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mus (阿建)
2016-10-15 02:39:01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62.htm
北傳:雜阿含662經 南傳:無
檢索 關涉主題:教理/五力及各種力 (01/17/2014 18:00:05 更新)
雜阿含662經[正聞本842經/佛光本674經](力相應/道品誦/修多羅)(莊春江標點)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
「聖弟子學數力成就已,貪、恚、癡若節、若盡。
如是,聖弟子依於數力,盡立數力,隨得修力;得修力已,修力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1.
「數力/計數力(SA)」,南傳作「省察力」,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深思的力量」(the
power of reflection)。
2.
(1)「修習」(bhāveti,原意為「使有;使存在」, 名詞bhāvanā,
特別用在禪修的場合),
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開發;發展」(develops, 名詞development),
或「默想的開發;禪修」(meditative development, AN.8.36)。
(2)「修斷」,南傳作「修習的勤奮」(bhāvanāppadhān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
「以開發而努力」(Striving by development)。
(3)「修力(SA)」,南傳作「修習力」(bhāvanābalaṃ),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開發的
力量」(the power of development)。
感想:
以思考的力量,節制部分貪嗔癡,再多思考、多思考,會引發修行的動力
修行的力量,則持續修到煩惱斷盡最終境界
思=>修=>斷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修行的動力,要靠省思、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