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74(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19-09-27 23:25:00
一、賢護:要護持菩提心,要護持這一句名號不要丟掉
  十六位大士。第一位『賢護』,「賢護等十六正士,常見經論」。世尊講經教學,這
些人常常參加,都在法會中。「《勝思惟梵天經》及《思益經》列十六名。《智度論》標
十六,但僅列六名」,只舉六個人做例子。「論曰」,「善守」,善守就是賢護,「等十
六菩薩是居家菩薩」。「《思益經》云:若眾生聞名者,畢竟得三菩提,故云善守。」善
守跟賢護的意思通,守就是守護,善就是善賢。聞名思義,我們要護持我們的正法。
  正法是什麼?從理上講,清淨平等覺;從事上講,要護持菩提心,要護持這一句名號
不要丟掉。海賢老和尚為我們做出榜樣,九十二年一句佛號沒有丟掉,常在口上,常在心
中,所以證得究竟圓滿。這個人老實,一生從來沒有騙過人、說過一句假話。戒律守得好
,三皈、五戒、十善,我相信《沙彌律儀》他都沒有學過,守這個東西就夠了!
二、聞賢護之名,回光返照
  淨宗五科,第一個三福,三福是最高的修行指導原則。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
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怎麼落實?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
感應篇》,修十善業,《十善業道經》,三個根。不從這做起,假的,不是真的。
第一條是人天善法,人天果。向上提升,皈依三寶,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這小乘戒,一定從這做起。皈依佛是覺而不迷,時時刻刻要覺;正而不邪,
思想、言行要正,要依祖宗、聖賢的教誨;第三淨而不染,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淨而不染
。他淨不淨於我不相干,看到這個形象,回光返照,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我就學這個。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六塵境界裡,色聲香味觸法都不染著,這叫皈依僧。這叫真修行。
如果看到出家人就批評好壞,你在造業,將來會墮地獄,錯了!這不是我們的事,我
們不可以批評,我們只能讚歎。讚歎,佛法就興;批評,佛法就滅了。批評就是造滅佛法
的事。在三寶面前學覺正淨,這叫受持三皈,具足眾戒。這戒裡包括六和、三學、六度、
普賢十願,時時刻刻拿來對照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就對了,這叫真學佛。
  所以,聞賢護之名,回光返照,我要學聖賢、護念聖賢的教學,要認真去做。只要能
護持淨業三福、六和敬、戒定慧三學、六度、十願,一心常念阿彌陀佛,沒有一個不往生
的。老和尚嚴持淨戒,就是這五科,所有戒律都在其中。所以《思益經》講,眾生聞菩薩
名號,都能回光返照提醒自己,畢竟得三菩提,所以叫善守。
三、賢護,自護賢德,復護眾生
  「又《大方等大集賢護經》」,這部經專門介紹賢護菩薩修行功德。「王舍大城有優
婆塞,名曰賢護」,十六位只有賢護是地球人,其他都是外面來的,「為眾上首」,先把
地球這一位列出來。「又《大寶積經賢護長者會》佛說賢護長者眾樂事」,樂事一定是善
因所感,從果上要看到因,「其受於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
」。這是佛對賢護菩薩的讚歎。又《名義集》,「[風犮]陀婆羅」,「翻為賢護,自護賢
德,復護眾生故」。他護自己,而且護眾生、護法。護法第一個依教奉行,自己不能依教
奉行,那護法是假的。
  海賢老和尚抓到佛法的總綱領、總原則,一護一切護,一個都漏不掉,這個總綱領就
是一句佛號,很少人知道。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光,過去、現在
、未來,光明遍照,沒有一個漏掉,無量的時空。這句名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總名號
。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成佛就是成無量覺,成無量覺就叫成佛。
四、念佛三昧誰修的?普賢菩薩修的、賢護菩薩修的
  自護賢德,復護眾生,幫助眾生成聖成賢。「或云賢首」,也翻成賢首,「以位居等
覺,為眾賢之首」,法身菩薩裡排名第一。「可見賢護正士,乃示生於王舍城,位登等覺
之在家菩薩」。這是他真正身分,等覺菩薩來表法,示現在家居士身分,跟佛同時出現在
世間。「若按今經別意」,依《無量壽經》來說,它有特別意思。《般舟三昧經》提到,
「此跋陀和」,就是[風犮]陀婆羅,翻成賢護,跋陀和菩薩。「是念佛三昧發起人」,這
跟淨土關係就密切了,「親見彌陀。今故來此勝會,助顯念佛三昧無上法門」。
  賢護菩薩成佛了,退到菩薩位來幫助佛教化眾生,這叫果後賢護。示現在家菩薩,以
居士身分出現,他是來表法的。念佛三昧誰修的?普賢菩薩修的、賢護菩薩修的。他們學
的法門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海賢老和尚九十二年天天修的是念佛三昧無上法門。
五、他方世界來此示現之在家菩薩
  第二『善思惟菩薩』,「唐譯為善思惟義菩薩,魏譯為善思議菩薩。按《四童子經.
現生品》,善思惟等正士是他方世界來此示現之在家菩薩」。「經云」,《四童子經》,
「東方去此佛剎十千俱胝,有一世界名寶鳴」,有佛出世,名「獅子鳴聲如來」。有菩薩
叫「善思議」,就是此地講的善思惟,「應托來到此土,化生阿闍世王宮內」。把善思惟
菩薩交代出來了,在家菩薩。「南方去此五百億世界,有一世界,佛名寶積善現如來,有
一菩薩名寂靜轉」,就是第三尊慧辯才菩薩。「於此舍衛城內,生大居士似師子家」。這
都是他方世界的菩薩以應身來投胎。「西方去此過八億百千佛剎」,八億乘十萬佛剎,「
樂音如來所,有一菩薩名無攀緣」,就是「觀無住」。他觀,觀了不攀緣,心裡不落印象
,真正是無攀緣。「於此波羅奈國,化生大居士善鬼家」。第四尊,觀無住菩薩。
  「北方去此六萬四百千億佛土,住菩提分轉如來所」,住菩提分轉佛。「有一菩薩名
開敷神德」,就是神通華菩薩,「生此毘耶離城大將師子家」。生在將軍家。「此四童子
與無量大眾,共來娑羅雙樹所,恭敬供養」。孩童的時候他們就學佛了,等覺菩薩再來的
。所以他們見到釋迦牟尼佛,到娑羅雙樹所,恭敬供養釋迦牟尼佛。
  「又此下光英菩薩等四正士,如《佛名經第七》」,「說光英、慧上」,慧上就是智
上,「寂根、願慧四菩薩,從四方佛土,來集此界之相」。東南西北四方來集此界。生到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無量劫修行的功德統統加持給你,你就變成阿惟越致菩薩
,法身菩薩。加持管用,我們花就開了,花開見佛悟無生,七地以上。在極樂世界聽阿彌
陀佛講經教學,聽到大徹大悟,證得究竟圓滿,你就成佛了。進入講堂凡夫,離開講堂就
成佛了,絕對沒有退轉。菩薩都化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拜佛。拜佛供養佛修福,聽經
聞法開智慧。極樂世界修行一天,其他世界無量劫也比不上,他一天就能做到。
極樂世界不能不去。我們現在這個緣分太好了,這個緣分要捨棄,真錯了!下定決心
非去不可,這個世間全放下了。不跟人爭,你們要爭你們去爭去,全拿去,我全不要了。
統統放下,心上只放阿彌陀佛,就對了。
「又《月燈三昧經第三》說:香象菩薩,從東方阿閦佛,與那由多菩薩,共來問訊釋
迦牟尼佛」。「以上賢護至香象十正士。其餘六人如《甄解》云」,「其餘智幢」,就是
寶幢,「寶英、中住、制行、解脫」,「雖未見經證」,沒看到這幾位菩薩事跡,「但是
準前思之」,用前面經論作準,「必應是他方來大士也」。肯定是他方世界。
六、賢護等十六正士者,彰此法不以出家發心為本
  「按《甄解》所註是《魏譯》,《魏譯》僅列十五正士之名,其中缺慧辯才菩薩」。
慧辯才菩薩見於《唐譯》,就是《大寶積經》這一會裡頭有。「《甄解》以為信慧即慧辯
才,今經開為兩人,始合十六之數。故知信慧菩薩亦應如寶幢等正士,亦是他方來者。《
甄解》於此,更有闡明」,「文曰」,「初列賢護等十六正士者,彰此法不以出家發心為
本」。這一句非常重要,就是淨土念佛不是以出家發心為根本,它是以在家。「次列他方
來者」,這裡頭又有很深的意思,「彰十方佛土中,悉以此法為出世大事故,共來精進求
此法」。「此議甚得經旨。蓋在家修行,最宜持名念佛也。十方大士悉來聽法,表此法殊
勝,實為大事因緣故」。為什麼他方世界在家菩薩這麼多出現在這個法會上?表法,這個
方法適合在家修行,所以在家菩薩都來了。十六是表圓滿,都是表法的意思。
==
要護持菩提心,要護持這一句名號不要丟掉。常在口上,常在心中。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19-09-27 23:33: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9-09-27 23:53:00
阿彌陀佛
作者: nmamtb (南無阿彌陀佛)   2019-09-28 16:11: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9-28 17:34: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9-29 10:56: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19-09-30 23:10: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沒有妮的日子)   2019-10-04 17:37: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