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TT815 (miru)
2017-11-08 17:12:33有一本書的書名叫做《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張德芬,裡頭有幾段敘述如何處理內心負
面情緒的建議
其中有幾段話是這麼說的:
*我們感覺很不好的時候,會一直想要從這個泥沼中掙扎地逃出來。我們藉由很多逃避策
略不去面對它,壓抑它,否定它,排斥它。你記住: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因為當你
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種情緒的時候,你會聚焦在那種情緒或事件上,這樣就賦予它更多的
能量,它就更強大了。
*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這些負面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驅散不走它們,你唯一可以
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光出現了,黑暗就消融了,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受苦有兩種:
1.無知的、無明的受苦,就是任由潛意識的操控而受苦,同時在抱怨、抗拒那個痛苦,這
樣的受苦無法讓人成長。
2.有覺知的受苦:當你感到撕裂般的痛楚,好像要爆炸似的憤怒,你不逃避、不抱怨,全
然地去經歷他。讓這個壓抑、隱藏多年的能量爆發出來,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態度,在全
然的愛與接納中去經歷他。這樣的受苦,就是走出人生模式、成長茁壯的契機。
作者: chunpiao (chunpiao) 2017-11-08 18:23:00
我覺得:面對他、接受他、處理他、放下他,這樣比較實際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8 19:19:00個人覺得能調伏內心煩惱的方法,都算佛法範疇。因為回歸自性清淨佛。只是較講究的話,會將這些方法立基於出離心與菩提心,因為這兩種發心,是出世間與世間法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一般善法若無這兩種發心為起點,仍在輪迴之索束縛之下,就比較會單純歸類於一般世法。也就是所謂人天乘的範疇。
作者:
PTT815 (miru)
2017-11-08 19:26:00那中國道教跟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一樣,都有屬於他們特殊的一套調伏內心煩惱的方法,難道也能說是佛法?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8 19:27:00個人認為算是,因為斷惡修善也是佛所強調的。佛法很重要的是否契理,而不是單純以人或宗教派別去區分~
作者:
PTT815 (miru)
2017-11-08 19:31:00照你的邏輯,那現在的一堆附佛外道也有他們特殊調伏內心煩惱的手段,那他們也是佛法囉?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8 19:32:00佛的意涵,就有覺悟的意思在其中,當然有淺有深。要從發心與立意的角度去看才準y ~如果他們是從 "利他 與 斷貪嗔癡" 的立意再談調伏內心或許方法不究竟不圓滿,但這個方向就是佛法的角度。你看外道修四禪八定,佛講不講四禪八定 ? 佛也講喔。只是佛會在世間善法當中,引導人們走向更圓滿的解脫道。不過末學這樣的解釋,是從比較寬的角度談。一般學習還是要先從佛門本身的法門為一個根本依歸。只是看待其他宗教,在心量上,盡量慈悲寬心看待較好。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08 20:19:00這些書能說一些"知其然",但說不出,"知其所以然".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1-08 20:43:00懺己分別心與眼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1-08 20:45:00佛法與其他宗教,不同的宗義之間要分辨清楚,才不會混濫成為相似法,相似法是壞法的因緣。但也不須特別貶低其他宗教。
言者無心 聽者有意罷了~說道教"不是佛法"--天經地義如果不是心裡有妄想 不然怎會疑惑引號會貶低道教--然後為了"不貶低道教" 就說道教也是佛法--恐怕連道教徒都不接受這種和稀泥的歪理"美意"吧...正知正見很重要~是佛法就是佛法 不是佛法就不是佛法末法時代一些佛教徒和稀泥的觀點瀰漫著誤導他人知見末法之世的不幸~這些他人甚至也缺乏分辨能力 堪憂啊結論:就原po所問 "尚不足以顯示"是佛法核心領域只是在(各宗教甚至心理學共有的)世間法領域
作者:
waree (白熊)
2017-11-08 21:01:00佛法和人天善法還是要分一下..舉例來說..基督教就叫人信主
作者:
waree (白熊)
2017-11-08 21:03:00信主後你的罪都被赦免了..相信的人會覺的人生輕鬆很多..
請問原po分辨得了"用石頭暫壓住煩惱"跟"真正滅煩惱"的區別嗎?原po認為文中的建議屬於前者或後者?...
作者:
waree (白熊)
2017-11-08 21:06:00但這算是人天善法..和佛法還是有別喔..判斷佛法與否,可以用四法印(or三法印)判斷..C大不好意思打斷您的推文 ..
沒關係啦~ps.原po引用的"心靈雞湯"不是沒用 但並非滅除煩惱/讓無明不產生/因此解脫輪迴 的出世法重點~這類心靈雞湯竟有不正知見者和稀泥認為也屬於佛法?-殊不知 最會講這類心靈雞湯的 不就是福智的真如上師喔耶 依照那些和稀泥網友的邏輯 真如上師屬於佛法啊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8 22:02:00呵呵~六道輪迴、十方法界,哪一法佛陀有遺漏未宣說者 ?既不離佛所親宣之外,哪一法離開了佛法的範疇呢 ?眾生無量,法門無量,行善造惡,因果不空,處處是佛法。這個法師好、那個法師好、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好,佛法也是世間法。這是從心上的角度論法。名相、法界、眾生、覺迷、理事..等等,探討的角度無盡。歡喜從哪個角度探討都好。《金剛經》: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有二個層面 : 勝義 與 世諦。勝義是圓滿的角度看這個法界,世諦是隨眾生的分別而安立種種無量差異分別法,如外道、內道、凡位、聖位..等。這二個層面都要去照料到,才能體會佛法的廣大包容性。基督教與佛教有沒有差異性 ? 當然有。而基督教與佛教有沒有無差異性 ? 更是有。而學佛後,能否從分別差異觀察到平等性,這就是法味處。善財五十三參,各行各業善知識,便是一切法皆佛法的示現.
作者:
TonyAnkh (謝定宇(謝爸爸))
2017-11-08 22:58:00意被勾住....續懺之....ORZ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作者:
PTT815 (miru)
2017-11-08 23:25:00無怪乎禪宗歷代出現許多呵佛罵祖的公案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8 23:27:00那算是祖師的善巧,要破弟子的執著。不過那也要如同祖師有智慧,我們一般俗子,理上要明白平等的心性,但事修也都還是要照步來,有分別有次第。
作者:
PTT815 (miru)
2017-11-08 23:29:00般若心經的經文更是滿滿的破執著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8 23:30:00有些人聞到平等心性之法,就不修了,睡覺就能成佛,問他為什麼,因為本來就是佛,還要修什麼 ? 聽了暈倒~眾生與佛,理上無別,是鼓勵我們。但事上還是差很大的 ~如同冶金的材料平等,但尚缺鍛煉。
作者:
PTT815 (miru)
2017-11-08 23:41:00佛法就是去除眾生分別妄想執著等煩惱,使之復歸清淨心的方法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7-11-08 23:48:00佛法有二大主軸,其實非常重要。第一個要檢視自己是否具備 "出離心",這佛門第一個發心。再提升到大乘,要檢視自己是否具備 "菩提心",這是入菩薩道的第二個發心。嚴格來說,如果修學佛法,這二種心都沒發,修的也只能算一般世間善法而已,不具備脫離輪迴、饒益一切有情的真因~而若修學大乘佛法,無量哪一宗哪一派,都是緊扣這二主軸~這就像火車頭與鐵軌一樣,法門都只是後面的車廂。舉念佛來講,縱使我一天念十萬佛號。我這些修持並沒有建立再想出離輪迴的心上,這修持功德,來生後世只會成為我六道輪迴的福報資糧而已。所以發心的重要性就是如此有價值。而且也鼓勵大家一定要發起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解脫輪迴,成無上道的心。而為了這個目標,所以我們要先以成佛為目標,才能滿願。菩提心個功德無量無邊,是一切眾生安樂因。發起這個心,便與一切眾生結廣大無盡的善緣,以此心量去修持佛法,功德法益都是無盡無量的殊勝。
作者:
congency (醉裡挑燈看劍)
2017-11-09 07:45:00抗拒負面情緒會賦予它更多能量,這是對於心識運作有了少分的了解(按照唯識學,這種能量來自心中的名言)。有覺知的受苦相應於苦諦,當然只是少分。對負面情緒也能發起loving kindess相應於四無量心,當然也只是四無量心當中其中的極少分。不用佛教名相,而能分享佛法的一部分概念給大眾,基本上是好事一樁。不過既然作者都不用佛教名相,讀者冷暖自知就行了,說破就沒意思了。
作者:
akagawa (赤川園)
2017-11-09 11:22:00弱弱的推文分享一下個人經驗。曾經試過類似內容,發現所謂的內在小孩會加重我執的感覺,當對著內心說著“我愛你”的時候,什麼是我什麼是你?“我”越愛“你”的時候是不是“你”會變得越來越強?雖治了標(負面情緒)卻讓本(我執)更深了。這段時間比較常聽聞佛經,才慢慢把內心的你我給拿掉,沒有我也沒有你,情緒自然越來越難住,這個感覺在我個人的體會來說才比較像是真的且實用的解。如有錯誤與改進的地方望能指教,非常感謝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1-09 15:48:00好比說,工業有工業用的染劑,這是可以用的,但在食安問
道理就是樓上說的啊~原po引用的心靈雞湯說用愛來轉換或療癒負面情緒 這思維如同認為"第五元素: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1-09 15:49:00題,有所謂黑心食品參雜工業染劑,用錯地方,就會造成危
的根本力量那樣的思維 這符合西方(尤其是非佛教)的看法 但佛陀偉大之處在看出愛本身也是因緣鎖鏈上焉者仍應採取斷除方能解脫..等等 這才是佛法核心~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1-09 15:51:00害健康的問題。或者有些短時間誤用雖然暫時不致太大傷害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1-09 15:52:00,但長時間使用會造成巨大傷害。又或者有些為了增加風味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1-09 15:53:00的食品添加物是合格的,但也要有含量限制,超出容許限制
誤導其他人的正知正見~所以什麼古蘭經都被當作佛法~
整天講變異之言的邪僧 什麼愛因斯坦 凱撒通靈都敢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1-09 15:55:00並不是就等同於沒有添加物。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09 17:52:00差別還是慧學,科學只能講表面的現象,宗教只能寄拖神明,而佛法從解決身心生命的遭遇到問題,又有徹底解決的辦法.心能主導一切,不是物質.自己就能做主,不用求神.
作者: kalestorm (沒心情) 2017-11-09 22:12:00
十二因緣的愛,英文翻譯為thirst, craving, desire而這篇把四無量心譯為love (非男女戀愛的那種)
https://goo.gl/9dFDYd作者:
Kermei (one)
2017-11-10 00:00:00http://tinyurl.com/yan7sl59十二因緣的愛,也有網站譯為love。這樣只淪為各方口水而已這本書作者張德芬啟迪讀者們的並不是無常無我苦的聖諦真理張德芬是倡導用她的方法(PTT網友理解的「我愛你我愛你」就能常保心靈快樂。要做到這樣,就要執取這種思考方法:「我愛你我愛你..」,這樣子能符合世尊教導的脫離因緣嗎?所以,PTT網友po文問張德芬的建議也算佛法嗎?各位認為呢
作者: kalestorm (沒心情) 2017-11-10 01:08:00
好奇那是本人(從中文)譯(成英文)的嗎....ok 那是翻成“emotional love” or craving原po已經說:這不是一本佛教書籍啦
作者:
congency (醉裡挑燈看劍)
2017-11-10 08:20:00作者沒說是佛法,所以不需要在乎是或不是。一貫道說改編佛教事蹟,末學不認同,但是他們自立一派,不在佛教之內,如果言行沒有大問題的話,個人也是某種程包容。至於在佛門內打著佛教旗號宣說相似法,如福智之流,那就必須爭到底了。補字:度 刪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