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 (第七十集) 1999/8/4 香港 檔名:19-012-0070
諸位同學,大家好。上一次講到《感應篇》第二十七節:
【不彰人短。不衒己長。】
前面曾經說過,這兩句話看起來是老生常談,實際上對我們一個人的做人、修養關係
最大。人一生當中最大的過失,就是喜歡批評人,喜歡攻擊別人的短處,這樁事情是最損
陰德的。造作的時候只知道圖一時的快意,沒有想到後來果報的慘烈。《地藏經》裡面所
謂是「拔舌地獄、火鑊地獄」,都是這種業報所現的。古時候人心淳厚,一般都有教養。
現在人可憐,沒有人教導,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再看到社會外面的風氣,內有惡因,外
有惡緣,因此造這種罪業比比皆是,這是值得我們警覺的。自己如果有,一定要痛改前非
,這個過失如果不能改過來,念佛也不能往生淨土。我們一定要記住,佛給我們介紹淨土
,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西方世界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決定不容許有個心行不善
的人,到那個地方去把人家生活環境擾亂,所以這是決定不能往生的,我們千萬要記住。
註解裡面引用很多的例子,看看古人是怎樣的涵養,我們要效法、要學習。此地所列
的幾個古時候這些人,我們在史傳、在古文裡面都念過,都相當熟悉的,宋朝的韓琦、王
素、文徵明,這都是讀書人,有度量能包容。人有小的過失,實在講古人說得好,「人非
聖賢,孰能無過」,小的過失加以渲染成了大過失,把人家一生的前途斷送掉,這個因果
背得很重。受害的人他要是心裡不服,換句話說,他決定會報復。這個報復不在今生,就
在來世,或者在後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古時候,同學、朋友看到有過失的時候,規勸
,規勸在什麼時候?沒有第三者見到的時候,你說這種人情多厚,提醒他,勸勉他。規勸
兩次、三次都不改,佛法裡面講的「默擯」,默擯就是不理他。
我們看釋迦牟尼佛在一生當中,跟隨他的學生不少,經典上記載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
,相當龐大的一個團體。這個團體,我們在經上看到,沒有現代化的組織,為什麼這麼多
人眾,生活得這樣有規律,這麼嚴整,道理在哪裡?人人都遵守六和敬,人人都修五戒十
善,縱有過失,天天聽佛講經說法,自己知道責心懺悔。我們沒有聽說釋迦牟尼佛處分哪
一個學生,沒有聽說釋迦牟尼佛開除哪個學生。這是我們的典範,我們今天做不到,想學
也學不會。所以從經典記載來看,釋迦牟尼佛做人做得多麼圓滿,這是現身說法教導我們
,一生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沒有絲毫瑕疵,這才真正顯示出究竟圓滿的智慧。
下面一句『不衒己長』,自己有長處、有優點,現在人說值得驕傲,值得驕傲是炫耀
自己的長處,你自己那點長處立刻就報掉,就沒有了。所以自己的優點要藏起來,韜光養
晦,古聖先賢教我們,自己的缺點應當暴露,自己的優點應當隱藏,積陰功。行善是自己
的本分,有什麼值得炫耀!尤其是自己分內的工作,本分的工作,應當要做好,盡心盡力
去做,這是本分,做不好是過失,不值得炫耀。本分工作能做好,這就是大善。真正能做
好,要面面周到,相當不容易,所以沒有智慧、沒有學問,你就沒有善巧方便。世間人哪
個人不想把自己本分工作做好?為什麼做不好?為什麼落得一身的罪過?這個原因在哪裡
?我們要細心去想想。總而言之一句話,不學之過,沒有學又自以為是,所以臨事的時候
就許多過失了。世間事尚且如是,出世間的大事更難。
所以凡事自己一定要想想自己的智慧能力,這些事情我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做得圓滿
?能不能利益社會大眾?如果不能,我就不敢接受。有這個智慧,有這個能力,又有這個
機會,那是古人所講的「當仁不讓」,我應當要做,我不去做沒有人做。沒有智慧,沒有
能力,沒有這個機緣,不可以強求著去做,強求去做,那就是《地藏經》上所說的,「起
心動念,無不是罪」。所以說人貴自知之明,別人不知道,我自己應該知道,自己有多大
的智慧、多大的能耐要清楚。
我一生沒有帶過人,用現在的話來說,沒有做過領導,我一生當中是被領導,沒有帶
人的經驗,我自己清楚。所以我一生不搞道場,不做住持,不敢管人,不敢管事,為什麼
?我知道我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福報,做不好,做不好就有罪過。我不強求,希望
這一生當中寡過而已。我看到別人做,我歡喜,我從旁邊協助他,我盡心盡力去幫助人家
。中國習俗裡頭所說,凡是做個領導人,命中要有官印,這個話說得也不無道理。所以我
了解自己,我一生服從領導,做自己本分應當做的工作。遇到佛法之後我感到自己非常幸
運,在這一生當中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學佛之後的事業就是講經說法
,宣傳佛教的教義。我們自己有心、有願,也得要有緣,如果沒有緣,雖然有心有願也做
不到,世出世間法都要善因善緣,後面才有善果。
學佛,佛教給我們要修覺正淨,要修清淨心,要想得心地清淨只有省事。事情太多太
繁,你的清淨心決定得不到,你的事業做得再好、再輝煌、再善,都落在人天福報。往生
,諸位要記住,「心淨則佛土淨」,心不清淨不能往生。《壇經》上說得好,「這個事情
福不能救」,建道場是修福,講經說法也是修福,度眾生還是修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
三界。福再大,與了生死出三界都不相干,這一點我們要知道。如果大家稍微留意一下,
你能看得出來,出家人的道場,居士的道場,凡是住持道場的人有幾個人能往生?有幾個
人臨終時有好瑞相?反而不如一些默默無聞老實念佛的人,被人家瞧不起的人。倓虛法師
告訴我們的,《影塵回憶錄》裡頭有記載的,《念佛論》後面也有記載,哈爾濱極樂寺修
無法師往生,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修無法師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沒有出家之前是做泥水
匠的,出家之後只知道念一句阿彌陀佛,人非常謙虛,非常和敬,對待任何人都恭敬。在
寺院裡做一些粗重的工作,修苦行,樣樣讓給別人,別人不要的自己來受用。你看他往生
那麼樣自在,那麼瀟灑,倓虛法師往生、諦閑法師往生那個瑞相比不上他。
諦閑法師還有個徒弟鍋漏匠,我們講經時候常常提到他,也是一個字都不認識,念佛
三年站著往生,往生之後還站了三天,等他師父給他辦後事。師父往生比不上他,他師父
是諦閑老和尚,天台宗的一代祖師。為什麼師父比不上徒弟?徒弟省心沒事,師父是寺廟
住持,每天許多應酬,操心。換句話說,論修福,徒弟不如師父,論修行的功夫,師父比
不上徒弟,這些事實真相都在我們眼前,我們有沒有看到?倓虛老法師、諦閑老和尚是佛
門大德,真正解行相應,真正是一個修行的好出家人,也是我們的好榜樣,如果我們的德
行修持不如他們,必定墮落。所以領眾很不容易,領眾不是凡人,真有智慧、有德行才能
領眾。尤其是現代這個社會的大眾,不好領,從前人老實、聽話,現在人不老實,每一個
人意見都很多。如果沒有真正的德行令大眾敬服,你的障難就在所不免。
學佛的人知恩報恩,決定不報怨,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不與一切眾生結惡緣,事事忍
讓。你要的,我全給你,不但身外之物能放得下,你就是要我的命,我也給。釋迦牟尼佛
就做榜樣給我們看,魔王波旬勸他入般涅槃,用現在話說,勸他早一點死。釋迦牟尼佛點
頭答應他,就入般涅槃,滿一切眾生的心願。佛滿魔的願,魔將來滅佛法還會留一點情面
,手下還會留情;佛要不滿魔的願,魔滅佛法恐怕手下就不留情。佛對於惡人,對於魔王
,你看看都滿他們的願,何況是一般常人!這些地方我們都要學習。古聖先賢的長處我們
要記住,要認真努力效法,別人的短處絕口不提,不但不提,最好耳也不聞,為什麼?保
護自己的清淨心,這是絕對的自利。喜歡聽別人的過失,喜歡打聽別人的過失,必墮地獄
,為什麼會墮地獄?自作自受,不是別人推你下地獄的,是你自己造不善的因,感不善之
果,我們不能不知道。
所以真正如法的僧團,世尊在世那個團體,我們現在怎麼學都學不到。原因是我們現
在的團體沒有他那麼大,三、四十個人在一起相處,一個人是一個心,一個人是一個思想
,六和敬第一條做不到,沒有辦法做到見和同解,所以基礎沒有了。我們還分成幾個班,
還要選個班長,這已經很過分,但是這是不得已的做法,為什麼?人不能自治。世尊當年
在世,僧團裡每一個分子都能夠自重、自愛、自治,不需要組織,每個人都把自己管得很
好,這是佛法僧團。我們要多想想,如果同參道友在一起共修的達不到這個水平,不如不
幹的好,自己修自己的決定成就。不如法就不做,真正如法,如法我們就做,完全效法釋
迦牟尼佛。祖師大德們所做的已經是打了很大的折扣,我們曉得,這些折扣都是不得已而
做的。最圓滿、最究竟的,是佛陀在世那個方式,這是我們應當要記取的。真正成就自己
的智慧、德行、學問,才真正能夠做到自行化他,才真正有能力領眾。領眾完全是自然的
,不需要任何形式上的組織,那是自然的,自然是最美的,自然是最善的。好,今天時間
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