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攝類學簡介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8-30 07:36:30
摘自:《攝類學》
雪歌仁波切
◎ 透過四聖諦,認識輪迴與涅槃之緣起法則,依此如理取捨
第一個,我們每次上課之前,都要調整我們的學習動機。我們本身也好,旁邊的眾生
也好,都有一個輪迴中因果的緣起法。還有,我們將來要解脫成佛達到涅槃,也是有個因
果的緣起。這個因果緣起的法則,是非常嚴格的。我們一定要遵守這個法則,除了順應這
個法則去作之外,是沒有其他的辦法。所以,我們要先認識這個因果法則。譬如說,認識
輪迴的原因是什麼,圓滿的涅槃果位它的因緣又是什麼。在認識了這些因和緣之後,就知
道什麼是應該要取的,什麼是應該要捨的。如此作了之後,才能夠達到我們的目標。
所以,我們透過了四聖諦法,認識了輪迴和涅槃的因果緣起。然後,我們的內心也接
受了這樣的緣起法,為了要去除輪迴中苦的因,還有,為了要得到涅槃果位,就必須要順
應著這樣的因和緣而知所取捨,並且要產生出對涅槃果位的強烈希求心。不只是為了我自
己而已,還有我們周圍的眾生也是這樣,都是一定要遵守這業力因果的緣起法則。所以,
我們自己要認識這個緣起法則,然後就能依照這緣起的法則如理取捨,那我們身旁的眾生
也是要能如此作到。因為我們的認知這心法,它的本性是清淨的,唯明唯智,是有這樣的
能力,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所以,不論是我們自己,或是周圍的眾生,在認識了這樣的緣起法則之後,都是一定
能夠依循它能夠這樣做到的。對於佛法要有這樣的信心,而我們自己也應當要產生出希求
心,為了要達到這樣的目標而要學習佛法。
為什麼要學習佛法呢,世尊已經看到了我們眾生心中的佛性,還有涅槃和輪迴本身的
緣起法則,是有這樣兩邊的情況,所以世尊如是的開示了佛法。而我們學習佛法,一樣要
先認識清楚這樣的緣起法則。
因為世尊開示的佛法很多,應該取的是什麼該捨的又是什麼,基本上區分為小乘法,
大乘法。在大乘法中再區分為顯教和密教的法,有這樣的層次,小乘、顯教和密教,而這
些教法彼此並不相違,並且是能互相幫助的。我們本身在學習時,都是要從下面慢慢的往
上走的。
◎ 《般若經》為大乘顯教基礎,不可不學
而在顯教基礎的部份中,屬於「般若佛母經」的部分有六部,包括了《大般若經》,
《中般若經》,《小般若經》,《般若一萬八千頌》,《般若攝頌》,還有《智慧(般若
)一萬言》。在《廣論》中宗大師也有提到,在受菩薩戒時,法座上最起碼要有《般若攝
頌》。這六部經是一位想要成佛的學習者,所必須先修學的大乘顯教整體圓滿教法的根本
基礎。
所以,為什麼它們被稱為「佛母經」呢?因為其內容是含攝了整體圓滿的大乘顯教內
涵。而在這六部經典之中,又以《大般若經》、《中般若經》,和《小般若經》,這三部
最為重要。其中常常強調的重點是,如果菩薩們想要成佛的話,一定要修學這般若經的教
法,不學習這些內涵的話就不可能會成佛。所以,這是一位想要成佛的大乘修學者,不能
不學習的一個法門。
我們跟隨世尊學習,也自認是一位大乘的佛教徒。而世尊對大乘學子們有一個最基本
的要求是一定要學習的,是不學不行的,就是大、中、小品《般若經》的教法。如果我們
不學習這些經典內涵,那就是沒有聽從世尊的開示,所以我們是一定要學習《般若經》。
◎ 後代弟子要瞭解《般若經》 唯有透過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之解釋
但是,我們是沒有辦法直接來學習《般若經》內涵的,必須要先透過學習龍樹菩薩和
無著菩薩的解釋,才可能學習了解到《般若經》的內涵,因為我們這些現在的弟子根器太
差了。在世尊圓寂四百年之後,當時的弟子就已經無法了解《般若經》內容的顯意部份,
也就是空性真義的部份,那個時候就已經有這樣的問題出現了,那現在的我們更是一定沒
有辦法直接了解的。而在世尊圓寂九百年以後,《般若經》內容的隱意密意的部份,就是
廣行道次第的部份,當時的弟子也是沒有辦法直接了解的。所以,現在我們身處於世尊圓
寂後2600年,也肯定是無法直接瞭解到這部份的內涵,想要直接學習了解《般若經》,那
根本是不可能的。現在有些修學者到山上閉關幾個月,就一直在閱讀這些經典,但是不可
能直接了解的。在1600年前,《般若經》的顯意和密意的內涵,當時的弟子們都已經是無
法直接了解的,更何況是現在我們這些弟子。
所以,我們第一個要知道的是,我們是大乘學子是一定要學習《般若經》的教法。但
是,第二個要知道的是,現在的我們是不可能直接學習《般若經》的內涵,所以一定要先
透過學習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的傳承教導。再來是要知道,世尊開示的《般若經》顯意的
部份是空性道理,是深見傳承的法;而隱意密意的部份是道次第,廣行傳承的法。在這兩
者之中,空性深見的部份是比較難的,而廣行道次的部份就比較淺。所以世尊圓寂四百年
之後,弟子就無法直接了解《般若經》的顯意空性道理,但是對於隱意的廣行道次理論,
那還是可以了解的;而在世尊圓寂九百年以後,當時的弟子連《般若經》隱意的部份廣行
道次第也是無法了解了。所以我們看到這樣的例子就會知道,般若教法的顯意空性是有多
麼深多麼難了!
因此世尊早已經授記過,後代弟子們只有透過學習了龍樹菩薩的講解,才可能瞭解到
《般若經》的顯意空性道理;只有透過學習了無著菩薩的講解,才可能瞭解到《般若經》
的隱意部份廣行內涵。這兩個法門是大乘學子基本上一定要學習的法門,一個是智慧分,
另一個是方便分的法門,世尊曾經有作過這樣的授記開示。
第三個我們要知道,龍樹菩薩解釋《般若經》顯意部份的論典又是哪些著作呢?最重
要的就是《中論》。而無著菩薩解釋《般若經》隱意的論典,則是《現觀莊嚴論》,這是
直接傳承自彌勒菩薩的,是由無著菩薩從天上帶下來到人間的,所以在漢文中是直接寫著
,是由無著菩薩所著作。因此,最重要的是龍樹菩薩作的《中論》,和無著菩薩作的《現
觀莊嚴論》。然而,我們若要學習這兩部論典,也是無法直接學習了解,龍樹和無著菩薩
當時的弟子還能夠了解其內涵,但是後代的弟子們就不行了。因此出現了龍樹和無著菩薩
的弟子們作了各種的註解說明。而解釋龍樹菩薩的《中論》,最頂尖的是月稱菩薩;解釋
無著菩薩的《現觀莊嚴論》,最好的則是獅子賢菩薩所作的。所以,我們現在要學習這兩
部論典,也是一定要透過先學習月稱菩薩和獅子賢菩薩的註解,這是一定要的。
再過兩三百年之後,這兩個深見和廣行教法的傳承都非常興盛,而最頂尖的成就者就
是阿底峽尊者。當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之後,將其修學的經驗寫成了《道炬論》。這《道
炬論》不僅是大乘顯教的廣行和深見兩個傳承,還包括了修學基礎前面的小乘教法,和後
面深奧的密乘教法,因此這部論典是完整的貫通了所有的修學成就。
所以我們要了解,阿底峽尊者是通達了大乘教法的龍樹菩薩的深見傳承,和無著菩薩
的廣行傳承,不只如此,還有小乘教法和密教內涵。如小乘教法的《大毗婆沙論》,尊者
也曾長時間學習過。所以,阿底峽尊者是整個大、小乘,顯、密教法都通達的最頂尖的修
行者,因此這部《道炬論》也是整個貫通了各部份教法內涵的著作。
在宗大師自己寫的《證道歌》中提到,在他學習了《道炬論》之後,就能夠將所有學
習過的五部大論,整個貫通而成為直接的「教授」了,而且是非常有次第的整個貫通連結
。是在這樣的證悟情況下,他寫下了《菩提道次第廣論》。所以,他寫作這《菩提道次第
廣論》的基礎是什麼呢?首先,他已經對這些五部大論都相當了解通達了,然後,再看到
《道炬論》,他立刻能將這兩個部份連接貫通起來,因此,寫下了《菩提道次第廣論》。
所以,他是將以前所學習過的五部大論的主要重點結論,再依據內心修證的經驗,加
以次第的排列,寫成為《菩提道次第廣論》。也可以說,《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大師自
己在學習了五部大論之後,將這些學習修證的結論,再加以次第排列,因此這是宗大師自
己學習了五部大論的一個結論。因此,這些結論背後的理由,都在他自己心裡並沒有說出
來,只有直接寫出其結論,而背後的那些理由都沒有寫出來,所以,我們只能讀到他的結
論而已。對我們這些學習者來說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了那些背後的理由,這許多重點結
論永遠就只是「宗大師說的」,而在我們自己的心中是沒有辦法深刻體會的。
如果只是停留在這種狀態的話,那永遠只是「人家說什麼」,而我們只是在引用別人
的說法而已,大概是這樣的解讀,而沒有辦法在自己的心中運用道理來成立它。因此,若
是不學習的話,那是非常有問題的,不學習是不行的!
◎ 簡介攝類學,以及《般若七十義》「地道」《四部宗義》
「攝類學」這個名詞是指,小理路、中理路和大理路,再加上「心類學」和因明。學
習之前我們先要認識一下,這「攝類學」的法源根據是什麼?是根據法稱論師和陳那論師
的著作論典為主。而《般若七十義》和「地道」,這兩者的法源根據又是什麼呢?是根據
獅子賢菩薩的《明義釋》為主,是為了建立廣行傳承的基礎課程。而《四部宗義》則是為
了建立深見法門的基礎課程,四個宗派的義理。
◎ 透過攝類學,學習深見和廣行的道理
◎ 學習佛法必需精準,故要學習正確的思考和表達方法
作者: minimalist (極簡者)   2014-08-30 07:50:00
感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