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太上感應篇177【每好矜誇。常行妒忌。】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7-19 16:54:07
名:19-012-0177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一百零七節:
  【每好矜誇。常行妒忌。】
  註子裡面引用古德的話,「《老子》曰,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君子之終也。大禹不矜不伐,愚夫愚婦,皆謂一能勝予,而鑿龍門,排伊闕,地平天成
,功被萬世。周公不驕不吝,勞謙下士,而東征破斧,卒安周室」。這是引古書、引古人
的事蹟來證明。後面做了個結論,「故曰,真正大聖大賢,都從戰戰兢兢,臨深履薄處,
做將出來」。這一段也是日常生活當中常常犯的毛病,我們自己有沒有?不可能沒有,只
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如果真正能把這個毛病消除,自己的德行就有了根底。如果心裡面
還擺不平,必須知道我們在德行上沒有根、沒有本;換句話說,無論是求學修道都是嚴重
的障礙。總的來說,這是教我們謙虛、恭敬,要從謙敬裡面才能真正有成就。
  後面有一段講妒忌,「妒忌者男女俱有」,這是人之常情。男子見人有功名就妒,見
人富貴也嫉妒;地位接近自己,嫉妒心生起來了,怕別人把自己擠下去;才勝己也嫉妒。
這裡有個總結,都是心量太小,「局量褊淺所使」,我們今天講的心量太小,不能容人。
這都是學沒有根基,學不得受用。真正學問有根基、得受用,就像佛講的,不但沒有嫉妒
、沒有傲慢,謙虛還能修隨喜功德,看到才幹比我高的,決定能夠讓賢,不會去競爭。你
做得比我好,我應當讓你,權位都讓給你,為什麼?人民得福,社會得福,能夠為眾生想
、為社會想、為人民想,你就會讓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這是大德,這是大成就,為什
麼?別人的成就就是我自己的成就。我自己不如人,居到這個權位不肯讓人,害眾生!你
們想想這因果,這因果就是墮地獄。我能讓給別人,別人做得比我好,比我更有成就,就
是我的成就。
  在佛門裡面,印宗跟六祖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印宗當時在南方,是當時的高僧大德
,信仰他的徒眾不知道有多少。遇到六祖之後,他給六祖剃度,印宗是六祖的剃度師,他
知道惠能大師德行、修持在他之上,剃度之後,反過來再拜他為師,把地位讓給他,讓能
大師在南方教化一切眾生。你們想想,那個成就到底是惠能的成就,是印宗的成就?實實
在在講,從形式上看是惠能大師的成就,從實質上看是印宗的成就,印宗絕不在惠能之下
。這是大德,一般人做不到的,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做不到。世法裡面,我們看古時候管
仲與鮑叔牙,管仲的成就其實是鮑叔牙的成就,讓賢!成就,自己還不費功夫,別人替他
做,這叫真正真實的成就。所以佛教給我們修「隨喜功德」,隨喜功德就是對治這個毛病
的,驕慢、嫉妒。我們現前社會裡面,無論在世法、在佛法,總是居在自己的位子到死都
不肯讓,這是絕大的錯誤。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一出來講經,我在講席裡頭就常說,四十歲以前是我們認真努力
學習的階段;四十到六十歲應當修福,為僧團服勞役,也就是說,擔任僧團裡面的執事,
為大眾服務;六十歲以後要修慧,要把自己的職務讓給別人,辦自己的生死大事,充其量
講經教學而已,一切行政事務完全放下,使這個僧團領導層、行政層的人員,永遠是年輕
化。中國在古代退休是七十歲,我們在古書上常常看到「七十致仕」,但是在修道人來講
七十歲太晚了,應當六十歲就退休,全心全力辦自己的事情,可以做傳道、教學、講經,
自己好好的修行,要為來生著想。決定不可以居在自己這個位子不讓人,這個不讓,就是
這一個念頭、這個行為,就墮三惡道。諺語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出家,我們要想
到,出家意義在哪裡?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痴慢,這叫出家。出家再
去營建道場,我們在旁邊冷眼旁觀是個笑話,你出了你的小家,結果經營了一個大家,你
怎麼能得解脫?你的心怎麼能夠得到清淨?換句話說,你怎麼能夠與道相應?所以在我們
現前這個時代,不但證果的人沒有了,開悟的人也沒有了,修學如法的人不多了。什麼原
因?被家累住了。所以出了家,實際上並沒有出家,收了一些徒子徒孫,比一般人家裡頭
那個業還要大。你在家裡頭,你有幾個兒女,幾個親戚朋友?出家沒幾年,家業愈來愈大
,愈來愈操心。
  現在的道場跟古時候不同,古時候的道場是十方道場,真的是選賢與能。我們看古時
候的規矩,執事任期是一年,臘月三十,寺院執事從主持所謂一百零八單的執事總辭,重
新選舉。所以選舉制度佛門用得最早,真正的民主。選出來之後,大年初一移交,任期一
年的。不是像現在,現在有很多好像是終身職,所謂子孫廟,家大業大,於是出家分子就
複雜了。有很多人為什麼來出家?看到你家業很大,出家之後,目的想繼承這個財產,是
為這個來出家的。如果你這個老和尚什麼都沒有,連個茅蓬都沒有,恐怕沒有人會跟你出
家。為什麼?跟你出家要受苦受難。所以今天廟蓋得愈大,愈富麗堂皇,跟你出家的人愈
多,你就想想他為什麼來的?可是我們沒有聽到有人去問他,你為什麼要出家?
  我們天天在讀經,天天在念佛,有這麼一點覺悟,這不是大徹大悟,這是小小的覺悟
,我們深深相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們在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得力於李木源居士的護
持,他真的是把家放下了,一切為佛法,一切為眾生,全心全力來服務,這是凡夫做不到
的。為什麼做不到?放不下名利,放不下權位,放不下五欲六塵的享受。現前是得一點名
聞利養,將來問題就大了,這一口氣不來到哪裡去?有沒想到。如果能夠想到這一層,這
個人在佛法裡面可以說他開始覺悟了,始覺。不覺則迷,永遠迷下去,這還得了嗎?人生
很短,經上常講:「人命在呼吸之間」,佛這個開示是給我們提出了高度的警覺,讓我們
珍惜每一分鐘、每一秒鐘,我們才能得度。該放下的必須要放下,自己一定要明察「生不
帶來,死不帶去」,我為別人辛苦的經營,值不值得?
  世尊當年在世給我們做了榜樣,世尊沒有去建一個道場,一生他老人家過著最低物質
生活的水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那一些親近他、跟他的弟子,那真的是慕道而來的,
絕不是貪圖享受而來的。跟到釋迦牟尼佛都一樣,都是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真正是慕道而來的。講堂精舍的建立是居士們做的,我們要從這些地方體會,當時世尊的
在家弟子國王、大臣,禮請佛去講經說法,供養居住的地方。別人的地方,自己沒有,自
己一心在辦道。有人供養,我們可以接受,要安心辦道,我們才對得起供養的施主;我們
道業不能成就,那就欠施主的債,欠債將來要還債的。所以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
裡面提出,出家人要是不能恢復托缽的制度,正法要想住在世間就非常困難。他提出的是
托缽制度,我們讀他的《講義》深受感動,沒有人提倡。
  早年我在台灣,香港洗塵法師來看我,這是一位精明能幹、充滿活力的法師,我鼓勵
他,我說你老人家肯不肯帶頭?你帶頭,我們追隨你,不要多,我們找五個人,五比丘。
現在樹下一宿我們的體力不行,現在可以住帳篷,你看那個露營的帳蓬做得很精緻,也做
得很好,又很輕巧,一個背包背在身上,晚上樹下帳蓬遮起來,很好!我說我們採取托缽
,你帶頭,我跟你去。他聽了之後也點頭,好!可是回到香港之後,消息就沒有了。真有
人帶頭去幹,好事情!托缽不要怕托不到飯,我相信真正發心托缽,沒有人供養,諸佛菩
薩會化身來供養你,我有這個信心。所以佛法要真正興旺、真正能起來,江味農居士講這
個話有道理。刻意貪圖享受,貪圖名利,不但不能夠興教,怕的是過失很難避免。出家跟
在家學佛不一樣,在家學佛問題不大,出家學佛不容易,相當艱難。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7-19 17:38: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