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為何多災多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啞,
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你看藥師佛的第六大願,與中國文化儒家孔孟思想,禮記大同世界的思想差
不多一模一樣。宋朝大儒張橫渠(張載)在其名著《西銘》就說道:“凡天下疲癃殘疾、惸
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天下老病殘疾的人,無兄無弟,無兒無女,或者
孤寡的人,我都愛護他們如自己的兄弟、如自己的親人。中國文化儒家思想本來如此,你
說這是東方文化的特點,那就錯了,凡是人類都有此心,西方人也一樣;西方人對社會福
利及慈善事業做得比我們認真踏實。
所以,我們就要研究為什麼十七、十八世紀以來,東方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會那麼
苦?西方人命運也苦,但比我們好得多了。
研究西方文化思想,從十七、十八世紀後,社會思想的發展來看,西方在社會慈善、福利
事業方面做得比我們多。東方人理想陳義很高,但是東方民族自私自利的心特別大,對群
眾社會的利益毫不顧及,沒有公德心,不愛人;都要求別人愛我,我不愛別人;理論上講
我愛人人,那是講給別人聽的,實際上都希望別人愛我,我不愛別人。
所以,依我看東西方這幾百年社會的結構,與文化思想的形態,一個是真正實行了慈悲愛
人之心,一個則拼命講理論,實際上慈悲、愛人、利物之心非常差。這是我看歷史,看社
會,再看個人,積五十餘年之經驗所深深體會到的,實可謂痛哭流涕者也。沒有辦法,這
個民族的慘報還要受下去。這裡就可瞭解發願之重要,同時願還要變成行動。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
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
無上菩提。
藥師佛的第七大願是為一切被眾病苦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
”的有情眾生而發。
記得當年我在峨眉山閱《大藏經》,看到這段經文看不下去了,不去觀想卻自然觀起來了
,由自己的親戚朋友開始想起,想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這個境界上,被“眾病逼切,無
救無歸”。
尤其當時在戰亂中,我親眼看到許多人無救無歸,不管窮也好、病也好,“無
親無家”,沒個歸依處,世界茫茫何處是兒家?自己本身都有這種“何處是兒家”的感受
。常常念古人的詩:早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世界上處處充滿了無救無歸的人
,在病苦中無醫無藥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像你們現在,我那兩個抽屜裡中藥、西藥一大堆
,你們大病小病都來拿藥,也不曉得多少錢,每次拿,少說也要好幾百塊,反正有的是藥
,你們多有福報啊!
“無醫無藥”的情況我本身就經歷過。我曾經有連打三年擺子的記錄,白天打擺子,一陣
冷、一陣熱,要歷經好幾個鐘頭,夜晚還要工作。無醫無藥,骨瘦如柴,如此過了三年。
那時白天走路都不覺得是腳在走,覺得頭在下面走,人都變顛倒了。
我經常對青年朋友說,你們懂得什麼人生?你們太享福,都墮落了。那個時候,我隨時想
到下一步可能就會死在路邊,算不定被狗分屍拖去吃了,算不定有個好心人看到,弄點泥
巴把自己給埋了,算不定……算不定……下面有很多的算不定,一邊走一邊想,可能下一
步咚一下,就那麼倒下,“求仁得仁複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很坦然,沒有悲哀,也
沒有難過。
“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看了這些經文應該想到自己所得的太多了,這個福
報享完了很可怕的。
許多人“貧窮多苦”,貧窮以外還有許多痛苦的事。這句話不要看成“貧窮有多苦?”那
就把意思看差了。
“我之名號,一經其耳”,只要聽過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眾病悉除
,身心安樂”,病就消除了,身心亦得安樂。
——《藥師佛的濟世觀》
微信分享 書籍 小程序:
https://mp.weixin.qq.com/s/losI61GzlmNV5wexEvN7jQ
https://i.imgur.com/E59StF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