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9)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09-30 19:46:48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3.0 地道建立
有關地道的建立,又分二個科判,其中,分二:1. 總說地道建立,2. 別說各乘的地
道建立。
3.1 總說地道建立
1.總說地道建立,是要說明何謂地?何謂道?2.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是要個別說明
各乘(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的地道建立為何?
3.2 總說地道建立
3.2.1 地的定義
定義中要談的內容,就是「地、道」之「地」的定義,與「地、道」之「道」的定義
,其實地、道這二者是同義詞(同義=兩個法之間的關係符合八周遍門),意思是一樣。但
是從定義來看(有所區分),首先說明地的定義。
這個地,並不是地水火風的地(具有堅硬性質的地)。一般說地道的地,這個地是什
麼呢?
「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現觀」,其中的「自」就是指地,也就是它自己
的果,而「自果」的「果」與「眾多功德」是同位語,作為地自己的果,也就是眾多功德
所依基礎的現觀,就是「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的定義。重點就是地,簡單來講就是地
的定義。
在定義裡提到,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其中的「自」就是地自己,它的果就是指後面
的眾多功德,所以「果」與「眾多功德」指的是一樣的(內容)。
地的果與眾多功德指的是什麼呢?就如世間的功德與出世間的功德,以及利益此世、
利益來世的功德,還有解脫的功德、成佛的功德等,都是這裡的果或是眾多功德的意思。
等於地是產生這些果或眾多功德的基礎,意即,假設當地、道的地,在我們心續中產
生之後,以此「地」作為基礎,此「地」是一種現觀,當我們以此「地」或此「地之現觀
」作為基礎之後,依於地的基礎就可以產生眾多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利益此世的
功德、利益來世的功德、解脫的功德、成佛的功德等,都可以依著地這個基礎而產生。
為什麼內心的「現觀」要名為「地」呢?其實這個跟外在的地也是有關的,也就是取
外在的地可以長養花草樹木、農作物等的基礎,也就是取外在大地的特性來說明內心的現
觀,也具有類似外在大地的特性,它可以長養眾多功德,所以說內在的「現觀」名為「地
」。
如前面所說,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在心續中產生之後,接著在心續中產生三乘地
道的情況,三乘地道就是指聲聞道、獨覺道、大乘道,這些「道」其實也就是「地、道」
二者之「地」,因為這些聲聞道、獨覺道、大乘道可以產生種種的功德,所以說這三乘道
其實就是地,也就是「地、道」二者之「地」。
以聲聞道為例,當一位行者生起無造作出離心,並且對於聲聞乘有勝解後,就進入聲
聞的資糧道,這位行者就稱為聲聞資糧道的行者,這位行者心續中所有的善心都會成為聲
聞資糧道,這些善心包含四無量心、了解無常的慧(或了解無常的心),如果這位行者是
人類的話,有可能還有別解脫的戒律,如果是天就沒有別解脫的戒律,或許還有無我慧、
皈依的心等,這些都是屬於聲聞的資糧道,換句話,也就是「地、道」二者之「地」。
這些聲聞資糧道行者的善心,都符合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的定義,也就是
「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現觀」。
3.2.2 道的定義
上述所談的是「地、道」二者之「地」,下文談的是「地、道」二者之「道」的定義:
「正朝向或已到達解脫或一切相智地二者任一所攝之智」,就是「地、道」二者「道
」的定義。
這個情況跟地的情況不太一樣,地的情況是說地是一種現觀,是產生眾多功德結果的
一個基礎。道的理解不是從基礎來理解,它是朝向或是到達解脫地或一切相智地(佛地)
,其中任何一種智都稱為道。
以五道來講,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這五道的前四道,如果以定義
來看,就是正朝向或能朝向解脫地或一切相智地二者任一所攝之智;如果以無學道來講就
是已到達。
所以如果配合五道來講,前四道就是正朝向或能朝向(解脫或一切相智地),五道的
第五個無學道就是已到達(解脫或一切相智地)。只要其中一個成立就可以,所以這裡說
二者任一所攝之智。
「道」還可以有另外一種定義,如文,或者「無造作出離心所攝之智」,就是「道」
的定義。
這個定義內容雖然看起來跟上面的內容不一樣,但是意義是一樣的。「無造作出離心
所攝之智」,此中的「攝」就是輔助的意思,譬如以五道來講,這五道都會有無造作出離
心來輔助。
如前所說,地與道定義雖然不同,但是意義是一樣的(二者關係符合八周遍門)。所以
可以說若是道則是地,若是地則是道,因此大乘發心可以命名為地、也可以命名為道。
如果把大乘發心命名為地,就是從它作為它的眾多功德之果的基礎來命名,也就是以
大乘發心為基礎,它可以產生無邊功德的結果,從這個角度就把大乘發心命名為地。如果
從大乘發心可以證得解脫,證得成佛的觀點來講,又可以把大乘發心命名為道。
同樣的,出離心也可這樣理解,也可以命名為地,從產生自果眾多功德的基礎來講可
以命名為地;如果是從證得解脫成佛來講,出離心又可以命名為道。
五道的每一道,都可以這樣的方式去命名為地或道。可以說地、道二者的意義是完全
相同(二者關係符合八周遍門),只是它的作用不同,從作用的觀點不同,一者命名為地,
一者命名為道,其實意義是完全相同。
這個情況就如同「事物」與「無常法」也是同義,但是「事物」的定義是「能作」義
,也就是能發揮功能者,「無常法」的定義是「剎那滅」。為什麼這二者同義呢?因為凡
是能發揮功能者必然是剎那滅者,反之,凡是剎那滅者必然是能發揮功能者。所以就意思
上講沒有差別。
同樣的,能「作為自果眾多功德基礎的現觀」也必然是能「到達解脫成佛的智」,反
之,能「到達解脫成佛的智」也必然是能「作為自果眾多功德的現觀」。所以是從作用來
區分,其意義是完全一致。
在地與道的定義裡都提到「攝」,這個「攝」也要理解為輔助的意思。譬如以菩提心
與空性慧二者相攝來講,如以菩提心攝持空性慧,或以空性慧攝持菩提心,攝的意思就是
彼此互相輔助,如菩提心攝持空性慧,意即菩提心輔助空性慧。
「輔助」或「攝」有這樣一個內涵,即當菩提心提升、增長或進步的時候,它所攝的
空性慧也會隨著增長;反之,空性慧所攝的菩提心也是一樣,當空性慧提升、增長的時候
,它所輔助、所攝的菩提心也會隨著增長、提升,這就是攝或輔助的意思。
這二者一直到成佛,二者是同時成佛,不會菩提心先成佛或空性慧先成佛,或反過來
講空性慧先成佛、菩提心後成佛。假設菩提心與空性慧是互相攝持、輔助,這二者都同時
達到佛地,不會一先一後,這就是攝持、輔助的意思。
「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道」,「現觀」,「智」,這些為同義詞。總說地道
定義的部分已講完。
3.2.3 地道的分類
今天看中文版第八頁1-2.分類,之前已經說明過地道建立中地、道的定義。
接著要看地道的分類,首先看第一種分類,從所依的補特伽羅的優與劣來區分地道,
如果所依的補特伽羅是優(殊勝)的,這個道就稱為大乘道;如果所依的補特伽羅是劣的
,這個道就稱為小乘道。也就是這個補特伽羅(即所依),如果是屬於大乘行者,他心續
中的道就是大乘道;如果補特伽羅或是所依本身,是小乘行者,他心續中的道就稱為小乘
道。
以下,另外一種分類,是從道的本質的高下來區分,可以分成五道:「資糧道」、「
加行道」、「見道」、「修道」及「無學道」五者。
這五道的分法,如果以聲聞道來區分有這五個分類,獨覺道也有這五個分類,大乘道
也有這五個分類,所以三乘道合起來有十五道。
不論是聲聞道分出來的五道,獨覺道分出來的五道,或者大乘道分出來的五道,其中
每一乘道的前二道資糧道與加行道,是屬於凡夫的補特伽羅所擁有的,也就是具有資糧道
的補特伽羅是凡夫,同樣的具有加行道的補特伽羅也是凡夫。但是具有見道、修道、無學
道這三道的補特伽羅,就被歸到聖者。
聖者中前二道,即具有見道、修道的補特伽羅,還不能成為阿羅漢,唯有具有無學道
的補特伽羅,才會被稱為阿羅漢。而且不分聲聞道、獨覺道或大乘道,也就是具有聲聞無
學道的補特伽羅會被稱為阿羅漢,具有獨覺道的無學道的補特伽羅也被稱為阿羅漢,具有
大乘道的無學道的補特伽羅也會被稱為阿羅漢,等於具有這三乘道的最後一個無學道的補
特伽羅都被稱為阿羅漢。
1.資糧道
接著看三乘十五道各自的定義。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