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欲為勤依——由對於善法的欲求,引發精進——產生精進的原因,是對善法的欲求
摘自:《大智度論》:十八不共法者....七者、欲無減,八者、精進無減....
復次,摩訶衍《首楞嚴經》中說:「佛於莊嚴世界,壽七百阿僧祇劫,度脫眾生。」
以是故說佛欲無減。「精進無減」者,如「欲」中說:欲義即是精進。
復次,「欲」以「精進」心數法中各別,云何言「欲即是精進」?
答曰:「欲」為初行,欲增長名「精進」。如佛說:「一切法欲為根本。」欲如人渴
欲得飲,精進如因緣方便求飲。欲為心欲得,精進為成其事。欲屬意業,精進屬三業。欲
為內,精進為外。如是等差別。
復次,是精進諸佛所樂,如釋迦牟尼佛精進力故,超越九劫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1] 《雜阿含877經》:「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正斷(四正勤),何等為四?
『已起惡不善法斷』,生欲、方便、精勤…
『未起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
『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
『已起善法增益修習』,生欲、方便、精勤…。」
由欲求引生精進,例如,四正勤說到,內心對於"斷惡修善"生起欲求,而引發精進。
[2] 彌勒菩薩比釋迦牟尼佛早四十劫發菩提心,然釋迦牟尼佛因精進力的緣故,更早成佛
《大寶積經》:「佛告阿難:彼彌勒(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經四十劫,我時乃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進力故,便超九劫,於賢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註:李炳南<明倫月刊>:「精進不懈地去追求,不達最終的目標——佛果(成就無
上菩提),決不終止,而行者這一種精進勤懇的精神,便是由欲心所引發出來的。」)
[3] 摘自:印順法師<學佛三要>
「經上說:"信為欲依,欲為勤依"。…有強烈的願欲,也一定有實行善法的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