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玅境長老|八識規矩頌(四)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1-06-14 20:24:46
《八識規矩頌》 (四)
玅境長老 開示
1992年於台北萬里靈泉寺
眼耳身三二地
這底下又說到這個識在三界裡面的差別。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差別。這個「眼耳
身三」,就是眼識、耳識、身識,這三個識叫「眼耳身三」,不是眼根,耳根,身根,不
是。
這三個識「二地」居,這個二地居,地是九地,三界裡面有九地,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界裡面一共有九個地,就是九種境界。九個地,我寫五個地,那四個地,暫時不寫。第
一個是五趣雜居地,第二個是離生喜樂地,第三個定生喜樂,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
這是五個。第六是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一共是九個
地。這個五趣雜居地是欲界,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是色界
四禪,後邊的四個地是無色界的四空定。
第一個五趣雜居地,是欲界裡面的境界。欲界就是這個世界都是有欲的人。欲界這個界字
怎麼講?我們要說世界,當然也就可以這樣解釋了,但是在經論裡面,他有一個特別的解
釋。
界,『能持自性』。一有不高興的時侯我就發脾氣,那麼這就叫作『能持自性』。說是一
個人他不發脾氣,他心裡面一直是很平和的,你怎麼樣觸惱他,他心裡面也是平靜不動,
叫『能持自性』,能保持你自己的性格不變,不失掉。這個持,就是能拿得住、不失掉。
那叫作『能持自性』,就叫作界。那麼這樣講說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欲界怎麼講呢?
就是在這個世界裡面的人,都是有欲的,這個欲,保持住、不變。這個五趣,地獄、餓鬼
、畜生、人、天,這五類的眾生都是有欲的。你是人是有欲,人生到欲界天你還是有欲;
欲界天死了,到了餓鬼的世界,餓鬼也是有欲。我們看經上看,鬼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樣
,也是要結婚的。
那麼這個究竟欲是什麼呢?什麼欲呢?在《俱舍論》上看,他說二種欲:一個是『段食欲
』、一個是『淫欲』。
『段食欲』,就像我們這樣的飲食有形段的,那麼它有營養,吃到體內去,能夠滋養我們
的生命,但是它還有渣滓還要排泄。那麼欲界天上的人,他們不排泄,吃的東西都是營養
。那麼這是有段食的欲,都要吃東西,不吃不行,不吃,這個生命不能存在。就是欲界天
上的人,人間的人,三惡道的眾生都是要有飲食,都有這種欲。那麼餓鬼道他也有這種欲
,地獄的眾生也是有這種欲,他能不能吃到,有沒有飲食,那又一回事,但是有這種欲。
那麼也都是有淫欲的,所以叫做欲界,叫欲界天。欲界裡面,有地獄,有餓鬼,有畜生,
有人,還有天,有這麼多的不同果報的眾生在這裡面居住,叫五趣雜居地。
其次就是離生喜樂地。這個離生喜樂地,後面這四個地就是色界的四禪。本來我也可以不
講,就是簡單解釋也可以,但是我的心情想要把四禪解釋一下,因為也很少有機會講這個
四禪的。
這個離生喜樂地。這個離,怎麼講呢?就是把欲界的煩惱遠離了。欲界都是有欲的人,欲
界這五趣雜居地,都是有欲的人。其實欲是煩惱的一種,眾生有很多很多的煩惱,但是欲
界這個世界上的眾生,眾多煩惱裡面,欲的煩惱是最重的,所以就說個欲。其實他還有其
他的瞋恚的煩惱、高慢的煩惱,疑惑的煩惱,很多很多的煩惱,但是就說出一個特別重的
煩惱,叫做欲。現在這個欲界的人,他感覺到欲是苦惱,那麼他想要離欲,成功了,這就
是要坐禪了,就是要靜坐。或者是你修不淨觀也好,或者修數息觀也好,或者是修這個念
佛三味也好。你把欲界的欲遠離了,遠離了以後。這件事要經過欲界定,未到地定,進步
到初禪。進步到初禪的時侯,叫做離生喜樂地。這進步到初禪這件事,這裡面的事情,欲
界定也是不是容易成就的,未到地定也是很難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了,得初禪還是容易
的,這裡面還是有這個事情。
在天台智大師的《摩訶止觀》裡面有二句話,就是『事障未來,性障根本』,有這二句話
。這個『事障未來』這句話是什麼呢?這個事,它能障礙你成就未到地定。『性障根本』
,這個性,能障礙你得離生喜樂地、得初禪,能障礙。這個『根本』就指初禪、二禪、三
禪、四禪。四個禪指初禪說,四個禪都叫作根本禪,但是指初禪來說,『性障根本』。什
麼叫做『性』,什麼叫做『事』呢?這個『事』,就指這身體說的。身體這個事,怎麼會
障礙未到地定叫『未來』?這未到地定,就是你成就了奢摩他了,你成就了三昧,但是根
本三昧、根本的初禪,還沒有來,他還沒有到來,所以就是未到地定的意思。它沒有到初
禪。你現在的境界是不是一般的靜坐的情況了,已經進了一步,但是還沒有成就初禪,所
以叫做未來,就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什麼是它的障礙呢?就是你這個身體。你靜坐的
時侯,不管你怎麼樣坐得好,你還感覺到有身體的存在,那就沒得未到地定,你沒得到。
你若是心裡面一念不生了,明靜不動了,一坐七天,但是還是感覺有身體的存在,你還沒
得未到地定,你還沒得,所以叫做『事障未來』。這樣表示,就是你靜坐的時侯,忽然間
有一天,或者是白天、或者是夜間,靜坐時感覺身體沒有了、空了,好像虛空一樣,好像
虛空一樣,這個時侯就是未到地定成就了。這個時侯也就有輕安樂了,那麼這就是叫作未
到地定。
這時候未到地定,還沒有得到初禪,因為什麼呢?『性障根本』,這個性還是個障礙。『
性』是什麼呢?就還有欲。你得了未到地定了,你能坐七天都不用放腿子,或者是坐更多
的時間,或者有了種種的是靈感。其實如果你佛法沒有多學習,就感覺自己有神通了,其
實也沒有,其實初禪還沒有得到,就是因為心裡面還有欲。心裡面有欲,有的時候也會有
瞋心,也會有高慢心可能是更大,這個時候就沒有得到初禪,你還要繼續努力的靜坐,還
要努力修行。修行有一天這個欲心沒有了。其實這就是要修不淨觀才可以。把這欲心破除
去了,你這時候靜坐的境界又進了一步,就是又有了身體了。原來未到地定的時候說身體
沒有了,這時候又有了。有了身體了,這個身體如雲如影的樣子。如雲如影,這時候有更
殊勝的輕安樂出現了,這時候是初禪。
這個初禪這裡邊是有五種事情。初禪,這個離生喜樂地。離生喜樂地,他遠離了欲界的煩
惱,就生出來喜樂了,只是說個喜樂,前面還有尋伺。這個尋伺在鳩摩羅什法師的翻譯,
翻作覺觀。這初禪裡面有這五種事情。尋、伺、喜、樂、心一境性,這五樣事情。
這個尋伺是什麼東西呢?尋伺就是來對治欲界煩惱的正憶念。正憶念,你或者是修不淨觀
也可以包括在內的,就對治欲界貪瞋煩惱的這些法門,修數息觀也是在內。這個尋伺,尋
和伺的不同,就是粗細的不同。這個伺是微細的;尋是概略性的觀察。覺觀和尋伺的意思
是一樣,是這樣意思。因為你有這樣的正憶念,把欲界的煩惱對治、息滅了,破除去了。
破除去了以後,你這個身體就有變化了,因為成功了,心裡面特別的歡喜。人是少睡覺、
又要少吃飯,又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來,專心的靜坐要求得禪定,忽然間成功,心裡面
是非常歡喜的,就是這個意思。
樂就是輕安樂,這個輕安樂,是怎麼回事情呢?我們是欲界的人,我們這個身體裡面,這
個地、水、火、風是欲界的物質,但是你長期不斷的精進用功,得到色界定的時候,就是
色界天的地、水、火、風出來了,到你現在欲界的地、水、大、風的身體裡面來了。到這
裡邊來,那麼色界天的這個地水火風和這個欲界的地水火風一接觸,就有了快樂,就是這
麼回事。這個我們人身有病,身體生了瘡,這個瘡、這個地方流濃流血就痛,這種流濃流
血的這個瘡,他也是地水火風,但是這是一個有罪過的關係,他使令你痛苦。但是由長期
的修止觀去靜坐,成功了,把色界天的地水火風引來了,到你身體裡面,你身體就不感覺
到痛,感覺到非常的快樂,那就不同。都是地水火風,但是是作用不同、感覺不同,所以
是樂。這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雖然是有尋伺,有喜、有樂,但是內心還是寂靜
的,這個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上不動,明靜不動,相續不斷的明靜不動,所以叫作心一境性
。這是離生喜樂地,因為你息滅的欲界的煩惱。所謂息滅欲界的煩惱,欲界煩惱也就是不
活動了,這煩惱的種子還是存在的,因為你沒得聖道,這煩惱是不能斷的,一定要見到無
為法才能斷煩惱。只是修定,而不修般若的智慧,那是不能得聖道。所以這地方說是把欲
界的煩惱遠離了,只是欲界煩惱,有定的力量,它不活動就是了,這叫作離生喜樂地。
第二個,就是定生喜樂地。我們沒得定的人,假設有興趣歡喜靜坐的人,不要說是得到色
界初禪,得到一個欲界定,心裡面都感覺到非常歡喜的。若得到未到地定,得到離生喜樂
地,那還了得!所以得了定的人,多數是有高慢心的人。原來這個高慢心可能不大,得的
定以後高慢心就是很大了。但是已經得定的人,他要長期不斷的常常入定,你不能說我得
定以後,你就隔了七天才入定一次,那還不行的。要天天入定。天天入定,這定的力量,
常常這樣入定,這定就不容易失掉,如果你不常常入定,定還會失掉的。不過也不要緊,
失掉了你再努力還會回來,和那個沒有得定的人還是不同。常常入定、常常入定,他的想
法和我們修靜坐還沒成功的人,又不同了。有什麼不同呢?他對於尋伺這件事感覺到很苦
,感覺到很苦。感覺到苦了,他就要想辦法要對治,要把這個尋伺去掉它。他一靜坐,一
坐來的時候,要用尋伺然後才能夠喜樂。他不高興這個尋伺了,就想辦法來破這個尋伺,
靜下來以後,心裡面就思惟這個尋伺的過患,來破壞它。就像師父收了徒弟,這徒弟不守
規矩,師父來呵斥他,就類似樣子。當然也不是晝夜六時,一直的呵斥。靜坐的時候,他
心裡面來呵斥這個覺觀,也是一時一時的。久了了,這個覺觀、這個尋伺就不起了。不起
了,這個時候叫什麼名字呢?叫作內等淨。
現在開始講定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是什麼呢?就是把初禪的覺觀、尋伺破壞了。不斷的
靜坐,入在初禪裡面的時候,他去呵斥這個尋伺的過失,這樣子忽然間有一天這個尋伺不
起了,第二禪定生喜樂地出現了、出現了,他裡面有四種功德。
內等淨這句話怎麼講呢?這個等,是前一念和後一念相等。前一念、後一念,這個心是剎
那剎那的相續下來的,我們沒有得定的人,前一剎那思惟一件事,後一剎那又思惟別的事
。得定的人,一剎那、剎那都是平等,都是一樣,就是心一境性的意思。他沒有這個尋伺
的分別了,他心裡面非常的寂靜 ,所以叫作內等。這個淨,怎麼講呢?這個淨,是個信
的意思。信以澄淨為依。比如說這個水裡面很混濁,但是你不搖動它,它慢慢的這個土就
澄清了,水就清淨了。我們的內心沒有信的時候,心裡面是混濁的;有了信心的時候,心
裡面是清淨的,所以那個信是清淨的意思。這裡邊表示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靜坐的人,
還沒得初禪的時候,他心裡面說是疑疑惑惑的。疑惑我能不能,那天會成功,得到初禪呢
?總是疑惑自己能不能得,有這疑惑。但是這一天,忽然間得到了,就有了信心,我能得
到初禪,我己經得到初禪了,那麼這信心就強,就有了信心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我
們沒得到禪的人,還有欲的人,這欲的煩惱很難除斷的,很難把它消滅的,所以自己沒有
信心得初禪,忽然間得到初禪了。喔!這個欲雖然難斷,我是把它斷了,我已經得初禪了
,那麼有了信心,這叫離散地染。這個染,在這裡說有二種:一個是我們這個散亂心的人
有欲,這是一種染污。得到禪定之後,對於定的境界,也有愛著心,那麼又是一個染、也
是染。那麼得到初禪的人,他有了信心,欲是很難斷的、但是還是能斷,有了信心。得了
定以後,得到初禪的時候,感覺到非常的歡喜,很愛著這個境界,愛著久了,又感覺到這
個尋伺不對勁。不對勁,我有沒有信心能把它除掉了呢?又是不決定。那麼得到二禪的時
候,喔!初禪的不對勁的地方,我也能把他去掉,又增加了一個信心,就是離定地染。這
個定地的染也能有辦法把它清除,又增加了一個信心,所以這時候叫淨,內等淨。淨就表
示信心的意思。內等,就表示把初禪的尋伺除掉了,內心裡面更深刻的寂靜了,就是定力
又加深了。這個時候也是有喜有樂,而這個喜當然是比初禪的喜是更殊勝了,樂也是更殊
勝,那麼這叫作定生喜樂地。因得二禪的定,引生出來的喜樂,這是和初禪又不同了。
可是得了二禪以後,這個喜,當然這是人之常情,是凡做一件事成功了,心裡面就歡喜。
歡喜,但是得了定那種人的歡喜也不是一般人的歡喜能比得上的,他那種樂也不是一般的
欲樂能比得上的。可是時間久了,這個喜,他又不歡喜這個喜。不歡喜,所以他要又想辨
法修這個三禪。三禪裡面還有五樣事。
三禪裡面有這麼五樣的功德:第一就是捨,就是把二禪裡面的喜棄捨了,不要它。他也是
在入了定以後,來呵斥這個喜的不對勁。這也不是那麼一下子就能棄捨掉,所以這裡面就
要有一個捨。第二正念:這個正念是什麼意思呢?他就是不忘,常是在定裡面明明了了的
去掉這個喜,叫這個喜不要出來、不要歡喜,那麼這是正念。第三個正知:這個正知是什
麼呢?但是有的時候失掉了正念,失掉了正念,這個喜又出來了。喜又出來要知道、要覺
悟,要去掉他,所以叫作正知。
成功了的時候,這個時候有極殊勝的樂,這個樂在《大智度論》上說、《瑜伽師地論》也
是說到,就是在三界裡邊這個樂,它是最第一的了,沒有其他的樂,能趕得上它的,是最
殊怎勝的了。所以三界裡面的樂,第三禪的樂是最殊勝的。心一境性,雖然是樂,心裡面
還是定的,還安住在一個境界上,相續明靜不動,這就是三禪的境界,三禪就是把這個喜
,不要了,這叫作離喜妙樂地。就把二禪裡面的喜去掉了,得到不可思議的妙樂,這叫作
第三禪。
第四個、四禪就是捨念清淨地。這個捨念清淨地怎麼解釋呢?就是三禪的樂,雖然是特別
的殊勝、微妙,但是久了,他心裡面也厭煩,人就是日久生厭,厭煩這個樂,就要想辨法
去掉它,那麼這就是開始了四禪,開始了捨念清淨地。這個也要長時期的入這個三禪的定
裡邊,入在這個定裡邊,他又呵斥這個樂,就是要棄捨他,所以叫作捨。念,就是這件事
要明明了了的不忘這件事,要把這個樂去掉。經過常時期的用功,後來成功了。成功了以
後,他這個第四禪的這個人的心裡面的境界上,就是不苦也不樂。
這個不苦不樂這句話,怎麼講呢?本來是在初禪的時候,就是沒有憂了、沒有憂愁了。這
個憂愁從那裏來呢?就是從欲來的,我們欲界的人因為有欲,有欲就有憂。你得初禪的時
候,就是沒有欲。沒有欲,因欲而生的憂也沒有了。因為有欲,有欲也就有苦、有苦惱。
有苦惱,你要是得到初禪了,離欲了,也就沒有苦了。但是修得初禪的時候,不說沒有苦
了,要得二禪的時候,才說沒有苦了。
這在《大毗婆沙論》的解釋,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對治,就是息滅欲界,因欲而有的
苦。是誰有這樣的力量呢?就是初禪。初禪能夠息滅欲界的欲,這個苦也沒有了。那麼這
個初禪是能對治的;欲界的苦是所對治的。那麼你得到初禪,就是沒有欲界的苦了。但是
這個能對治的初禪還在,要超過了初禪,這是個時候對欲界的苦,距離的更遠了,所以這
麼個時候才說沒有苦。這個《大毘婆娑論》上,這樣解釋,這是第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呢?這個得禪定的人,他不喜歡這麼個出入息的事情。得禪定的人,他在那裡
坐下來,他不歡喜有這麼個出入息,不歡喜這件事。不歡喜,但是它有出入息,你還不能
夠停下來,盡管是得了禪定的人,這麼個息是慢,他還是有。有,他就不歡喜,他感覺到
有出入息,就是苦。那麼得了四禪的時候,沒有出入息了,這出入息停下來,所以叫作不
苦。那麼三禪的樂也取消,所以叫不苦不樂。那麼這是第四禪,他有捨、他有念,有不苦
不樂,也有心一境性,而這個時候,這個禪定是特別深了。
佛說四禪八定裡面,站在佛法的立場上說,這個第四禪是最好的。佛是在第四禪裏面,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就是因為第四禪是最合適的。比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好。也
比無色界的四空天好。四空天,雖然他的定力很深,但是修學聖道來說,他還不如第四禪
的好。所以這個第四禪是在佛教徒來說,是最尊貴的,最寶貴的了。
它這個第四禪這個時候,沒有八種擾亂的事情,也就是沒有這八種災害的事情。一個是沒
有苦、沒有憂、沒有喜樂...、憂苦喜樂沒有了、也沒有出息、也沒有入息、也沒有尋伺
!這八種事情都沒有了,所以稱第四禪叫作不動定,它是最殊勝的一種定,這叫作捨念清
淨地,捨清淨,念清淨,最清淨、最殊勝的一個定。
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五趣雜居地,這雜居
地居住的人都是有欲的,後邊的離生喜樂地,到捨念清淨地,這四個地是色界天的四禪。
四禪裡邊,最後的捨念清淨地,是最好的一個地方。在初禪的時候,雖然他的禪定很好,
但是因為有尋伺的鼓動;第二禪這個喜,歡喜的鼓動也不是太好;第三禪因為有極殊勝的
樂,也使令有這樣禪的人,心裡面有了厭煩心。當然有的人得到這樣的禪定,就為樂所迷
,而沒有厭煩心;要是佛教徒得到了,這樣的禪定,心情會不同,因為他的目地要得聖道
。那麼有這樣的樂,使令他對於聖道也會有障礙,所以他又破除這麼個樂,去成就第四禪
捨念清淨地。成就了四禪之後,這麼個時候,他的內心沒有尋伺、喜、樂、沒有出、入、
息、沒有憂、苦,沒有這麼多擾亂的事情,所以他的內心非常的清淨,也非常的寂靜。
在這個《寒山詩》上面有一個頌,這個頌他說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
倫,教我如何說。』這是寒山大師他寫出來他內心的境界。
『吾心似秋月』,他在浙江天台山上面修行。修行到了這麼一程度。他的心就像秋天的明
似的。到秋天的時候,天空明淨,這個月亮的圓滿光明,比夏天好的多,所以用秋月來形
容。『碧潭清皎潔』,這又舉出一個譬喻。他的心情像秋天的月亮那麼樣的圓滿、光明,
又像那個碧綠的深潭。那麼樣的清淨皎潔,一塵不染。『無物堪比倫』,沒有什麼東西能
比得上他內心的光明、清淨的了。『教我如何說』,他這樣清淨光明的心,你叫我怎麼樣
為別人講呢?有這麼一首詩。我讀《弘一律師年譜》上面,那上記載一件事,就是郭沫君
先生託人向弘一律師請求給他寫字,弘一律師就是寫了這首詩給他,當然弘一律師他的內
心可能另有一個用意的,因為郭沫君是個左派,是個唯物主義者,弘一律師寫這首詩,『
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那麼這首詩是讚歎心的光明重要,物是不能比的。弘一律師
真是寫這首詩寫的太妙了。
但是在修行人來說,能夠從欲界定,經過未到地定,到色界定,到了第四禪,這個時候他
的內心沒有八種擾亂的事情,特別的清淨,又特別的寂靜,也可以說一念不生了。但是這
種境界,要是站在聖人的立場來看,是什麼呢?
雖然這個第四禪的這種定,捨念清淨,雖然是很高了,但是還是凡夫境界,並不是聖人。
所以雖然是很好,但是美中不足,猶有不足,就是還沒有這個佛法的諸法實相的智慧,所
以他還是凡夫。凡夫得到了這樣的成就,或者他們是不信佛的;或者他是信佛,有了這樣
的成就已經很好了。如果他想要得聖道,就是在捨念清淨地裡面,修四念處觀,修這個諸
法實相觀,那麼就是很容易得無生法忍了。捨念清淨地就講到這裡為止。
下面還有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這四個地是無色界天
的境界,但是在人間的修定的人,可以修成這四種定的。就是他在捨念清淨地裡面,長期
的入定,時間久了,所謂夜長夢多,時間久了,就有變化。他感覺到這個身體、地水火風
的這個身體不太好,就想要破除去。他就在捨念清淨地裡面修觀、就是毗缽舍那觀,也可
稱之為毗缽舍那的。觀這個身體是空的,但是這種觀法,不是佛法裡面說的這種『色即是
空,空即是色』這種觀法,他是另外一種方便。就怎麼樣觀法呢?
就像我不知道現在的城市裡邊有沒有,這鄉村裡面有這個籮,一種器具。這種器具,它也
是用一種東西織成的,有橫有豎,但是也有孔。他就從那裡得到了一種智慧,就觀察他的
身體這個毛孔擴大了,這個地水火風,這生理的組織漸漸的減少,這空漸漸的擴大,逐漸
的、逐漸的就不見有身體了,只是看見是虛空。他的內心,不念一切的色法、不再思念一
切的色法,對於色的愛著心完全沒有了,他原來他就是厭煩這個身體的形相,所以他用這
樣的空,常常的觀,就把身體不見了,不見了。當然這種觀法也是觀一個時期,然後就是
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一個時期再修觀,也是這樣子。逐漸的就是成就了空無邊處地,就是
得到空無邊處地定了。
得到這個定以後,他時間久了,他又改變了。就放棄了以空為所緣境,就觀察這個識,觀
察我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觀察這個識有過去的、有現在的、有未
來的,無量無邊的,叫識無邊處地。觀察久了,他就成就了識無邊處定
成就這個定之後,時間久了,他又不歡喜。感覺到觀察空、觀察識,都是心有所緣。那
麼他現在又放棄了,也不觀察空、也不觀察識。也不觀空、也不觀識,觀無所有。觀這個
無所有,以無所有為所緣境。時間久了,他就成就這個定、無所有處地。
觀這個以無所有為所緣境,這樣久了,他又不歡喜這個境界。觀空無邊、識無邊都是有想
;觀無所有可以說是無想。現在又不高興這個有想、無想,觀這個非有想非無想,他就破
這個有想,也破這個無想。時間久了,他的定力更進一步,就住在非有想非無想這裡,就
叫作非有想非無想處地。這個非有想非無想,怎麼樣解釋呢?他在無所有處地的時候,他
想進一步修非想非非想定的時候,他先要破這個無所有處地。破這個無所有處地的時候,
他發覺了一件事,就是緣無所有的這一個是誰?這就是他發覺這一個,雖然是以無所有為
所緣境,但是還有一個能緣的心,這個心是最微細、最寂靜的地方,他不是那麼樣粗顯、
明勝。因為這個能緣無所有的心,非常的微細、不是那麼明勝。他那個明了的力量,不是
那麼強,不是那麼明顯,不是那麼殊勝,所以叫非有想;他本身非常的微細,叫作眛劣,
還有個眛劣想,所以叫作非無想,還是有想,不過是特別微細,不那麼粗顯。不那麼粗顯
,所以叫作非有想,有微細的想,所以叫作非無想。
如果不是佛教徒,他成就了這個定,他認為世間上,這個定是最高的了,這就是涅槃的了
。在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密》,解釋這個非有想非無想定,其中一句話:『真神不滅』
。就是那一念微細的想。『真神不滅』,換一句話來說是什麼?就是我、這是真我,真我
是常住不滅的。
以前沒得這個定的時候,在欲界的時候為種種的欲,種種的苦惱所困;那麼離開了欲,到
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又種種的這些虛妄分別所
困。現在成就了非有想非無想定的時候,這個『真我』出現了,這是一個涅槃的境界,外
道就是這樣的思想的。若是佛教徒,他觀察這個非有想非無想也還是苦、空、無常、無我
的境界,用這種苦、空、無常、無我的這種觀察智慧去觀察,也能破除去,就得滅盡定了
,那就是阿羅漢果了、就是阿羅漢果了。
這是九地,三界分成九地。這個九地,我剛才說阿羅漢,那是聖人了。現在這個文,是指
凡夫說。凡夫這個九地,現在說這個「眼耳身三二地居」,就是眼識、耳識、身識,這三
個識,在三界九地裡面是怎麼樣的情形呢?
「二地居」,就是第一個五趣雜居地,第二個離生喜樂地。這二個地有眼識、有耳識、有
身識的。若是再過去,就是定生喜樂地以上,就沒有眼識、耳識、身識了,就只有第六識
。但是這裡面沒有提,原來是五個識,這只提到眼識、耳識、身識;這個鼻識、舌識沒有
提。
鼻識、舌識怎麼情形呢?鼻識、舌識這二個識,只在五趣雜居地裡面有。就是我們有欲的
人的世界,眼耳鼻舌身這五個識都有的。要到了離生喜樂地,就是得了初禪以上的境界,
這個鼻識、舌識也不活動了,沒有了。我們可以問一問為什麼沒有了呢?因為鼻識、舌識
,他的對象是怎麼呢?就是個段食。這個鼻,所緣的香,或者是好香,或者是惡香;這個
舌識,所緣的酸甜苦辣的味,這都屬於段食之內的。到了色界天上去的人,得到這種定的
人,他們是禪悅為食的,不需要有段食。沒有所緣的境了,能緣的識就不活動了,就不生
起了。識的生起一定要有所緣的境。有能緣的根,還要有我所緣境,作他生起的條件,生
起的條件有所不足,這個識就不活動。所以鼻識和舌識,只能在我們五趣雜居地裡面可以
活動,到了色界天去,這個離生喜樂地以上就沒有了。這個眼識、耳識、身識,初禪還是
有,離生喜樂地他還有作用的;二禪天以上,這五個識都不動了,只是第六識,所以叫作
「眼耳身三二地居」。
文章來源(附音頻):
https://fayun.org/public/index.html#!/fy/player/dharma/bashiguijusong/110/audio/0
==============================================================================
《八識規矩頌》
   
唐三藏法師玄奘造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嗔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爭。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