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界法師: 要靠發願來對治第七意識

作者: kidstrife (kidstrife)   2014-09-18 14:25:35
問:請問一下,師父提到那個第七意識,對過去沒有興趣,對未來沒有興趣,只對現在發生
的事情有執取,但是師父也提到說對治第七意識,發願是一個很有力量的方式,但是發願
成佛或是求生淨土,它是一個寄託在未來的思考方式,為什麼對治第七意識它這麼有力量?
謝謝。
答:
因為發願它本身它是用第六意識的願力來抗拒第七意識的執著,它是用第六意識,因為第
六意識為什麼要發願? 第六意識它雖然造業力強,但第六識有很大的弱點,就是它沒有
定性,性界受三恒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他可能今天參加個佛三,然後回去就開始放逸
放逸以後他覺得不對再來參加佛三,他是經常變來變去的。 所以,你要讓第六意識
穩定性的上路,它必須要靠一個誓願,要一個願力來主導第六意識。 所以第六意識必須
靠願力跟空正見,才有辦法抗拒第七意識。
諸位你們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受戒嗎? 說好話、做好事就好了,因為你沒有戒體,沒有願力
所以第六意識它雖然造業力強,但是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它的缺點,就是它沒定性
它很容易受外境影響,它遇到好的環境,它就正念分明,它回到家的時候就開始放逸,
所以這第六意識就是這樣子。
所以偉大的佛陀知道只能夠靠發願來引導第六意識,因為你如果不這樣子你永遠不是第七
意識的對手,第七意識可專心了,恆審思量我相隨,第七意識是一個非常專一的心識,它
專門執著我。 所以第六意識呢,它只能夠暫時的調伏它。 但是如果你第六意識要相續的
調伏它,就必須要把善念提升到善根,否則你永遠不是它的對手。 你不發願的話,你就
是經常進進退退,你有時候很精進,有時候你就退到沒有學佛之前的你,你就是永遠在那
個地方充滿了不確定。
所以這個我們後面會講到怎麼去強化第六意識.我們到了這個應用篇,講到二塊,第一個
聖道門的菩提心跟空正見,用願力跟空性來引導第七意識;第二個透過淨土門的憶佛念佛
來引導第七意識,兩個地方。
當然第六意識你也可以造善業,如果你只是處理業力的問題,那你就比較簡單,因為第六
意識造善業是問題不大。 但是第七意識如果要處理你的顛倒的時候,從善業力提升到正
念力的時候,那就不簡單了。 因為你開始面對輪迴的時候,你面對生死問題的時候,第
六意識的力量就不夠了,善念就不夠了,那就是善根了,那你的觀照力、誓願力,你必須
靠這兩個,你才能夠補強第六意識,把第六意識的弱項,它的不確定性,因為第六意識是
它很容易受外境刺激,尤其是感受,這個苦樂的感受一刺激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就變。
你看我們在修行當中稍微遇到痛苦,我們就很容易哎呀,算了,反正打佛七少一兩天也沒
關係,是吧? 但是你說我發願,我無論如何這七天一定要把它實踐,那麼這個時候就已
經不是對錯問題了,你認為你要實踐你的願力,那就沒有理由了。 這個時候你不能拜要
它拜,不能專要它專。 當你的修行的訴求提升到誓願力的時候,那這個是超越感受了。
你把它當作目標在實踐,否則你這個前五識跟第七意識的我執加在一起,這個第七意識是
很會保護自己的,我愛、我見、我慢、我癡,它一旦這個“我”受到傷害的時候,第七意
識跟第六意識一抗議,第六意識就沒輒了。
所以我們後面會講到說,我們怎麼用第六意識,要把它的弱項,它的這種很容易受到外境
刺激的這第六意識,怎麼樣把它生根,它已經不是一個花瓶的花,而是一個菩提的樹,讓
它能夠堅定的走下去。 那麼向外調伏感受向內對治顛倒,這個我們後面會講到這個修行
的這塊。 當然我們先了解有漏,先了解,所以我們這個地方講到緣起,先講到我們是怎
麼來的,先談談過去,我們今生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後面我們再來看看我們怎麼去開
展未來,我們先了解我們的過去,找出我們的問題出在哪裡。 所以唯識的緣起,它是談
你的過去,到底我們為什麼會一次一次的在三界輪迴,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差錯。 當然
第一個就是業力,然後經過長時間的潛伏,當然受到臨終的惡念的邪念的刺激,最後得果報
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唯識學概要——057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1021537.A.02F.html
※ 編輯: kidstrife (118.232.197.96), 09/18/2014 14:26:26
作者: cutekid (可愛小孩子)   2014-09-18 16:20:00
推(Y)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4-09-18 17:28:00
呵呵! 太精采了! 用唯識的角度切入念佛法門,這樣分析也讓信願行三資糧有更深一層的瞭解。隨喜讚歎 !末學深感 淨界法師的講經滿契合現代知識份子的根機,尤其現代人的思考真的很容易產生質疑,沒有一個很明確合理性解答分析,要人真誠懇切的信願佛力真的有難度。聽聞 淨界法師 的開示真的有讓人達到斷疑生信之功。再回頭看 印光大師文鈔 與 淨空老和尚的講經,心也較以前更真誠懇切老實了。 感恩 阿彌陀佛 !能在這時代遇到這些弘法大德們真是幸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4-09-18 23:41:00
用唯識的角度談念佛,的確很有說服力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