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太虛法師:真佛教徒——即俗即真的大乘

作者: kidstrife (kidstrife)   2014-09-07 22:09:42
談佛法諸山長老參學在先,太虛何須立說? 即諸大居士皆研究有素,亦不待太虛啟言。
況佛法甚深,非言語所能及! 諸法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知之,以實證說亦唯佛與佛乃能了
之。且諸法實相,豎說橫說,重在親證;有所說者,皆為方便引導假立法門,如法華三車
之喻,不過欲令眾生自證實相之境,以斯方便達彼究竟而已,又何能說可說之有哉?
惟不能已於言者,蓋佛法難得真諦,毫釐有差,千里有別,故不免落於謬解,而於法門
自身亦徒然增多障礙;茲提撮一二:尚希諸群展轉化道勉歸正路!
積古相傳,大都言佛法系清淨無為之學,因而自恨為家務、國事、社會等等事務之牽擾,
以至不能屏息身心進而學佛。 故此輩人心雖向佛,以諸事障礙故反謝不敏。 推此類人之
心理,大概取於所謂“五蘊皆空,四大非有”之二語,執此二語以觀佛教,於是辦叢林、
興善舉、及種種利濟眾生之事業皆不屑為,更以為學佛者所不當為.復有在家居士,受三皈
五戒,世人即目之為佛教徒;彼等所謂佛教徒者,蓋即清淨無為之代名詞也.於是見學佛居士
有依然為商、為軍、為政治、為教育等事業者,遂群起而譏之,意若既學佛即不應作諸事業
實不知佛法與事業,有不即不離之關係,所謂"佛法世法,非一非異",但唯學佛者行之,方能促
歸於善耳.
中國素研經世濟國之道,教化人民幾已為儒教之專職,而在儒者亦自以為捨我其誰.職是
之故,以佛法為世外高尚之法,學佛者為高尚貞操之士,山林隱逸之流。 間有功成告退,
隱棲泉石以佛法為消遣;或有學理深造,研究內典以為清談之資:如此之流,皆為少數
研究佛法者,世人亦唯目此為真正之佛教徒。 自此之外,兼有以因果禍福淺近之理曉道
愚民者。良以因果一道,範圍最廣,故祈福避禍去苦求樂,亦足以挽回風化,於是以因果
報應吉凶禍福之說,深印於中下人民之心,然於佛法真義,不啻雲泥之判焉! 例如中國
寺院林立,老幼男女燒香拜佛者甚夥,考其真能了解佛法意義正信不謬者,則如鳳毛麟角
其視廟中所有神像均與菩薩平等,而存一膜拜之觀念,逢廟燒香見佛便拜而已:如是界限
不明之盲從者,又烏得謂之為佛教徒乎? 其所謂真正佛教徒者,亦唯推之高隱山林之僧伽
與夫居家不仕靜修之清流而已。 以如是之見解深印於一般人民之識田,故凡見謀濟世之
僧侶與各界宏化之居士,皆誹之為不正,以其兼世務而不依清淨無為之旨故也。
佛教有五乘之法:天乘、人乘,是世間之佛法;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乃出世間之佛法
:此五乘佛法,各具教理行果修證等事。 如釋迦應化之印度,其人民於衣食住資生之具
皆極豐富,故於世間生活之經營異常淡泊,具有高尚思想,輕物質而重精神。 居則山峰
水涯阿練若處,觀人間非圓滿究竟,有生老病死等境界之逼迫,感肉體之痛苦不得自在,
遂欲超出污穢之濁世而求清淨安樂之世界,以從其精神之爽欲。 釋迦未出世之先,多如是
之流,傳播此等理論,影響人民之思想頗深.釋迦牟尼初成道時,轉根本輪,圓頓直顯,
開示眾生直入佛之知見,其能了悟直入者,唯少數夙具利根者.至於固執邪見迷信之流,依然
等於盲聾不了,故次於鹿苑轉依本起未輪,法華云:“昔於波羅奈,轉四諦輪,即指此也。 因此等凡夫,觀人間苦,求生天樂,奉大梵等天而修禪定,蓋欲超人世間而
生色無色界等天也(如數論外道說人世界有三苦:一、肉體制厭苦,二、天時寒暑副迫苦
三、社會環境交惡苦:能脫此三苦者,即得精神上之妙樂。舉其程度最高者曰無色界天
彼等以此即為無上涅槃,以為可以永脫諸苦矣)。 故此類眾生,雖欲離苦行樂,實則
自我未除,苦還仍在樂從何生? 以此,福盡仍墮,依然受苦,蓋外看色無色等天之樂,
內隨貪欲之自我所轉故也。 佛因對封執成迷消極自利者,故方便說小乘法,其教義不過
就外道之法升進一籌耳。 又因外道雖生天界,依然輪迴未出,猶居三界諸有之中,故佛
喻以報盡還苦樂非究竟之說。 又以因苦求樂,執有我故則有我所,因有我外之非我,非我
者即障於我而終不得其解脫。 是以我佛大聲極呼:三界無非一大苦聚,我為苦本,以
有我故起貪,嗔、痴、造福業、非福業、不動業等,而受苦報、樂報、非苦樂報等,輪迴
流轉無有盡時。 欲求解脫,須先背塵合覺而證無我,不唯肉體非我,即精神亦非我,
於是得通達眾生根本之智慧,而貪、嗔、痴三毒之業得消殞,三界輪迴之諸苦得滅亡。
是為聲聞、緣覺之法,如是方能真正了脫分段生死之苦,以其除貪嗔癡之根本苦故。
以上所言,並非釋迦出世之本懷(方便隨緣之說法)。 然則本懷何在耶? 法華云:“今佛
轉最妙無上大*輪”,方暢佛之本懷,使一切眾生各各授記作佛,於因地中各發菩提心、
修菩薩行,方是佛之出世唯一大因緣也。 雖然,佛何以不憚煩,不享清淨無為之樂而欲
度眾生成佛,此旨又安在耶? 蓋以如來佛眼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故佛成道時曰:奇哉
奇哉! 大地眾生原具如來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是以發大悲心,建大慈願
欲皆令如佛得大神通,得大安樂。 良以一切眾生各具如來德性,但因迷謬顛倒,如窮子然
不識衣內有無價寶珠,妄自向外馳求,致為無明障蔽永不得解脫。 佛乃苦口婆心,諄諄
曉諭,使各各復其初心而得寂靜之樂。是故一切眾生苟根本無諸邪見,慧業深固一聞即了
便可立證此心本來是佛,豈非快事?然則眾生云何棄此平坦大乘之道,而投羊腸小乘之途哉
噫! 亦可悲矣!
中國雖代有高僧名士相繼輩出,說法玄妙,理論深幽,然考其平昔修行,不外觀輪迴苦
求脫生死而求自利,無非乘羊鹿等車而出火宅。 若真正發菩薩心、乘大白牛車入生死漲
而度眾生者,即求之古德亦猶希焉! 類皆口說大乘圓頓之教,身行小乘偏權之行.嗚呼!
印度佛教大乘不揚,小乘熾盛;流傳中國,雖漸有闡大乘之教理者,而實行大乘之行者!
一若晨光熹微之星斗了了可指也,餘皆以小乘自利為天下範。 以是沿習成風,一見學佛而
兼行利濟眾生之事業者,便譏笑其為非真正之佛教徒,殊不知此正是大乘即俗即真
之妙行也
西洋中古時代,崇奉天神教(基督),盛行一時。自科學發明,幾難存在。其所謂科學者
不注意道德精神而唯發揮其個人之慾望,以科學利器為爪牙。此種形而下學術,不僅影響
於西洋一隅,即中國受其熏染亦頗大。 溯自科學昌明,世界之局面為之一變:舉凡古代
道德文化掃地淨盡;著相尚識,縱我制物,只知肉體上受目前之愉快,而不願精神上受
將來之痛苦;置事物自然之道德於不講,反制服之或摧殘之。 於是戰爭發生,殺機遍地,
置大陸於擾亂之中,拋人民於水火之內,歐洲一戰已足證之矣。 然欲挽回此等苦痛之浩劫
舍佛法則無以歸。 惟希今之學佛者,勿複如昔之少數小乘人,專於清淨無為消極自利,
必須人人發其大心,誓行大乘,勇往直前入火宅而度眾生,百折不回,庶可發揚大乘
之精神,暢如來之本懷。 惟其初步,尚須闡揚人乘挽救人道。 蓋近時社會墮落,道德
淪亡,四境戰爭,弱肉強食,人格破產,野心如焚,較之禽獸差別幾希! 故必就人乘以
正人道,建大乘佛教之基礎。 蓋其他宗教,雖亦以人倫道德行化,但非由大悲心、菩提願
之所流出;故欲造究竟者,舍佛法大乘外而欲求其他,則猶求龜毛兔角也。 然欲行斯
大乘佛法,亦唯立志堅固,依佛功德而修持之,心心念念與十方三實感應道交以十方諸佛
之所護念故不退不失,行大智慧,離諸恐怖,庶幾無上菩提根本堅固,由此發無上悲願
苟能如是,則其所行無非波羅密行,而成金剛堅固深心;並信善惡業緣果報奉行五戒十善
人倫道德,庶幾成就。 古德曰:人倫之至,是名聖人。其所謂聖人者,
殆佛之初基歟! 故其保全人倫道德出於誠意者,又熟非學佛之正行耶? 若再與計有計空
之外道小乘、及向人間乞憐不知懷內有寶珠之窮子相較,得毋高出恒河沙數不可說之倍乎
雖然,諸天耽樂,修羅方嗔,餓鬼沈幽於惡趣,畜牲終埋於昏迷,六道之中惟人道易修,
而謀世界幸福其責亦唯人類所負。茍能輾轉勸化,令各各崇敬三寶,奉持五戒十善,檢自身
心,則刀兵匪禍從何而起? 水災旱災更不致生.以因地中正,果不紆曲故也。夫然後進而
十信,十住而證等覺,層層而上以至佛,豈難事乎!是故出家者,應以三學持身,宏法濟眾,自化
化他,不起滅定而起諸威儀,不動本際而做度生事業.在家者,亦各就所宜,以佛法省策身心,
三業清淨,貪嗔不起,痴怨不生。 以是,既無聲色貨利可貪,亦無五欲塵勞可戀,其欺騙
恐詐之行損他利已之舉,更無由生。 夫然後佛法之功德普及於大千,六道四生無不受其惠
矣! 雖然,吾為此言,宿習大乘者將歡喜讚歎,其耽於清淨無為小乘外道之流,或以予言
為忤也。惟希諸君輾轉流傳,令封執成迷者盡皆悔悟,庶足為謀世界幸福者之一助,太虛
尤所望焉! (芝峰、佛影合記)(見海刊五卷九期)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0098985.A.BF7.html
※ 編輯: kidstrife (118.232.197.96), 09/07/2014 22:17:16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9-07 23:47:00
太虛法師說考其真能了解佛法意義正信不謬者如鳳毛麟角,孫中山當初起而革命,有折斷信徒所膜拜神像的故事(不知是一般民間信仰的神像或是佛菩薩像,若是佛菩薩像有說出佛身血),孫山中破斥愚夫愚婦與此處太虛法師之言頗相合(依律學,如南山律說三寶包含塑像之化相亦是皈依的佛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