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25(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2-11 00:47:19
  下面第十一觀,觀大勢至菩薩。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
五十由旬。舉身光明。照十方國。作紫金色。有緣眾生。皆悉得見。但見此菩薩一毛空光
。】
  這個『空』是毛孔當中的空隙放光。
  【即見十方無量諸佛淨妙光明。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
三塗。得無上力。是故號此菩薩為大勢至。】
  這一段經文首先介紹的是大勢至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形狀、大小、面貌都相同。菩薩
名號之由來,在此地也跟我們介紹,為什麼他叫做大勢至?他還有一個別號叫『無邊光』
,我們在這裡都見到。因為他能夠叫一切有緣眾生,遠離三途,得無上力,這稱為大勢至
。大勢至名號,從這個地方建立的。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二百零五面,「與觀音明異同」。
  【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華。一一寶華。有五百寶臺。一一臺中。十方諸佛淨妙土國
土廣長之相。皆於中現。頂上肉髻。如缽頭摩華。】
  『缽頭摩華』是紅色的蓮花。
  【於肉髻上有一寶瓶。】
  這是跟觀音菩薩不相同的。
  【盛諸光明。】
  這個寶瓶裡面裝什麼?裝著光明。
  【普現佛事。餘諸身相。如觀世音等無有異。】
  跟觀音菩薩不相同,就是帽子不一樣。
  【此菩薩行時。十方世界。一切震動。當地動處。有五百億寶華。一一寶華。莊嚴高
顯如極樂世界。】
  這是菩薩行的時候所現的境界。
  【此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
中間。無量塵數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
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這一段是講菩薩行、坐,行是利益眾生的莊嚴。
  【作此觀者。名為觀見大勢至菩薩。是為觀大勢至色身相。觀此菩薩者。名第十一觀
。】
  這段經文給我們介紹西方三聖當中的大勢至菩薩。經上說明菩薩行、坐,四威儀當中
說到兩個,說兩個,其他兩個就含在其中,這個要知道。行、住、坐、臥全是佛事,全是
一切震動。大勢至菩薩行住坐臥一切震動,觀世音菩薩有沒有?當然有的,不必說觀音菩
薩那個文裡頭沒有說,大概觀音菩薩沒有。佛說經,有的說在觀音菩薩那邊,觀音菩薩有
的,大勢至菩薩都有;大勢至菩薩說的有的,觀世音菩薩也統統都有,沒有兩樣的。
  震動,說一切震動,不是像我們現在說地震,地震還受得了?那菩薩一來,不給我們
帶來大災難了?這是錯誤。他講大地震動,這個地是心地,一切眾生的心地,見佛的光明
,聽佛的說法,心地震動,覺悟了!從前這個心迷惑顛倒,現在這個一震動,心就開解了
,心開意解,是這個意思。所以不要會錯了意,會錯了意那我們都不歡迎佛菩薩來,來的
時候災難太大了。這是說心地震動,心開意解。所以這個動有湧的意思,湧是什麼?智慧
往前湧,覺性往上湧。是表這個意思的。一切諸佛菩薩都能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這是總說。
  底下一段經文說滅罪的功德,在二百零七面第三行。
  【除無數劫阿僧祗生死之罪。作是觀者。不處胞胎。常遊諸佛淨妙國土。此觀成已。
名為具足觀觀世音大勢至。】
  註解裡面,總括言之這兩位菩薩只有帽子上,一個是化佛,一個是寶瓶,「二種有異
,餘相皆同」,其餘的完全都相同,只有帽子上那麼一點點差別。相貌相同,威儀也相同
,利生的功德當然還是相同,所以無論說在哪邊,兩位菩薩統統是一樣。
  再接著下面是第十二觀,「普往生觀」。這裡面有兩段,第一段「作自身往想」。這
是修淨宗的人,雖然不修這一觀,持名念佛最好也常常作往生想,對我們將來往生西方極
樂世界是很有幫助的。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作蓮華合想。作蓮
華開想。蓮華開時。有五百色光來照身想。眼目開想。見佛菩薩滿虛空中。水鳥樹林。及
與諸佛所出音聲。皆演妙法。與十二部經合。若出定之時。憶持不失。見此事已。名見無
量壽佛極樂世界。是為普觀想。名第十二觀。】
  後面還有一段把它念下去,在二百零九面第二行。
  【無量壽佛化身無數。與觀世音及大勢至。當來至此行人之所。】
  這段是叫我們常常憶想自己往生。觀想是不容易,尤其我們現在煩惱很重,妄念太多
了,所以用觀想念佛確實不容易成就。因此我們修行的方法是專採持名,以持名為主,也
可以用觀想來幫助,這個很有利益的。用觀想幫助,我們能想多少就想多少,那就很方便
。特別是晚上睡眠的時候,當我們躺在床上,就做往生想,就想佛來接引我們。常常做這
個想,最大的好處,臨命終時沒有恐怖。一般人,實在說這是一切眾生都是這樣的,六道
眾生可以說無不如是,貪生怕死。真到要死的時候,就是恐懼現前,真正能夠做到心不顛
倒,遠離恐怖,那要很深的定力。臨終的時候,人真正是不顛倒、不恐怖,即使是不念佛
的人他也決定不會墮三惡道。三惡道是怎麼去的?慌亂的才會去的,哪有頭腦清楚的人會
去墮三惡道?不可能。只有在慌亂的時候,一切境界見不清楚,隨著業力牽引就進去了。
神智清楚,不慌不忙,他對於境界看的很清楚,他會選擇,必然是人天福報。如果是念佛
人,在這個關頭當中,他決定選擇西方淨土。只這一念相應,佛就來迎接了,速度非常之
快。你這個一念相應,佛菩薩馬上來接引你。所以這種觀想,常常做往生的觀想,利益非
常之大。
  這段經文末後這幾句話說得好。就是在我們觀想的時候,還沒有到命終,阿彌陀佛、
觀音勢至都會來現前,真正是「入我想中」,也就是前面經文上講的時候,「入眾生心想
中」。心裡想佛,心就作佛了,想菩薩,心就作菩薩。註解末後說,「斯乃三觀一心,作
是雙運,致令心佛,彼此往來,故知觀體,誠不可思議」。你常常能做如是想,與佛菩薩
感應道交,這是屬於事,心作心是屬於理。理與事相應,理與事不二,這樣念佛、憶佛,
功德就不可思議。由此可知,這個經論我們要不讀、不明瞭,雖然說這是易行道,往往我
們也把它搞錯了。這就是念佛人多,往生人少的緣故。也正是古人所講,生到西方品位高
下是各人遇緣不同,這都是給我們做證明的。我們遇的緣很殊勝,殊勝在哪裡?理清楚,
方法明瞭,境界都知道,會用心,會用功,這個緣殊勝,往生西方品位就高。
  品位高下,實在是講遇緣不同。這個話好像是善導大師講的,在《四帖疏》裡頭說,
遇緣不同。善導大師這句話,的確對我們念佛人來講,給我們很大的信心。因為沒有聽到
這個話之前,總覺到自己業障很重,我能不能往生,自己都沒有把握。即使往生,下下品
我已經很僥倖,很滿足了,不敢往上面去想。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有把握,聽了祖師這
些話心才定了,知道不但有把握往生,還有把握求上上品往生。因為這個與過去世的善根
福德關係不大,這一生遇緣關係很大。再跟諸位說清楚一點,為什麼講與過去世善根福德
不大?過去善根福德你已經具足了,你要不具足善根福德,不是多善根、多福德,你怎麼
能相信?你怎麼可能有機會遇到?遇不到這個法門。你能夠遇到,遇到之後能夠相信、能
夠發願,這就說明你的善根福德沒有問題,具足了。現在問題就是緣的問題,這個緣,就
是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上的差別,你是上上品,還是上中品,還是下三品,是遇緣問
題。
  這樁事情我們自己搞清楚了,一定要發願與一切眾生做增上緣。我們遇到非常殊勝的
因緣,我們自己可以升到高品位,還有一些念佛人不知道的。如果我們有緣遇到他,你能
夠講解給他聽,使他也能夠提升品位,自行化他。千萬不要存一個心,「我遇到的緣好,
我上上品往生,我可不能告訴別人,別人往生品位都比我低」。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叫
做吝法,慳吝心生起來。慳吝是最大的煩惱,屬於貪煩惱,貪瞋痴煩惱生起來,就障礙你
往生,不但你品位不能提升,還有障礙,你未必能往生。除非是沒有緣,有緣就要勸人,
有緣就要給人講解。
  給人講解,是不是耽誤了自己修行?沒有耽誤。你給人講解,自己還是憶佛念佛,不
一定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才叫念佛。我勸別人念佛,也是在念佛,我心裡頭沒有
離開阿彌陀佛。所以,念不一定是口念,心念、憶念、身也在念,身口意三業都在念佛。
不單單是口,自行是念,幫助別人也是念。我一個人念這句阿彌陀佛,大家都在念阿彌陀
佛,大家念阿彌陀佛就是我在念阿彌陀佛,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大經上一再跟我們講,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千萬要體會到這個意思。我們修行的方法才能夠像這個光明一樣,
光光相照,這個光明才顯示出無比的廣大。
  好,我們下課,休息幾分鐘。
==
當我們躺在床上,就做往生想,就想佛來接引我們。
常常做這個想,最大的好處,臨命終時沒有恐怖。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19-02-11 06:18:00
恐怖有些是想出來的,有些有信念的人,展現方式不太一樣印象裡有些神話以戰死方能昇天,變成那種人老了就想發動戰爭?
作者: Iamboy183 (新)   2019-02-11 10:0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2-11 12:4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2-11 14:04: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2-11 17:47:00
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2-11 22:29: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