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燒香以為供養」。《往生要集》裡頭說:「隨力辦於華香供具。」隨我們自
己的能力、財力、物力,有這個能力,盡量去找好花好香;沒有這個能力,普通的花香也
可以,關鍵是在心,真誠心供養,恭敬心供養,功德就很大。雖然有供養,心性不誠,沒
感應。誠這個字重要,過去曾國藩先生在他書房裡面,他對於這個「誠」字下了個定義,
什麼叫誠?他的定義是「一念不生謂之誠」,跟佛法講的相同。一念不生,什麼一念不生
?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體的覺觸、第六意識是分
別,一念不生。眼見色看得清楚,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耳也沒有,聞香也沒有,六根
接觸六塵境界,一念不生,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誠。這個誠佛家叫什麼?
佛家叫自性本定。惠能大師開悟說的五句話,第四句「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自性就是
真心,從來沒動過,從來沒有搖擺過。我們無論用什麼法門,方法、門道,沒有關係,要
知道大乘教裡統統都是修定,方法不一樣,但是功夫成就是一樣的,道理是相同的,沒有
兩樣。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不能起心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上,起心動念就是凡夫。我們不但起心動念,還分別
執著;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所以我們要用最高的,不起心不動念。這個高的
做不到,不得已求其次,菩薩的,菩薩不分別不執著,這叫修行,這叫功夫。功夫在六根
接觸六塵上去觀察,六根接觸六塵,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都有,這叫六道凡夫。既然
是六道凡夫,你分別執著裡頭有善惡,如果純善沒有惡,生天道;純惡沒有善,無間地獄
;善惡混雜,變成六道輪迴。貪瞋痴慢疑是三惡道;無貪、無瞋、無痴,沒有傲慢,沒有
懷疑(這對聖教),三善道。所以六道在哪裡?六道在自己心裡,就是看你心怎麼動,動
歪了,三惡道;動正了,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輪迴。多久了?無量劫了,生生世世在這裡
頭打滾。還要幹嗎?幹的人多,一萬個人當中,不幹的人可能一個都找不到,都在幹。我
們有沒有覺悟?覺悟就得跳出來。跳出來要徹底放下,放下是功夫。放下了,你就能看破
,你再讀書,以前沒有看懂的地方,現在全懂、全明白了,這就是進步,這是好現象。要
再努力,不能懈怠,不能止於眼前的境界,要努力向上提升。
我們再看下面,念老舉《會疏》裡頭的意思說,「若人燒美香」,美是上好的香,「
魔倫趣他方」。倫是同類的,這些妖魔鬼怪都走了,為什麼?他不喜歡聞這香,魔離開了
,妖魔鬼怪都是魔一類的。「佛神歡喜守。修善必成就」,佛神歡喜,歡喜好香,你燒這
個好香,他來了。燒好香,記住,自己要有好心,好心腸就有感。燒好香,自己心裡頭沒
有好心,沒有好念頭,什麼是好心?把貪瞋痴慢疑這五種不善的根轉過來,就是好心,好
心不貪、不瞋、不痴,沒有傲慢,沒有懷疑。中國古聖先賢,佛教沒傳到中國,古聖先賢
就教人五常,五常就是善惡的標準。常是永遠不變,古今不變,十方不變。第一個是仁,
仁愛,凡是人,皆須愛。第二個是義,義是循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
,這叫義。第三個是禮,禮是人與人交往的規矩禮節,講究尊卑高下,家庭社會自然就有
秩序,不亂。禮沒有了,天下大亂。下面是智,這個智是現在人講的理智,理智的反面是
感情,不能感情用事,要用理智來考量。最後一個是信,講信用,要守住信。仁義禮智信
,跟佛家的五戒完全相同,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邪淫;智,不飲酒;信,不
妄語。中國古聖先賢所立的這五條規律,教人一定要遵守,跟佛家的五戒(根本大戒)完
全相同。你能說中國古聖先賢不是佛再來的嗎?中國人喜歡聖人,他就以聖賢身應化在這
一片大地上;印度人喜歡佛菩薩,他就用佛菩薩的身分應化。於是我們就能聯想到,這個
世界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宗教,那個宗教的發起的人,最早的創起的人,全是佛菩薩應化
的。宗教可不可以團結?可以。為什麼可以?一尊佛變化的。你看看每一個宗教都有戒律
,跟佛家的五戒十善一比照,全通,每個宗教都講,佛法講得深、講得廣。所以你能把佛
經讀透了,你再看所有宗教你就曉得,一家人。現在大家有門戶之見,互相競爭,都認為
自己宗教獨大,自己的神獨大,不承認其他的,錯了。我們讀佛經的人,看儒家的經典、
看道家的經典特別容易體會,而且體會得相當深入,比他們自己體會的要高明、要淵博。
所以燒香,恭敬心燒香。在最近這個時代,確確實實有一些魔,鬼道,我們佛門叫冤
親債主,找上身來,給你帶來許多麻煩、許多困惑,怎麼辦?這教我們燒香。我們可以在
臥房裡面供一張佛像,用照片照下來供在房間裡面,早晚在房間裡念佛,不妨礙你的家人
。家人不信佛,也不會反對,為什麼?你念佛他不知道。用這個方法好,佛菩薩歡喜,妖
魔鬼怪遠離了。
下面還沒有完,還有幾句。「如那乾訶羅國大王」,就是國王,那乾訶羅國的大王,
「遙向佛生國焚香作禮」,釋迦牟尼佛出生的地方,那是很遙遠的,他朝著這個方向焚香
禮拜。「香煙直至佛精舍」,感應!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中國是周朝的時代,周朝國
家沒統一,所以長江、黃河流域,這一片大地上有多少個國家?那國家就是部落,有八百
多個,叫八百諸侯,小國。大國,像周是大國。周的領土有多大?方圓一百里,走路一天
可以繞一圈,從早到晚走一百里路,那個邊界上就繞一圈了,大國。小國二、三十里,實
在講,就是我們現在的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就是一個國家。為什麼稱周朝?周治國治得最
好,人民都非常安樂,都非常歡喜,所以這些小諸侯(諸侯國)都向周學習,稱周為天子
。這個天子是諸侯對周王恭敬,尊他為天子,我們大家都向他學習。所以周這個朝代有八
百年,八百年沒統一。中國統一是秦始皇,但是秦始皇十五年就亡國,這用暴力,暴力人
不服。接著是漢,漢真正統一,政治統一了。秦可以說是文化統一。文化統一,車同軌,
書同文,文字統一,每個國家有它國家的言語,但是寫字,書面寫字大家都一樣,統統用
小篆,用篆書,所以書寫就是文化統一。這一國就是小國,也有幾十里路,從這個國家到
那個國家,有幾十里路、有上百里路的,一百多里。
那個香煙,「如白琉璃雲,繞佛七重,化作金臺。具如《觀佛經》說」,這裡頭省略
了。你看那乾訶羅國王,向著釋迦牟尼佛出生的這個地方焚香作禮,香煙真的到佛的精舍
,像白琉璃雲,還繞佛七匝,化作金臺,具如《觀佛經》說。感應!什麼力量這麼大的感
應?真誠心。我們現在講真誠心,大家聽起來非常陌生,對真誠心沒有概念,為什麼?從
來就沒有用過真誠心。真誠心什麼樣子?我說個最簡單的,沒有貪瞋痴慢疑那就是真誠心
,有貪瞋痴慢疑的就不是真誠心;也可以說,有起心動念的不是真誠心,起心動念是阿賴
耶,妄心。我們可以說從出生下來,甚至於還在母親懷胎裡面沒出生,統統是阿賴耶,一
直用到現在還是阿賴耶。學佛沒有離開阿賴耶,所以雖然學佛,佛裡頭講些什麼不知道。
我們回過頭來看,印光大師怎麼教我們?一分真誠得一分收穫,十分真誠得十分收穫,百
分真誠你得百分收穫。你能得多少?佛法跟古聖先賢的教誨,全在真誠心。沒有真誠心,
就是活佛天天跟在你面前,你也什麼都學不到。為什麼?感應道交,你沒有感,佛沒法子
應。佛住在世間,要知道他講經說法是身語意三業具足,不是只是口說,他所說的,他在
生活當中全做到了。你如果會看,不必聽他說話,全看明白了,開悟了。所以他說法能叫
人開悟,不說也能叫人開悟,一舉一動都能叫人開悟。會的人開悟了,不會的人講再多也
不能開悟,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中國唐朝中葉之後,大家不學小乘,佛法是大乘,沒有小乘入不了門。中國人有
智慧,用儒、用道代替小乘,行不行?行,成功了,唐朝到今天,八大宗的高僧大德出現
不少,講經教學,弘傳大法,世世代代都有人,沒錯,儒跟道代替了小乘。現在我們的麻
煩在哪裡?儒道也不學了,小乘也不學了,大乘的基礎沒有了。就好像讀書一樣,沒有小
學基礎,沒有中學基礎,就念大學。念了多少年,念了幾十年,愈念愈糊塗,智慧不開。
由此可知,基礎不能沒有!哪有沒有根的樹?哪有沒有父母的孩子?扎根教育太重要了。
中國人的根扎得好,古時候沒有一個家庭不重視教育,為什麼?希望子弟有成就,將來改
變家的環境,光大家庭的門楣,顯耀祖宗之德,讀書。諺語說的話不錯,「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勉勵小孩讀書。
民國以來我們受的苦難,你們不知道,我們這代人經歷的,中國國內這塊大地,軍閥
割據,社會動亂。民國十六年表面上中國統一,我那一年出生的,實際上軍閥的勢力還是
很大。我十一歲,日本人侵略中國發動戰爭,這個戰爭打了八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日本投降了。正是我們扎根教育的時候,動亂的社會沒有機會讀書。我對中國傳統文化
認識,沒有學過。抗戰期間,十一歲戰爭爆發,到戰爭結束我二十歲,十歲到二十歲最好
的年齡,學習的這個時候,我們沒有機會讀書,天天逃難。近距離的時候,機關槍的聲音
聽到,那在打仗,沒有機會讀書。所以我只有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解放戰爭爆發,
我們離開大陸到台灣,在台灣住了三十年。然後也有這麼個機會周遊列國,一直就沒有一
個安定的機緣讀書,這是我嘗到沒有機緣讀書的痛苦。
所以現在喜歡讀書人,真正肯讀書的,我都會幫助他,我給你安定的一個居住的環境
,提供圖書,你想怎麼讀都好,希望你能成材,我來做護法。我這一生沒人護持,所以沒
有什麼成就;如果有人護持,肯定有成就。在台灣,我沒有背景,沒有人幫助我,孤家寡
人一個。出家之後,跟章嘉大師學了三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學了十年,這是個別教學,沒
有學歷。學了這管用,老師勸我走釋迦牟尼佛的道路,《釋迦方志》、《釋迦譜》我讀過
,我也很歡喜。世尊一生沒有建道場,成就那麼多弟子。現在建道場不能成就人,這裡頭
有大道理,我不說破,你們慢慢去想。人要不吃苦,人要不謙虛,人要不老實,世出世法
都不會有成就。經上所講的這些感應,佛經說的是佛菩薩說的,決定不是假的,不是騙人
的。現在人喜歡懷疑,看到這個神話,把它當神話小說來看,所以他不得利益。
下面,「又《大日經疏》曰」,這是密宗的經典,大日如來,這裡頭有句話說的,「
燒香是遍至法界義。如天樹王開敷時,香氣逆風順風,自然遍布。菩提香亦爾,隨一一功
德,即為慧火所焚,解脫風所吹,隨悲願力自在而轉,普薰一切,故曰燒香」。「後疏兼
論燒香之事理,旨趣更深。」燒香這樁事,燒香這個道理,為什麼要燒香,宗旨、義趣很
深,一般人不知道。這一段所舉的,《大日經疏》裡頭說的,燒香是遍至法界。那我們要
問,我們在這裡燒炷香,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沒有聞到?有,不但極樂世界,遍法界虛空
界一切諸佛如來統統聞到了。
這樁事情,這個道理,我提一提,諸位也許就明白。現代量子力學家告訴我們,法界
是真的是假的?是真的。有多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在哪裡?就在現前。現在科學家
告訴我們,所謂時間、空間是假的,不是真的。時間、空間是從我們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
來的,如果我們的分別執著沒有了,空間、時間就沒有了。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極樂
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阿彌陀佛在哪裡?也就在此地。遍至法界,沒有大小,一微塵裡
面有整個虛空法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科學家發現,叫全息照片。一些同學們有人聽
說過,這一張照片,它是用特殊方法拍照,拍照出來之後,這張照片你把它撕開,撕成碎
片,隨便拈哪一片,拈一片,放在他們設備的儀器裡面,這一片,用一束光去照它,看到
全張照片,這叫全息。說明什麼?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每一個碎片你拿去看,統統都是
整幅的,沒有絲毫欠缺,都在裡頭。所以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微塵裡面有大千世界,是
真的,不是假的。大千世界距離多遠?用天文數字來說,沒有離開一粒微塵。科學證明佛
說的是真話。所以燒香,哪有不遍至法界的?真的。再告訴你,起一個念頭也遍至法界,
道理是一個。我起個善念遍至法界,起個惡念也遍至法界,遍法界虛空裡面諸佛如來、菩
薩、阿羅漢都知道。誰不知道?六道眾生不知道。佛、菩薩、阿羅漢全知道,我們能瞞誰
?能欺騙誰?不能!不能不知道。人不能做虧心事,人不能欺騙人,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
是對的,每個覺悟的人都是這樣的。不能難為自己,不能難為別人,善心、善行對你有一
定的好處。
它底下舉個例子,如同天樹王。這個天樹王,沒有固定的指哪一個,就是大樹。大樹
,許多樹木裡頭,叢林裡頭,這棵樹最大,就可以稱它為樹王。這個樹不是人間,在天上
的,那就是天樹王。開花的時候花有香氣,香氣逆風順風,統統遍布,那就是四面八方,
現在講十方,上方、下方,四面十方自然遍布。菩提香亦爾,菩提香是菩提心裡面現出來
的。至於那支香是表法,無論用什麼香,我燒這炷香用大菩提心,這一炷香就是菩提香。
隨一一功德,即為慧火所焚。菩提是智慧,解脫風所吹,隨悲願力自在而轉,普薰一切,
遍法界虛空界統統都有。不能用分別,不能用執著,分別、執著圈子就小了;沒有分別,
沒有執著,範圍就大了。換句話說,這個香薰的範圍多大,是隨你的心,你的心有多大,
這個香聞到的面積就有多大。所以這叫燒香。
我們再看下面第七段,末後這一段,『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前面說了六種。「迴
向發願之緊要」,這個第七,「已於上輩往生文中略作註釋」。「茲簡錄慈照宗主勸人發
願偈」,慈照大師他老人家有一首偈,勸我們發願,這個偈說:「持戒無信願,不得生淨
土,唯得人天福,福盡受輪迴。」這話是真話,戒持得很好,對極樂世界信心不足,也不
是真正想願生極樂世界,這個信願有問題,他就不得生淨土,這一生當中與淨土沒有緣。
但是他修得的人天福報,福享盡了還要搞輪迴,這個輪迴裡頭就有三惡道,福享盡了就墮
落到惡道。
「又發願持戒力,迴向生樂國。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真發願,真持戒。我告
訴大家的戒是五個科目,我們淨宗,我自己修,我勸大家也修這個,簡單,容易記。第一
個科目,淨業三福,好記,只有三條,第一條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人天福報。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小乘戒。我們受
了三皈五戒,沙彌律儀也很好,出家戒,加沙彌律儀。第三福,大乘,「發菩提心」,大
乘裡頭最重要的就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好!這個十一句,
前面全是為自己,只有最後一句是發願度眾生,勸進行者。我們自度,一定要想到幫助別
人,幫助別人最好的,把我們修學的方法告訴他,我會成就,你也會成就。這是淨業三福
,第一條是我們學佛的理論根據,信行的依據。第二個六和。佛家過團體生活,四個人在
一起,無論出家在家,修六和敬就叫僧團,就有龍天善神守護。不和,不和妖魔鬼怪就來
了,善神就走了。所以六和僧團重要。再就是三學,戒定慧三學,我們相信,因戒得定,
因定開慧。菩薩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再普賢菩薩十願。就
這五科,就行了,這是我們守的戒律。你持這個戒律,信願念佛,決定往生。所以如是各
行持,千中不失一。
「又《會疏》曰:迴向願生者,如上諸善迴向,則必作生因。若不迴向,則不作生因
。」生是生極樂世界,因是生極樂世界的真因,是什麼?迴向是真因,不迴向沒有這個因
,一定有強烈的願望求生淨土。「皆顯迴向發願之不可少也。」天天迴向,早晚迴向,做
完功德都迴向,做完課誦也迴向,希望自己佛號不間斷,信願不間斷。心裡頭有什麼?心
裡頭就是有信極樂世界、信阿彌陀佛,有信有願,決定得生。佛號念得愈多愈好,我們不
跟人競爭,我們念佛下品下生就夠了,我就很滿意了。但是佛號念得愈多愈好,它的功德
能幫助我們提升品位,我們不跟人家爭品位,品位是自然向上升,為什麼?你佛號念得多
,品位當然殊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