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24)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2-31 10:18:29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如前所述,從聲聞道轉向餘乘,有各式各樣的走法,譬如從聲聞資糧道還未進入聲聞
加行道之前,就轉入餘乘;或從聲聞加行道還未進入聲聞見道之前,就轉入餘乘;或者從
聲聞見道還未轉入聲聞修道之前,就轉入餘乘;或者從聲聞修道還未進入聲聞無學道之前
,就轉入餘乘;或者甚至在有餘涅槃還未證得無餘涅槃之前,就轉入餘乘等;又或者甚至
在無餘涅槃之後,才轉入餘乘的。
假設這位行者是從聲聞道轉向大乘,轉到大乘之後,他一定是從大乘資糧道開始,不
會因為這位聲聞行者是聲聞的阿羅漢,已經斷除所有的煩惱,就有權力可以越級。只要是
從聲聞道轉入大乘道,一定都是從大乘的資糧道開始走,原因是什麼呢?因為雖然這些聲
聞行者已經久習出離心,但是對於成佛究竟的基礎與究竟的所依—大悲心與菩提心,他們
之前完全沒有修過,所以如果要走向成佛果位,他們一定要從基礎開始,也就是從大乘的
資糧道開始,不能越級,不能因為他是聲聞阿羅漢就可以跳級。
成佛的「基礎」就是二諦,「道」就是福、智二資糧,「果」就是佛的二身。其中的
二資糧就是方便(福德)資糧與般若(智慧)資糧,這二者要結合。其中的福德資糧,雖
然可以包含身、語、意,但不論是哪一方面,一定是要以大悲心、菩提心作為動機,以大
悲心、菩提心作為動機的身語意的行為,才會成為成佛之因,所以假設沒有屬於方便分或
福德分的大悲心或菩提心作為動機,再多的身語意的行為,頂多只是增上生的因,也就是
來世得到人天果位的因,或者說頂多只是解脫的因而已,無法成為成佛的因。
另一方面,以般若分(智慧資糧)來講,它包含補特伽羅無我的智慧、二空的智慧及
空性慧三個,這三個都屬於般若分或智慧資糧。對想要成佛的大乘行者來講,如果只修補
特伽羅無我的慧,也就是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智慧,他在大乘的道上會耽擱、會延遲許久
,意即他沒有去修空性,他就會遲滯,會很難前進。對於大乘行者來講,除了要修補特伽
羅無我的慧、二空的慧之外,一定要修空性慧,他才能夠毫不拖延的前往佛果。
就大乘行者來講,他在基、道、果中道的部分,必須要有福智二資糧的結合,或者說
福智二資糧的雙運,或者說方便分與般若分雙運,這二種講法是一樣的。意即不論是方便
分或者福德資糧,主要就是以大悲心或菩提心為動機的身語意行;般若分或智慧資糧這部
分,主要就是以空性慧為主的智慧資糧或是般若分,這二者結合就能夠很快的達到佛果位
。光是智慧資糧只修補特伽羅無我慧,頂多只能斷煩惱障,到成佛會耽擱許久。
譬如有二位行者,一位行者是先走小乘聲聞五道,已經證得聲聞阿羅漢,跟另外一位
從一開始就走大乘道的行者,這二位行者相比的話,假設他們同時發起菩提心,同樣都進
入大乘道,一位是之前已經證得聲聞阿羅漢的行者,他發起菩提心進入大乘道;另外一位
是都沒有學任何其他聲聞道或獨覺道的行者,他也發起了菩提心而進入大乘道,這二位行
者成佛的時間,在經典中有不同的講法,但是一般來講,共許的一種講法是:如果一開始
就走大乘道的行者,他成佛的時間會比較短,會比較早成佛,這是共許的講法。雖然會因
為行者根性的鈍、中、利的差別而有時間長短的差別,但是共許的講法就是,一開始走大
乘道的行者,會比小乘聲聞道或先證得聲聞阿羅漢再回小向大,而進入大乘道這樣的行者
,成佛的時間要短許多,意即他會比較快成佛。
為什麼一開始就走大乘道的行者,會比先證得聲聞阿羅漢後來回小向大的行者,成佛
的時間要縮短許多呢?因為一開始走大乘道的行者,他的二資糧(基、道、果中屬於道的
二資糧),譬如以福德資糧來講他修的是菩提心與大悲心,智慧資糧他修的是空性慧,這
二者結合的緣故,所以斷實有執的力量很強,甚至斷實有執的習氣也很強。
反觀先證得聲聞阿羅漢之後再回小向大的行者,雖然他也有大悲心與菩提心,屬於福
德資糧這一部分他當然也沒有欠缺,也有具備,不然他就無法進入大乘資糧道,但是在智
慧方面,他卻有過去的惡習,也就是之前他在證得聲聞阿羅漢的時候,當他進入到無餘涅
槃的時候(無餘涅槃有另外一種講法就是「完全止息周遍行苦的界」,這與無餘涅槃是同
樣的意思,在不同的經論有不同的講法,有的經論稱為無餘涅槃,有的經論稱為完全止息
周遍行苦的界的狀態。)即已證得無餘涅槃的行者,會在這種狀態之下入根本定,這種根
本定在所有的聲聞道來講,是最樂的狀態,他甚至會發一個願,在多劫中都會處在這種根
本定中,不想出來。
所以當他日後回小向大,進入大乘道後,還會經常入這種定,這種定主要是現觀補特
伽羅無我的定。在智慧資糧方面,因為他經常回到這種現觀補特伽羅無我的定的緣故,所
以對於現觀空性的定就會荒廢了,原因是因為他過去串習的緣故。
一開始進入大乘道的行者,他一直在精進於現觀空性的這種定,但是反觀先證得小乘
阿羅漢再回小向大的這類行者,卻經常會進入現觀補特伽羅無我的定,而沒有好好的修現
觀空性的定,因為他經常回去原來的現觀補特伽羅無我這種定的緣故,在智慧資糧的進展
相對來講就比較慢,所以成佛的時間就會拉長許多。
雖然我們會說,假設一個人他一開始進入小乘道,然後證得阿羅漢,這當然也滿好的
,但是不如一開始就進入大乘道,因為他的結果(成佛)有遲、速的差別。即一開始走大
乘道的行者,他走的是快速道,如果先走小乘道再走大乘道,並不是快速道,所以經論中
都極力稱揚一開始就走大乘道。
一般道次第的著作中,如《廣論》或《略論》這類的道次第著作,為什麼要在下士道
中加「共」下士道?在中士道加「共」中士道?是因為整個道次第就是要引導行者在一開
始就進入大乘道的走法,所以不會是走「唯下士道」,也不會講「唯中士道」,因為如果
是走唯下士道,他的目的就是為了下一生,如果是走唯中士道,就是帶到聲聞道與獨覺道
的小乘道上。
因為道次第的著作,目的是為了引導行者進入大乘道,不是走唯下士道,不是唯中士
道,而是先走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然後直接引導到上士道,所以道次第的論著,要遮止
的,就是聲聞道與獨覺道,要引導的,是上士道或大乘道。
10.同義詞
「聲聞的見道」、「聲聞的諦現觀」及「聲聞見道者心續之智」等等是同義詞。
此外,所謂「見道」,因為是首次現前地看見四諦之道,所以稱為「見道」,這裡要
說明的是:
有些利根的行者,即使是還沒有入道的行者,他也有辦法了解四諦,但是他無法現觀
;同樣的有些行者,已經進入了聲聞資糧道、聲聞加行道,雖然也了解四諦,但還是無法
現觀,要現觀唯有進入聲聞的見道,才有辦法現觀四諦,所以「見」有「現觀四諦」之意
,不只是了解而已。
這裡的四諦,主要談的是補特伽羅無我,所以這裡的「四諦」也可以代以「補特伽羅
無我」。而因為是現前、新的瞭解四諦(或說補特伽羅無我)的現觀,所以稱為「諦現觀
」。
11.分類
聲聞見道若予區分,有三:
(1)聲聞見道根本定智(此完全屬於智慧資糧)、(2)聲聞見道後得智(此完全屬
於福德資糧)及(3)不是前述二者(1)與(2)任一之聲聞見道。
(3)的情況是指智慧資糧與福德資糧的力量都沒有在很強的階段,例如我們現在在
聽法的場合中,雖然我們的心中還有瞋的種子,沒有起現行的原因,可能因為聞所成慧與
思所成慧的力量,讓瞋恚沒有起現行,但是瞋恚的種子還是在的,所以第(3)類就相當
於這個比喻,意即雖然在這個階段有智慧資糧、福德資糧,但是它的力量並不是很強,也
就是智慧資糧與福德資糧雖然有,但是不起現行。
第(3)類具體來講,當一位行者進入屬於聲聞見道根本定的狀態下,見道根本定智
現觀的是補特伽羅無我,在此狀態下,起現行的就是現觀補特伽羅無我的慧,但是同時還
有一些不起現行的心,如出離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等。這些心雖然有,但是並沒有起
現行,所以可以說在聲聞見道根本定智中的出離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都是屬於第(3)
類的情況,原因是這些處在聲聞見道根本定智中的,跟這個狀態同時的出離心並不是在後
得位的階段,所以它不是第(2)類。
它雖然在第(1)類的階段,但是又沒有起現行,也不是第(1)類,所以它就被歸到
第(3)類不是前述二者任一,等於不是第(1)類,也不是第(2)類,所以就被歸到第
(3)類。
反之,如果行者在後得位的階段去修出離心,此時的出離心是現行的,這位行者的心
續中同時有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慧,但是這時候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慧並沒有起現行,所
以這個補特伽羅無我的慧,因為它不是如在後得位中的出離心一樣可以起現行,所以它不
能算是第(2)類聲聞見道後得智的一種情況,因為這時候聲聞見道後得智指的是出離心
本身,因為補特伽羅無我的慧沒有起現行,所以不能成為第(2)類,又因為這個階段是
屬於後得位的階段,所以它(補特伽羅無我的慧)也不能屬於第(1)類聲聞見道根本定
智的狀態,它既不是第(1)類也不是第(2)類,就被歸到第(3)類。
只要是「道」起現行的階段,不是在根本定智,就是在後得智。譬如以現觀補特伽羅
無我的慧,或現觀二空的慧,或現觀空性的慧,如果起現行的話就是屬於根本定智;如果
是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等這些心,如果起現行的階段,就歸到後得智的階段,如果不
是前述這二者的階段就被歸到第三類,也就是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聲聞見道。
(....待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