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世尊,指釋迦牟尼佛。《淨影疏》曰:佛具眾德,為世尊重,故號世尊。」佛具足
圓滿的德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萬法,一樣都不缺。萬不是數字,是代表圓
滿,沒有一樣不具足。這是自性。正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法都是心變的。《
華嚴經》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他把萬法(一切法)分三大類,第一類是智
慧,第二類是德能,第三類是相好。起心動念、精神是德能,物質方面是相好。現在科學
家也分三類,第一個能量,第二個念頭、意念,第三個物質。大乘經稱為阿賴耶的三細相
:能量,阿賴耶的業相;精神、念頭,阿賴耶的轉相;物質是阿賴耶的境界相。這三類是
自性本具的,不是從外頭來的。
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又說「境隨心轉」,境是環境,無論是物質環境、精
神環境,都是從念頭轉的。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美好?是我們自性純淨純善的念頭變現出
來的。今天世界為什麼有這麼多災變?是我們一切不善不淨的念頭所變現出來的。世界動
亂,地球災變異常,我們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心情煩躁,定不下來,這是我們自性裡面,
自性本來是清淨、純淨純善,迷失了自性,自性是真心,從真心裡頭變出一個妄心,阿賴
耶。阿賴耶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真,永恆不變,阿賴耶有生、有滅。
二、光裡有完整的畫面,可是我們完全看不到
極其微細的念頭我們覺察不到,頻率非常高。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最微細的念頭,「
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就是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二千一百兆次,一秒鐘。一秒鐘
波動二千一百兆次,這是事實真相,在這個頻率下發生的幻相,根本就見不到真相。一秒
鐘二千一百兆次的頻率是我們沒有辦法掌握到的,一個幻相,根本沒有辦法覺察。
老式電影,鏡頭打開,一張幻燈片打在銀幕上,再把鏡頭關起來,換第二張,一秒鐘
二十四張。我們把底片全抹黑,只留下一張,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看到沒有?看到了。
看到一道光一閃就沒有了,光裡有完整的畫面,可是我們完全看不到,它太快了。一秒鐘
十二張底片,我們能看到有樹、有人、有房屋,有這個概念,一閃就過去了,詳細看不見
。所以真相就在眼前,我們聽不到、看不到、聞不到、接觸不到,連第六意識都想不到。
三、真心不動,妄心動得再快,真心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什麼時候你能看到?經上講八地以上,他直接就看到。他用真心、清淨心。真心為什
麼能看到?真心不動,你是動的,妄心是動的,動得再快,真心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真心本具智慧、德能,觀察、聽聞是德能,它沒有受到障礙,所以再微細,頻率再高,它
也看得清楚、聽得明白。一念,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它能看清楚、聽明白。這事實真相
就在眼前,就是現在,現前一念。
怎麼修法?放下而已。放下什麼?放下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
的生滅。不起心、不動念,妄心沒有了,阿賴耶沒有了,完全用真心。真心極其靈光,再
微細的,它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不可思議。學佛沒有別的,回歸自性而已。《楞嚴經》
說的「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證得圓滿的果位,成佛了,妙覺如來,你沒有得到什麼
,一無所得。你所得的是自性本來具足的,沒有一樣是新東西。所以佛法最忌諱心外求法
,心外沒有法,佛法一切向內不向外。一切是自己本有,外面沒有一法,外面全是假的,
幻相,如夢幻泡影。向內求,一切圓滿;向外求,永遠得不到。
自性本具眾德,所以佛具眾德,證到佛的地位,無量無邊德能統統現前,為世間所尊
重。世間沒有比佛更尊貴的,他的性德、智慧、相好圓滿的顯現出來了。世間一切眾生跟
世尊沒有兩樣,只是他覺悟了,他不迷,性德完全顯露;我們迷失自性,妄心當家。妄心
是生滅心,就是這個生滅的念頭,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這個妄心把真心所變的相
扭曲了。真心所現的相是完整的、圓滿的,湖面風平浪靜,水清澈沒有染污,四周風景都
圓滿照在裡面,叫照見,真心見,那叫一真法界。妄心就是有染污,水不乾淨,風吹起了
波浪。能照,照得不清楚。十法界眾生心動了,就是他有波浪,他有染污。染污有輕重不
同,波浪頻率高低不一,所以分為十法界,愈往上愈潔淨、清淨,愈往下,大風大浪,特
別是三途。大風大浪,阿修羅,餓鬼、地獄、畜生,浮躁到極處。所以經上講世尊,我們
每個人都有分,恢復本來面目就叫世尊。「佛是世間極尊」,極為尊重,「故稱世尊」。
四、做人基本的德行五個字,仁義禮智信
「威者,有威可畏謂之威」。「威神」,威嚴,眾生見到他自然產生畏懼。小孩見到
老人規規矩矩有禮節,言談舉止都不能隨便。從小教倫理,人與人的關係。關係清楚了,
這就有尊卑,對長輩要尊重,對平輩要友愛,對晚輩要慈悲。人有喜怒哀樂,喜怒哀樂發
出來都中節,不過分,恰到好處,這人情。人跟人的關係清楚,你才能盡分,明倫盡分,
盡到自己本分的義務。做人基本的德行,仁義禮智信,這叫人。如果違背了五常,「人棄
常則妖興」,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那這個人是妖魔鬼怪。這五個字販夫走卒
都知道,都知道做人。
仁者愛人,「凡是人,皆須愛」。義者循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想符不符合道義
,不符合義,不能想、不能說、不能做。智是智慧、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造罪
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依智不依情。最後信用,人無信不能立足於社會,一定要講信用
。做人基本的德行五個字,仁義禮智信。「《勝鬘寶窟》曰:外使物畏,目之為威」,表
現在外,有風度、有威儀(儀表),人家看到你自然產生恭敬心。
==
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美好?是我們自性純淨純善的念頭變現出來的。
今天世界為什麼有這麼多災變?是我們一切不善不淨的念頭所變現出來的。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