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雨集(一)卷三
辨法法性論講記 節錄
印順長老 著
(Ⅱ)自相遍知
自相遍知者:遠離不作意,超尋伺、寂靜,自性、執息念,五種為自相。
「遍知」——無分別智的「自相」,不容易正面說明,所以從遠離世俗的五種無分別,來
表示這證悟法性的無分別智自性。因為,多少人聽到無分別,都誤會以為這就是無分別,
佛法所說的無分別智,其實可能錯了。《楞伽經》說『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A45],
禪宗也常說這二句話。彌勒菩薩所開示的,真能證悟法性的無分別智,與一般所說,這樣
那樣的無分別,是不同的。不相干的、錯誤的無分別,應把他清理出去,所以說到這遍知
自相,就是說五種的無分別都不是的。佛弟子應該多想一想,怕自以為然的無分別,正是
五種中的一種!
[A45](1)《大乘入楞伽經》卷7〈10 偈頌品〉:「分別是識」;(2)《大乘入楞伽經》卷7
〈10 偈頌品〉:「無分別是智」。
一、「遠離不作意」的無分別:遠離二字,是通貫下文的,遠離不作意的無分別;遠離超
尋伺的無分別;遠離寂靜的無分別;遠離自性的無分別;遠離執息念的無分別。遠離這五
種無分別,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所以,無分別智是離這五種不正確的無分別。不作意,
與不注意的意義相近。在根、境相關涉而起識時,一定有作意,作意有引發識趣境的作用
,如沒有作意,那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眼前的境界過去,卻不知道是
什麼;耳中似有聲音,但也沒有聽進去,這就是不作意。如不起作意,就視而不見,嗅而
不聞,似乎觸對境界而心無分別。如禪宗的神會,勸人不作意修,以為是無分別(燉煌本
《壇經》,六祖慧能是徹底否定不作意修的)。菩薩的無分別智,在修加行無分別智時,
到任運現前,也是不作意的,但與直下就不作意,不作意而覺得什麼都無分別,是大大不
同的。不要以為是修行時,什麼都不觀察,什麼都不分別,以為就是無分別。靜坐中一切
不作意,也能引發一些類似的定境,不知道這不是無分別智,而是心識萎縮,精神呆住,
引起恍恍惚惚的幻境。
二、遠離「超尋伺」的無分別,比上一類要深一些。什麼是超尋伺?尋與伺,是兩種心所
作用。以尋伺二字的世間解釋:尋是東找西找的尋求,伺是伺察。伺也是在尋找,但方法
不同。如貓找老鼠,跑東跑西的找,是尋;如發現鼠洞,貓就等在洞口,靜靜的等著老鼠
出來,這就是伺。現在尋與伺的心所作用,都有推求分別的意義,但有粗有細:粗的分別
名為尋,細的分別就是伺。人的說話,是依於尋伺的,如沒有尋伺,就不會引發語言。在
眾生來講,我們所處的是欲界,欲界眾生一定是有尋、有伺的。修定而得初禪定的,定心
中還是有尋有伺,所以初禪名有尋有伺三摩地。向上進修,在初禪與二禪間,名中間禪,
中間禪名無尋有伺三摩地;那時,粗的分別沒有了,細的分別還是有的。等到修得二禪,
名無尋無伺三摩地,那時尋與伺都沒有了,所以二禪以上,是超過尋伺的。如沒有尋伺,
就是無分別智,那麼得二禪定,生二禪天的,都是得無分別智了!然二禪是定而不是慧,
二禪天人還是凡夫,所以超尋伺的無分別,不是無分別智。在禪定心境中,到了二禪以上
,像鏡子照東西一樣,來個什麼,就現個什麼,分別明了,可是沒有尋伺的分別。在安靜
的定心中,了了分明,而沒有尋伺的分別,也是很好的定了!但這樣的無分別,不是無分
別智。
三、遠離「寂靜」的無分別:二禪已經是無尋無伺了,經三禪到四禪,或四禪以上,那時
的定心,最寂靜,最安靜,沒有些微激動,所以四禪以上名為不動。人都是會激動的,為
什麼會激動?喜、樂、憂、苦,這是會引起激動的。到了四禪,憂與苦,早已沒有了;喜
與樂也不再現起,唯是捨受。憂、苦、喜、樂——情緒的激動都沒有了,所以四禪以上,
是最寂靜的。上面所說二禪的無尋伺,雖好像無分別,還有衝動的心情,到此時,一些激
動的心情也沒有了,佛法中名為寂靜,如中夜無聲一樣。大家不要誤會!這不是佛法所說
的涅槃寂靜,只是定境的寂靜。表示證悟境界的術語,有些也應用於定境,如不動,寂靜
,無分別等。如誤以定境的寂靜為無分別智,那麼四禪以上,都是大菩薩了!其實,四禪
以上,還是共世間的禪定,所以這樣的寂靜,也不是無分別智。
四、遠離「自性」的無分別:什麼是自性無分別?自體本來就是沒有分別的。如桌子、板
凳,從來就是沒有分別的。這樣,土、石、樹木、花草等物,都是自性無分別,不是經修
行而達到的無分別。這種自性無分別,不是無分別智,否則,石頭、泥土等,都成了聖智
了。所以成佛,是凡夫修行所得的;無分別智,是分別心經修行而得無分別的。中國佛學
所說『無情有性』[A46]、『無情成佛』,實是違反佛法的戲論!
[A46]《金剛錍》卷1。
五、遠離「執息念」的無分別:這是外道定。生死輪迴不已,病根在什麼地方?因有分別
心,剎那剎那的念念不息。那有什麼辦法呢?如生滅心不起,意念不起,就可以得涅槃了
。外道不知妄念的因緣,不知離妄念分別的正道,以為只要沒有念就好了。所以執著息念
,以息念法門而修行。不知這樣的修行,即使修到了無念,還是外道禪。外道中有二:一
為無想天,是屬於四禪天的。外道以為,我們的妄念,依想而起,所以用滅想為方便。想
是心所法,與一切心識相應,有心識就一定有想。外道修無想為方便,得定時,想沒有了
,六識也不起了,是無心定之一。依唯識學,得無想定的,沒有六識,第七、第八識還是
有的。外道如修成無想定,死後上升無想天,受五百劫無心的果報。修得了定,有些是會
失掉的,可是得了無想定的,因為沒有(六識)心,所以不會退失,一定要受長期無心的
果報。二、是非想非非想定,是屬於世間最高的禪定。有的外道以為:心念的生起時,一
定有受與想相應。想,所以多起分別;受,所以有苦樂等情緒的不穩定,所以以止息受想
為方便,將受與想止息下去,使它不起;受與想不起時,一切心心所都不起了。佛法名之
為非想非非想定,是心識微細到似有似無的境地。無想定與非想非非想定,外道修得了,
就以為是涅槃,無有分別。佛法認為這只是息念為先的定境,不是涅槃,當然也不是無分
別智。我們知道,無分別智是要以分別力,修觀行而成就的,不是不分別就是了,更不是
把念壓下而無心就是了。不作意,離尋伺,寂靜不動,一切心識不起的定境,不離虛妄分
別所攝,離不了唯心所現。所以說到無分別智,不要誤會了,以為沒有分別就是了。
學佛的道友們,每為佛法的名詞所誤解。聽說空,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了。聽說無分別的
,以為不作意,不尋伺,兀兀騰騰的什麼都不問,以為能達到最高的無分別;也有以為少
分別,少煩惱,如以為離想受可以得涅槃。佛法所說現證法性的無分別智,是要修加行的
。要親近善知識,聽聞大乘法,如理作意,勤修止觀。依唯識學,要理解唯心所現,修有
得加行,無得加行,有得無得加行,無得有得加行,才能實現無分別智,體悟法性,真如
。印度的大乘佛法,唯識與中觀,都是聞、思、修;要修習止觀,依止觀得定慧。佛法是
以慧為先導,以戒為基礎,以定為方便,才能悟入。從前釋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起初跟
二人修學,所修的就是定——無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釋迦不滿意,才到菩提樹下,深
觀緣起法,通達法性而成佛的。這就是佛法與外道的不同處。佛法的證悟,從觀慧而來,
不是但依深定的。有的以觀慧為分別,而專從禪定去達無分別,可說是根本顛倒了!
(CBETA 2019.Q3, Y25, no. 25, pp. 320a13-327a8)
==============================================================================
佛教的「無分別」名相的誤區,印順長老有十分詳實的敘述。先能如實理解、分別,才不
會誤入錯誤的無分別。煩惱粗分兩種,見煩惱與愛煩惱,見煩惱是知見上的錯誤,愛煩惱
是貪瞋癡的迷障。初果斷盡見煩惱(見惑),但是愛煩惱(思惑)要到四果才能斷盡。可
知見惑其實就是證入初果的關鍵之一,思惑反而就是需要慢慢處理。所以知見的建立,其
實比溫良恭儉讓更為迫切,在證果的次第上,能夠很明顯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