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篇...)
摘自:《現觀莊嚴論明義釋05》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4-03
上一堂課提到一個辯論,那並不是真有他人和獅子賢辯論,而是獅子賢想可能會有人
起質疑,才提出的。
這個質疑是在介於解釋《現觀莊嚴論》的三智禮贊文之後,尚未正式進入正文之間。
若作禮贊文表示要撰寫《現觀莊嚴論》的話,所詮的內容是唯詮說基(或事)?唯詮說對
治?唯詮說行相?若唯詮說基﹑或對治﹑或行相,則各有過失,三種過失之前已講了,現
在是回答:不是唯說基﹑唯說對治﹑唯說行相,而是三者皆詮說,所以無過失。
《現觀莊嚴論》主要闡示三智。三智總攝一切道,聲聞﹑獨覺道全攝于基智中﹑菩薩
道全攝于道智中﹑佛道全攝于相智中。三智總攝一切道故,一切對境都攝于三智中,蘊﹑
處﹑界等對境都攝于三智中。當闡示三智時,也是闡示一切道﹑一切對境﹑一切行相。所
以,沒有「唯說基﹑唯說對治﹑唯說行相」的過失。下面將引經作證。
《現觀莊嚴論》的第一事主要宣說相智,第二事宣說道智,第三事宣說基智,第四﹑
第五事等宣說其他的現觀,但也都含攝于三智中,例如:宣說第一事相智時,代表相智十
法也被宣說,同様,宣說各智時,代表各智的法也被宣說。凡是成事(有)皆被《現觀莊
嚴論》之宣說所周遍,即沒有任何法不被《現觀莊嚴論》宣說的。
《現觀莊嚴論》是《廣中略三部般若經》隱義的解釋,直示空性意義(顯義)的解釋
已由龍樹解說了。《現觀莊嚴論》雖然主要解釋《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隱義,但在八事
中偶爾會有開示空性的詞句,可是主要闡示的不是空性。
就三智配合《道次第論》來說,宗喀巴大師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主要是根據《
道燈論》,而《道燈論》主要是根據《現觀莊嚴論》。《現觀莊嚴論》中的基智都是「中
士道」,相智﹑道智都是「上士道」,三智中沒有下士道。
三士道是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若訴求解脫,一定要有中士道,一定要有基智,
沒有基智不能解脫。只有基智才能引入聲聞﹑獨覺的解脫地。追求佛果,必須要有「能證
得佛果之道」,依著「能引入解脫道」的基智是沒有用的,必須要能引入佛果道的上士道
﹑道智。
一位修行者,心中想著「我只要得到解脫就可以了,為了他人的利益,而成辦佛果,
我沒辦法!」,他若志在此,為能得到解脫,他必須有能證得解脫的方法「中士道」。
一位修行者,心中想著:「只為一己之私得到解脫,實在無意義,應令其他有情皆獲
得解脫生死輪回之苦,因而要成辦佛果。」,他若志在此,就必須有能成辦佛果的方法「
上士道」。
《現觀莊嚴論》配合菩提道次第的方法,就像剛才說的。接著,《明義釋》怎麼回答
,從13頁最後一段。
請看文,「彼非如是,何以故?以三智若依次含攝聲聞﹑獨覺﹑菩薩及無上正等覺之
所有現觀,亦已含攝此三項,」
「彼非如是,何以故?」意思是:《現觀莊嚴論》詮說的內容,不只有基﹑對治﹑行
相。為什麼?三智依次含攝聲聞﹑獨覺的現觀「基智」﹑菩薩的現觀「道智」﹑無上正等
覺的現觀「相智」,三智含攝所有的現觀,也含攝了所有的基﹑對治﹑行相。
《現觀莊嚴論》含攝了一切的基﹑對治﹑行相,因此沒有前說的過失。《現觀莊嚴論
》含攝了所有現觀,含攝了聲聞﹑獨覺的基智,菩薩的道智,佛的相智。原因是以下引述
的《廣中略三部般若經》。
「三智」應該好好的瞭解﹑認知它。認知的方式,印度的眾學者,彼此有不同的觀點
,西藏的學者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宗喀巴大師寫的《金鬘疏》和賈曹傑寫的《心
要莊嚴疏》,二者也有不同處。同樣是解釋三智,但因依據的印度學者的論著非常艱深難
懂,作解釋時,就各憑個人的理解,加以抉擇解釋,因此出現些微不同處。
若將一致公認,正確的部份,放在一起,則如「基智」是什麼?主要是現證補特伽羅
無我之智,也是現證無常等四諦十六行相之智。
無常等四諦十六行相中最重要的是無我,基智是現證補特伽羅無我之智。要證得解脫
,基智是絶對不可或缺的,沒有基智,絶對不可能證得解脫。聲聞﹑獨覺之道全是基智的
眷屬﹑依靠,聲聞﹑獨覺之道全攝于基智中。解脫輪回定需能對治的補特伽羅無我,主要
是基智。
「道智」主要是大乘聖者心續中之智:證空性慧﹑大悲心﹑菩提心。
一般,大乘聖者心續中之智皆被道智周遍(都是道智),大乘聖者心續中之智和道智
同義。但就「主從」而言,以證空性慧﹑大悲心﹑菩提心三者為主。
大乘資糧道者﹑加行道者之智不是道智,因為是大乘凡夫之智故,但屬道智的眷屬。
「相智」是聖者佛之智。所以,無任何道不被三智含攝之道(一切道皆攝于三智中)。
佛陀說法主要是引生來世的義利,此世的義利是附帶的。佛未曾說過只為今生義利之
法。所應得分為兩種:一是暫時的增上生,一是究竟的決定勝,即解脫及遍智果報的究竟
義利。佛說的八萬四千法蘊,都是獲得短暫增上生及究竟決定勝的方法,此世的義利只是
附帶而已,不以此為主。
成辦短暫所應得「增上生」的方法,是斷十惡業的戒。這並不是佛教才有的特色,外
道也有,承許來世者多數都有此種戒。
至於成辦解脫﹑遍智果報的方法,只有佛教有,沒有任何外道宗教有。佛教經論講的
成辦解脫的方法,就是基智,聲聞﹑獨覺眾之道是基智的眷屬;道智是能證得遍智果報的
主因。
以往的宗教,例如外道承許有來世的宗教,在印度最盛行的宗教,細看其宗義,多數
談的不外乎是「成就神通﹑變化﹑投生到上界」的方法,完全沒有提到「解脫﹑佛果」,
只有佛教才有,從歷史可知,未來也不會有;要證得解脫﹑佛果就應學習佛法。如果目標
只為了成辦增上生的天人果報,或成就神通﹑變化,那不需要佛教,外道就夠了。
神通﹑變化﹑奢摩他是所應得,雖然很好,得到這些並不足為奇,因為一旦不小心,
很快會退失掉,就如人身,和畜牲身比較起來,人身是很好的。要得到人身,必須修持斷
十惡業的戒,雖然得到人身,若不小心,它僅能活七﹑八十年,頂多是八﹑九十年的時光
,之後總會退失掉的。證得解脫﹑遍智果報,是永不退失﹑永不退墮的,只有往上增長而
已。因此三智實在非常重要,對此務必知道。若修持三智得到所應得的話,只會往上增長
,絕不會退墮。
(...待續...)
>>>>>
[1] 本文提到:就三智配合《道次第論》來說,宗喀巴大師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主
要是根據《道燈論》,而《道燈論》主要是根據《現觀莊嚴論》。《現觀莊嚴論》中
的基智都是「中士道」,相智﹑道智都是「上士道」,三智中沒有下士道。
[2] 本文提到:以往的宗教,例如,外道承許有來世的宗教,細看其宗義,多數談的不外
乎是「成就神通、變化、投生到上界」的方法,完全沒有提到「解脫、佛果」,只有
佛教才有,從歷史可知,未來也不會有;要證得解脫、佛果就應學習佛法。如果目標
只為了成辦增上生的天人果報,或成就神通、變化,那不需要佛教,外道就夠了。
神通、變化、奢摩他是所應得,雖然很好,得到這些並不足為奇,之後總會退失掉。
證得解脫、遍智果報是永不退失、永不退墮的,只有往上增長而已。因此三智實在非
常重要,對此務必知道。若修持三智得到所應得的話,只會往上增長,絕不會退墮。
(註:佛教內道修行三智--基智、道智、相智--屬符量的意識,符量的意識與無
明的意識正相違,符量的意識只會增長,符量的意識雖然有時會隱沒,但不會退失,
符量的意識串習增長可得解脫、遍智,例如基智現觀見道獲證滅諦後永不墮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