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三集)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8-17 15:51:56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三集)  2000/04/23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4-0003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開始討論《十善業道經》,在這一部經典裡面,也能把
我們許許多多的問題解釋了。
  今天大家請看《十善業道經》,前面有雍正皇帝的「上諭」,我們來看這一篇。清朝
的帝王都是佛門的弟子,而且在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是前清鼎盛的時期,他們請法
師在宮廷裡面講經,我們在記載裡頭看到講《無量壽經》,以《無量壽經》的理論教誨來
治國,這是非常值得讚歎的。宮廷裡面讀經講經,建立了共識,這是非常有智慧、非常高
明的作法。他不用自己的意思,不叫別人聽我怎麼說,不是的。聽佛說,皇帝要聽佛的,
臣子庶民都聽佛的,人心平了,所以天下大治。我們看他這一篇,就曉得清朝怎樣把國家
治好,這個地方透一點消息。「上諭」,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皇帝的訓辭。
  【朕惟三教之覺民於海內也,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
  這一段是主旨、總綱,一語說破了。「朕」這個字是上古時代所有一切人的自稱,就
像現在稱「我」,上古時代都稱「朕」。這個字變成皇帝專用是秦始皇,秦始皇才開始這
個「朕」是皇帝的自稱,以後一般人稱自己就不用這個字,我們要曉得這個字的來源。『
朕惟』,用現在的話來說,是我認為、我以為,就是這個意思。『三教』,是中國古時候
「儒、釋、道」,講這三家,這三家都是屬於教學。諸位要曉得,這個「教」是教學,不
是宗教。宗教在中國確實是很晚才有這個名稱,而且不是從中國來的,是從日本傳來的。
所以中國沒有「宗教」這個名詞,也沒有宗教這個概念,這是從外面傳來的。
  中國講教是教化的意思,教育的意思,怎麼樣教化眾生。「教化」這兩個字的意思非
常好,教是行為,化是結果,我們接受聖賢人的教導,於是就產生變化,這是常講的變化
氣質,化惡為善,化迷為悟,化凡為聖,這是講教學的效果。所以中國人用的詞彙,教是
因,化是果,意思非常的完美,這是講儒家、道家、佛家這三種教育。『覺民於海內』,
是教人民覺悟。海內是指中國,在中國推行覺民的教育,這個意思多好!絕不是迷信,是
教眾生覺悟。『理同出於一原』,它的理論根據是相同的,在形式上來看,都是依據孝道
師道,這是「儒、釋、道」三家都講孝道,都講尊師。雖然他們說法不一樣,方法也有差
異,他的方向目標決定是相同的,所以『道並行而不悖』。中國這麼大的幅員,這麼多的
人口,在從前國家沒有立這麼多的學校,誰去教化眾生?這三家,他們擔負起教化眾生的
責任,幫助國家,幫助帝王,幫助社會,使社會大眾真正得到安和樂利、幸福的生活。這
是把這三教他們的殊勝利益,一語道破!
  可是人他有分別執著,他有煩惱習氣,於是互不相容,這種情形不難理解。現在社會
這個問題更嚴重,毛病發生在哪裡?雍正也一句話道破。
  【人惟不能豁然貫通】
  這是根本的毛病。為什麼互不相容,互相嫉妒排斥?就是沒有豁然貫通。豁然是大悟
,能夠悟入聖賢人的境界,事理貫通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不能豁然貫通。
  【於是人各異心】
  異心就是講的妄想分別執著,每個人妄想分別執著不一樣。
  【心各異見】
  每個人的看法想法不一樣,於是煩惱習氣現前了。
  【慕道者謂佛不如道之尊】
  慕道就是道教,道教的信徒他說佛沒有道那麼尊貴,這就是尊道貶佛,問題就出來了

  【向佛者謂道不如佛之大】
  佛弟子尊崇佛,佛大,道沒有佛大。
  【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為異端】
  孔子的學生把道跟佛闢作異端,異端就是不是正法,比邪法講得客氣一點,不是正道
。於是三教就互相排斥。
  【懷挾私心,紛爭角勝而不相下。】
  這個事情自古以來就有,尤其是信徒與信徒之間,存在矛盾對立,彼此爭勝而不相下
。往上面去,上面去沒有。從前太虛的門下弟子跟圓瑛門下的弟子,互相不相容,彼此攻
擊,彼此不相讓。以後這兩位老法師見面,非常客氣,信徒一看,怎麼回事情,怎麼兩位
老和尚他們見面這麼客氣?上面沒有這回事情,下面不服,總以為自己的師父了不起是第
一,別人都不如。現在這種習氣更深了,到處都能看見。所以我們讀這一篇「上諭」,感
觸很深。換句話說,上面沒有過失,過失都在下面。我們再往下看。
  【朕以持三教之論,亦惟得其平而已矣。】
  這是雍正皇帝自己說的,他對於三教的看法,跟別人就不一樣。為什麼?三教都下過
功夫,這就是前面講的豁然貫通。「亦惟得其平而已矣」,平是平等,三教確實平等。我
們今天看新加坡,新加坡現在是九個宗教,過去這九個宗教彼此不相往來,也是各個以為
自己第一,別人總是不如,在佛法裡面叫「自讚毀他」。佛說「自讚毀他」這一條,在《
瑜伽戒本》裡面是重戒,《梵網戒本》裡面都列入了戒條,不容許的。「自讚毀他」是在
造業,你對別人並不了解,就輕易毀謗,這個罪很重。「自讚」是傲慢,是屬於貪瞋痴的
一分。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法法平等,佛在《金剛經》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有些人說,佛講「法門平等」,大概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教。這是我們這樣想法,
是不是佛的意思?誰也不敢講。佛是這個意思嗎?我們今天讀《華嚴》,從《華嚴》裡面
的啟示來說,佛不是這個意思,佛講的法門平等,是世出世間一切法,包括所有宗教,還
包括邪法。為什麼?它才能與大方廣相應,邪法不收在裡頭,那就不是大方廣。
  邪法跟正法也平等,這個道理就很難懂了。為什麼說它平等?同出於一源。正法是心
現識變的,邪法也是心現識變的,離開心識,世出世間無有一法可得。邪正從哪裡分?我
們大乘經讀多了,曉得與法性相應的叫正,與法性相違背的叫邪,邪正是這麼分的。相應
不相應我們不談它,根是一個,都是這兒生的,我們要深深明白這個道理。然後回過頭來
觀察自己,我們自己一念善心是正,一念貪瞋痴是邪,邪正就在本身。一念惡,是妄想分
別裡頭變現出來的;一念善,是正知裡頭變現出來的。妄想跟正知是一不是二,迷了時候
叫妄,覺了時候就叫正。由此可知,正法邪法就是覺迷而已。覺悟了,邪法就變成正法;
迷了,正法也變成邪法,這才是真正明白道理。所以三教的教人都叫覺,覺就是正法,教
人轉迷為覺。迷了的相是六道三途,覺悟的相是四聖、一真,現相不一樣,果報不一樣,
迷的果報苦,覺悟的果報樂。
  【能得其平】
  以清淨平等心來看。
  【則外略形跡之異,內證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無異旨,無非欲人同歸於善。】
  你真正明白,真正通達,你就不在乎形式,而著重它的內涵,著重它的實質。我頭一
次跟納丹總統見面的時候,他就跟我說了這麼一句話,他說他在所有宗教裡面,最尊敬的
是佛教,佛教重實質而不重視形式。這個話內行,不是外行人說得出來的,所以我們對他
很尊敬。能透過這一關,不但世出世間的的宗教平等了,一切諸法都平等,我們的平等性
智才能夠現前,分別執著才能放下。大乘法裡面講,「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又跟我們
說,「哪一法不是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妖魔鬼怪也是佛法。佛
是什麼?覺的意思,你只要通達明瞭覺悟了,這個法就叫佛法;你要是不明瞭、不覺悟,
迷在其中,經典、《大方廣佛華嚴經》也不是佛法,要明白這個道理。法是一切諸法,這
是我們平常解釋宇宙人生一切的道理,一切演變的過程、形相,用一個字作總代名詞叫「
法」。佛是什麼意思?對於這些法都明瞭通達就叫佛,世出世間一切法徹底通達明瞭,這
個人我們就稱他作佛,他對於一切法不迷惑。
  明瞭之後,我們才曉得只要是正法,正法是什麼?與善相應,與覺相應,佛法講三個
字,標準是「覺、正、淨」,與「覺正淨」相應的就叫佛法,與「覺正淨」相違背的,我
們叫邪法。諸位想想看,法哪有邪正?邪正在迷悟,悟了就「覺正淨」,迷了就是「迷邪
染」。覺的對面是迷,正的對面是邪,淨的對面是染。如果這個法教我們「迷邪染」,這
就不是正法,我們稱它作邪教、邪法;他教給我們的是「覺正淨」,這是正法。我們沒有
明心見性,換句話說,我們在十法界裡面要學正法,要遠離邪法,等到你超越十法界,你
到一真法界裡面去了,邪正就沒有了。在十法界裡頭有,一真法界裡面沒有,一真法界是
圓滿大覺,這個道理要懂。好,今天時間到了,這個「上諭」後面還有一大段,我們明天
接著再講。  
作者: erincy   2016-08-17 17:38: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8-17 17:48: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