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太上感應篇第五十二集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0-26 16:32:37
太上感應篇  (第五十二集)  1999/7/1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
19-012-0052
  諸位同學,大家好。最近這幾天,我們讀到《感應篇》「忠孝」這兩個字,講了不少
次,《彙編》裡面對於這兩個字,註解、引證也用了很大的篇幅,這是有道理的。這兩個
字人人都會念,人人都會說,可是這兩個字真正的含義,認知的人並不多。如果真正明白
,他一定能夠做到;他做不到,就是對這兩個字不認識,或者是說認識得不夠透徹,這是
事實。古人所說,尤其是佛法,「知難行易」,行忠、行孝、盡忠、盡孝不難,對於忠孝
這兩個字的意義徹底的通達明瞭,那就太難了。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諸佛如來為法界
眾生所說無量的經論,總歸納起來也就是這兩個字。可見得這兩個字的含義,真正可以說
是盡虛空遍法界,哪裡能夠說得盡!世尊說法四十九年,也不過就是為我們提示綱領而已
,我們必須從這個綱領當中去體會、去認知再認知,然後肯定就能夠依教奉行。
  孝這個字就是佛家講的心性之全體,《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的一個符號。從
這個字我們能夠體會到它所表的意思,虛空法界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誰能夠認識?在
佛經上面講的法身大士。為什麼他能夠認知?因為他證得法身。什麼叫證得法身?肯定虛
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這個肯定就叫證得法身。這個意思我們在前面給諸位做了報告。
我們跟一切眾生當中,還有許多的矛盾,有許多的誤會,有許多的衝突,都是不了解事實
真相。了解事實真相,哪裡會有這些事情?這些事情的發生,就好比一個人生病,生病是
什麼?佛家常講四大不調,這個人生病了。我們與一切眾生不能調和,法身生病;與一切
眾生調和,法身健康。
  障礙法身調和是什麼?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
惱,我們在講席裡所講的妄想、分別、執著,你有這些東西,所以就四大不調,法身不和
。因此,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違背了法性,法性就是自性,自性就是真心,我們世間人所
講的良心,真純的善良,我們違背了,違背就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罪業就感召輪迴的苦
報。果報怎麼現前的?佛說得好,唯識所變,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你思惟善,果報就變
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就變善;思想惡,你的生活環境就變惡。我們所處環境的順逆、善惡
不是別人做主宰的,是自己,與別人不相干,自己要負責任,不但對自己負責任,還要對
一切眾生負責任。世間讀書人懂得,讀書明理,學佛修行人懂得。可是今天讀書人也不懂
,修行人也不懂,這個原因在哪裡?讀書人沒有讀聖賢書,修行人沒有懂得佛菩薩的教誨
,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哪有不造業的道理?
  我們前面跟諸位講過孝順,順怎麼說法?古德講得好,是要順法性,不是順人情;要
隨順智慧,不隨順煩惱。孔老夫子特別舉出舜王給我們做一個榜樣,舜王的心目之中,就
跟《華嚴經》上善財童子沒有兩樣,心目當中所看到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人家懂得孝
、認識孝,皆是諸佛如來,一點都不假。為什麼都是諸佛如來?唯心所現,心是如來,如
來所現的,哪有不是如來的道理?古人的比喻說得好,「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這
才明瞭,虛空法界依正莊嚴全是自性,全是諸佛如來,凡夫只有我一個。再說得粗俗一點
,世間所有一切人,人人都是好人,不好,不好就是我一個,我做人做得不好。舜常常反
省,天天改過,善財童子亦復如是,所以他們能夠在一生當中成大聖大賢,一生當中圓成
無上菩提。沒有別的,就是這麼一個認知而已,天天反省,天天改過,學忠、效忠、盡忠
。忠就是中道第一義,八正道的正思惟、正語、正業,那個正就是中的意思。中就正,偏
就邪,就不正了。用心要用中,儒家教人「誠意正心」,誠意是孝,正心是忠。所以人唯
有誠其意之後才會用中,儒、佛教學的中心就在此地。
  可是我們現前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分別執著放不下,煩惱習氣太重,關鍵還是我們常
講的,不肯好學。所以你沒有能力克服你的煩惱,沒有能力克服你的習氣。如果你真正好
學,你一定能夠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別人罵我,他沒有道理,我有理,人家罵我怎麼辦
?合掌,恭恭敬敬在聽,阿彌陀佛,在聽他的教訓,有耐心的聽,看他能罵幾個小時,他
能不能罵兩個小時,罵二十個小時,罵兩百個小時?他能罵多少,我就在那恭敬聽,沒事
!罵不還口。罵完之後過幾天他會向你道歉,調和了,問題解決了。他要打你,趕快躺在
地上讓他打,我告訴你我就是這種人。我過去年輕的時候人家罵我,我恭恭敬敬,那個時
候沒有學佛,立正站在那個地方聽他教誨,罵上半個鐘點,他罵完了,再罵不下去。我在
我那個團體裡面考績第一,品德第一,怎麼來的?那些罵我的人把我捧起來的。他要不罵
我,我們的長官哪裡曉得我還有這麼修養、這麼好,還給我第一。所以我那個第一是他們
幫助我拿來的,我感謝他、感恩他。真的,三天之後他來向我懺悔、道歉。不能回,一回
的時候兩個都開除,兩個都不要。所以人家打我,躺在上面讓他打,打幾下之後他手就打
不下去了。必須兩個人打架才打得起來,一個人打,一個人不還手,打不下去,旁邊還有
好多人看他。人要好學、要聽聖賢的話。五十三參裡面歷事鍊心,你不經歷這些事你怎麼
能磨鍊你的習氣?怎麼能夠降伏煩惱?這是懂得用中。這一段裡面內容非常豐富,我們的
介紹也就到此為止。
  裡面提出小不孝跟大不孝,是什麼原因?原因非常多,非常複雜,這個地方所提的幾
點也值得我們做參考。他說小不孝是不良的習慣養成的,第一個是從小父母嬌生慣養,養
成他一種悖逆的個性,這個不能說沒有道理。父母寵愛,要什麼給什麼,樣樣都滿他的意
,到將來有一天不能滿意,麻煩就來了。所以兒女要從小栽培,從小要曉得怎樣教養,世
間不如意事常八九,要讓他能有所體會,決定不能夠驕縱,合理的要給他,不合理的決定
要限制他,現在做父母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也不多了。第二個是習慣,古人常說「少成若天
性,習慣成自然」,從小要養成他好習慣。小的時候養容易,已經染上壞習慣,要他改過
來太難。這是我們對於兒童教導疏忽的地方,沒有注意從小養成一個好習慣。儒家的小學
懂得這個道理,佛法初出家五年學戒,也是培養好習慣。可是現在這些都沒有了,儒家、
佛家都見不到,我們的毛病習氣天天在增長,念佛、參禪、學教都不管用。上台會講經,
下台一樣照舊犯過,什麼原因?習慣成自然,這個習氣不容易克服。第三個是縱欲,欲望
沒有止境,不能夠知足常樂,這第三條也可以說不知足。第四個是忘恩記怨,這種人怎麼
能夠盡孝?怎麼能夠行孝?小不孝有這四個原因。
  這四個因素讓我們一生生活在嚴重的罪惡之中,《地藏經》上講的,「閻浮提眾生,
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換句話說,我們的生活是生活在罪報之中。現在這個社會,走到
任何地方都人心惶惶,大家都心理上有個預感,好像世界末日要到了。世界末日要怎麼度
過?宗教家教人懺悔,教人要信上帝,要懺悔,要改過。他這話說得沒錯,但是含義很模
糊,模糊不清,所以效果還是不容易得到。信上帝,什麼叫上帝?怎麼個信法?我們在前
面講過,天心正直無私,由此可知,正直無私就是信上帝。我們還有一絲毫自私自利那就
不信上帝,你沒有改過,你沒有懺悔,這個災難你還是度不過去。所以認識忠、認識孝,
能夠學忠學孝、盡忠盡孝,這世間哪裡會有災難?災難就能夠消除。中國人常講的「逢凶
化吉,遇難成祥」,什麼人能做到?孝子能做到,忠臣能做到,在歷史上這些公案太多了

  為什麼忠臣孝子能做到?忠臣孝子的心是純善之心,純是愛護一切眾生之心,純是利
益一切眾生之心,惡劣的環境自然它就變過來,境隨心轉,就是這麼個道理。心轉境界,
不是境界轉心,所以是有理論依據的。我們明理,就知道應該怎麼做法,就知道應該怎樣
化解眼前的災難。一個人明白,一個人認真去做,這一個人災難沒有了;大家都明白,大
家都肯做,這共業的災難就沒有了。水災是貪心,貪心增長是洪水;瞋恚這是火,火山的
爆發,核武器的爆炸,那都是屬於火災,瞋恚變現出來的;愚痴是風;我慢、不平這是地
震,什麼樣的念頭感什麼樣的業報。所以我們真正能夠依照佛的教誨,修三善根,無貪、
無瞋、無痴;處事待人接物,我講過,禮讓、忍讓、謙讓。我們的人生過得有意義、過得
有價值,這叫學佛,這樣才是過佛菩薩的生活。所以一定要回頭,一百八十度的回頭,我
們才能救自己,才能幫助別人。
...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0-26 17:02:00
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