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節要)176(上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樹)   2020-07-16 19:09:48
一、無論如何要念到功夫成片
  第十二願,「定成正覺願」。請看經文: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遠離分別。諸根寂靜。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
涅槃者。不取正覺。】
『我作佛時』,願是因地發的,那時身分是比丘。他說將來作佛時,『所有眾生,生
我國者』,「所有」這兩個字意思太深太廣了。最高等覺菩薩、法身菩薩,一直到無間地
獄。無間地獄能往生嗎?能。無間地獄的眾生,也是久遠劫修這個法門,只是臨終一念錯
了,不幸墮地獄。修行人定功不夠,臨終觸動他,他生煩惱,一念瞋恨,地獄道去了。
海賢老和尚常教人、勸人,無論如何要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理一心未必能做到,
功夫成片可以做到。一切時一切處,心裡只有阿彌陀佛,沒有妄想、雜念,這叫成片(功
夫成片),煩惱習氣沒斷。有這樣的功夫就能往生,就有感應,阿彌陀佛現身給你說法,
而且肯定的。《楞嚴經》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必,非常肯定,阿彌陀佛
現身告訴你,你的壽命還有多少年,到時候佛來接你。等於說你在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你
不再猶豫、疑問,決定得生。有一等人很聰明,向佛要求,壽命不要了,現在就去。彌陀
慈悲,沒有一個不帶走的。凡夫老實、聽話、真幹,信願持名,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這個境
界?三年。《淨土聖賢錄》、《往生傳》,三年一半以上。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雖
說法門平等,但是得不到阿彌陀佛加持,時間很長。
二、淨土的殊勝,一生成就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遠離分別,諸根寂靜』。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修什麼?清淨平等
覺,「遠離分別」是平等。『若不決定成等正覺』,「等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證
大涅槃』,「大涅槃」就是常寂光淨土,法藏就不成佛。法藏成佛了,法藏在西方極樂世
界成佛現在十劫。極樂世界無量壽,無量劫!怎樣修?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出榜樣,就一
句佛號。這一句佛號不可思議功德,世出世間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名號,念一
句阿彌陀佛統統都念到了,一個不漏;一切諸佛度化眾生的無量法門,一個都沒有漏掉。
它是佛法真正的大總持、祕密神咒,一法不漏,包羅萬象。我們就明白念佛功德多大!無
量法門是因為這個法門他不相信,不能接受。佛觀機,給你說應機的法門。你過去學過,
現在一說你就歡喜。沒學成,繼續努力。這一生能不能成就?不能,來生再接著幹。生生
世世,要很長的時間,你才能夠證得菩薩果位。
  淨土的殊勝,一生成就。《往生傳》,宋朝瑩珂法師,他三天三夜就把阿彌陀佛念來
了。不眠不休,不吃飯不睡覺,拼命念,念到精疲力倦阿彌陀佛出現了。瑩珂見佛,福至
心靈,立刻向阿彌陀佛要求,十年壽命不要了,現在跟你去。佛就跟他約定三天之後來接
引。他度化眾生,表法給大家看,沒有生病,人身心健康,三天,說走就走了。他示範表
法,破戒比丘為什麼念佛那麼勤懇?因為他相信因果,他知道他要不往生,決定墮地獄,
想到地獄苦,害怕!所以人念《地藏經》有好處,《地藏經》講地獄,時刻提醒你。瑩珂
三天念到成片,感得阿彌陀佛來,這就是憶佛念佛,現前見佛;當來是往生之後見佛,現
前是當時見佛。念到功夫成片,有沒有阿彌陀佛你就完全明白,不再懷疑。
三、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念老註解,「此第十二願名定成正覺願。往生者決定成佛,正顯彌陀之本心,唯以一
佛乘,廣度無邊眾生於究竟涅槃也」。這個法門,這個經,十方一切諸佛都稱之為難信之
法。所以不相信是正常,相信是不正常。佛說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
諸佛如來,這一生得無量諸佛加持,你才生信心,才發願求往生,這個不平常。經典的目
的就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真正相信,沒有疑惑,經可以不念了,一句佛號就行了。像海
賢老和尚,一句佛號念到底,世間萬緣放下,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無論哪一門。一生對
一切人真誠恭敬,沒發過脾氣,沒有怨恨過任何一個人,別人欺負他、毀謗他,完全能接
受,沒有辯駁,忍辱波羅蜜到家!沒有辯駁就是他心裡沒有裝這個東西,聽了沒有放在心
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九十二年不變。他的一生就是《無量壽經》落實在生活、工作、
處事待人接物。老人只有一句話,「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正顯彌陀之本心,唯以一佛乘」。一佛乘是《妙法蓮華經》、《大方廣佛華嚴經》
,這兩部都結歸在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上,所以這一句佛號是一佛乘。要真信,要真願意往
生。「廣度無邊眾生於究竟涅槃」,究竟涅槃是究竟圓滿,一句佛號。「願文中遠離分別
,諸根寂靜,自《宋譯》。」海賢老和尚心裡沒雜念,沒有不隨緣、隨喜功德,雖然隨緣
隨喜,一絲一毫都不放在心上,保持心地清淨平等覺。這叫修淨土,心淨則佛土淨。
  「至於《魏譯》則為:不住定聚,必滅度者,不取正覺。善導大師釋《魏譯》時,多
以《唐譯》助顯之」,《魏譯》遇到難解的地方用《唐譯》。「並於此願立四名」,四個
科題,「一名必至滅度願,二名證大涅槃願,三名無上涅槃願,四亦可名住相證果願」,
善導大師說了四個名稱。「《甄解》讚曰」,日本淨宗祖師讚歎,「高祖」,高祖是善導
。善導的學生回去日本建立宗派,都把善導尊作第一代祖師。「今會本取《唐譯》之文,
又以定成正覺為願名,正符善導大師之意。」善導大師四十八願,這是第十二願的願名。
==
海賢老和尚心裡沒雜念,沒有不隨緣、隨喜功德,雖然隨緣隨喜,一絲一毫都不放在心上
,保持心地清淨平等覺。這叫修淨土,心淨則佛土淨。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7-16 21:42:00
阿彌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鴉)   2020-07-17 01:29: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ackino (常勝不敗)   2020-07-18 21:19:00
南無阿彌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