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各位覺得覆漢後期劇情處理的好嗎?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鯊魚)   2019-09-25 12:18:43
最風流考據詳細歸詳細,內容詳實歸詳實,但前期消耗的字數比覆漢嚴重多了吧?
我印象深刻最深的是這一段。
這個郡吏姓武,名員,沛國竹邑人,其祖武儒以謁者從漢高擊破秦,漢高祖六年大封功臣
,武儒以功被封梁鄒侯,在功臣表中名列第二十位,其後繁衍至今,入到本朝雖不復再有
世襲的侯位,然而歷代二千石,武員的從父武端官至九江太守,封臨潁侯,從祖父武悌官
至中壘校尉,任過九卿之一的太常,從曾祖武篤亦官至九卿,曾任光祿勛,其族中有一個
長輩,與名臣李固同時,名叫武宣,官至汝南太守,早年他出任長水司馬時,李固曾經以
他為例,在給朝廷的對策中提到過一句:「竊聞長水司馬武宣,……,無它功德,初拜為
真,此雖小失,而漸壞舊章」雲,這固是批評之詞,卻也可由此而見竹邑武氏實是州郡里
的一個顯族大姓。
這一段文字共計282個字,資料來源是唐書的世系表經過白話文書寫而成,但老實說全部
都是不必要的資訊。
武儒、武悌、武篤、武宣這四人對劇情推動有何印象?我們知道他具體擔任何種九卿有何
意義?
這完全可以用三國志的精簡寫法,「郡吏伍員,沛國竹邑人,其家累世公卿。」就夠了。
講弘農楊氏也要從楊喜分屍項羽開始水?講河內司馬氏從祖先殷王司馬卬被劉邦打爆開始
水?
———
說到前面優勢太大寫不下去的就是風再起時的漢賊。
考據、文筆都還行,除了蓋勳史實的兒子並不叫蓋俊、「驃騎將軍」這名號不可能掛在非
外戚身上太久這兩點之外,其他都很通暢。
然後最後10章草草收尾,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