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世尊告韋提希。】
佛度兩個人幾乎是同時的,放光當中同時加持這兩個人。告訴韋提希夫人:
【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這講西方極樂世界。
【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
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這一段話顯示啟請的功德無量無邊。首先,安慰、告訴她,妳選擇的彌陀淨土,去此
不遠。想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繫念諦觀彼國』,「繫念」是答覆她思惟,「諦觀」
是答覆她正受。在這個地方雖然沒細說,就是告訴她,不但她得利益,『亦令未來世一切
凡夫欲修淨業者』,今天妳所選擇的這個法門,別人看到了一定羨慕,一定也想往生彌陀
淨土。這種利益都是妳在此地選擇而引發的,這個功德利益就太殊勝了。
此地,智者大師的解釋,為什麼說『去此不遠』。「疏云,去此不遠者,極樂去此十
萬億剎」,極樂世界跟我們娑婆世界的距離是十萬億個佛國土。一個佛國土就是一個三千
大千世界,當中距離是十萬億個大千世界,怎麼能說不遠?這個答裡面有兩個意思。「答
有二,一以佛力故,欲見即見」,佛今天以他的神力,把十方諸佛國土都展現在韋提希夫
人的面前,不遠,你看得清清楚楚,你剛才看見了。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光中
現土,顯於佛頂,一念能緣,言不遠也」,恆沙諸佛國土,佛都能在佛光當中展現出來。
所以,我們心一動念就能到達。如果從世間事相上來說,確實是十萬億佛國土,十萬億佛
國土一念就到達。這一念究竟能達到多大的範圍?給諸位說,能達到盡虛空遍法界。十萬
億國土太近了,就好像放射的電波一樣,電波一放射是盡虛空遍法界,十萬億的距離的確
是很短,不算是很長。
所以,念頭不可思議,經上常講「念劫圓融」,一念展開是無量劫,無量劫濃縮是一
念,一念就是無量劫,無量劫就是一念。這也就說明,時間不是真的,空間也是假的。我
們今天講時間、空間,時間空間在佛法裡是不相應行法,換句話說,就是抽象的概念,不
是事實。因為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一念就是心識起用。所以,
一念能變虛空法界,再遠也是一念就到達。不要說彌陀淨土,比彌陀淨土更遠,無量無邊
恆河沙的大千世界,也是一念到達,不需要二念、三念,只一念就圓滿到達。所以說不遠
。
下面諦老法師給我們開示。「佛言不遠者,顯極樂乃唯心淨土,何遠之有,疏指佛頂
光中彌陀,固是,佛不一定彌陀說在光中,如果是光中彌陀,與韋提覿面相見,佛亦不問
知之與不,據佛意謂,爾前言樂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極
樂世界,去此不遠,不難往生,祗要繫念阿彌陀佛,諦觀彼極樂國土。」諦閑法師重在這
兩句,這兩句解釋非常親切,確實比智者大師說得清楚,說得中肯,說得好!遠近不是要
緊的事情,要緊的事情是怎樣去,決定去,這個才要緊。諦老根據經意來解釋,只要繫念
阿彌陀佛,「繫念」根據前面的意思就是信願求生,求生之心非常的懇切,這就是繫念。
求生之心懇切,我們這個世間自然就淡薄,這個世間不論你是處人接物、對人對事,你不
會去計較,也不會去認真,為什麼?一心一意想到極樂世界去。想捨離這個世界,還會跟
這個世界有什麼過不去?沒有!這就是所謂萬緣放下,這是真放下。繫念就是放下萬緣,
一心一意求生極樂世界。
諦觀就是憶佛念佛,十六觀把它總括起來說,就這四個字。前面十五觀是憶佛,最後
一觀是念佛,憶佛念佛,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才曉得諦觀是
包括了修行的方法。憶念的範圍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繫念,即思惟,助道也;諦
觀,即觀想,正行也」,持名念佛是屬於正行,它是屬於觀想的範圍,十六觀範圍之中。
所以諸位要記住,持名不是助念,持名是正念,不是助道的,是正行。「二俱淨業」,佛
給我們講的二種都是淨業,「正助行成,臨終決定往生,可無疑貳」。正修助修,正助雙
修,臨終決定住生,這是毫無疑問的問題。
下面佛是先要給我們講繫念,繫念的三種淨業。我們把這個文念下去,這個非常重要
,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所以科題上講「正示往生正因」,裡面兩段,第一段是正因。
所以這是非常重要。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管是積功累德修行的人,或者是臨終懺悔往生的人,
『三福』一定具足。阿闍世王以後也往生淨土了,他殺父害母,他有沒有修「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給諸位說有。現在是沒有,臨終一懺悔就有,一懺悔就具足。想像過去對父
母那種態度,心態、行為真正是錯了,徹底改過自新。這一下改過自新,他這個福就具足
了,為什麼?他再不會用這個心態、用這種行為對待父母,真正改過。我們中國人有個俗
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真徹底悔改了。阿闍世王到臨終才悔改,所以他必須具足
這三種淨業,沒有這三種淨業是決定不能往生。這是諸位同修要記住的。
我們現前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沒有關係,學阿闍世王,到臨終我們再來懺悔往生
」。如果抱著這種心態,叫投機取巧,這樣的心態決定不能往生。為什麼?你臨命終時沒
有機會懺悔,必然墮落。佛教訓我們,我們在沒有聽到佛法之前造作的罪業,是迷惑顛倒
。聽到佛法之後,尤其是接受三皈、眾戒之後,再要造作罪業,是罪上加罪。所以,四重
戒不通懺悔,懺悔的機會沒有,這是諸位一定要記住。決定不能存個僥倖的心理,那就大
錯特錯了,從今天起認真的修學。
這個三句,第一句裡面有: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四樁事情。第二: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樁事情。第三: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四樁事情。
總共十一樁事情。第一是人天福,註解裡頭說第一是「共凡夫」,人天福報,第二是
「共小乘」,第三是「菩薩福」。所以這個三條後後勝於前前,後面一定包括前面,前面
不能包括後面。如果細說總共十一句,後一句包括前面一句,前面一句不包括後一句。換
句話說,不孝父母決定不可能『奉事師長』,沒有這個道理的。不能夠奉事師長,慈悲心
一定沒有,不會有慈悲心。沒有慈悲心怎麼可能修十善業?沒有十善業怎麼可能『受持三
歸』?受持三歸的人決定是圓滿的十善。你從這個地方來看,就曉得淨土宗是易行道,實
在也不容易!要容易,那是一萬個念佛的一萬個都往生,為什麼李老師常說,一萬個念佛
的人當中,只有兩、三個往生?那兩、三個往生的人你仔細去觀察,他真的做到,他確實
做到。凡是不能做到,陽奉陰違,不能往生,不管你是在家出家,你想生淨土沒那麼容易
。佛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是我們自己沒有去照做。
此地的註解我們簡單跟諸位念念。這段不必細說,因為我們剛剛在講堂當中說了不久
,我記得是講了三次,把這個三條講完。希望大家把那個錄音帶找出來細細去聽聽,非常
重要。得生與否這是關鍵,沒有這個基礎,那一句佛號怎麼能念得好?怎麼能念得相應?
我們今天念的阿彌陀佛不相應,愈念煩惱越多,念到最後都不想念了,念不下去,就是沒
福。這是三福。一句阿彌陀佛念得相應,是有大福報的人,這才能念得相應。
我們看一百三十四面倒數第二行,從第三句看起。「總之欲修淨業,父母不能不孝,
師長合宜奉事」,合宜是應該,「身口意業,不得不慎」,慈心、十善就是身口意業,十
善是身三、口四、意三,要謹慎。「是凡夫分所當行,故曰共凡夫」,這是人天基本的德
行,這個地方做不到;換句話說,人天的資格來生都得不到。來生得不到人天,到哪裡去
?當然到三惡道去了。能把這個四句真正守住,做到了,來生決定不墮三惡道,人天福報
。父母,這個沒有話說,養育之恩怎麼能不報?師長,這裡頭有問題,我們親師、擇友要
選擇。父母不能選擇,沒法子選擇的,老師可以選擇,要選擇真正善知識,親近他,拜他
做老師。拜他做老師要聽話,不聽話沒用處,奉事師長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所以選擇老
師要慎重又慎重。
佛門裡面,皈依的師父沒什麼關係,皈依的師父、剃度的師父、受戒的師父都不重要
,那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個等於說介紹我們入佛門來的,這個不重要。重
要的是什麼?是指導我修行的師父,我們佛門裡面講傳法的師父,這個弟子叫法子。這個
師父在佛門裡面非常重視,這叫師承。我不是在他那邊歸依的,他也不是我的戒和尚,這
個沒關係。我跟他學法,他傳法給我,這就是我的和尚,親教師,這個重要!在家修行也
是如此,一定要選擇善知識。實在選擇不到,哪個是真正善知識,我們也不認識。愈是真
正善知識,你去求他,他愈謙虛,「我沒有東西教你,我自己生死都不能了」,愈謙虛、
愈客氣。那個不是善知識的,「我修行功夫好,我可以放光,我有神通」。今天真假不容
易辨別,在這個時候怎麼辦?所以我常常勸同修我們以古人做老師,這個沒錯,用這個方
法。
最好的老師是阿彌陀佛,那還會錯得了?直接跟阿彌陀佛學,阿彌陀佛不在,那怎麼
辦?淨土五經就是的,依照淨土五經去學,你就是拜阿彌陀佛做老師、拜釋迦牟尼佛做老
師,這個老師決定錯不了。如果說這個太深,我還不懂,淺一點,找近一點,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雖然不在世了,《文鈔》在。我天天讀《文鈔》,依教奉行,他教我怎麼做,我
就怎麼做,印光法師是我們的老師,這是準錯不了的。要好好的選擇老師,選擇同參道友
,我們這一生才會有成就。
==
不孝父母決定不可能『奉事師長』,沒有這個道理的。
不能夠奉事師長,慈悲心一定沒有,不會有慈悲心。沒有慈悲心怎麼可能修十善業?
沒有十善業怎麼可能『受持三歸』?
受持三歸的人決定是圓滿的十善。
孝順父母就是「誠意」,一片真心、別無他念那樣的孝順,
然後在老師那裡學習正念、正知,依教奉行,這是「正心」。
沒有對父母孝順養出來的真心,在老師那裡就不可能老實聽話,就會陽奉陰違。
這就一定沒有「奉事師長」。
一個不孝父母,自我中心,又不聽老師的話老實修行、陽奉陰違的人,
養成自私虛偽的習氣後,怎麼可能對眾生生出真實的慈悲心?
沒有一片真心、老實聽話,十善業都是做做樣子而已。
也就是說,沒有「誠意正心」,「修身」(十善業)就不可能;
覺正淨三歸沒有,「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當然也沒有,「齊家」(六和敬)就不可能,
後面「發菩提心」更沒指望,
「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來度化眾生(「治國、平天下」)通通辦不到。
孝順父母的標準是弟子規。
我很慚愧,至今仍然沒有做得很好。T_T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