滅除生死。戒、定、慧三學中,以戒學
為主,有了戒才會有定、慧的功德,所以宗喀巴大師在此詳細解說了三學的功德、三學的
果位,及三學的性質。
三學的功德:戒學的功德,最主要是不被煩惱所侵害,是一種防護的作用,因為我們
會隨著煩惱而做出種種的惡行。就像與敵人打仗一樣,在還沒開始攻擊對方之前,至少先
得防護好自己不被擊倒,所以堅固捍衛自己的事,是由戒學來做的。
不只如此,戒還可以使自己的善業功德增長,沒有戒學之大地,就長不出道地功德之
果樹。定學的功德是,要消滅煩惱仇敵,必須要有非常尖銳的武器,如果沒有專注於善所
緣的定學,我們的心就很容易隨著散亂而走,所以必須要依定學使心專注於所要修學的善
所緣。慧學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切煩惱的根本是自性執著,唯有透過了解無自性的認知,
才有辦法對治自性執著,所以一定要有慧學才能正對治我執。
因此,戒、定、慧三學是不可分離的。
三學的果位:如果我們好好遵守戒學,將會投生於欲界的人天善趣,不然將會墮入惡
趣。由定學故,我們可以投生到色界和無色界兩種善趣。慧學之果,即是解脫。有另外的
一種說法:戒學為破壞煩惱,定學為伏其現行,慧學為盡斷種子。
三學的次第:三學的次第決定,透過戒才能生起定,心得定故,能見真實,成就聖見
,遠離惡見。「尸羅」就是戒學。
「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動」是講有情,「不動」是講花草樹木等
,這兩個都是依地慢慢成長;同理,一切的功德都是由戒學來增長廣大的。遵守戒學將會
獲得廣大的功德;受了戒,卻沒有守護,這種的過患是非常嚴重的。有些人因為戒而安樂
,有些人因為戒而痛苦,因為「具戒而安樂,毀戒則成苦」,「是故亦應善思過患,敬重
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