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釋迦牟尼佛講的經,
主要是講給在家居士(優婆塞)聽的
在佛教,出家的,稱為比丘、比丘尼。
在家居士,稱為優婆塞、優婆夷。
就是從修慈悲心開始。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北涼中印度三藏法師曇無讖譯於姑藏
悲品第三
善生言:「世尊,彼六師等不說因果,如來所說因有二種:一者生
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說發菩提心,為是生因?是了因耶?」
「善男子。我為眾生,或說一因;或說二因;或說三因;或說四因
;或說五因;或說六七至十二因。」
「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煩惱業
器;言四因者,所謂四大;言五因者,未來五支;言六因者,如契經中
所說六因;言七因者,如法華說;言八因者,現在八支;言九因者,如
大城經說;言十因者,如為摩男優婆塞說;十一因者,如智印說;十二
因者,如十二因緣。」
「善男子。一切有漏法,無量無邊因;一切無漏法,無量無邊因。
有智之人欲盡知故,發菩提心。是故如來名一切智。」
「善男子。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
因。汝今當知,夫生因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發心,是故悲心為生因
也。」
「世尊。云何而得修於悲心。」
「善男子。智者,
身見一切眾生,沈沒生死苦惱大海,為欲拔濟,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未有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我當云何令彼具足,
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雖多怨毒,亦作親想,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迷於正路,無有示導,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臥五欲泥,而不能出猶故放逸,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常為財物妻子纏縛,不能捨離,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惡知識所誑惑故,生親想如六師等,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墮生有界,受諸苦惱猶故樂著,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造身口意不善惡業,多受苦果,猶故樂著,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渴求五欲,如渴飲鹹水,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雖欲求樂,不造樂因;雖不樂苦,喜造苦因;欲受天樂
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於無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無定有性,流轉五有,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業,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受身心苦,而更造業,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愛別離苦,而不斷愛,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無明闇,不知熾然智慧燈明,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煩惱火之所燒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為五欲樂,造無量惡,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飢者,食於毒飯,是故生悲
。
又見眾生,處在惡世,遭值虐王式Ah受苦惱,猶故放逸,是故生悲
。
又見眾生,流轉八苦,不知斷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飢渴寒熱,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毀犯禁戒,當受地獄惡鬼畜生,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色力壽命,安隱辯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諸根不具,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生於邊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饑饉世,身體羸瘦,互相劫奪,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處刀兵劫,更相殘害,惡心增盛,當受無量苦報之果,
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值佛出世,聞說甘露淨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信邪惡友,終不追從善知識教,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多有財寶,不能施捨,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耕田種作,商賈販賣,一切皆苦,是故生悲。
又見眾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屬、宗室不相愛念,是故
生悲。」
「善男子。有智之人,應觀非想非非想處所有定樂,如地獄苦,一
切眾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善男子,未得道時,作如是觀,是名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
。何以故?
未得道時,雖作是觀,觀皆有邊,眾生亦爾;
既得道已,觀及眾生,皆悉無邊,是故得名為大悲也。
未得道時,悲心轉動,是故名悲;
既得道已,無有轉動,故名大悲。
未得道時,未能救濟諸眾生故,故名為悲;
既得道已,能大救濟,故名大悲。
未得道時,不共慧行,是故名悲;
既得道已,與慧共行,故名大悲。」
「善男子。智者修悲,雖未能斷眾生苦惱,已有無量大利益事。善
男子。六波羅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修悲,是不為
難;在家修悲,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惡因緣故。」
「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不能得優婆塞戒。若修悲已,即
便獲得。」
「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羅蜜,不能具足檀波羅蜜,在
家之人則能具足,何以故?一切時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應先修悲。
」
「若修悲已,當知是人能具戒、忍、進、定、智慧。」
「若修悲心,難施能施,難忍能忍,難作能作。以是義故。一切善
法,悲為根本。」
「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當知是人,能壞惡業如須彌山。不
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所做少許善業,所獲果報如須彌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