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的次第,是先苦諦,然後集諦。集諦裡分業集、煩惱集。思惟、了解苦集二諦
有何作用?
思惟苦諦讓我們內心會生起厭離輪迴的心,這是思惟苦諦的用意所在;有了厭離的心
,但不知道怎麼脫離輪迴,所以要一直觀察怎麼脫離輪迴、脫離輪迴的根本在哪裡,這個
階段是思惟集諦。
因此,在思惟集諦時,要生起「抓到了苦的因」的這種體會,若沒有生起這種體會,
思惟集諦也就沒那麼有意義。
思惟集諦,就是要去思惟:「要離開的輪迴,它的因何在?」當自己內心感覺到:哦
!我已經掌握、了解了輪迴的因,所以有機會能脫離輪迴,有這種體會生起的話,集諦的
思惟已經圓滿了。
《菩提道次第攝頌》中說:「若不勤思苦諦之過患,如實希求解脫心不生;若不思惟
集諦輪迴因,輪迴根本斷法不能知。」
從以上這段偈頌可知,沒有思惟好苦諦的話,內心求解脫的心不會生起。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會一直享受輪迴中的圓滿、安樂;如果認識了苦諦,這個想脫離
輪迴的心生起之後,心裡想,到底輪迴是不是能斷除呢?這個部份就是集諦的思惟。
在集諦的煩惱集與業集這二者之中,若直接找輪迴的因,這個因是有漏業;但是,若
一直找有漏業的因,就是煩惱。煩惱有很多種,而且彼此互為助伴、勢力強大,所有煩惱
中心的根本就是無明(無明我執顛倒見)。
我們沒有辦法針對每個煩惱一一對治,所以透過斷除煩惱中心的根本(無明我執顛倒
見),就能斷除一切煩惱。
無明是什麼呢?佛教大小乘的四個宗派(有部、經部、唯識、中觀)對於無明有不同
的看法,他們對於無明的辨識的深淺度有差別。
(佛教內道宗義建立,依智慧的深淺,由淺至深開展的階梯:(1)有部毗婆沙→(2)經
部→(3)唯識→(4)中觀。(1)毗婆沙含一切有部之十八部派乃至2x部派;(2)經部含隨教行
經部、隨理行經部;(3)唯識含真相唯識學派、假相唯識學派;(4)中觀含中觀自續(自續
復含隨經部行中觀自續、隨唯識瑜伽行中觀自續)、中觀應成。)
比如:有部與經部認為,無明是我執(補特伽羅我執/補特伽羅五蘊自己能獨立實質
有),不過,他們說的我執有其侷限;再深細一點的是唯識宗所主張的無明;更深細的是
中觀自續派所主張的無明;最深細的是中觀應成派所主張的無明。
現在我們內心的煩惱裡,所有這些他們主張的無明都在。對於初學者而言,透過學習
之後,可能先會認出來有部、經部所主張的比較粗的我執;若能繼續一直思惟觀察修的話
,慢慢自己會認出唯識宗主張的無明;修行更堅固時,中觀自續派所主張的無明也會認得
出來;至於最細的,真正的無明的自性、本性是甚麼?要圓滿認識無明的話,就要了解中
觀應成所主張的無明,對於無明的認識才算圓滿。
要斷除無明,必須先學四大宗派對無明的見解,然後要修。當自己了知每個宗派的見
解,以這個了知去實修的話,感覺到無明的勢力降低了,當然那些煩惱也同時消減。
這樣思惟觀察,一邊修一邊體會到「無明(無明我執顛倒見)怎麼會是煩惱的根本?
」。若沒有依著四部宗義所講的內涵作思惟觀察修,也不會了解「無明是煩惱的根本」,
只是字面上說說而已,不會真正了解。
一邊修,一邊試著觀察自己的煩惱是否降低,透過正確的思惟觀察修,依於無明我執
顛倒見產生的煩惱會減低,才會知道無明與煩惱關係密切,無明是那些煩惱的根本。
雖然四個宗派對於無明如何是所有煩惱的根本、煩惱的中心,有不同的主張,但所有
的煩惱中,都有那些粗細的無明在,而最根底的無明是什麼?是中觀應成主張的無明。
比如,我們一個貪心生起時,有「我」的念頭,也有「我要這個」的念頭,這種貪心
中,這個「我」裡面,有著有部與經部所講的「我執」(補特伽羅五蘊自己能獨立實質有
)的念頭,唯識宗講的我執─「把外境看成獨立的,不是心的行相/粗品法我執」的這種
執著心也有;中觀自續派所講的執著心也有(不觀待無損心識,諦實成立的執著/中品法
我執);中觀應成派所講的執著心也有(自性成立的執著/細品補特伽羅我執與法我執)。
一生起貪心念頭的煩惱,內心的想法裡,各宗派所講的無明都在,而最底下的無明是
中觀應成派所講的執著心,若去除這種執著心,則所有的煩惱都會應聲而倒地消除。
除了貪心,在嗔恨心等所有煩惱的念頭、想法裡面,這四個宗派所講的執著心都在,
因此,思惟四個宗派所講的無我、空性見解,去修的話,會降低我們的煩惱。
有這種了解之後,才會感覺到,四宗派他們所講的見解,並非只是在文字上解釋法的
本性是如何、如何一直辯論,只是為了增長智慧不是斷除煩惱。有時我們會有這種念頭:
諸大菩薩們,像龍樹、無著、世親……等寫了那麼多的論典做甚麼?是不是用來辯論的方
法?是不是為了當一個大學者而已,不是真正為了用實來修的。這種念頭是不對的。
正如剛才講的,所有煩惱的本性裡面,四大宗派所講的那些無明都在,既然都在,那
這些無明怎麼斷除?我們不去想就好了嗎?不可能!一定要靠著生起與無明相反的了知—
無明的正相違品—明—無我慧,才能斷除那些無明。
了解了「所有煩惱的本性裡,四個宗派(有部、經部、唯識、中觀)講的無明都在」
,才會明白經論裡所講的,真的對我們的修行有特別的幫助。會認識到:透由學習、實修
經論上所講的見解,一定會斷除無明、斷除所有的煩惱。
所有的煩惱斷除掉會如何?我們現在的情形:煩惱才一生起,心裡就很煩、很痛苦,
它的結果出來,也讓我們周圍的人痛苦,不只如此,而且來世的果報更嚴重。所有一直在
輪迴裡的那些苦什麼時候會斷除掉?依靠修空性的見解的話,一定會有機會能脫離輪迴。
所以,思惟煩惱集,要認清楚煩惱集是什麼樣子,煩惱的本性、它的念頭是什麼樣子
,這些都要清楚,這很重要。這些清楚的話,就會生起一種「不做不行」的覺受。
這種覺受是:已經清楚了大略的解脫的路,自己也會感受到可以斷除掉那些無明、煩
惱,可以解脫,有這樣一條路,以前的釋迦牟尼佛、很多大菩薩們,他們都已經得解脫了
、證得果位了,經過我們自己剛剛這樣思惟,才會體會到這些是有可能的。所以,以後我
也能證得解脫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解脫不是書面說說而已,是真的有一個解脫的果位。
當這種體會生起,這輩子已經了解了,卻還沒有認真走這條路,真是非常可惜。
斷除掉煩惱就是滅諦。滅諦的四行相:「滅、靜、妙、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