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佈施的心得

作者: imula (skyman)   2018-06-30 12:41:10
佛經記載佈施得種種利益,但應如何佈施呢?
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有佈施與供養的習慣。
一開始佈施只是想得到福報或功德,
後來發現佈施的真意是去掉貪心,而非得到更多的金錢。
如果佈施只是想得到福報,其心態則類似於投資某種生意。
而佈施確實可以得到福報,這是有相佈施。
但若要往上提升,則須練習無相佈施。
但以我的經驗來說,每當佈施之後,常常馬上遇到種種考驗。
人的頭上有三尸神紀錄人的善與惡,
人若有不善的念頭,即使你佈施再多也沒用,因為會善惡相抵掉。
舉例來說:
(一)
今天我佈施給窮人一些金錢,但回家的路上,看見一位美女,
回家後念念不忘,於是便開始對她的形象意淫與手淫。
有了這念頭與行為之後,三尸神便會記錄下來。
那佈施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二)
供高我慢的問題。以為自己佈施的多,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跟別人不一樣。甚至對於自己的佈施行為念念不忘,沒辦法放下。
總之,財佈施之後,你的腦袋會潛意識中問你,
你求的是財?是色?是名?還是利? 就都是求福報的念頭。
但如何放下這些念頭呢?
我的做法很簡單,佈施之後仔細觀察自己的念頭,
若有不善的念頭則觀察它,直到念頭消失在腦中為止。
接著,持續的佈施是很重要的,佈施久了,自然會將一些妄念消除。
佈施單純就是佈施,能真的幫助到人就好了,哪裡能要求更多的回報呢?
作者: opiloom (Jonas)   2018-06-30 13:10:00
善惡相抵其實不太符合佛教的業因果報理論。主要是類似相對的概念。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8-06-30 13:44:00
三尸神咧……八正道從正見開始,請先建立好正見,再來談布施
作者: imula (skyman)   2018-06-30 14:43:00
相對的概念 三尸神對應佛教所說的是 同生 同名 兩位天神善惡業不會相互抵銷,但如果有大量的善業,無量的慈悲喜捨來稀釋惡業的力道,那麼,惡業的影響程度相對就會被改變,反之亦然。
作者: opiloom (Jonas)   2018-06-30 16:24:00
其實如果以原始佛教來看,善惡是不會有神明來記錄的。當然後期大乘經典提到的俱生神等說法,我想可以看作是不了義,為世間方便說法而說。
作者: NWSK (南無阿彌陀佛)   2018-07-01 00:03:00
可參考"天使經",不過透過經典的引導生起智慧並落實才重要雜阿含969經也從"見解"的接受與否談到是否能如實觀察諸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