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達賴喇嘛尊者教授《菩提道次第廣論》(第40-2講)/蔣揚仁欽中譯
(344頁)第五,次第決定。
如入行論(入菩薩行論)云:「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謂先修止
,次依止故,乃修妙觀。若作是念,修次初篇云:「此二所緣無定」
所以奢摩他(止)先有,再有毗缽舍那(觀),現在講的(獲得真正的)奢摩他、毗
缽舍那,是以一般的觀修而言,以一個初學者生起的次第來講的話,是先有奢摩他、(再
有)毗缽舍那,
此說止緣無有決定。前文亦說,止所緣中俱有法及法性。(有人以這樣的理由說)故
先了解無我深義,緣彼而修,則心無散亂之止及緣空性之觀同時俱起(這是錯誤見解)。
止和觀的這個所緣境,沒有決定,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緣任何的相都可以。
要去修學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我們可以緣任何的境,因為它的所緣境,沒有規
定說一定要緣那一個,所以具有法及法性。法及法性的意思就是說,空相有法(空基有法
),和有法上的性空,叫法及法性。
如果要成辦緣空奢摩他(以空性為所緣的止),和緣空毗缽舍那(以空性為所緣的觀
)的話,那就必須要先了解空性,再來成辦緣空奢摩他了。否則的話,你要緣取的那個所
緣境(即空性)都抓不到。
所以上述,之前是說到一般的(獲得真正的)奢摩他、毗缽舍那,生起的一個次第,
也就是先有奢摩他,後有毗缽舍那。
可是現在如果講到個別的情況,像是緣空奢摩他的話,那就要先了解空性,再生起緣
空奢摩他,再生起緣空毗缽舍那。
可是奢摩他與毗缽舍那,和空性之間的次第,就沒有決定了。我們可以先生起奢摩他
,再生起毗缽舍那,再生起空正見,這也是可以的。或者先生起空正見,再生起奢摩他,
再生起毗缽舍那,這也是可以的,這個是沒有決定的。
所以在此有人問到,何必先求奢摩他已,次乃修觀耶?(有人認為先了解無我深義,
緣彼而修,則心無散亂之止及緣空性之觀同時俱起。)
宗大師回答說,答:此說觀前先修止者,非說引生正見通達無我須先修止。雖無止者
,亦能生正見故。所以宗大師在此說得非常清楚,雖然沒有生起奢摩他,也能了解空性。
又此正見內生強力之感覺,亦不須以止為先。同樣的,生起空正見的時候,不需要以
奢摩他來生起空正見,而且像是其他的,像是菩提心、大悲心的這種感受,強烈的感受要
生起的話,也不需要奢摩他。
以無止者,僅以觀慧數數思擇,此亦能生強力感覺,雖然沒有奢摩他,但是透過反覆
的觀察,也能夠讓心產生強烈的感受,這是沒有任何相違的,無所違故。
若相違者,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則修無常、生死過患、菩提心等,引生強力之感覺,
皆須依止。太為過失,理相等故,必須要有奢摩他才能生起,那太荒謬了。
因為生死無常,尤其是念死無常的這種思惟,我們反覆的去想的話,就會產生這種念
死無常的感受了,這不需要先產生奢摩他才會生起。同樣的菩提心生起之前,也不需要先
有奢摩他。
所以在此說到,如果需要透過奢摩他來生起的話「太為過失」,同樣的空正見也是如
此,所以「理相等故」。所以要生起空正見之前,不一定需要奢摩他。所以空正見可以在
奢摩他之前先生起,也可以在奢摩他後面才生起,都可以的。
可是緣空奢摩他的話,那就必須要先有空性,才有緣空奢摩他。否則的話,奢摩他它
沒有辦法緣取性空,如果不了解空性的話。是要了解到這種區別的。
在(獲得真正的)毗缽舍那之前,為什麼先要修學(獲得真正的)奢摩他呢?
若爾,觀前修止為何耶?如解深密經說,若以觀慧而修思擇(對法作思擇),最極思
擇(對法性作思擇),乃至未起身心輕安,爾時但是毗缽舍那相應作意,生輕安已乃名妙
觀。
透過觀力而生起的身心輕安,才有辦法產生妙觀,可是在這之前,如果沒有透過止力
所產生的身心輕安的話,不可能由觀力而去產生身心輕安的。
所以在此說到,故先未得止者,僅以觀慧而修思擇,終不能發身心輕安所有喜樂。
若得止已,可是若得了奢摩他之後,後以觀慧思擇而修,輕安乃生,才有辦法產生由
觀力所產生的身心輕安。故觀須止因,所以在毗缽舍那之前,必須要有奢摩他才可以。下
當廣說。
故若非僅由住一境,即以觀慧思擇之力,若能引發輕安之時,乃是成辦毗缽舍那。雖
緣空性為境,若但由其住一所緣,引生輕安,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非此即得毗缽舍那。
所以我們在緣取境的時候,不是只有緣取,或者安住在境上而已,最主要是透過觀察
思擇的一個力量,來引發由觀力引發身心輕安的時候,這才叫做毗缽舍那;由止力所引發
的身心輕安,這時候的智慧,不叫做毗缽舍那。
所以身心輕安有兩種,一種是由止力所引發的,一種是由觀力所引發的。
「雖緣空性為境」所以以空性為境,把它當成所緣境,可是並非是由緣空的止力所產
生的身心輕安,所以他就沒有辦法依由緣空而來產生奢摩他了。如果緣空沒有辦法產生奢
摩他的話,就沒有辦法由緣空而產生的毗缽舍那了。
緣空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意思,是說由所緣空性之後,由心安住在空性上,由這種止
力而產生的身心輕安的奢摩他,才叫做緣空奢摩他。同樣的緣空毗缽舍那,是緣住空性之
後,由觀察空性,由觀力而產生身心輕安的時候,才叫緣空毗缽舍那。
所以緣空奢摩他、毗缽舍那(以空性為所緣的止、觀),不是說之前我們已經獲得了
奢摩他、毗缽舍那,現在又了解空性,所以把之前所證悟的奢摩他、毗缽舍那再來緣空,
這叫緣空奢摩他、毗缽舍那,不是這個意思。
緣空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意思是說,以空性為所緣境,在這個上面的止力所產生的身
心輕安,由此的觀力而產生的身心輕安,才叫做緣空的奢摩他、毗缽舍那,那時候才有辦
法入加行道(以空性為所緣,獲得緣空的毗缽舍那之時,即由資糧道轉入加行道)。
否則的話,資糧道的菩薩,他也有奢摩他、毗缽舍那,他也了解空性,他也會以現有
的奢摩他、毗缽舍那去緣空性,可是這個不叫做緣空奢摩他,和緣空毗缽舍那,這個的差
別我們要了解。
所以在說到了,雖緣空性為境,可是卻用其他的所緣而引發的輕安,這個跟緣空所產
生的輕安是不同的。所以在這個時候,並沒有辦法產生緣空的奢摩他,因此沒有辦法產生
緣空的毗缽舍那,所以「仍未能出修止之法,非此即得毗缽舍那。」
又未得止者,如果沒有得到這個奢摩他的話,先求了解無我之義,次緣此義數數思擇
。所以緣空的奢摩他、毗缽舍那,要怎麼產生的呢?
先了解空性,所以在此又說到了,緣空奢摩他之前,必須要有空正見,原因就在這裡
了。要不然的話,這個奢摩他要緣取的空正見就找不到了。
「先求了解無我之義」,先了解空性,在這個空性的內涵上安住,生起了奢摩他之後
,在這個所緣空性的內涵上面,反覆的去思惟,由此思擇不能得止。
若不思擇安住而修,由此為依雖可得止,當然這種的反覆思惟,是沒有辦法獲得奢摩
他的,緣空的奢摩他唯有透過緣空的止力,才有辦法的。所以在此說到,「若不思擇安住
而修,由此為依雖可得止,」然除修止之外,而無修觀之法,更須修觀。
可是如果在止力去安住的話,又太可惜了,我們已經證得了緣空奢摩他,但是不去修
緣空毗缽舍那的話,那沒有辦法把空正見轉為現量,現有的這個空正見,沒有辦法轉為現
證空性的智慧,所以更需要去成辦緣空毗缽舍那,故仍未出先修止已次修勝觀決定次第。
(345頁)若不以思擇引發輕安,建立為觀者,則先修止次乃修觀,全無正理。
所以「若不以思擇引發輕安,建立為觀者」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所謂的緣空毗缽舍那
,不是透過了觀察空性的一個觀力所產生的輕安,來解說緣空毗缽舍那的話,而是由先獲
得緣空奢摩他,而自然去成辦緣空毗缽舍那,你又說不出一個方法說你怎麼樣去成辦的,
因為你已經否定了,不是由觀力去產生的,所以這樣的話,沒有道理。
緣空的奢摩他和緣空的毗缽舍那,中間要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什麼?因為你已經
否定了,不是以思擇引發的輕安,而來建立的緣空的毗缽舍那。這樣的話,你說了先有緣
空奢摩他,後有緣空毗缽舍那,這個理由是完全不具足的,全無正理。
若不如是次第而修,亦不應理。如果不以這種的次第來講的話,那沒有其他的次第,
要嘛你要解說,可是你又說不出來。
所以在此宗大師說了緣空奢摩他、緣空毗缽舍那的一個次第是什麼呢?先了解空性,
後來再針對空性的這個所緣境上,反覆的安住在這上面,由止力去引發身心輕安,這時候
才叫做緣空奢摩他。
所以緣空的奢摩他,不是說之前有了奢摩他去緣空性而已,不是那麼的單純叫做緣空
奢摩他。而是緣取空性之後,由止力生起身心輕安的那個當下,叫做緣空奢摩他。
這個奢摩他生起之後,再反覆的由慧力去觀察性空,由觀力再去生起身心輕安,這個
時候才叫做緣空毗缽舍那。
這個時候就變成由資糧道到了加行道了。當我們生起了緣空毗缽舍那的時候,就獲得
了加行道,是以這種的次第而來作解釋的。
(註:道的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