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五戒可分受與五戒不可分受

作者: horse1200 (horsetiger)   2023-04-24 12:10:08
http://p2.i234.me/16003/20170414/1600303.htm
轉載
《業疏》云:『若準多論,五戒不具分受,則不得戒。縱引經證謂持二三,不言受體。』
這個是多論,根據《薩婆多論》說,這個五戒不能分開來,分開來受,得不到,但是它下
面為什麼縱引呢?那個經論上面是說一分一分的,所以它說,縱然你引經上面證明它是,
你得到的時候,不是得到的戒體,戒體得不到,就像前面說,你得到的這個善,不是得到
個戒,這個是《薩婆多論》說的;《成論》怎麼說呢?《成實論》不是這樣。
《成論》云:有人言,五戒木叉,唯頓無漸,此是如何?
成論前面那一段話就是說,它假設問答,實際上就是說明它的觀點,也可以說駁斥,或者
是說引申那個多論,所以說不能漸受的原因,有人言,有個名字,只要有人說,那它就在
這個地方解釋一下,說五戒,五戒木叉,五戒因為這是屬於別解脫戒的,只有頓,沒有漸
,頓就是一口氣五戒全受,漸呢,一分一分受,這個是怎麼講呢?《成實論》上面回答
論答:隨受一二三皆得律儀,善生所列一分二分少分多分滿分是也。準斯明漸,五師受一
得戒不疑,如薄俱羅唯受不殺例也。
這個《成實論》上告訴我們,不是的,隨你的分,然後受一分、二分都可以。一二三四五
全部可以,這個經上面明明告訴我們,就是一分叫做一分,二分就是兩個,少分就是三個
,多分就是四個,滿分就是全受,從這個地方看的話,你這個五種當中隨便受一個,毫無
疑問,你一定得到,它不但引經上面這樣,然後馬上還引一個事實,薄俱羅尊者的事情,
這個昨天也說過了,大家還記得,薄俱羅尊者在毗婆尸佛的時候受一個不殺戒,九十一劫
身體從來沒病過,這裡我們要特別的注意,這個受戒不像我們馬馬虎虎,不是單單那個儀
軌,一定要正得戒體,然後後面的隨行的話,非常嚴密的護持,一點不能出差,因為你非
常嚴密的護持,所以這個功德,九十一劫能夠得到我們身體的無病,看看這個功德之大,
功德之大!那麼從這個地方也告訴我們一件事情,我們世間人都想都想求福,都想遠禍,
用我們世間任何方法忙,要想像佛法這樣的得到這樣大的果報,絕無可能!比如說世間當
中,不管你努力多少,有沒有說這樣的,持了一個戒,能夠九十一劫當中得到這樣的圓滿
的果報,有沒有?世間絕無可能!世間絕無可能!所以從不同的地方,你也可以從這個地
方加強我們的信念,也從這個地方瞭解戒的真正的功德,所以再再的說明,它這個法界之
量,內涵就是不一樣!在一般狀態當中,我們並不需要忙著去受戒,但是我們必須要有正
確的,有正知見的認識,當你這個正知見越是能夠穩定的建立的話,然後對這個正確的知
見,經過的思惟觀察,越能夠確立不疑,然後你去受的話,才真正的這個功德會現出來,
要不然我們匆匆忙忙說,這個很有功德,你跑的去,實際上正知見根本沒建立,遇見事情
的話,心裡面就動搖了,那不得戒還好,不得戒反正是你本來無戒體可破,得了以後,如
果你破的話,那非常麻煩。下面我們看濟緣的解釋。
《濟緣釋》云:『不具分受,謂不受五而受一二。』
所以這個不具分受的意思,
『則不發戒體縱引經者,論家防難、即下善生明分五受。彼謂受時具發五戒、但由隨中持
有多少,故有一分少分等。
這個解釋,就是解釋前面《薩婆多論》這一段話,《薩婆多論》就說,五戒不具分受是不
得戒,所以說縱引經,因為有人說經上面你說不受這個,你說受一分二分不行。那經上面
又為什麼這樣說明呢?它說不是的!經上面所以這樣的,有它的原因的。下面還馬上舉例
子告訴我們。說實際的例子在這個地方。
『次成論宗,頓謂具受,漸即分受』
《成實論》當中告訴我們,頓漸的話,頓就是五戒一起受,漸是一分一分受。
『以前三歸不許互闕,異師別受並判不成,恐謂同彼,故準決之。』
為什麼這個地方要特別的這樣的問答呢?因為前面三歸的時候也有人問,三歸,皈依佛、
皈依法、皈依僧,三樣東西,能不能分開來皈依?乃至於說,就算三個同樣的歸的話,從
三個不同的師長,從這個師父皈依佛,跑到那地方皈依法,再到那地方皈依僧,這樣都不
可以!這個三樣東西,一定要同時在一個師長那邊。既然三歸是這樣的話,而我們現在這
個正得戒體的三歸得,那麼同樣的,五戒你不是拆開來不可以嗎?說不!這兩個不一樣!
所以這個地方就特別的說明,怕人家誤解。下面解釋薄俱羅,
『薄俱羅此翻善容,以彼好容儀故,婆羅門種,天竺國人,昔毗婆尸佛時,曾作窮人,持
一訶梨勒果施病比丘,服訖病癒,以此因緣,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快樂,今生婆羅門家
,其母早亡,後母惡之屢害不死,後求佛出家,得阿羅漢,年一百六十歲,未曾有病。』
下面出它的原因,
『蓋從昔嘗持一不殺戒,故受斯報,準知分受理無所疑。』
持一個不殺戒受這個報,這個地方舉薄俱羅是說明可以分受的,可以分受的,這個地方除
了可以分受以外,更告訴我們戒有這樣的無量無邊無比的功德,這個是第二頓漸一對,第
三呢,延促,延就是長,促就是短。
《業疏》云:『如多雜二論解云:五戒一受,佛制定故,必須盡形,八戒必一日夜,不可
乖也。』
文長,只節錄一部分,全文在連結中
以上是五戒的部分
至於菩薩戒的部分,看過聖嚴法師說的,菩薩戒是可以分受的
如果因緣俱足是可以去受的,就算你只受幾條,你仍是菩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