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393(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12-09 23:59:07
(續:【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勤行求道德」,「道德」是真的,真的要求。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正法名為道。
得道而不失,謂為德。勤行求道德,亦即一念單提也」。海賢和尚一念單提九十二年,他
的母親自在往生,師弟自在往生,都是一念單提。他只有一念,他沒有第二念。你跟他住
在一起,你會發現他,他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他不是
不工作,他工作非常勤奮,早晨早起做完早課,他就到田裡工作,種田,種糧食、種蔬菜
、種水果,種得很多。山是自己開的,荒地,沒有主人的,他開闢,開了一百多畝地。一
個人工作也很辛苦,有時候附近的農民也來幫忙,在農忙的時候。老和尚除念佛、勸人念
佛之外,沒有閒話,遇到人都勸人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對你工作不妨礙,男女老少,
各行各業,統統可以修。他一生度人很多,他做出修行最好的榜樣,榜樣就是放下,沒有
一樣他沒有放下,所以他沒煩惱,統統放下了。道德要求的,道,正法是道。念佛求生淨
土是道,是大道,不是小道,為什麼?萬修萬人去的,大道。得道而不失叫德。我們從這
個註解,看海賢老和尚,道,他得道了,德,他也完成了,道德圓滿了。
  所以勤行求道德,亦即一念單提也。這一念單提是真的不是假的,海賢念了九十二年
,二十歲出家,師父就傳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這一句,囑咐他一直念下去,念到往生
,一百一十二歲,整整念了九十二年,九十二年佛號沒中斷。睡覺的時候就沒念了,醒過
來就接著念。你問他平常幹什麼事?就是一句佛號,念佛。工作也念佛,他工作不妨礙念
佛,他是勞力的,用體力的,所以不妨礙念佛,工作也念佛。說話,口在動,心裡是阿彌
陀佛,這個了不起!心上所有的,除一句佛號之外,真的什麼都沒有。真正往生的人就是
這麼個巧方法,沒有別的,很簡單,很容易。沒有人做不到,就是你不肯做,你要肯做能
做到。你現在年歲老了,想做,太老了,來不及了,來得及,只要你那一口氣沒斷,都來
得及。你想想看,瑩珂法師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真的接引往生。你還有三天三夜的
時間,行!你往生,我相信瑩珂法師會跟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你,你用他的方法。所以說
來不及,說沒空,說沒時間,說瑣碎事多,都是自己欺騙自己,那就沒辦法了,那就沒救
了。
  誠,發菩提心,菩提心的體就是真誠心,什麼叫真誠?不欺騙自己叫真誠。不能往生
的都是自欺欺人,換句話說,都不老實。老實人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這老實人。自
欺欺人,不老實。我們想想自己老不老實?過去不老實,今天不老實,不要緊,希望明天
做老實人,明天之後天天做老實人。阿彌陀佛看到了歡喜,為什麼?你回頭了,回頭是岸
,回頭人可貴。
  下面這是講果上的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四
土三輩九品,所有的人都是無量壽,沒有說凡聖同居土是有壽量的,沒說,換句話說,凡
聖同居土也是無量壽,這個無量壽還更殊勝。我們知道法身菩薩無量壽,住實報莊嚴土,
住報土,這是大乘裡修行最高的,四十一品無明斷盡了,只差著無明的習氣沒斷,他在實
報土壽命無量。樂,快樂,樂是對苦說的,極樂世界決定沒有苦只有樂,樂也無有極,永
遠沒有離開,不間斷。壽命無量,快樂無量,要不要?想不想去?要想去就要真幹,人人
都能去。「易往而無人」,那個無人是,那個人不期望往生,他這個世間的苦他不肯捨,
他放不下,真放下的,容易,太容易了!要真幹。
  「世間無有真長生法」,想在這個世間求長壽不可能。壽命再長,過去李老師告訴我
,要依古聖先賢所說的話,不會錯,是真的不是假的,人的壽命,就是說我們這個人,人
身是個機器,你要會使用它,會保養它,它正常的壽命兩百歲。如果保養得非常好,可以
活三百歲。沒有能活到兩百歲,都是你不善於保養,你把這個機器糟蹋掉了。學中國中醫
就知道,中醫裡面講的兩百歲是正常壽命。所以你要懂得養生之道,養生之道,念佛是第
一。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演,他是厭離娑婆,往生極樂,他往生的緣早就圓滿了。這個人
了不起,他是大乘教裡面所謂真正的法器,學佛的好材料,他念阿彌陀佛,我相信他在三
十歲左右,往生的條件就具足了,一心不亂。為什麼不去?我們在《永思集》裡面看到的
記載,老和尚見阿彌陀佛,老和尚見極樂世界很多次,我估計絕不少過十次,這正常現象
,常見阿彌陀佛。每次見阿彌陀佛,都向阿彌陀佛求往生,求阿彌陀佛帶他去。阿彌陀佛
囑咐他,你修得很好,在這個世上多住幾年,給大家做個好榜樣。所以他住世一百一十二
歲,是阿彌陀佛給他的任務,就是來做樣子給人看的。
  什麼時候能往生?大概阿彌陀佛跟他約定,什麼時候你看到有人送一本書給你,這個
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你看到這本書,佛就來接引他往生,他天天在等。有
沒有人送給他?沒有人。為什麼沒有人送書給他?老和尚不認識字,一生沒有讀過一部經
,也沒有聽過一次講演,他一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誰肯送書給他?送書不是挖苦他嗎?
書要送給念書的人看,他不念書你送給他,不可以,無禮。就有這麼一個無禮的人,二O
一三年,大前年一月,過年的時候去看他,送給老和尚的禮物,有吃的、有穿的,真的有
這麼一本書帶上去了。老和尚看到這本書很驚訝,真有人送書給他,就請教這書叫什麼名
稱,人家說,這個書名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老和尚跟阿彌陀佛的囑咐一對號
,完全相同,歡喜得不得了。趕快穿袍搭衣,他自己最心愛的這一件搭衣,二十五條衣,
紅的,照片上就是的,趕快穿上,拿著這本書,要求大家給他照相。別人不知道,老和尚
一生從來沒有要求人給他照相過,他要要求照相幹什麼?是最後的一張照片,留給大家做
紀念,他來給我們作證轉,難得!照完這張相第三天就走了。
  第三天走的時候沒告訴人,因為有很多人,他常說我快要走了,我快要走了,告訴人
,但是沒有人想到。大家都說,老和尚你什麼時候走告訴我們,我們來助念。他說我不要
人助念,他說助念不可靠,我自己念佛往生可靠。這一天從早晨到晚上,都在菜園裡面工
作,在平地、澆水、拔草,幹了一天,到太陽下山才收工。別人看到告訴他,天黑了,可
以收工了,他給人家說,他說好了,我快好了,我做好了我就不做了。沒有人聽懂他的話
,他不做了,他第二天往生了,他就是那天晚上往生的,半夜走的。走得多瀟灑、多自在
,走了之後人家到他房間,看他老人家衣服疊得整整齊齊,放得規規矩矩,人躺在床上,
仔細一看,走了,晚上自己念佛走的。他念佛從來不敲引磬的,不敲木魚的,這天晚上念
佛敲引磬,一句佛號敲一下,阿彌陀佛。
  這是真正得長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真得無量壽。「經云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
無量」,這是《無量壽經》上講的。國中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聲聞是小乘,天人是
凡夫,無數。這個世界其大無量無邊,每天往生的人都是無量無數,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
佛剎土裡面的念佛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說人有多少?阿彌陀佛,每個人都要化身去
接引他,他要不接引,這個念佛人找不到,極樂世界在哪裡找不到,一定要等他來接,所
以他分身無量無邊。往生去的這些人,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就有這個本事,得阿彌陀
佛加持,有這個本事。現身,也能夠變化無量無邊的身體,變化了幹什麼?到十方諸佛世
界去拜佛、去供佛,供佛求福報,同時聽經聞法,諸佛都在那裡講經說法,每一尊佛說的
經不一樣,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同時聽一切諸佛講經說法,不要很長的時間,佛所
說的一切經全通了。所以到極樂世界,沒有不大徹大悟的,大徹大悟就是成佛。沒錯,你
是成佛了,怎麼樣?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斷這個習氣沒法子修,真沒辦法,就好像只能
夠把酒瓶瓶蓋打開,放上個二、三年,再去聞,沒有了,只有這個辦法,除這個辦法沒有
第二個辦法。所以把他放在實報莊嚴土,放多久?放三個阿僧祇劫,他無量壽,三個阿僧
祇劫不在乎,像我們這三天一樣,那就真正圓滿融入常寂光。常寂光是法身,證得圓滿的
法身,這叫妙覺如來,比等覺高一級,大圓滿了。信息今天我們收到了,我們明白了,就
要從今天開始幹,不要等明天,等明天就懈怠。沒搞清楚,不幹、不想幹,情有可原;搞
清楚搞明白,不幹就錯了,就有過失了。
  所以我們接下去看末後,這念老為我們補充的,「於彼國中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見
佛聞法,隨意修習,直至成佛。故云:壽樂無有極。」到那裡去等著成佛。
(Ⅵ) 應知離苦
  最後一段,這品經最後一段,佛勸我們,「應知離苦」,你應該要知道,有緣幫助你
離苦,有方法幫助你離苦,真正能離得掉,你不能不幹,所以後頭這兩句:
  【何為著世事。譊譊憂無常。】
  為什麼你執著這個世間事?世間事應該要丟掉。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彼土名為極樂
、安樂、安養」,這三個名詞意思一樣,極樂、安樂、安養,「彼佛名為無量壽、無量光
」,無量壽是壽命,無量光是講智慧,智慧無量。過去未來、此界他方,無所不知、無所
不曉,他全知道,這是什麼?這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不是外頭來的。也就是說,佛有
,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今天智慧顯不出來,只是因為著世事,就為這個,你要能把這個
放下,萬緣放下就開悟了,智慧就現前。
  讀經是一種方法,叫你讀三千遍,三千遍讀了的時候豁然開悟,為什麼?三千遍那麼
長的時間裡頭,你沒有妄想,就這麼個道理。不能有妄想、不能有雜念,念經主要目的是
這個。現在都搞錯了,念經,想了解經裡所講的是什麼,你所了解的未必是你需要的,真
正開悟了你就知道,全知道了,那人家請你講經,你講的方式不一樣,對程度淺的人講得
淺,對程度高的人講得高深,不相同,講十遍十個樣子,講一百遍一百個樣子,沒有相同
的。為什麼?眾生根性不一樣,契機契理。這只有佛才能做到,法身大菩薩能做到,像十
地以上,地下菩薩還做不到。
  念老在此地也勸我們,「勝妙如是」,經上所說的,「理應欣求」,按照理說你應當
非常歡喜,趕快求往生。「娑婆穢土,實應厭離」,我們這個世界,特別是我們現在這個
社會,可以說是穢,穢是不清淨,染污,今天人心染污、人身染污、地球染污、山河大地
都染污,不但是染污,是嚴重染污。科學家在呼籲,如果我們不能節制自己,這個地球壽
命頂多五十年,五十年之後,這個地球就出事了,不能住人了,實實在在應該遠離,而且
加個厭離。厭是什麼?沒有一絲毫歡喜心,沒有一絲毫留戀的心,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何更」,就是為什麼你還是「貪著世間俗事」。
  「譊譊喧也,爭吵也。此指爭競喧鬧之態」。大家在吵吵鬧鬧的,真的,現在我們社
會就是這樣的,沒有一個地方不爭,連學校上課學生都不老實,學生批評老師,老師不敢
得罪學生,什麼原因?得罪學生,學生聯名向學校告狀,這老師不好,我們不喜歡他,下
個學期就不聘請他,老師就失業了。你說怎麼辦?過去尊師重道,老師有尊嚴,老師值得
社會大眾的尊敬,中國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士是讀書人,讀書人擺在第一位,他社會地
位最高,雖然沒有社會地位,沒有做官,沒有財富,他的身分地位最高,對他都尊敬,為
什麼?他讀聖賢書,把聖賢所說的都做到了,在社會大眾,給大家做一個好榜樣好模範。
  我這個年齡沾一點點光,我在十歲這個十年,從出生到十歲,我們生長在鄉下,我們
家鄉讀書人多,桐城派的根據地,我們雖然沒有到讀書的年齡,還小,看到了,你看到念
書人,這窮秀才,他走在哪個地方受人恭敬,無論在哪個地方,什麼人見到,農民見到他
,婦女見到他,都很恭敬,都很客氣,跟他打招呼,我們做小孩看到了,所以對人會恭敬
,是從小養成的,誰教的?就是這些讀書人教的。在家裡父母教,大人教,在外面,社會
上,這些讀書人都教給我們,表演給我們溫良恭儉讓,他們表演,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他
們做出來了。這些人造成社會安樂,社會沒有動亂,社會的安全和睦,他有功,無名英雄
,我們對他要致敬。
  現在沒有了,現在我看到很多小學生,手上拿著手機,大概在玩電動遊戲,見人,不
看人,你跟他打招呼他不理你,沒聽到,他可專心了,專心在學這個,看電視,看網路,
全學壞了!怎麼辦?這才是當前最嚴重的問題,為什麼?這些小朋友再過二十年,社會上
他們是主人,我們年歲老了,要聽他的,他怎麼擺布你?我還好,我今年九十了,頂多再
活十年,一百歲,他們還沒有掌權,要是二十年之後,他們就開始掌權了,三十年,大權
在他們手上,那個日子怎麼過,你們有沒有想到?如果真的想到了,聽阿彌陀佛、釋迦牟
尼佛的勸告,咱們把世事丟掉,拋棄掉,世間人所貪戀的、所嚮往的,我們統統不要,為
什麼?讀了佛經明白了,這個世間是假的。《金剛經》上講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你看哪一樣東西沒有生滅?不
生不滅是真的,有生有滅都是假的,假的都應該放下,我們要真的不要假的。何況佛又說
,「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真相大白,搞清楚、搞明白了,不要了,都丟掉
了。
  這末後,「世人貪戀所有」,貪戀所有太多了,都想常保,但是壽命無常他有沒有想
到?沒想到,每天都過糊塗日子,迷惑顛倒,很可憐,不了解事實真相。了解事實真相的
人幹什麼?老實念佛,求生極樂,了解真相的人他幹的,你不幹他幹,你要的他不要,他
要的你不要,不發生衝突。這個地方講,「咸欲常保,而實無常」,實實在在是無常,「
故以為憂。但憂亦無濟也」。這一句,你知道了,憂愁了,憂愁了有什麼用?還是解決不
了。他這一句含義很深,引發底下的意思,下面一品是「勸諭策進第三十三」,引出下面
,佛又詳細的在勸告我們,這一品的經文。「本品顯淨土妙德,勸導求生。下品則示穢土
惡苦,令知厭離。」這一品講極樂世界,下一品講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你真的
搞清楚、搞明白,還有值得留戀的嗎?
② 示穢土惡令知厭離
  我們看底下這一品,庚二。
  【勸諭策進第三十三】
  前面介紹這一品,有兩行半是黃念祖老居士他的話。「上品顯極樂殊勝超絕,淨定安
樂,令眾欣慕,發願求生」。這是總結前面一品。前面一品完全介紹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
,對十方諸佛剎土來說,它超越了,沒有比它更殊勝的。略略提了幾句前面經文,那個是
顯極樂世界淨定安樂,淨是心,身心清淨,環境清淨,都是從定來的,我們從淨要達到定
,從定再回歸到淨,安樂就現前了,令眾欣慕,發願求生,佛說上一品經用意在此地。
  這一品要說「娑婆穢惡」,穢是不乾淨,這個裡面人心十惡:殺、盜、淫,妄語、兩
舌、綺語、惡口,貪、瞋、痴,這是十惡。今天的十惡,我們拿來跟這個世界對比一下,
會感覺到太過分了!這是因,因後頭有果報,這樣不善的因,後面的果報就太可怕了!過
去講十惡我們還能受,還受得了,現在這個十惡受不了!這個要懂。「眾生障重」,障是
煩惱,障的反面是智慧,現在的人業障重,智慧少,似乎讓我們看不到智慧。我們看到人
,能少造一點惡就不錯了,不造惡的人找不到,造作重惡、大惡的人到處都是,這怎麼辦
?「三毒熾盛」,三毒是貪瞋痴,「因惑造業」,前面這是心不清淨,心被染污,他就敢
造,造什麼?造就是造十惡,造殺盜淫,口裡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全了,佛說的
這四種統統都犯了,念頭,天天增長的是貪瞋痴,不是戒定慧,這怎麼得了?身惡,口惡
,念頭惡,十惡統統造了,佛告訴我們,果報在無間地獄。你說多麼可怕!「苦報無盡,
沉溺苦海,痛不可言」。這是真的,苦報是三惡道。今天人的造作,今天人的思想,因為
他不相信六道輪迴,他不相信有來世,只知道人只有這一世,什麼壞事他都敢做,他不知
道有果報。知道有果報,不敢做了!宋朝瑩珂法師造惡能回頭,是相信因果報應,他怕地
獄,地獄太苦,他才回頭。
  從這裡我想到,我們十幾年前看到一片光碟,唐太宗從地獄裡出來附體,這個事情就
發生在深圳,這個錄像的光碟我們還有,真的要多看看。唐太宗是個好皇帝,為什麼墮地
獄?殺人墮地獄,為了奪取政權殺了不少人,這個罪業墮無間地獄,苦不堪言。怎麼出來
的?畢竟是他做了些好事,佛門的大護法,地藏菩薩帶他出來。我是在哪一年我都忘掉了
,記不清楚了,我們找到《群書治要》,《群書治要》是唐太宗下令編的。這部書內容是
什麼?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訓。唐太宗就是以這部書治國的,從修身開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他就用這本書成就唐朝的盛世,大唐盛世就是這本書兌現
的。這本書找出來了,功德很大,所以地藏菩薩把他接引出來。我們將這部書印了一萬套
。那個時候我住在澳洲,他到澳洲,附在一個居士身上附體,時間不長,大概不超過十分
鐘,來感恩。我說奇怪,我們沒有做好事迴向給你?他就講到《群書治要》,我馬上就明
白了,是因為這部書又出現了,又印了一萬本,提供給現前一般大眾去讀。我們怎樣得到
一生幸福快樂,得到美滿的家庭,好的社會、和諧社會,富強的國家,太平世界,這一部
書能幫助我們做到。這是他的功德,就是因為這個功德他才能回到人間來。我有聽說他離
開我們之後,在我們講堂念佛一個多月生天了。他沒生淨土,生天,很可惜,他要念佛求
生淨土,好,他準能去。造的罪業很重,他做的功德也很大,來特別告訴我,這部書可以
救中國。那個時候,我們知道這個書能救中國,但是他又說這本書可以救全世界,這個我
們沒想到。因為他提醒我可以救全世界,所以我就下定決心要把它翻成外國文,對國外流
通。
  最近這四年,我們在做這個工作效果非常好,現在有八種文字。這個本子有英文翻譯
本,有法文本、德文本、西班牙文、俄國文;在東方有日本文、有韓國文、有馬來文,所
以一共有八種。大家讀這個書都歡喜、都感恩,這是唐太宗留下來的,告訴我們。
  所以「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我們看今天社會現象,感覺到
好像這個時間很快就要到了,希望我們同學認真學習《無量壽經》,依照《無量壽經》教
訓,我們能夠念佛往生。真的災難來了,我們求生淨土,我們不再求住這個地方。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說來不及,說沒空,說沒時間,說瑣碎事多,都是自己欺騙自己,那就沒辦法了,
那就沒救了。
菩提心的體就是真誠心,什麼叫真誠?不欺騙自己叫真誠。
不能往生的都是自欺欺人,換句話說,都不老實。
老實人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這老實人。自欺欺人,不老實。
我們想想自己老不老實?過去不老實,今天不老實,不要緊,希望明天做老實人,
明天之後天天做老實人。阿彌陀佛看到了歡喜,為什麼?你回頭了,
回頭是岸,回頭人可貴。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6-12-10 00:1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wadelover (一心不亂)   2016-12-10 09:44:00
隨喜您每天法佈施 尤其是弘揚末法眾生最受用的法門,印光大師說,就算是達摩祖師再來這時代,也會弘揚淨土宗,因為依機設教!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6-12-10 14:58:00
法佈施不敢當,我們大家一起學習!:)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2-10 18:42:00
隨喜功德 阿彌陀佛
作者: wadelover (一心不亂)   2016-12-10 19:2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12-10 22:52: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2-11 21:54: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