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14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七百四十五頁倒數第七行,最後的兩句開始:
「又《遊心安樂道》云」,這個是元曉大師的著作,他說,「諸佛名號,總萬德成。
但能一念念佛名者」,這個一念也就是一心。什麼叫一念?這一念當中是南無阿彌陀佛,
或者是阿彌陀佛,都可以,這一念裡面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叫
一念。這一念的功德不可思議,為什麼?這一念總萬德成,萬不是數字,它是代表圓滿,
自性本具圓滿的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當中。幾個人知道?天天讀這部經,天天學習這一
部集註的人也不知道,念過去了,這念頭裡頭夾雜著妄想雜念、分別執著,他不是一念心
。真是一念中,這一念具足萬德,「總念萬德」。一切時一切處,只要是一句佛號,不夾
雜妄想雜念分別執著,這一念就是總念萬德,一念就是自性圓滿的性德統統具足了。
「又」,還是《安樂道》裡頭所說的,「無始惡業,從妄心生」。記住,妄心生,不
是真心。妄心是什麼心?識心,八識五十一心所,是生滅心,生滅心裡頭有惡業。「念佛
功德,從真心起」。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功德,前面說,總萬德成,就是總萬德你
統統都念到了,從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暗。真心暫起,妄念即除」。這幾句話,
要讓我們認識什麼是真、什麼是妄。經教裡頭無數次的教導我們,一切要從真心起,這是
真修,這是真念佛。千經萬論勸佛弟子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就是一念至誠,真誠到極
處。那你要問,什麼才算是真?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真。用
真心生活,用真心待人,用真心接物,用真心工作,最重要的,要用真心念佛。這一句佛
號,無量無邊的功德,一念之間完成了。希望念念如是,道業哪有不成的道理?一生往生
淨土,圓成佛道。下面是比喻,真心像太陽,妄心如黑暗,妄心就是生滅心,前念滅後念
生,妄心,真心一現前,妄念就沒有了,妄就歸真。這兩句話要記住,太重要了。真心暫
起,心裡才想念一句阿彌陀佛,妄念它就不生。為什麼?真心跟妄念不會攪在一起,有真
就沒有妄,有妄就沒有真。底下比喻說,「如日始出,眾暗悉除」。太陽一出來,黑暗沒
有了。
「又《安樂集》引證《觀佛三昧經》云: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
,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觀佛三昧經》上有這麼一段經文,釋迦
牟尼佛勸他的父親修念佛三昧。他的父親問他,大乘經上常說的,佛地果德,究竟圓滿,
真如實相,第一義空,為什麼不教學生修學。「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
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這一段談話很好。
「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狀云何?」這個狀就是樣子,是說念佛功德是什麼樣子?
「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這個面積很大,一由旬四十里,四十由旬就是一
千六百里,這樣的一個伊蘭林。伊蘭氣味很難聞,有惡臭,這麼大的面積,這一片森林。
他說,「有一棵牛頭栴檀」,牛頭旃檀這是香氣的,這是寶樹,古時候供佛用旃檀香,我
們叫檀香,中國人省略叫檀香,檀香裡面最好的是牛頭旃檀,這個樹林裡頭有這麼一棵樹
。「雖有根芽」,還沒有出土,這是一棵旃檀樹,還沒有長成樹,種子在土裡頭,才生芽
,還沒出土。「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噉其華果,發狂而死」,所以這個伊蘭是有毒
的植物。「後時栴檀根芽,漸漸生長。才欲成樹」,剛剛長成一棵小樹,不是大樹,小樹
,它的「香氣昌盛」,把這一片森林統統都改變了。「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希有心
」。佛舉這個比喻,用旃檀比喻佛的功德,用伊蘭林來比喻六道眾生,這個是帶著有毒的
,氣味難聞。眾生見者,生稀有心。
牛頭旃檀不容易得,現在有沒有?沒有了。為什麼沒有了?沒有佛出世。佛為什麼出
世在這個世間?緣成熟,這個世間人人都想斷惡修善,都想積功累德,有這個念頭,有這
個念頭的人很多,佛就出世了。說實在話,諸佛與法身菩薩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眾生有
感,佛就有應。我們知道,經上常說,法身沒有相,法身遍一切處、遍一切時,無時無處
它不在。我們今天眼所見的、耳所聽的、鼻所嗅的,這些境界我們都不喜歡。不喜歡你天
天見到,這是什麼?我們的三業不清淨,身語意三業都不清淨,感得果報就是我們眼前的
六根、六塵、六識。佛勸我們修,就如同他勸他的父王一樣,他是怎樣勸他父王,也是怎
樣勸我們,用的是平等心、清淨心,將一切眾生平等對待,一視同仁。
下面,「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
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我們從這段
經文裡頭,深深體會到釋迦牟尼佛的慈悲,他把一切苦難眾生跟他的父王是平等看待,希
望他父王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往生到極樂世界,一生圓滿成佛。到極樂世界那是
到栴檀林了,不是伊蘭林。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這句話重要。我們
要想斷一切惡、成一切善,只有一條捷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你就做到了。在這個世
間不容易,很難成就,或者我們說,根本就不能成就,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就,不能不
去!
下面為我們說明,「所言伊蘭林者,喻眾生身內三毒」,貪瞋痴,「三障」,三毒三
障「無邊重罪」。「言栴檀者,喻眾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樹者,謂一切眾生,但能積念不
斷,業道成辦」。只要我們這個念頭不要間斷,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一切
時、一切處,只要頭腦清醒,心裡、口中就一句阿彌陀佛,除這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
念頭都放下了,這就是香樹,這就是栴檀。所以這四個字積念不斷,業道成辦,這個業道
是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無數諸佛如來
,這些諸佛如來當中,最殊勝的、最無比的就是阿彌陀佛,特別將這尊佛介紹給我們,介
紹給他父親,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不要忘記,要努力,要積念不斷,一念接著一念,不
讓它中斷,我們往生淨土決定成功。
又《大悲經》上說:「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大悲經》上
說,一稱佛名,這就是稱南無阿彌陀佛,用這個善根,這個善根是通到涅槃大道的,入涅
槃界,不可窮盡。在《稱揚諸佛功德經》裡頭也有這樣的話,「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
,一心信樂,持諷誦念……其人當得無量之福,永當遠離三途之厄。命終之後,皆得往生
彼佛剎土。」佛在許許多多經論都給我們介紹,希望我們深信不疑,希望我們發起大願求
生淨土,求見阿彌陀佛。
下面又引《文殊般若經》,這個經上說,「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
得往生。」觀是止觀,是觀想,這個修難。你看淨宗《十六觀經》,釋迦牟尼佛講了十六
種,最後一種就是持名念佛,前面十五種都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都不容易。稱佛名號
容易,只要念聲相續,你就抓住這四個字,自得往生,自自然然你得往生。
「又《淨修捷要》」,這個小本的課誦本,夏蓮老編的,編得好,總共只有三十二拜
,就圓滿了。用的時間很少,大概半個小時,用它來做早晚課,裡面的內容非常豐富,涉
及到圓滿的佛法,好!希望同學要多看多聽,我們做了一個光碟,有聲書,多看多聽。為
什麼?這個書能幫助你斷疑生信,幫助你一心求生淨土。因為你讀了之後你才曉得,名號
功德不可思議,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無量法門都在這一句佛號當中,一句佛號全包
了,念這句佛號全念到了。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在裡面,即使是過去、現
在、未來十方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都不出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是大圓
滿,抓到這個就行了,一切都掌握到了,不必再從枝葉上下功夫。這一句佛號是大根大本
,掌握了圓滿的佛法,一切諸佛如來所修所學所弘揚的一切法,總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
之中,這個功德還得了!所以,《淨修捷要》上夏老說,「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
」。普門是廣大無有邊際,只要信願念佛,都能證得。「全事即理,全妄歸真。全性起修
,全修在性。廣學原為深入,專修即是總持」。廣學是為深入,深入要不要廣學?深入就
不要廣學了,廣學深入是我們前面走的,深入之後就不必廣學了,就徹底放下了。
我這個一生,前面一半是廣學,沒找到捷徑,契合根機的法門沒找到,用了三十多年
時間。我講過《楞嚴》,先後講過七遍,講過《華嚴》,講過《法華經》大意。在《華嚴
經》五十三參這一大段經文裡面,看到了文殊、普賢發願求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我讀
這段經文非常震撼,文殊、普賢是我們學教的人,就是研究經典的人最崇拜的兩個人。文
殊給我們表法的是學,普賢給我們表法的是習,「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文殊廣學多
聞,普賢表演的是把所學的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齊家治國平天下。信解行證
,文殊表信解,普賢表行證。孔夫子亦如是,你看《論語》頭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
說乎」。習是什麼?習是做到,學了管用,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上,用在教學上,不亦
悅乎,快樂無比。所以學跟習不能離開,儒家講學講四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
都是學,後面有一個篤行,篤行是習。它用在什麼地方?用在日常生活,用在每天的工作
,用在處事待人接物。用在家庭,家和萬事興;用在社會,社會和諧;用在治國,國家強
盛;用在平天下,天下太平。聖賢的學問,不落實就沒用處,白學了。
專修就是總持,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佛教裡頭第一總持法門,全都在裡頭,就在這
一句佛號,總綱領。「聲聲喚醒自己,念念不離本尊」。這兩句話講得好,一句佛號接著
一句佛號。為什麼要這麼念?這樣念有什麼意思?喚醒自己。得功夫到家才能喚醒,要真
幹。怎麼真幹法?就是一句接著一句,不能丟掉,就有辦法喚醒自己。海賢老和尚給我們
做了最好榜樣,他喚醒了。幾歲醒過來?我看他的碟片看了好幾十遍,來佛寺這三位善知
識的《永思集》我看了幾遍,我的看法,他應該是二十五歲前後得功夫成片,小成就;再
提升,事一心不亂,應該在三十歲;理一心不亂,四十歲肯定拿到。得理一心不亂,理一
心不亂就是醒過來了。功夫成片是將醒未醒,好像醒過來了,翻個身又睡著了;事一心是
清醒過來了,沒有完全醒過來;理一心完全醒過來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成佛了。
在極樂世界一生能辦到,在這個世界也是一生辦到。那為什麼我們沒有辦到?我們這
個佛號沒有連著,常常斷掉,念著念著忘掉了,就又胡思亂想,胡思亂想一陣忽然又警覺
到,怎麼佛號丟掉了,趕緊接上。到什麼時候接上之後就不再斷了,那叫功夫得力;接上
去還是斷斷續續,功夫不得力。功夫不得力怎麼辦?讀經是一個辦法,聽講經是一個辦法
。要專聽,讀也得專讀一種。為什麼?因為我們對散亂心,對散亂心的辦法是修定,讀書
千遍,其義自見,這是修定,一門深入是修定。廣學多聞是幫助我們信、願,我們對淨宗
為什麼這麼相信,一點懷疑沒有,我們聽多了,聽懂了,聽明白了,知道這是真的不是假
的,所以要聲聲喚醒自己。多親切!念念不離本尊,本尊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
們的本尊。
「又云」,又說,「無量光壽,是我本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阿
彌陀佛四個字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覺裡面就有光
,光表智慧,就有壽,壽表福報,有光、有壽。我們希望自己有智慧,希望自己健康長壽
,這兩句話就是教給我們,求得到,不是求不到。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壽,是我本覺,他
在我心中,不在心外。人人都能修,人人都能成就。為什麼不肯修?沒搞清楚,沒搞明白
。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死心塌地一句佛號念到底,不再拐彎,不再有妄想,不再有雜
念,妄想雜念統統放下,就這一句佛號。所以下面說,「起心念佛,方名始覺」。你什麼
時候開始覺悟?念佛的時候就是覺悟,就是你開始覺悟。你這個覺悟要念念不斷,不要覺
了幾分鐘之後又不見了,又迷了。這是凡夫的通病,最常見的病態,這個病不治好,功夫
不得力。這個病一定要治好,讓自己功夫得力。
「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覺路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暫
爾相違,便墮無明」,暫是暫時,很短的時間把阿彌陀佛忘掉了,其他的妄念雜念起來了
,這就墮無明。所以念佛可以破無明,念到淨念相續,無明就沒有了,功夫就成片了,一
句佛號接著一句佛號不斷了,成片了。這是念佛人功夫剛剛得力,不要小看它,在這個功
夫,佛來照顧你,你就見到了。佛現身給你看,阿彌陀佛在夢中給你現身,在定中給你現
身,把極樂世界的消息送給你。你在極樂世界等於說已經註冊了,極樂世界已經有你的名
字了,七寶池中有你的蓮花,蓮花上有名字,阿彌陀佛大講堂裡有你的座位,座位也有你
的名字,你生歡喜心,再加緊用功就可以去了。
下面又引的《無量壽經起信論》,這個著作是乾隆時候彭際清居士的《無量壽經》的
註解。彭際清居士非常了不起,在家學佛,通宗通教,顯密圓融,跟夏蓮老他們是同等的
人物。他的《無量壽經》註解上有這麼一個說法,「須知持名一法,最為簡要。行者初發
心時,貴有定課」。這是教給我們,提供給我們做參考,這個法門簡單扼要,學習的人初
發心,最好有定課。怎麼定課?「每日或千聲,或萬聲,或十萬聲。從少至多,由散入定
。隨其念力,俱可往生」。這話說得好,要真幹。學經教學這麼多年,對極樂世界肯定了
,認識了,那現在最重要的要去。怎麼去?要持名,信願持名。信願落實在持名上,因為
不持名就妄念,妄念雖有信願也不能往生。所以信願必須要藉念佛,一向專念。每天定課
程,夏蓮居老居士給我們編的《淨修捷要》好!《淨修捷要》只需要半個小時,用它做早
課,用它做晚課,早晨起來半個小時,晚上睡覺之前半個小時,一天修兩次,不要中斷,
好!平常用彭際清居士這個方法好,定佛號定一萬聲,念四個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接著,一句接著一句。印光大師教我們十念,十念完全是心裡頭記,不用念珠,
一口氣念十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十聲,用這個方法也很好
,總之念得愈多愈好。黃念祖老居士在往生前半年,他真的萬緣放下,一心求往生,每天
念十四萬聲,他是計數念佛,十四萬聲,念了半年,走了。
古今許許多多的大德,都做出了榜樣給我們看。海賢老和尚他的佛號不間斷,確確實
實他是三種功夫完全都得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阿彌陀佛留他在這個
世間表法,要不然他早就往生了,留了不少年,留了幾十年。為什麼?為幫助我們信願,
幫助我們念佛,幫助我們對於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斷疑生信。這個本子是真經,每個字
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他會集沒有改動一個字,所以字字是真經。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
把出處全都標示出來,下面這段《安樂集》,你看標示出來了。這個註解是會集經論跟祖
師大德的著作來解釋這部經,每一段每一小節都有來處,有出處,不是自己隨便說的,所
以這個註解是正知正見。這個經、這個註解,會留傳世尊末法最後的八千年。末法一萬年
,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千年,現在是末法第二個一千年,後面還有八千年,眾生得度,能夠
脫離生死苦海,全靠這部經。希望大家多看看多聽聽黃念祖老居士的《淨修捷要報恩談》
,你就明白了,你就清楚了。真搞明白、搞清楚,你就死心塌地一門深入,你這一生決定
成就,到極樂世界作佛去了。
==
這半集最大的重點是,
要「積念不斷」(元曉法師),要「念聲相續」(文殊菩薩),
要「一句接一句」(淨空法師),要「聲聲喚醒自己,念念不離本尊」(夏蓮居老居士)
第二重點是:要有定課。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