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雜阿含599經 觀念/ 破除 內在結縛

作者: Samus (阿建)   2016-03-04 00:38:16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99.htm
北傳:雜阿含599經, 別譯雜阿含173經 南傳:相應部1相應23經
檢索 關涉主題:(略) (01/17/2014 18:00:32 更新)
雜阿含599經[正聞本1375經/佛光本1259經](諸天相應/八眾誦/祇夜)(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
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外纏結非纏,內纏纏眾生,今問於瞿曇,誰於纏離纏?」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智者建立戒,內心修智慧,比丘勤修習,於纏能解纏。」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別譯雜阿含173經(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光色倍常,於其夜中來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卻坐
一面而說偈言:
  「云何外結髮?內亦有結髮?世界俱結髮?我今問瞿曇:云何令結髮,作於不結髮?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堅持立禁戒,修心及智慧,懃行於精進,具念名比丘,速能令結髮,作於不結髮。

  天復以偈讚言:
  「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嫌怖久棄捨,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相應部1相應23經/結縛經(諸天相應/有偈篇/祇夜)(莊春江譯)
  「內結縛、外結縛,世代糾結在結縛中,
   我問你這個,喬達摩!誰能解開這結縛?」
  「人在戒上確立後,有慧的,修習著心與慧,
   熱心、明智的比丘,他能解開這結縛。
   凡已離貪、瞋、無明之染者,
   煩惱已盡的阿羅漢,他們的結縛已被解開。
   所有名與色之處,被破壞無餘,
   色的撞擊與想,那結縛在這裡被切斷。」
註解:
1.「外纏結」,別譯雜阿含經作「外結髮」,南傳作「外結縛」,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外在的纏結」(a tangle outside)。
按:「結縛」,另譯為「縛」,還有「結髮(編頭髮)」
的意思,但應不適用於本經,「外」指自身以外的。
2.「內心修智慧」,別譯雜阿含經作「修心及智慧」,南傳作「修習著心與慧」
(cittaṃ paññañca bhāvay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開發心與慧」(Developing the mind and wisdom),
並指出這裡的「心」相當於「定」,這裡經文所說是「戒、定、慧」三學。
3.「(制)戒;禁戒;學戒」,南傳作「學處」(sikkhāpadaṃ),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調馴規定」(training rule)。
按:「學處」(sikkhāpada),即「戒條」,集所有「戒條」
稱為「波羅提木叉」(pātimokkha),參看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113,139。
而「戒」(sīla),另譯為「習慣;道德」,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德行」(virtuous)。
4.「色的撞擊與想」,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以及色的衝擊與認知」(And also
impingement and perception of form),並引註釋書的解說,「色的衝擊」是指五根的
所緣(按:即五塵)對五根的衝擊,「色(的)想」的範圍很廣,包括定中「地遍處」等都是
,前者意味著「欲界眾生」,後者意味著「色界眾生」,兩個共同意味著「無色界眾生」
,這樣完成了三界眾生。「撞擊」(pagha?),另譯為「有對(障礙)」。
(這個註解我看不太懂,何以欲界眾生+色界眾生=無色界眾生?)
感想:
煩惱並非來自於環境,主要存在於內心,而心 是無常的
需要 以戒、定、慧來訓練心
作者: smallkelp (小海帶)   2016-03-04 08:21:00
個人覺得應該是非前所述者,則為無色界,而構成三界。以戒來保護心,進而增上定的能力。在由定的能力,更精準嚴謹地持戒,更能由定來暫時壓制五蓋,進而精進慧。而藉由所觀慧,來放下更多的執著,而能持戒更容易,並且更深入地入深定。三者互為增上。
作者: Samus (阿建)   2016-03-04 12:05:00
如是 樓上s師兄講的 我就能理解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