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324(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05-05 18:56:34
  「又《報恩論》曰:謹按此段十念往生,專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禪宗得破參,及
讀一切大乘經典」,這是講教下,「得解悟者皆是」。解悟,他明白了,不是證悟,證悟
是契入境界,他解悟。「其人不專修淨土」,這樣的人不是專修淨土的,「如智者」,智
者大師是解悟,天台宗《法華經》,「永明」是禪,他們兩個都是念佛往生的,永明是淨
土宗第六代祖師,他是修禪的。「此論所見,更上層樓。」這括弧裡頭又說,「惜以永明
大師為例,稍欠穩妥」,為什麼?「因永明晝夜彌陀十萬聲」。他不是十念,永明了不起
,白天念佛十萬聲,晚上念佛也十萬聲,一天念二十萬聲佛號,一生不間斷。禪宗裡面大
徹大悟、明心見性,回過頭來專念阿彌陀佛,接引與佛有緣的同修,同生極樂世界。
  下面我們繼續看,「蓋經云住大乘者,其心清淨,聞甚深法,即生信解。如是智慧猛
利,信願堅固之人。唯智者、永明、中峰諸大老,方所堪能。既同智者、永明、中峰諸大
祖師,又焉能位列下輩。是故夏師會本,於三輩往生人後,專引《唐譯》,另成一段。以
表常言之三輩往生之外,另有一格。就是慈舟法師判之為一心三輩者也」,這是別具一格
。「一心三輩,乃別有大人作略,超越常格,而得往生者。此之作略,即一心也」。「本
品中,一念淨心」,就是前面《十方佛讚品》裡面所說的「一念淨信」。
  一念淨心就是一念淨信,一念淨信就是毫無懷疑。難!今天到哪裡去找一念淨信的人
?海賢老和尚是一念淨信,來佛寺三聖都是一念淨信。為什麼我們不能成一念淨信?腰痠
背痛那就找醫生,這就不是一念淨信。一念淨信的是什麼?不管是哪個地方有傷有痛,他
一句佛號念到底,全沒有了,那是一念淨信人,一念淨信很難得。所以在我們這個本子裡
頭,夏老師的會集本,專引《唐譯》的做這一品最後的一段,三輩往生後面加上這段,上
輩、中輩、下輩,最後一心三輩,清楚了,明白了。
  念老註解裡又告訴我們,一念淨信有來處,就是前面所說的「十方佛讚品」裡面講的
一念淨信。我們今天修淨土,還想修別的法門,或者想禪,或者想教,或者想密。夏蓮老
宗教顯密都通,黃念祖老居士亦如是,他們跟海賢老和尚不一樣,海賢老和尚是一念淨心
、一念淨信,各人表的不一樣。前面「十方佛讚品」當中有一念淨信,有說:「乃至能發
一念淨信,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那麼現在「乃至獲得一念淨心,
發一念心,念於彼佛。……定生彼國」,這個定字重要,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前後呼應
,同顯一心與一念之旨。此實淨土法門之妙體」,這兩個字用得好。「夏師之會集,慈老
之科判,均契諸佛本懷,深顯禪淨不二,實大有功於聖教。」不是他們給我們點出來,我
們看不出來,這一點,清楚了,我們在這裡恍然大悟。要不要再去學禪?不必,一念淨心
就是禪,一念淨信就是教。
  淨土宗,一個淨心、一個淨信,淨信,信願行是淨土宗的三資糧,淨心是禪宗。我們
的經題,經題末後,「清淨平等覺」,淨信就是清淨心,比清淨心更深一層的就是平等心
。不但我們能解,還要能行,信願行,行是什麼?行是一念淨心。教是一念淨信,我相信
西方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一點不懷疑,這叫淨信。極樂世界從哪裡來的?自心所現
的,誰的自心?我的自心,這是禪。禪、教是一不是二,沒有分家。經題上清淨平等覺,
這是淨,也是禪,也是密。清淨心,阿羅漢、辟支佛;平等心,菩薩;覺,法身菩薩,正
覺,法身菩薩正覺,如來正覺,不可思議。所以,落實清淨平等覺是真正發心,真正修行
。心不清淨,沒放下,煩惱習氣沒放下;心不平等,分別執著沒放下。得清淨心,就是阿
羅漢、辟支佛的地位;得平等心,就是三賢菩薩;覺,法身大士,阿惟越致菩薩。
  所以「今云」,今云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說「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
念於彼佛,定生彼國。前後呼應,同顯一心與一念之旨」,這是淨宗妙體。夏師之會集,
慈老的科判,均契諸佛本懷,深顯禪淨不二,對佛教做出偉大的貢獻。
  我們再看後頭這一段。「一心與一念,文異而實同。《教行信證》」,這是日本淨宗
大師的著作,這裡頭說,「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跟一念
,祖師大德為我們解釋。「一心是清淨報土的真因」,這句話重要。所以,淨宗修行的標
準叫一心不亂,淺而言之叫事一心不亂,深而言之叫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
土,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念老在此地為我們解釋,「信心無二之心,即是一心,亦
即是一念。並謂此為清淨報土之真因」,清淨報土是實報莊嚴土,「則往生者必將登實報
莊嚴土,而成地上之大士。一心之不可思議殊勝功德,於此可見」。
  念佛的人什麼是最重要的?一心最重要,一心就是不亂,不亂就是一心。事上一心不
亂,見思煩惱斷了;理上一心不亂,無明煩惱破了。這是念佛人的目標,念佛人的標準,
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真幹。海賢老和尚是我們最好的榜樣,還有他的師弟、他的母親,三
個都是預知時至,自在往生,走得多自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大家佛來接引。所
以,往生到極樂世界,成就法身大士。這個一心不可思議殊勝功德,於此可見。
  「又《信心銘》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這首偈說得好,
「表不二之信心,就是不可思議的一心」,淨宗講一心。「一念淨信,隨願皆生」,是真
的不是假的。我們今天問題出在哪裡?出在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對於事實真相沒搞清
楚,把假的當作真的,把真的當作假的,一味在假相上下功夫,真的忘得一乾二淨,連個
概念都沒有,怎麼辦?這就是經教要認真,經教是幫我們破迷開悟的,是幫我們認識真相
的,該捨的要捨,該持的要持。淨宗法門的殊勝就殊勝在帶業往生,煩惱不需要斷,帶著
可以往生,帶業不能證果,但是能往生。所以我們把消業障這樁事情,完全到極樂世界再
辦,在此地不必理會,一心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就對了。
  下面引《圓中鈔》裡頭說:「持名一心不亂者,因也。得一念者,約行成而為言也。
」什麼叫一心?一念就是一心。「此言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只要一念,煩惱習氣完
全伏住了,雖有它不起現行。「臨終正念,自然現前,往生淨土必矣」,等於給我們保證
了。「蓋言」,這下面的話是念老說的,「持名心無散亂者,因行也。能得一念,乃行成
之果」,修行所成就的果德,「若得一念,則臨終時,能伏諸惑,正念自然現前」。所以
這個一念重要,一念就是一心。為什麼能伏諸惑?諸惑就是煩惱習氣,一念能伏,一念是
阿彌陀佛,念念是阿彌陀佛,煩惱習氣就不會起來。果能像永明大師,白天十萬聲佛號、
晚上十萬聲佛號,二十萬聲佛號,他不生煩惱了;他生煩惱,二十萬聲佛號念不成。聲聲
佛號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要學,要向他看齊。
  發大乘心,心量要拓開,阿彌陀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自性本來如是。為什麼我
們變成這個小心量,喜歡這個、討厭那個?心量太小。心量小不生智慧,生煩惱,造業,
果報是六道輪迴,在六道輪迴裡頭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苦不堪言,錯了。真正聰明人不幹
這個傻事,有這麼好的緣分,為什麼不念佛?這個底下說,「故本經曰,發一念心,念於
彼佛,定生彼國」。記住,一念心,我只有一個念頭,我沒有第二個念頭,我只有一個願
望,沒有第二個願望,就是求生極樂世界,你就決定得生。
  又《彌陀要解》裡頭說:「十念乃至一念往生,但約臨終時,亦與此無違。」這是蕅
益大師說的,十念往生、一念往生,都是講臨終時候,跟此地所說的沒有違背。「若於平
時能發一念清淨心,冥契理體,入於一念,則因此一念之力,臨終必仍能有十念或一念也
。」我們平時做這個功夫,修一念,這個重要,這個一念的力,能感得臨終十念、一念。
所以,臨終一念、十念往生的也不是容易事情,他這一生用功,或者是前世,生生世世,
阿賴耶裡面含藏著念佛種子,才能起現行。
  「如《圓中鈔》所云:此言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臨終正念,自然現前。」你就不
會懷疑、不會害怕臨終的時候正念不能現前,那就隨業流轉了,很可怕,隨業流轉就是六
道輪迴。現在的人心心浮氣躁,心浮氣躁與什麼相應?與惡道相應,與三善道都不相應。
換句話說,與惡道相應就是地獄、餓鬼、畜生,到這裡頭去了。你願意嗎?你能受得了嗎
?你要不願意,那就要一心,一念、一心,才能保證我們往生淨土,不再搞輪迴。這一句
佛號只要不斷,有佛號,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就是把煩惱控制住了,伏住了。平常這
個功夫得力,臨命終時自自然然正念現前。我們要幹,現在就要幹,不能等待明天,明天
太遲了,要把時間分分秒秒都要抓緊。
  下面說,「又一心中,有事有理」,這淨宗常說的。什麼叫事一心?《彌陀疏鈔》說
:「聞佛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歷,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
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事上即得,理上未徹。惟得信力,未見道
故。名事一心也。」蓮池大師說的。什麼叫事一心?聽《無量壽經》、聽《阿彌陀經》,
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有個概念了,這個概念不能忘記,要常常想著、常常念著,這就是用我
們的妄想心去攀這個緣。要念得什麼?字字分明,阿彌陀佛,或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
彌陀佛,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這就是淨念
,這就是淨信,就是一心,就是一念,一念就是阿彌陀佛。除此一念,無第二念,什麼都
放下了,什麼都不執著了,什麼都不攀緣了,徹底放下,這叫事一心。為什麼事一心?沒
有見性,所以事上他得了,理上他沒有徹,事上一心了,還有理。
  又《彌陀要解》裡面說:「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
。」事一心的範圍很廣,事持是有事相,真的在念,一句接著一句,這是事持。理持則不
然,理持是大菩提心,與阿彌陀佛的心相應,與清淨平等覺相應,是理持。念念不離清淨
平等覺,念念就是清淨平等覺,這是理持。下面還有解釋。
  下面解釋,「理一心者。《彌陀疏鈔》云: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觀是
觀想,就在念佛之上再加上觀想。「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是體會其義,察是審察,
把它的根源找出來,根源是什麼。「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以見諦故」,見諦
,這個地方的見諦就是見性,見性是理一心,沒有見性是事一心,見性就是理一心。所以
事一心簡單的說,見思煩惱斷了,理一心,無明煩惱破了,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
是理一心。所以,理一心是法身大士,生實報莊嚴土,事一心是三乘菩薩,往生極樂世界
生方便有餘土;理一心生實報莊嚴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怎麼得到的?一心一念得
到的。真的嗎?真的。有證明嗎?有,來佛寺三聖就給我們做證明,海賢和尚、海慶和尚
、海賢的母親(在家居士,往生的時候八十多歲),給我們作見證,那都是長年一心一信
。我們相信這三個人往生極樂世界,都是理一心,生實報土。
  「《彌陀要解》云:不論事持理持」,你用什麼方法都可以,只要「持至心開見本性
佛,皆理一心」。這個心開就是開悟,開悟,見性了。性就是佛,佛就是性,見到自性,
這叫見佛。所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持名念佛要念到心開悟,這個裡頭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念到功夫成片,念到功夫成片,就是這個心裡頭只有佛號,除佛號之外沒
有雜念,叫功夫成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著一句。永明延壽大師,白天十萬聲
佛號,晚上十萬聲佛號,成片了,不容易。永明大師不是凡人,再來人,禪裡面大徹大悟
,回過頭來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做為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
  海賢老和尚,我們要問他,他念了多久得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不難,我們看《淨土聖
賢錄》、《往生傳》裡面所說的,那些念佛三年,臨終都是佛來接引。早年間,大概四、
五十年之前,基隆有個德融法師,年齡跟我差不多,但不在了。常常聽我講經,有一次他
問我:《往生傳》裡頭那些往生的人,都是念佛三年都走了,是不是他三年壽命到了?我
告訴他,不可能,哪有那麼巧,個個都是三年。那為什麼三年能往生?只要功夫成片,就
能往生。為什麼?功夫成片了,阿彌陀佛自自然然跟你感應道交,或在夢中,或在定中,
佛現身送信息給你,告訴你,你的壽命還有多久,到時候佛來接引你往生。成片就送消息
來了,你自己知道你往生決定有分,你會歡喜。可是有一等聰明人,見到佛就不放了,要
求佛帶他往生,我還有壽命不要了,這樣往生去的,這才合理,才講得通。大部分能見佛
的人,都求佛接引往生,誰願意在這裡受苦受罪。極樂世界那麼好,別人想去去不成,我
這個機會成熟了,見到阿彌陀佛,再不放手,這樣往生的。
  我們看到海賢老和尚一生的事跡,他二十歲出家,我們要問,師父就傳他一句佛號南
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這個人老實、聽話、真幹,長處就這六個字,這六個字
他就成功了。我們估計三年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佛就來通知了,他就見佛,他就見極樂
世界了。我相信他求往生,為什麼佛不帶他去?他求多次,念了九十二年佛,我相信他跟
阿彌陀佛見面不止十次。我們淨宗初祖,東林念佛堂遠公老和尚,在傳記裡頭就寫著,他
一生見佛三次。第四次見佛是接引他往生,他從來沒有告訴人,最後告訴人,過去見過三
次。人家問他極樂世界什麼樣子?跟《無量壽經》上所講的一模一樣。
  海賢老和尚念九十二年,常常見佛,事一心、理一心都得到了,佛為什麼不帶他走?
交他有任務,叫他住世表法,讓他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把佛弟子榜樣做出來給人看,真
正的佛門弟子要像他那樣。更重要的是給念佛弟子做榜樣,淨宗弟子念佛求生淨土要學他
。所以他是接受阿彌陀佛囑咐,給他的任務,他完成任務才能往生。什麼時候完成?佛告
訴他,你什麼時候見到有一本書,《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見到這本書了,阿彌陀
佛就接他往生。他天天等,誰送書給他?決定沒有人,為什麼?他不認識字,大家都知道
。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的,怎麼會有人送書給他?這簡直就不可能!
  沒想到等到一百一十二歲,居然有個居士去看他,帶了一本書,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
的。老和尚看到一本書,就問他,這什麼書?他就說出,《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
他聽到這個書名高興極了,如同見到想了多久的時間寶物出現了,馬上穿袍搭衣,要求大
家給他照相。就是這邊掛的這張照片。三天之後他往生了,往生那天,白天幹活一天,晚
上走的。白天在菜園整地、澆水、拔草,幹一天,幹到天黑,人家說:老和尚,天黑了,
可以了,不必幹了。他怎麼說?好了,快好了,搞完了我就不幹了。第二天就走了,晚上
走的,什麼時候走的沒人知道,他不告訴人。
  所以從他一生事跡裡面我們看到,我估計老和尚到極樂世界,常常去遊極樂世界。你
不要看他在那睡覺,他到極樂世界去了,去見阿彌陀佛去了,得大自在。我估計他念佛三
年,不會超過五年,功夫成片;再五年到十年,就是三十歲前後,事一心不亂;四十歲左
右,理一心不亂,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的師父囑咐他一句話,是剃頭時候傳授給他的
,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一直念下去,後頭又加了一句,「明白了,不能說,不能亂說」
。所以他開悟了不說,沒人知道。
  開悟,我們就想到惠能大師,你看惠能大師開悟了,他沒有聽過的經典,你念給他聽
,他講給你聽,一切都通了,世出世間法全通了,沒障礙。海賢老和尚也到這個境界,為
什麼不說?師父囑咐,不能亂說,不能說,環境不一樣。那就等吧,等這本書出現,阿彌
陀佛接引他往生。真的等到了,無量的歡喜,從來沒有過這樣歡喜心,如獲至寶,三天之
後真走了。他在臨走之前應該都有信息,臨走之前的一個月,去看老朋友,辭行,過去住
過的道場,有往來的人都去打個招呼,辭行。走了以後,大家知道了,都感到非常驚訝。
  老和尚的德行感人至深,這是我們念佛人最好的榜樣,一句佛號念到底,連經都不要
讀了。我們現在為什麼還要聽經、還要講經?斷疑生信,目的在此地。如果我們真相信,
一點懷疑都沒有了,經要不要讀?可以不讀,跟老和尚一樣,一句佛號,一句接著一句一
直接著,日夜不間斷,就成功了。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事一心不亂,念到理一心不亂,成
就了。
  下面,《彌陀要解》云,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在一心中
,理一心最為上也」,這最高的。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這個後頭,一心三輩,念老註得很長,大概註經
文這一段註得最長。這是淨宗不可思議,淨宗無比殊勝的一段經文,讓你真正理解,念佛
往生有這麼殊勝。真信切願,老實念佛,決定得生,這簡單說,這個經就是證據。好,我
們今天就學到此地。
==
記住,一念心,我只有一個念頭,我沒有第二個念頭,
我只有一個願望,沒有第二個願望,就是求生極樂世界,你就決定得生。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5-06 17:1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5-06 17:46: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