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讀經] 《佛說三轉法輪經》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17)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9 09:46:44
: 思惟苦諦的內涵,還有「八苦」的角度: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愛別
: 離苦、6.怨憎會苦、7.所求不得苦、8.五取蘊苦。
───────────────────────────────────────
■ 經論對讀──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共中士道.思惟苦諦〉 pg155L8~pg162L4
癸二、正修苦諦
子一、思惟生死總苦
丑一、思惟八苦
第二、正修(思惟觀察修)苦。分二:一、思惟生死總苦;二、思惟別苦。初中分三
:一、思惟八苦;二、思惟六苦;三、思惟三苦。今初
如(龍樹)《親友書》云:「仁和應厭於生死,欲乏死病及老等,無量眾苦出生處。
」應如是修。此中修習厭生死者,謂思惟彼是眾苦根源。苦者,謂已顯說欲乏等四。「
等」字攝四,共為八種。此八種苦,是薄伽梵(佛陀)於多經中明苦諦時數所宣說。
修共中士一切所緣法類,如共下時所說共法,此亦應取。諸不共之修事,若有慧力,
如下所寫皆當善修。若慧劣弱,可暫捨置所引教文,唯當修習應時義體。此等雖是思擇而
修,然除應修諸所緣外,餘善不善無記等上悉不應散。
當於所緣遮心掉等,亦莫令隨昏睡沉沒增上而轉,當令其識極為明淨,漸次修習。《
入行論》云:「雖長夜修行,念誦苦行等,若心散亂修,佛說無義利。」此說一切散亂善
行,其果微少。
又《修信大乘經》云:「善男子,由此異門,說諸菩薩,隨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
生,當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此中不散亂心者,謂除善所緣,
不向餘散。法及義者,謂文及義。正思惟者,謂以觀慧觀察思擇。
由此顯示隨修一切功德之法,皆須此二(不散亂心、正思惟)。故說引發三乘一切功
德皆須二事:一、除善所緣心不餘散,專一而住真奢摩他(止)或其隨順。二、善觀察善
所緣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毗缽舍那(觀)或其隨順。
如是亦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或諸菩薩,或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
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止/不散亂心)、毗缽舍那(觀/正思惟)所得之果
。」此中若無真實止觀及隨順二,則三乘一切功德,非定皆是止觀之果。
如是八苦之中,初思惟生苦。
分五:眾苦所隨故生為苦者,謂諸有情那洛迦中,及諸一向唯苦餓鬼,並諸胎生、卵
生。如是四類,於初生時,便有無量猛利苦受,隨逐而生。
粗重所隨故生為苦者,謂三界一切諸行,為煩惱品粗重所隨,無堪能性,不自在轉。
三界有情諸行生起,皆為煩惱品類粗重隨逐。總之,由有生住增長煩惱種子隨逐流轉,故
無堪能安住善事,亦不如欲自在而轉。
眾苦所依故生為苦者,謂於三界既受生已,由此因緣,便能增長老、病、死等無邊眾
苦。
煩惱所依故生為苦者,謂於生死既受生已,便於貪境、瞋境、癡境發生三毒,由此能
令身心苦惱不靜,不安樂住,謂諸煩惱,由種種門逼惱身心。
不隨所欲離別法性故生苦者,謂一切生最後邊際,咸不出死,此非所愛,此復能令唯
受眾苦。
故應思惟如是生時,眾苦俱生,粗重俱生,生復能引衰老、病等、煩惱、死亡,此亦
能令受苦道理。
特住胎時受何苦者。如(月官)《弟子書》云:「極猛臭穢極逼切,最狹黑闇徧蔽覆
,住胎猶入那洛迦,身屈備受極重苦。」此諸文義,如(《大寶積經》)《入胎經》云:
「無量不淨,周徧充滿,多千蟲類之所依處,具足最極臭穢二門,具足非一骨穴孔,復有
便利清腦腦膜髓等不淨,生藏之下、熟藏之上,面向脊骨、背對腹皮,於月月中,出諸血
相以之資養,母食食時,以二齒鬘細嚼吞下,其所吞食,下以口穢津涎浸爛,上為腦膜之
所纏裹,猶如變吐。所有食味,從母腹中入自臍孔,而為資長,漸成羯羅藍、頞部陀、閉
尸健南,手足微動,體相漸現。手、足、面等胎衣纏裹,猶如糞穢,生臭、變臭、猛暴黑
闇不淨坑中上下遊轉,以諸苦、酸、粗、鹹、辣、淡,猶如火炭。食味所觸,猶如蒼蠅,
以不淨汁而為資養。如墜不淨,臭穢熾然,淤泥之中命根非堅。又母身內所有火力,煎炙
、徧炙、極徧煎炙,燒熱、徧熱、極徧燒熱,燒然、徧然、極徧燒然,受諸猛利粗惡難忍
,非所悅意極大苦受。如如其母轉動、徧動、極徧轉動,如是如是如被五縛,亦如投擲煻
煨坑中,受諸猛利粗惡難忍,非所悅意,難以為喻,極大苦受。」如是其母,若受飲食太
多、太少、及食太膩、太乾、太冷、太熱,鹹、淡、苦、酸及太甘辛,若行、欲行、若太
急走、若跳、若倒、若住火前,或蹲居坐,亦說於胎起大痛苦。生藏上壓,熟藏下刺,如
被五縛插之尖摽。
從胎產時及產出時,所有眾苦,亦如《弟子書》云:「此漸如硬壓油具,壓迫其次方
得生,然未爾時即捨命,唯是受苦業力強,住不淨中顛倒身,濕爛裹胎極臭穢,猛逼切痛
如潰瘡,猶如變吐宿念捨。」此諸文義,如《入胎經》云:「次彼漸生一切肢節,從其糞
廁腐爛滴墜,不淨暴惡生臭、變臭,黑闇可怖,糞尿薰粘臭氣垢穢,血水常流瘡門之中,
由其先業異熟生風,吹足向上令頭向下,兩手縮屈被二骨輪,逼迫、徧迫、周徧逼迫,由
諸粗猛難忍非悅,最大苦受令其身分悉皆青瘀,猶如初瘡,難可觸著,身一切根悉皆楚痛
,極穢胎垢徧粘其身,由乾渴故,令其唇喉及以心臟悉皆枯燥,住此迫迮難忍苦處。此由
因緣增上,宿業異熟,生風吹促至極艱辛,始得產出。生已無間,被外風觸,如割塗灰,
手衣觸時,如利劍割,當受粗猛難忍非悅極大苦受。」又說如牛剝皮,被蟲所食,及如癩
人徧身潰爛,加諸鞭撻極受楚切。又產已無間,取懷抱等及寒熱觸,亦當受諸粗猛難忍,
非悅意苦。
八苦之中,特於此初及於最後,須慇重修。故如前說,當以觀慧數數觀察而善修習。
思惟老苦。
分五:盛色衰退者,謂腰曲如弓,頭白如艾,額如砧板,皺紋充滿,由如是等,衰其
容貌令成非愛。氣力衰退者,謂於坐時,如袋斷索,起如拔樹,語言遲鈍,行步緩慢等。
諸根衰退者,謂眼等不能明見色等,重忘念等,減念力等。受用境界衰退者,謂受飲食等
,極難消化,又無堪能受諸欲塵。壽量衰退苦者,謂壽多滅盡,速趣於死。應當數數思惟
此等。
《廣大遊戲經》中亦云:「由老令老壞少壯,猶如大樹被雷擊,由老令耄朽屋畏,能
仁快說老出離。諸男女眾由老枯,如猛風摧娑羅林,老奪精進及勇勢,譬如士夫陷淤泥。
老令妙色成醜陋,老奪威德奪勢力,老奪安樂作毀訾,老奪光澤而令死。」慬哦瓦云:「
死苦雖重,而時短促,此老最重。」迦瑪瓦云:「老漸漸至,故稍可忍,若一時頓至,實
無能忍之方便。」
思惟病苦。
分五:身性變壞者,謂身肉銷瘦,皮膚乾枯等。增長憂苦多住憂苦者,謂身中水等諸
界,分不平均,增減錯亂,身生逼惱,心起憂痛,而度晝夜。不能受用悅意境界者,謂若
有云:諸可意境於病有損,雖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欲。諸非可意
境界受用,雖非所欲須強受用者,謂諸非悅飲食藥等,須強飲用。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諸粗
苦事,皆須習近。速離命根者,謂見病難治,便生痛苦。當於此等審細思惟。
《廣大遊戲經》云:「多百種病及病苦,如人逐鹿逼眾生,當觀老病壞眾生,唯願速
說苦出離。譬如冬季大風雪,草木林藥奪光榮,如是病奪眾生榮,衰損諸根及色力。令盡
財穀及大藏,病常輕懱諸眾生,作諸損惱瞋諸愛,周徧炎熱如空日。」
思惟怨憎會苦。
分五:謂如遇怨敵,便生憂苦,畏其制罰,怖畏惡名,遭非讚頌,畏苦惱死,違正法
故,畏懼死後,墮諸惡趣。當思此等。
思惟愛別離苦。
分五:謂若捨離最愛親等,由此令心發生憂慼,語生愁歎,身生擾惱,念彼功德,思
戀因緣,令意熱惱,應受用等有所缺乏。當思此等。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
分五:如愛別離,求不得者,謂務農業秋實不成,及營商賈未獲利等,由於所欲勵力
追求而未得故,灰心憂苦。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
分五:謂是當成眾苦之器,及依已成眾苦之器,是苦苦器,是壞苦器,是行苦器。於
此諸苦當數思惟。
其中初者,謂依受此取蘊,能引來生以後眾苦。第二謂依已成之蘊,為老、病等之所
依止。第三、第四,謂彼二苦粗重隨逐能生彼二。第五謂初成取蘊,即便生為行苦自性,
以一切行為宿惑業他自在轉,是行苦故。於三苦時,此當詳說。
若於生死取蘊自性,未能發起真實厭離,則其真實求解脫心無發生處,於諸有情流轉
生死,亦無方便能起大悲。故隨轉趣大小何乘,然此意樂極為切要。發生此者,亦隨當從
無垢聖語、如量解釋,先正尋求清淨了解,次須長時觀擇修習,引發其心猛利變動。
故薄伽梵令知苦諦生死過患,宣說八苦,所有密意,如聖無著(《瑜伽師地論》〈攝
決擇分〉)極善抉擇而為宣釋。如博朵瓦云︰「於六趣中,隨生何趣,其後發生病痛死等
眾苦惱者,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應,忽爾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時
,必不能越。我等於此,若起厭離,須斷其生,此須斷因。」當於前說,生、老、病、死
等已生眾苦,如是思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