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75(下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07-15 19:27:56
一、在極樂世界,一念頃,能遍供諸佛
  下面第十一願,「遍供諸佛願」。請看經文:
  【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者。不取正覺。】
  一個人在這個世間,能遇到一尊佛、一尊菩薩、一位阿羅漢,都稀有難逢。這些人是
人間真正的福田,他能幫助你開智慧、了生死出三界、修行證果,這個福報太大了。在我
們這個世間遇到一個真正修行人都不容易,怎麼可能一念頃。在極樂世界,一念頃,極短
時間,他的神通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而且『周遍巡歷供養諸佛』,修福修慧太
容易了。念老註解,「第十一,遍供諸佛願。文中合說兩願」,兩樁事情,「如周遍巡歷
供養諸佛,巡歷,偏顯第十願」,前面所說的,「供養,偏顯第十一願」。
  「於一念頃,指極短促之時間。一念之時限,諸說不一,已見」,前面講過。佛講經
因人、因地、因事不同,無有定法可說,隨機應教。就像《楞嚴經》所說,「隨眾生心,
應所知量」。世間亦如是,譬如孔子,學生問仁,每個人答覆都不相同,問孝也不相同,
應機施教,每個人都得利益。佛法亦如是,聖賢現身沒有一定形相,教學沒有一定說法,
總而言之,讓問的人真正得利益,他真聽懂了,真理解了,真得受用。這是聖教。
  「今依《翻譯名義集》,以剎那為一念」,並依《大智度論》,「一彈指頃有六十剎
那」。這一彈指六十剎那。彌勒菩薩講一念,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他說「指一彈指
所占時間之六十分之一,故甚短暫」,我們比較容易懂。「然於此短促剎那之際,可超過
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深顯極樂國人神通妙用不可思議」,我們無法想像。「那
由他」是梵語,「數也,古說不一。其小者,如《玄應音義》」所說,「那由他,當中國
十萬」。「其較大者,則謂那由他,隋言數千萬」。這是數字,千萬是那由他,隋是隋代
時候。「他說不俱引」,就不再多引了。「故其數難於確定,但可定言,億那由他百千,
表一難以數計之大數」。是很大數字,無法講清楚。「於一剎那,能超過如是眾多佛剎,
表所到之處至遠也」,太遠了。
二、從常寂光的立場來說,一切萬法都沒有距離,都在現前
  宇宙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大小一如不二,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這麼大的宇宙,可
以容納在一個芥子裡,宇宙沒有縮小,芥菜子沒有放大,它能容得下。一部《大藏經》能
容入一個小晶片,這就是小可以容大。我們在電腦裡看得清清楚楚,還能把它放大,比原
來的字更大,沒有大小之分。大小是六道凡夫錯誤的概念,不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沒
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一切法就在當下。這是什麼?覺悟人的境界。
  湯恩比常說,宇宙背後一個精神實相,佛法裡兩個字就說明了。自性,真如、本性,
他就說的這個。他說一定有,但是他拿不出來,一定有。這是什麼?宇宙萬有的本體,整
個宇宙是從它變現出來的。它真有,它能現、能隱,遇到緣它現,沒有緣它就不現;不現
的時候不能說它沒有,現的時候不能說它有。所現的一切現象全是假的,包括如來實報莊
嚴土。實報莊嚴土是法性變的,唯心所現;十法界、六道是唯識所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沒有說實報土、一真法界例外。所以,一真有隱現不同,阿賴耶生滅不同。
  阿賴耶是假的,見性之後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八識五十一心所全沒有了。最後融入
常寂光,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是自性、是本體,就是「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
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這就是自性。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從常寂光的立場
來說,一切萬法都沒有距離,都在現前。像房間十幾盞燈都打開了,光跟光互相交融,分
不開哪個光。你回歸自性了,就等於你那個燈在常寂光裡亮起來,跟所有的光都融成一起
;融成一起,自己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佛法講到究竟處。
三、極樂世界是誰造的?完全是自性圓滿現前的
  「周遍巡歷者,表所遊之國至廣」,一切諸佛剎土他都到達了,去供佛、聞法,附帶
度眾生。那個佛國度有緣人有苦難,發出信號,我們立刻就收到,就是他的感,收到就有
應,應,自然就現身,就說法幫助他。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生病痛苦時,文殊菩薩知道
,他就來應。老和尚有感,菩薩就有應,真的化身幫助他,度過苦難,繼續去朝山。
  「供養諸佛,表所興之事至繁」,很多。「而悉於一念之頃,圓滿成就者,備顯極樂
國土之事事無礙,一多相即,延促同時」,時間、空間沒有了。「芥子須彌」,芥子小,
須彌山大,芥子能包須彌山,「十方不離當處;一念遍供,三世不隔當念」。芥子納須彌
,大小沒有了;一念供養,一切諸佛都圓滿了,這時間沒有了,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了
,三世不隔當念,一念圓滿三世。「當下即是,圓攝無遺。故云:華藏無異極樂,淨土遍
收玄妙。」
任何一個法門,只要達到真正真誠、專一就有開悟的可能。學佛目的就是要開悟,就
是自見其義,不是別人教給你的。真實智慧是自性本具,「心外無法」,一切法都是自性
變現的,能生萬法。所以明心見性最重要。修行修什麼?清淨、平等、覺。《華嚴經》說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德是無量壽,相是莊嚴,自性本來具足的。極樂世
界是誰造的?完全是自性圓滿現前的。誰的自性?阿彌陀佛,還有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的
自性跟阿彌陀佛是一個自性,不是兩個。我們知道了,但是回不了頭,為什麼?業障、習
氣太重,無量劫的薰染,我們知道錯了,但是丟不掉。彌陀無盡慈悲,建立極樂世界。我
們只要信願持名,就能往生淨土。往生到極樂世界,「當下即是,圓攝無遺。故云:華藏
無異極樂」。華藏,釋迦牟尼佛的實報土,極樂是阿彌陀佛的實報土,實報土是一不是二
,華藏好比是新加坡,極樂好比是烏節路,最繁華的一條街道,新加坡的精華。生華藏就
生極樂,生極樂就生華藏。「淨土遍收玄妙」,玄妙之極處沒有離開極樂世界。
四、一切諸佛都稱讚,能不相信嗎?十念必生
  下面第十二願。善導大師說四十八願裡頭有五願最真實,這五願頭一個就是第十二「
定成正覺」,我們心裡要踏實,到極樂世界決定成佛;第十三願,光明無量;第十五願,
壽命無量;第十七願,諸佛稱讚;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大師告訴我們,這五願最真實。
定成正覺這是證果,光明無量是真淨土,壽命無量是真佛,諸佛稱讚這是幫助我們起信,
十念必生是修行。這四願當中,光明無量是依報,常寂光;壽命無量是正報,生到極樂
世界,阿彌陀佛無量壽,個個都是無量壽。一切諸佛都稱讚,能不相信嗎?十念必生,容
易,不難。臨終十念,這個重要,不是說平常的。
  平常我們要常念佛,為什麼?人不能沒有念頭,前念滅後念生,念念相似相續,每個
念頭不一樣,我們生存在地球上,樣樣都好像真的,其實是假的。它的頻率太高,我們感
受不到,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這叫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十法界統統生活在這麼
高的頻率下。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是阿賴耶的業相,這叫一念不覺,而有無明。
==
任何一個法門,只要達到真正真誠、專一就有開悟的可能。
學佛目的就是要開悟,就是自見其義,不是別人教給你的。真實智慧是自性本具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07-15 21:15: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7-15 21:56:00
阿彌陀佛!
作者: mikehale (窗外正暴雨)   2020-07-17 18:37: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20-07-17 22:53: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