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太上感應篇99【慢其先生。叛其所事。】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4-08 16:04:11
太上感應篇99【慢其先生。叛其所事。】 1999/9/17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2-0099
  請看《感應篇》第四十一節:
  【慢其先生。叛其所事。】
  這一節前面曾經介紹過,可是意思很深、很多,言之不盡。這兩句實實在在說,也是
我們現前所犯的過失,雖然犯了,自己沒有辦法覺察,總認為自己做得沒有錯,自己做得
都很好,這也是我們翻譯小組提到《了凡四訓》裡面所說的「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
之信,非慈之慈」。實在說,我們智慧達不到,見識達不到,非義是不應該做的,義就是
我們的本分,應當要做的。我們不應當做的,在現前好像是應當要做的,這一類是非義之
義。眼前好像是對的,實際上在影響是錯誤的,譬如今天講尖端科技,製造核子炸彈,製
造些尖端武器,這是應該的,我們國防需要,應該的。如果你想到那個後果是毀滅整個人
類,這錯誤,不應該的。中國古人有智慧,為什麼中國不發展科學技術?如果要發展應當
在兩千年之前,兩千年之前中國要發展尖端科技的話,這個地球現在沒有了。我們在古籍
裡頭看到,研究飛行在王莽時代,那個時候記載就有人做滑翔機,你說那個多早,指南針
、火藥,這諸位曉得是黃帝時代發明的,可是中國只止於娛樂,不會把它發展做為戰爭的
武器,這中國人懂得,什麼是應該,什麼是不應該。現前有利益,將來沒有利益,後世沒
有利益,不應該做;眼前好像是沒有利益,可是你想到將來、後世有利益,這個應當要做
,這要真實智慧才能看到。
  底下說「非禮之禮」,意思亦復如是。禮節是人與人交往的一個規則,這個規則表達
我們的真誠,表達我們的愛心,這就是禮節。非禮是什麼?這裡頭沒有真誠虛偽的,沒有
愛心是手段的,這我們不應該做。為了我們現前的利益,欺騙別人,虛偽、欺詐,我們在
歷史上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國際上開會全是虛詐,沒有一個真誠的,各懷鬼胎,
會議終了之後大戰爆發,這種國際上、國際之間,這叫「非禮之禮」。我們人與人之間,
特別是有求於人幫助的時候,總是看別人的臉色,用種種手段來欺騙,達到自己目的。這
種手段是不是真的能達到目的?不盡然,達到目的都是一種因果報應。你用真誠,決定不
用欺誑,一樣能達到,人家還特別樂意幫助你。你用不正當的手段,表面上禮貌再周到,
也會失信於人,以後人家不相信你了,你要再建立信用,那相當不容易,這個我們要知道
。這上面加上一個「非」,都是欺詐,都不是誠意,慈悲心也是假的。
  世間做慈善事業的人很多,幾個是真的,幾個是假的,我們要辨別清楚。諺語裡有所
謂「慈善家,慈善起家」,那是諷刺的話,從事於慈善事業,他名利雙收,名大慈善家,
利得大富大貴。到外面去勸化、去捐助,捐了一萬塊錢,做多少好事?做個兩、三千,那
很有良心的,三分之二自己享受,這叫慈善起家,這是「非慈之慈」。這種事情在我們佛
門挺多的,我過去在台北印經,我們版權頁上印一萬本、印五千本,印刷廠常跟我說:「
法師,你這是真的。」我說:「難道還有假的?」「有!人家後面寫印一萬本,實際上只
印兩千本,他要我寫上一萬本,實際上兩千本。」換句話說,八千本自己吃掉了。跟我們
不一樣,我們真的版權頁上多少,那就是多少,絕對不會是假的。他說現在假的好多。我
們才曉得,台灣佛法雖然興,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災難,假的,就是連印經,一萬本只印兩
千本,他怎麼會不遭難?這是屬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你印經後面是徵信,徵信不
是真的,也作弊了。這幾句話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今天講『慢其先生,叛其所事』,也是這些事情,輕慢老師,欺騙老師,陽奉陰
違。我們在工作上欺騙上司、欺騙同僚、欺騙眾生,自己以為所作所為都正確的,自己利
益得到了。我要不這麼做,我怎麼能得利益?現在整個社會風氣如是,那還有什麼話說?
今天這個社會,好像是不做欺詐的這些事,就不能活了。做生意不逃稅,不欺騙主顧,那
怎麼賺錢?好像是一切你所既得的利益,一定要靠欺詐,要靠這個手段,沒有這個手段,
這個人是笨人,這個人會被時代淘汰。你說每個人有這種觀念,這個世界還能太平嗎?社
會還能安定嗎?災難還能避免嗎?我們要明瞭,我們要相信佛菩薩的話,要相信古聖先賢
的話,「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積德累功,決定正確。對老師要尊敬,老師的尊敬並不
限於表面,最重要的依教奉行,這是真尊敬。對於我們的工作一定要負責任,負責盡職,
盡心盡力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好,這是報恩。佛家天天念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報恩、濟苦就在我們自己能夠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好。
  《彙編》註解裡頭引用的這幾段講得好,都是我們的好榜樣。像漢明帝,佛教傳到中
國漢明帝的功勞不可沒,是他派使節到西域迎請過來的,這個人就是尊師重道的人。能尊
師重道,一定能孝順父母,這是孝親尊師的好榜樣,身為帝王,做出來給大家看。他的老
師桓榮,對老師誠敬,對老師的禮遇,都能叫別人看到受感動。下面提到岳飛,岳飛的老
師是周同,我們在歷史上都讀過。岳飛的武藝跟周同學的,周同將他自己最心愛的一張弓
送給岳飛,這張弓是很強的弓,三百斤重,拉開的時候三百斤,普通人拉不動的,你就曉
得那個箭射得遠。周同死了,每年到忌日這一天,岳飛一定要去掃墓,祭拜的時候一定用
這支弓射三枝箭,念念不忘老師,老師教導的東西,要在墳墓前面還要一樣表演出來給老
師看,「事死如事生」,你說這個情多厚,恩德多厚。不能夠孝親尊師,不會有成就,縱
有成就也不是善人,果報決定在三途。
  後面引用古禮的一段,諸位自己可以去讀。「事師之道」,學生跟老師學習的道理,
「如子弟之事父兄」,從前講行,現在不行,現在我們對父母也沒看在眼睛裡頭,這講不
通了。從前的社會有家教,現在尤其是富貴人家,做父母都忙著應酬,沒有時間照顧兒女
,兒女交給誰照顧?傭人,傭人給他帶小孩,一個星期難得跟兒女見一、兩次面,他自己
這一生成就了,下一代完了。兒女跟父母沒有親情,他怎麼不懷疑?怎麼不猜忌?古時候
不一樣,古時候確實有家教,父母要做兒女的榜樣,讓他從小常常看到、常常聽到,他會
記在心裡,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他懂得怎樣侍奉父母,怎樣侍奉兄長。
現在這種教育完全廢棄掉了,完全沒有了,所以我們今天讀古書,人家說「事師之道,當
如子弟之事父兄」,誰懂?
  下面舉幾個例子,「行隨於後」,長輩在前面,晚輩在後面。現在兒女行在其前,父
母跟著他,顛倒了,所以現在有人說「孝子」,孝子怎麼講?孝順兒子,父母孝順自己的
兒女,世界顛倒了。「坐列於旁」,坐的時候坐在長者的旁邊。「路遇則正立拱手,言譚
則傾耳虛心」,這是我們今天念念,看看古時候的社會狀況,現在這種狀況你見不到了,
不但見不到連聽都聽不到了,我們要不讀古書,哪裡會知道。我們把這個文念下去,「悔
吝憂虞而不易」,這一句話就是說無論在順境逆境,對於老師恭敬的心態永遠不變。「吉
凶禍福以與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跟老師同患難。「生則禮嚴跬步,死則心喪三年
,若此則庶幾矣」。老師活著的時候,要以真誠恭敬心照顧老師,照顧老師一輩子,所謂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的恩德跟父母沒有兩樣。所以從前做老師的人願意教學生
,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學生怎麼明白的?父母教的。父母教子弟事師之道,老師教學生孝
順父母,相互教。做父母的沒有辦法跟兒女說,我是你的爸爸媽媽,你要孝順我,說不出
口。兒子問,我為什麼要孝順你?得第三者來教。同樣一個道理,老師對學生也不能說,
我是你的老師,你要尊重我,也說不出口,父母教。所以父母跟老師配合得很好,才把這
個人教成,兩邊缺了一邊,都沒有辦法教好。
  這裡有些小故事,諸位自己去看。他這裡說有個農家,中國古人存心厚道,凡是不善
的,不寫他的名字,這是存心厚道。就說有這麼一個人家,他生一個兒子,請先生來教書
,意是很切,但是對老師非常簡慢,沒有恭敬心。可是這個老師不錯,老師真的盡心盡力
教誨。可是他的小孩長大之後,還是一事無成,還是去務農。這是說明什麼?說明輕慢先
生的果報,先生教的還是認真,你還是發不起來,這是說果報的事情。這個地方講的這些
果報很多。所以教學,我們出家人所從事的工作是師道,是一個從事社會教育的工作者,
我們必須要認清楚自己的身分,比一般學校擔任教職的,我們的責任還要重。世間這些教
師,我們講現代的,不說從前的,偏重在技術的教學,佛法的教學,偏重在智慧的啟發,
真的是法身慧命。我們今天選擇是這麼一個行業,顯示的是這樣的身分,這個工作要做不
好,就是誤人子弟,就是欺誑眾生,也欺誑佛陀,你說這個罪名多重。所以出家難,李老
師一生不敢勸人出家,勸人皈依,不敢勸人受戒,不敢勸人出家。印光大師一生不給人剃
度,什麼道理?知道從事這個行業不容易。如果做不好,罪過太大了,何必幫助一個人造
這麼樣重罪?但是做好了,功德無比殊勝。所以我們一定勉勵自己,縱然自己初出家的時
候,沒想到這個問題這麼嚴重,糊裡糊塗就出家了,出家之後,你現在知道了,就要認真
努力,一定要把教化眾生的事情做好,老老實實要給社會大眾做一個好榜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