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般若八事七十義--修持大乘法的界限-22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23-09-20 21:28:03
(續前篇...)
摘自:《現觀莊嚴論明義釋05》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8-04-03
  請看文,「乃至若未圓滿大願,未圓滿成熟有情,未圓滿嚴淨佛土,猶于實際未應作
證;」
  佛說:「菩薩應生起一切道﹑應了知一切道﹑應圓滿一切道﹑應作一切道之所應作」
小乘的解脫「解脫輪回」,雖然菩薩在證得初地時,即可獲得,但佛說不該現行。
為什麼?因為願望尚未圓滿﹑諸有情尚未成熟﹑佛土尚未徧淨,
「圓滿﹑成熟﹑徧淨」三事完成後,才可現行解脫。未完成前絕對不准「現行真實邊
際」。
「實際」就是「真實邊際」指小乘的解脫。由此間接可知,完成後,可以現行解脫。
  「願望皆圓滿﹑有情皆成熟﹑佛土皆徧淨」的量(標準)是什麼?這點非常複雜。
總之,它的界限是菩薩的續流最後際。續流最後際時,即是「圓滿﹑成熟﹑徧淨」三
事完成之時,之前則都未完成。
菩薩要現行真實邊際,必須要等到「願望皆圓滿﹑有情皆成熟﹑佛土皆徧淨」之後。
「續流最後際」之後就是佛地,意思是成佛時,才可現行解脫。
  佛有禁止現行真實邊際的原因,佛告諸菩薩:
聲聞﹑獨覺道應了知﹑應生起﹑應修持,但不可現行聲聞﹑獨覺的所應證「解脫」;
現行的話,在未成佛前就先解脫,寂滅遍行苦,獲得滅盡定現行,淨土身依的解脫,
進入根本定(等至)中,感受無比安樂,將會滯留其中,經劫累劫,離佛果將非常的遙遠;
但若修持空性,代替入彼等至,後得位時,修持菩提心,反而比較快成佛。
故未成佛之前,若現行聲聞﹑獨覺眾的所應證,寂滅遍行苦,住滅盡定中,陶醉于身
心之樂受,要成佛將會很久很久,因此佛予以禁止。
成佛時,一起現行,就沒事了。所以在「圓﹑熟﹑淨」三事之後現行真實邊際,是被
允許的。之前現行的話,很有危險性,成佛的時間會拖很久。
  譬如,一位是先現行聲聞﹑獨覺阿羅漢果的菩薩,另一位是直接進入大乘的種姓決定
菩薩,二者在同一天進入大乘道,就最後成佛的時間來看,後者會快很多。
後者比前者證得佛果的速度快上好幾大劫,原因是:前者已寂滅遍行苦,事先現行真
實邊際,陶醉其中,於等至中享受身心樂之故,兩者差距極大。有此危險性故,佛禁止菩
薩說:尚未「圓滿﹑成熟﹑徧淨」之前,不准現行真實邊際。
  請看文,「由是之故,道智是諸菩薩摩訶薩智。」
  由此可知,聖位菩薩心續之智稱為「道智」。
  請看文,「善現白佛言,世尊,何緣一切相智是如來應供正等覺....
(...待續...)
>>>>>
[1] 本文提到:小乘的解脫「解脫輪回」,菩薩在證得初地時,即可獲得
首先,要了解輪迴的定義,輪迴不是指外在處所,輪迴是指自心相續所攝的法。輪迴
是指一位有情自心相續當中,由無明所攝的業與煩惱的集諦,不由自主引生有漏近取五蘊
的苦諦,復依五取蘊的苦蘊身造作業與煩惱,再引生後世的五取蘊,如此苦集二諦流轉。
大乘菩薩在證得見道位初地時,已斷除業與煩惱不由自主引生後世有漏近取五蘊,而
是依大悲心、願力投生,不同於一般輪迴,故說菩薩在證得初地時,即可獲得解脫輪回。
[2] 本文提到,菩薩(大乘行者)「圓滿、成熟、徧淨」三事未完成時,不現行真實邊際
如《華嚴經》云:「諸佛世尊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流門中,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無生法忍)第一順諸佛法。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無
畏、十八不共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應為欲成就此法勤加精進,勿復放捨於此忍門。』
諸佛世尊與此菩薩如是等無量起智門,令其能起無量無邊差別智業。佛子!若諸佛不
與此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如小乘入滅盡定之寂滅為樂),棄捨一切利眾生業」
[3] 本文提到,(菩薩)續流最後際時,即是「圓滿、成熟、徧淨」三事完成之時,菩薩
要現行真實邊際,要等到「圓滿、成熟、徧淨」之後,「續流最後際」之後就是佛地
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十地滿心,入金剛喻定斷除一切微細所知諸煩惱障(
菩薩續流最後際即十地菩薩相續的最後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後成佛)。」
請看文「善現白佛言,世尊,何緣一切相智是如來應供正等覺..」接著要講佛的相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