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467(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7-08-01 17:40:0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O三二頁第四行,科題,庚四,「合得脫」。合前面的比喻
,這些王子離開七寶監獄,恢復自由了。我們看經文:
  【若此眾生。識其罪本。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往昔世中。過失盡已。然後乃出。即
得往詣無量壽所。聽聞經法。久久亦當開解歡喜。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修諸功德。】
  到這裡是一段。念老註得很詳細,註的文字也很豐富。我們看註解。『識其罪本』到
『然後乃出』,這是上半段,合『輪王歡喜』,合前面所說的,輪王歡喜了,『方得解脫
』。這裡面為我們說了兩樁事情,懺悔。「識其罪本」,罪本是什麼?前面說過了,對佛
菩薩、經典有懷疑,這是罪本。前面指出的,特別是懷疑佛的智慧,第二是懷疑自己煩惱
業障太重了,怎麼可能見佛聞法?這是罪本。
  學佛的同學,無論在家出家,每天晚課都要念懺悔文。懺悔文只是形式,為什麼?沒
有真正懺悔,沒有把經上所說的,真正當作一回事情來辦。所以,懺悔文天天念,罪業沒
有能化解。不但沒能化解,煩惱習氣還不斷在增長。這是大問題。同學們有真用功的,可
是不長久,暫時勇猛心發現,認真去修行,誦經、拜懺、念佛,或者是靜坐,方式很多。
但是不能夠耐久,有人二、三個月退轉了,有人十幾天、幾天就退轉了,不能持久,所以
他不成就。久而久之,不知道這是自己的習氣,這個地方講的罪本,根本原因,不知道。
  幾個人能對於佛的經教,有一種尊敬,稀有難逢?所以好老師固然重要,好同學更重
要,好同學能幫助你精進不退,彼此互相鼓勵。其中有少數人,業障消除了,功夫得力了
。古時候多,現在少了。現在少,什麼原因?這個罪本裡頭還有罪本,是什麼?煩惱、習
氣。不但斷不了,年年增長,不但不能化解,貪瞋痴慢疑隨著歲月不斷上升,這個問題嚴
重。怕的是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耽誤了,就把連人天善果也耽誤了,這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古大德勸初學的人,從哪裡下手?持戒、修定,才能開智慧。戒有根本戒,根
本戒,五戒、十善。五戒是佛對弟子的要求,無論出家在家,一定要非常認真去修學,不
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裡面,前面四種,如果要犯了這就有罪,唯
獨最後一條飲酒,飲酒本身沒有罪過,酒醉亂性,會造出殺盜淫妄,所以酒屬於遮戒。前
面四個本身就是罪業,叫性罪,酒叫遮罪,遮是什麼?防止,防止不至於因飲酒的過失,
而犯了殺盜淫妄,是這個意思。性罪有四條,遮罪只有一條,不能不認真修學。
  十善是佛勸導社會大眾的,十善比五戒講得更清楚,特別是口業。把妄語展開成為四
戒,四條: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兩舌挑撥是非,綺語花言巧語,惡口說話
難聽。口最容易犯過失的,從五戒裡頭開出四戒,四個十善裡頭的四善。其他的,身,殺
盜淫,意,貪瞋痴,合起來十條。起心動念與十善相應是佛弟子,於五戒十善不能夠守好
,依舊常常在毀犯,這不是佛弟子,所謂是有解無行,功夫不得力,所造的依舊是輪迴業
,輪迴裡面三善道的業都沒有。那麼五逆、十惡,十善翻過來就是惡,十惡,三途的果報
,畜生、餓鬼、地獄,它的罪本就是五逆十惡。佛無論在大乘小乘,無論是在講方等,是
在講般若,時時刻刻重複,一部經上重複很多遍。
  佛陀在世那個時代,人心還純,善人多,佛不厭其煩,時刻的提醒大家。現在的社會
,把聖賢教誨都放棄了,都丟失了。今天的社會誰在主持教育?疏忽了教育,現在小孩從
出生下來,到他長成,誰教他?電視在教他,網路在教他。教他非常親切,幾乎一分一秒
都不空過,教學的內容,殺盜淫妄,教這個東西,教人貪瞋痴慢。怎麼辦?社會亂了,倫
常、道德、因果都不相信,人變到連畜生都不如,怎麼辦?不能沒有警覺。沒有接觸到佛
法的,沒有聽到經教的,他有業障,沒有機會,沒有緣分。還有少數有緣人,有機會聽到
,聽到怎麼樣?像經文上所講的,很難接受,很難相信。稍微好一點,他半信半疑,不認
真修學,這個問題嚴重。
  念老的這個註解當中給我們說出來,「識其罪本」到「然後乃出」,這是上半段,是
「合輪王歡喜,方得解脫」。《淨影疏》裡頭說:「明胎生者,無餘苦事。但五百歲不見
三寶,不得修善,用此為苦。以此苦故,雖樂不樂。」極樂世界沒苦,什麼是樂?聞法。
換句話說,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就是四十八願的加持,統統都加持到,所以
只有樂,沒有苦。苦的名稱都聽不到,哪裡還有苦事?那不樂,不樂就是沒有見到佛,沒
有聽佛講經說法,有期限的,我們人間五百年。他什麼苦?不見佛苦,沒有聽佛說法苦,
除這兩樣之外,他比什麼都快樂。這個我們要知道。以此苦故,雖樂不樂,不知道樂。
  下面,義寂大師說:「但望勝樂,劣樂為苦。」這也是比喻,勝是殊勝,殊勝的快樂
,比一般的快樂更快樂,樂跟樂當中比,那就是勝是樂,劣是苦。「如欣上者,厭下劣定
為粗苦等」,這是人之常情。人間跟畜生比,人樂,畜生苦;如果人跟欲界天比,欲界天
樂,人苦;欲界跟色界相比,那色界天樂,欲界天苦。比較上來說,一定是這樣的。
  又望西《無量壽經鈔》裡頭:「問:生邊地為是疑心果,為是修善果。」生到邊地是
什麼樣的果報?是疑心還是修善?我們看他的答:正是修善,不是疑心。「但由疑心所間
雜故,令所得果,不得純淨」。這個說得好。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疑心果,疑心去不了極樂
世界。極樂世界的條件,真信,沒有懷疑,切願,懇切的願望,加上念佛,這是往生極樂
世界的果。但是這個人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入品,三輩九品他不在其內,他在邊地,他在疑
城。生在這個地方,必須人間五百年,他的疑斷了,信生起來,花開見佛。這是在花當中
,前面說過,花當中的樂超過忉利天,我們講享天福,這些人生到極樂世界,花沒有開,
享天樂,不苦。不苦說之為苦,就是因為不能見佛苦,不能聞法苦,就這兩樣。
==
學佛的同學,無論在家出家,每天晚課都要念懺悔文。懺悔文只是形式,為什麼?
沒有真正懺悔,沒有把經上所說的,真正當作一回事情來辦。
所以,懺悔文天天念,罪業沒有能化解。不但沒能化解,煩惱習氣還不斷在增長。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7-08-01 19:5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08-02 17:20:00
阿彌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08-03 16:38: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