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道琛
道琛,姓彭,溫州(浙江永嘉縣)樂清人。年十八,受具戒,初學律儀。已而從(道)淵
師於法明寺,微(深)言妙旨,一聞便領(悟)。尋(不久)主廣濟寺,(又)遷廣慈(寺)。(南宋
高宗)建炎三年(西元1129年),(皇上)敕(令)主資福院,賜號「圓辯」。
專修念佛三昧,作「唯心淨土說」。略云:
或問:「唯心淨土,本性彌陀,(那麼)為『當往生』?(還是)為『即心是(淨土)』?
若往生者,何謂唯心?若即心是,何故經云『過十萬億佛土』耶?」
答曰:「當知十界四土,若淨若穢,不離我心,此但直具(只是本自具足)而已。若達
全具(圓滿具足)為徧(十方法界應該融攝無礙),徧彼生佛(一切眾生諸佛)。彼彼生佛,互
遍亦爾(亦相融攝)。趣(隨意)舉一法,(都)是法界之大都(全體)。互具(互相融攝)各具
(本自具足),互(圓)融互(含)攝。(交)參而不(混)雜,離(獨立)亦不分(一體)。「一」、
「多」(圓融)自在,不相留礙(牽連掛礙)。夫如是者,豈有娑婆釋迦、樂邦彌陀而離我心
邪?
故《輔行》(《止觀輔行》)曰:『學者縱知內心具三千法,不知我心遍彼三千。彼彼
三千,互遍亦爾。』
(不知此「一多自在」圓融無礙之理)苟順凡情(凡夫之執著),生內外(對立)見(看法)
,應(觀)照理體(真如),本無四性(自、他、共、離),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今更以譬喻
顯之。
如彼帝釋殿上,千珠寶網,眾珠之影,映在一珠。一珠具足眾珠,彼彼千珠,互映亦
爾。現前一心,即是千珠中一。彼彌陀佛土,亦是千珠中一。所有十界眾生,趣舉一界,
皆是千珠中一。既我一珠能映眾珠,我珠之外無復眾珠,則離我心外,無別淨土。何故爾
耶?以釋迦亦是一珠,既舉一全收,豈心外有法?故曰『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也。
==
一珠具足眾珠,彼彼千珠,互映亦爾。現前一心,即是千珠中一。
彼彌陀佛土,亦是千珠中一。
我記得胡小林講《文鈔》學習心得時講過,
我們是阿彌陀佛心中的佛,阿彌陀佛是我們心中的佛。(大概是這樣)
互具各具。互融互攝。參而不雜。離亦不分。
南無阿彌陀佛。
ps:慧律法師白話翻譯四性為「四種自性」,不知是否就是指「自、他、共、離」
四種性相?若有版友確知何指,還請告知。這個地方我不太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