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菩薩戒「發心儀軌」16 為利眾生願成佛

作者: ykkdc (ykk)   2023-03-17 13:30:21
摘自:2012年 菩提道炬論
講述:達賴喇嘛尊者
中譯:蔣揚仁欽
(三)2012年10月2日 上午
要如是的走上道諦的次第的話(道諦的次第: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如同之前所說的,成佛最主要的兩大資糧就是「方便品」還有「智慧品」,這兩者是
永遠不能分開的。
在此的「方便品」最主要指的是菩提心,「智慧品」最主要指的是空正見。
(菩提心是思惟世俗諦的內涵生起的發心,空正見是思惟勝義諦的內涵通達的智慧)
就以菩提心來講的話,菩提心本身的性質就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種很強大的希
求心,我要成就一切遍智,為的是什麼呢?為了能夠圓滿他利。
但是如果要使菩提心堅定的話,能夠形成菩提心的兩大因緣,這是必須要有的,如果
沒有透過這兩大因緣,只是靠回向,或者是靠發願、祈求「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樣的話
菩提心是沒有辦法產生的;
除非你前世有很大的對菩提心的串習、或者有好的習氣種子,今生遇到一點點因緣讓
你生起菩提心,說不定有可能,可是以正常的作法來講的話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菩提心最主要的兩大因緣是什麼呢?
「悅意慈心」,也就是你必須要愛一切有情眾生,愛他者;
第二者,就是眾生現在遭遇痛苦的苦性的認知,我們要知道他遭遇的痛苦,到底遇到
的那個痛苦是什麼,才有辦法生起菩提心。
所以對「痛苦的認知」,以及愛護眾生、真正慈愛眾生的「悅意慈心」,這兩者是必
要有的。
因為要了解眾生所遭遇的痛苦是什麼,所以我們現在要學到什麼叫做苦。
如同佛在四諦法輪的時候說到了「苦」,之後又說到了「知苦」,所以在此的苦,我
們要知道的苦,並不是苦苦。
如同之前有說到了,「苦苦」是我們大家都自然而然不會想要的一種痛苦的感受,所
以這不需要刻意的去學習、去認知,這沒有意義了。
要知道的痛苦也不是「壞苦」,因為壞苦來講的話,其實有經驗的人,多多少少可以
知道,這種壞苦是不安穩的、不堅定,它不是真正的快樂,而是一種痛苦。
還有「壞苦」,以外道來講的話,婆羅門教他們也知道壞苦的性質,所以知道壞苦不
是一種真正的快樂,它也是在痛苦當中,所以這不是佛陀要我們去知道的、或者認知的一
種痛苦。
因為一般的凡夫都知道,因為婆羅門教、或者有經驗的長者,他們也知道(壞苦)這
是痛苦,所以要知道痛苦的這個部分,不需要經過佛陀的指導。
所以佛陀叫我們知道痛苦是什麼呢?就是第三者「行苦」,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去了解
的痛苦。
(...待續...)
>>>>>
[1] 菩提心是由大悲心引生,大悲心是由出離心引生
菩提心的發心欲求,是想要成佛的發心,為什麼欲求成佛?因為大悲心的緣故,大悲
心是不忍眾生苦,想要利益一切有情脫離痛苦的想法,為了究竟利益有情所以我要成佛。
菩提心是由大悲心引生,為了究竟利益一切有情所以我要圓滿成佛才有救渡的能力。
[2] 那麼,何以生起大悲心呢?大悲心和外道說的慈悲有何不同?
悲心是想要幫助他人遠離痛苦的動機,一般世間、宗教也都有,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然而,佛教不共的大悲心為何?是看見什麼痛苦,所以想要幫助有情遠離痛苦?
如尊者說,苦諦的苦苦、壞苦,也是世間人、外道知道的,所以不是苦諦的真實義。
佛教對於痛苦不共的認識是「行苦」,所以,苦諦的知苦--苦諦的真實義是認知行苦。
「行苦」即--十二緣起支由「無明緣行」產生的純大苦聚集。
認知苦諦的真實義,緣自產生出離心,緣他產生大悲心。首先要有以行苦的認知緣自
產生的出離心,而後以行苦的認知緣他產生大悲心,由大悲引生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