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中觀根本慧論》 (1)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8-31 12:05:18
摘自:《中觀根本慧論》(1)
雪歌仁波切講授 2006/12/25
◆暇滿難得
一個人不僅同時集聚了十八種條件(八有暇十圓滿),而且又能依止具格的師長努力
學習佛陀顯密次第圓滿齊備的教法,這種千載難逢的珍貴稀有就如同寂天菩薩「入行論」
第四品中之譬喻:「…以此之故世尊言,幸得人身極稀有,如大海中盲龜項,幾希能值浮
木孔。」想想看,一塊浮木飄流在茫茫大海中,浮木上有個細孔,而海裏有一隻盲龜,百
年才從海底浮上來一次,一浮出就得不偏不倚地將頸項穿進浮木的細孔,這樣的機率,難
以想像!而暇滿人身之難得更千萬倍於百年盲龜一穿入孔,仔細思惟下,一定會對暇滿人
身產生無法言喻的珍貴的感受,如此珍貴的暇滿若不能好好善用珍惜,愚笨莫此為甚!
◆佛法見地
佛法中,八萬四千法門,全是佛陀為了引導眾生進入空性的道路而做的開示,有些是
直接開示有些是間接開示,這些法都是為了空性(緣起)而說的,故可將之視為空性勝慧
的支分。入行論:「…一切此諸分支者,能仁悉為勝慧說。」宗喀巴大師「緣起贊」中亦
提到佛陀所開示的一切教法,都是針對緣起而開示的。勝慧之見地分二,1)對境見地2)有
見地。先產生對境的見地而後再產生有境的見地,二者加以串習增廣而證悟後,即能將內
心的染垢完全淨除。
1.對境:空性也。顯密二乘在對境空性的見地上,沒有差別,完整的內容都在般若經
中,這是萬法的精華,非常重要,顯密二乘都十分重視。
2.有境:於對境空性之了悟,或有境主體本身之了悟空性,即了空慧本身。顯教中,
關於有境的見地,僅僅談到運用第六意識去了悟對境,如是而已。密乘中,將方便和勝慧
結合在一起實修,這是一條極具特色和極甚深的道路,其中詳細地說明了顯增得光明等最
微細的心識以及運用這些心識的能力去證悟對境空性的理論和方法。因此,在增廣有境的
見地以及增長威力強大的證悟力量上,必須依靠密乘的方法才行。
◆對境見地和有境見地為什麼很重要?
佛陀開示此二見地的目的是為了斷除凡夫眾生心續中的煩惱障和所知障,讓本具圓滿
的如來藏能夠顯現出來。「寶性論」中以九種比喻來說明如來藏被二障遮蓋的情形,如凋
謝的花朵、垃圾堆裡的佛像…等。(有九種染垢遮蓋了如來藏,1)貪強烈2)瞋強烈3)癡強
烈4)貪瞋癡三毒混合5)三毒之習氣6)小乘之見道所應斷被遮蓋7)小乘之修道所應斷被遮蓋
8)大乘不淨七地被遮蓋9)大乘清淨三地被遮蓋。)
煩惱障和所知障以及其習氣,從何而來?根本來自於愚癡無明、諦實成立的執著。如
何消滅它們?首先,必須充分地了解對境,也就是清楚明白對境是什麼樣子。再來,明白
有境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子,即有境見地。接著,努力觀修此二見地獲得證悟後,即能將
內心的蓋障淨除,讓如來藏完全顯現和作用。
佛陀的教法,不外以種種邏輯推理方弍針對甚深緣起之生起、內容、實修的方法…等
而做開示,目的就是為了證實,無論粗分或細分,絕無絲毫諦實成立的存在。因此,若能
以邏輯推理的方式聞思修地去觀修緣起,將有助於我們漸次地去除內心的無明(諦實成立
的執著)。佛陀開示了業力、因果、苦諦集諦(輪迴)中的因果、滅諦道諦(解脫及成佛
)中的因果…等,內容博大精深,歸結其心要精華就在於我們應當如何將諦實執著的心(
粗分和細分)滅除。
「一切萬法作為有法,應無諦實,緣起之故。」在這個論式中,以緣起為正因而推理
出諦實成立的執著完全不存在。(正因有三:果的正因、自性的正因、未緣到正因。)這
是一個正確而深奧的邏輯推理,然而,有些說宗義者卻會依此論式而推理出完全不一樣的
結論!我們也可能會出現這些情形,因此佛陀開示了種種緣起的教法,讓我們不致於墮入
危險的錯誤見解當中。
外道:不承許前後世、業力、因果…等,所以他們會認為,緣起所成立的正因不能成
立,因為萬法不是緣起之故,緣起不可以做為一個正因。
唯識宗以下:認為此推理是錯誤的,緣起是一個相違因而非正因。相似因有三:相違
因、不定因、不成立的因。由於一切萬法是緣起之故,所以,諦實成立!他們會因此駁斥
中觀應成派認為緣起為正因的見解。即使我們現在無法了知緣起的道理,至少應該產生一
種伺察意,由伺察意引發推理又推理,不斷漸次地深入學習後,慢慢地就能明白甚深緣起
的道理,不要產生像唯識宗以下將緣起正因視為相違因、外道將緣起視為不成立因等顛倒
的見解,因而無法了解佛陀的本懷。(伺察意有二種,具因伺察意和無因伺察意。具因伺
察意,即將聖者的種種言教視為正確的因,拿來於內心中進行一連串的邏輯推理分析,雖
然還不能產生真正的證悟(現證),但內心透過實際的推理分析後,相信聖者的言教是正
確的,這是好的伺察意。無因伺察意,即不假思索地就相信聖者的言教是正確的,當中毫
無個人的思惟分析,只因為是聖者說的,就相信了。)
或問:「我就是認為緣起是相違因、不成立的因,不可以嗎?有什麼毛病嗎?」毛病
就在於,你無法通達佛陀的教法,沒有辦法證悟,危險就在這裡。宗喀巴大師在「緣起贊
」中也是如此教誡。我們學習佛法的時候,往往學著學著,諦實的執著卻愈來愈強烈,我
執、我愛執也都愈來愈強,口中雖然說學了佛法、學了因果、學了皈依…,誤解卻日益嚴
重!例如,學了業力因果後,強烈地認為守護業力因果的這個我是諦實成立的!或者,為
了黑白業果而做了種種善惡的取捨及皈依後,此時,內心諦實的執著反而更加嚴重,無形
中,我執日益深植內心。一邊學習緣起之法,一邊愈增長諦實執著,很諷刺,不是嗎?
事實上,就像中觀應成派討論到的緣起正理一樣,照理說,將這些內容好好推理、學
習之後,由於萬法因緣而起、無諦實存在之故,內心中諦實成立的執著應該會逐漸減少,
應當有此成效才對。然而,往往事與願違啊!不過,至少我們可以經常檢查自己的內心,
想一想,佛陀、龍樹菩薩等往聖先賢不斷地開示甚深緣起、無諦實成立…種種正理,而我
學了教法後,內心諦實的執著依然強烈,甚至更強,顯然地,我已墮入了相違因或不成立
因的危險。內心應該警覺、體悟到自己錯誤的見解和心態。無論如何,我們內心首先不要
墮入相違因或不成立因的危險中,至少能在內心產生伺察意而引發推理分析(具因伺察意
),如此慢慢地學下去,就算是非常好的學習了。實際上,許多的教法都是這樣學習的。
◆怙主龍樹的空性正見
佛陀在許多經續中,如般若經、文殊根本續…等,都開示過空性的見地和教法,然而
,能真正地將究竟的空性正見廣弘於世的人就是怙主龍樹,佛陀亦如此授記過。我們內心
應如是思惟:如果我追隨龍樹菩薩學習空性正見,就一定有希望證悟空性,如不追隨怙主
龍樹,就毫無希望!內心一定要產生這樣的定解。
怙主龍樹有關中觀的教法中,如日月般光彩燦爛、最有名氣的就是中觀理聚六論,討
論對境空性的有四本,有境見地的有二本(六十如理論和寶鬘論),然而,中觀理聚六論
中的核心精要,即是根本慧論。根本慧論這本書的名字是「中觀根本偈頌勝慧」,「中觀
」的印度原文叫做「馬答雅馬噶」,「根本」是「木納」,「偈頌」是「嘎利嘎」,「勝
慧」是「巴拉加拉納」,我們簡稱為「根本慧論」,但是,現在大家都叫它「中論」,這
可能是後代形成的習慣。事實上,凡一切解釋中觀勝慧的書,通通叫做「中論」。只不過
後來龍樹菩薩所寫的根本慧論一書成為中觀理聚六論的核心,所以,這本書也就成為「中
論」的代名詞了。
之前,我們為了學習中論而做的前行準備看起來似乎永無止盡,本來一個月,覺得不
夠,就延長為二個月,後來覺得還是不夠,再加一個月,還是不夠…,這麼下去,可能永
遠沒機會學中論了。再者,也許大家都已具備了一些基礎,因此我們就直接進入「中論」
的學習吧!
【中論】
中論為偈頌體,共二十七品,449個頌文,每一品都是以最上等、圓滿的方式來闡述。
正文之前有禮讚文,首先頂禮三寶尊,接著是文殊菩薩,再來是怙主龍樹。
禮讚文並非龍樹菩薩所寫,而是翻釋師於正文前所寫的一種禮讚頂禮,叫譯經偈。從
頂禮文殊菩薩的文字上就可以判斷這是一部翻譯的論典。例如「現觀莊嚴論」一開頭是印
度文的書名,再來是藏文書名,接著就是頂禮三寶之禮讚文,從頂禮諸佛菩薩就可以知道
這屬於經藏。譯經偈之後,才是原著者所寫的正文。
具足能夠完整開示緣起正理的人,唯佛而已,而緣起正理又是所有教法中最殊勝無上
的,因此,針對這八個項目的緣起性空而做的開示是無上的開示,而開示者亦是無上的導
師。以「緣起」來禮讚佛才能真正彰顯出佛陀的不共功德,故「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
◎內道的教法(佛法)和導師(佛陀)與其他宗教相比較,有何不同?特色何在?
內外道的教法都談慈心、悲心、不要傷害眾生…,這是共通的,但是,佛不僅開示不
要傷害眾生,更進一步地把不要傷害眾生的原因說明清楚,以緣起的見地為根本開示傷害
的本質、因果的道理,佛陀告訴我們,傷害行動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自己內心諦實執著的推
動,傷害了眾生,自、他都會吃虧,為了避免這種傷害發生,所以必須將內心諦實的執著
消滅,而消滅的方法也就變得十分重要,即緣起正理。若不然,僅僅提到要心地善良、不
要傷害眾生…等而無空性正見的話,我們的心會對這些良善的行為產生更加強烈的諦實執
著,以此推動我們不斷地墮入輪迴的深淵。「緣起贊」裡,亦如是說。這就是佛陀正法的
特色所在。
善良的心是一種粗分的緣起,它不一定能幫助我們了悟空性。若行為者本身不善巧的
話(即一般世俗凡夫),學了緣起正理反而更加增長諦實執著的力量,使它更堅固;若是
善巧者(如佛陀)則不然,見到了緣起,即滅除了內心諦實的執著而證悟空性。二者大不
相同。故「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摘自道次世界:
http://www.lamrimworld.org/
作者: a1014a (正法將興)   2014-09-01 01:00:00
隨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